繆連英:村民心中的「知心大姐」 遠近知名的致富能手(圖)

2021-01-09 中國江西網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撫州訊 實習記者鄒 瑤、記者楊智祥報導:她是繆連英,樂安縣湖溪鄉東堆村黨支部書記,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堆村人。她在東堆村當了10多年的村幹部,用腳丈量了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清楚每家每戶的情況,知曉群眾的每一件煩心事……她太熱愛這片養育她的熱土,風雨十載,她奉獻了青春,傾注了心血,一心一意帶領村民致富。如今,得了胃癌晚期,住進了病房。但她仍然牽掛這裡的群眾,並且要求死後捐出器官,回報社會。

繆連英走訪村民 張海瑤提供

  群眾心中的「知心大姐」

  繆連英,1971年出生,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7年進入村委會參加村內工作,2018年至今,擔任東堆村黨支部書記,是湖溪鄉唯一一位現任村黨支部女書記,也是第二、三屆撫州市人大代表。

  在繆連英參加東堆村內工作以來,一直躬身基層、用心為群眾辦實事。東堆村老學校舊址改建集中安置,幫蔡國保等6戶無房戶圓了安居夢,曾香桂等7戶貧困戶住上寬敞漂亮的易地搬遷房;2018年底新農村建設,解決了300餘戶群眾挑水喝難題;施工建設5KW的光伏發電站,極大改變東堆村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困境……

  此外,對困難群眾、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繆連英都會抽空上門看望,送些慰問品。她說,「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人民有困難,代表總要有所行動,是義務,也是責任。」不僅如此,繆連英還主動幫助村民調解矛盾糾紛,解決群眾每一件煩心事。

  在繆連英擔任村幹部十多年裡,她用一顆火熱的心,無怨無悔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堅守,辛勤工作,得到社會的認可。繆連英先後多次評為縣「三八紅旗手」、縣「勞動致富能手」、縣「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

繆連英日常工作 張海瑤提供

  相比這些榮譽,繆連英在群眾中的好口碑更讓人敬佩。在其生病期間,東堆村的百姓,自髮結伴前去探望繆連英,給她帶去一些家鄉的土特產,其中一位70多歲的老人,由於腿腳不方便,多次要求通過電話去問問繆連英情況。她說,繆書記這樣一個大好人,一定會好起來。該村86歲的村民曾友發告訴記者:「我年紀大了,走不了,不然一定會去看望繆書記。平常我也會向別人打聽繆書記的病況,她在南昌時我打了5個電話,在樂安時打了3個。」

  該鄉武裝部副部長張海瑤回憶說:「她人特別好,什麼事情都要親力親為,經常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比如醫保農保等,都是考慮到方便百姓,她就親自到下面去幫助指導,經常看見她忙碌的身影。」

  遠近知名的致富能手

  在東堆村,大家都知道繆連英是一個致富能手,她帶領大家走在致富的路上。她說,村民要致富,就要依託自然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搞好本村產業發展。

  2005年,種植菸葉在該鄉興起,為清楚知道種植菸葉的利潤,繆連英她說服丈夫陳武祥先自己家裡種植22畝,等確認種植菸葉收益確實比較高后,再向村民推廣。她告訴記者:「我當時是村裡第一個種植菸葉的人,大家看到我種菸葉收益比較好後,第二年就有20多戶加入種菸葉,共種了300多畝。」

繆連英帶貧困戶看病(鞠輝春攝)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2018年太空白蓮、油菜產業比較掙錢,繆連英就到每家每戶去做思想工作,宣傳國家的好政策,積極帶動村民致富。經過繆連英的努力,共帶動村民種植白蓮300餘畝,油菜170畝,其中貧困戶發展產業15餘戶,增加貧困戶收入,提升本村的綜合實力,改變本村的貧窮面貌。

  繆連英晚上時常會抽空到村民家中坐坐,聽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難處,和村民宣傳講解一些國家的好政策。繆連英說,其實老百姓很好溝通,只要你心裡有他們,他們相信你,很多事情都好解決。

  病床上依然牽掛著村裡的貧困戶

  2018年4月24日,繆連英身體不舒服,在撫州稍作檢查後,便繼續回村工作。後來情況惡化,2019年,在南昌檢查出來是胃癌,並且是晚期,已經擴散到肝臟,現又查出是肝癌。這對繆連英是非常大的打擊,她告訴記者,「開始我有點接受不了,本想多為村民們做些實事,讓村民們能夠富裕起來,也不辜負黨對我的期望,可是卻遇到這樣的事情。」

  在住院期間,繆連英在積極配合治療的同時,念念不忘村裡的工作,放心不下村裡的貧困戶,她經常問起「村裡的低保評議怎麼樣了?」「貧困戶曾黃根不是要轉移為集中供養五保戶嗎?手續辦好了嗎?」……繆連英這種即使面對病魔肆虐,仍不放下工作的態度令人動容。村主任羅龍根說:「每次我去醫院看望她,聽到她問我這些問題,我都很難過,她真的是一個好幹部。」

村民自發看望繆連英(鞠輝春攝  )

  期間湖溪鄉黨委書記陳小浪代表湖溪鄉黨委、政府前去看望繆連英,叮囑她一定要好好養病,大家都在等著她康復後繼續回來發揮餘熱,她動情的說到,她辜負了黨和政府的信任,她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把自己身體健康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用到的人。社會培育她這麼久,現在輪到她報答社會了。聽到她說的話,在場的所有人,無不淚目。

相關焦點

  • 彭山沈健康:村民心中的返鄉致富好支書
    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彭溪街道興崇村,沈建康是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更是帶領百姓共同致富的好支書。在外闖蕩多年的他,當過廚師,與別人合夥辦過企業,獨自創建了康丹貿易公司,並在興崇村經營新型農家樂,先後擔任彭溪商會副會長、新村生態園聯合黨支部書記、興崇村黨總支書記。
  • 興義彭憲英: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知心大姐」
    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豐都街道永安社區,提及「彭憲英」三個字,大夥對這個「知心大姐」豎起來大拇指。今年46歲的彭憲英是永安社區常務幹部。回憶過往,彭憲英有苦難言。彭憲英原居住在興義市豬場坪鎮毛草灣村,成家後的她兒女雙全,平時丈夫外出在工地上幹活,她在家做點小生意,日子過得還算幸福。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 孫曉娟:戒毒學員的「知心大姐」
    ■ 宋卓遠 雍振 文/圖 「請讓我們對您說一聲謝謝!是您,幫助我們一步步轉變,是您,教我們學會自愛、自信、自強,在這個地方,雖然沒有親人相伴,但因為有您,給了我們家的溫暖,讓我們每一天都充滿陽光……」這是一張放在孫曉娟案頭的新年賀卡,來自她管教的601班,16名戒毒人員一筆一划寫就的真情溫暖著高牆內外。
  • 新疆和碩縣:致富能手的新春願望
    原標題:致富能手的新春願望 2月14日,和碩縣乃仁克爾鄉烏勒澤特村村民布仁在新居迎接客人。 村民布仁是一位心靈手巧的蒙古族婦女,他們一家種植著30畝釀酒葡萄,還會製作特色面點,收入來源多點開花。「依靠黨的好政策,2008年我家從牧區搬遷到這裡,當年就開始了葡萄種植,3年後開始增收,2017年我家僅售賣葡萄的純利潤就有3萬元。」布仁說。
  • 致富女能手楊興玉:貼心陽光面成致富「黃金條」
    近年來,麻江縣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熱潮中,湧現出一批批致富女能手,她們憑藉勤勞的雙手和過硬的技術,走在全縣婦女創業致富的前列,成為巾幗創業的致富帶頭人。44歲的楊興玉就是其中一個敢於拼搏、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業者,如今她製作的大衝太陽面年銷售達一萬餘斤,年創收三萬餘元,成為谷硐鎮大衝村名副其實的巾幗致富領頭雁。 剛走進楊興玉的麵條加工廠,就被門前一排排木架上掛滿待晾乾的麵條麥香氣味所吸引,麵條在陽光照曬下映襯出柔黃色的光澤,甚是喜人。
  • 【蒙文】養牛致富能手:翟阿力坦蘇和
    【蒙文】養牛致富能手:翟阿力坦蘇和 2020-03-22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亳州譙城區:「種植能人」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瑞東家種的西瓜都比別人家的甜,皮薄、汁多,現在種的西紅柿長得也好,真不愧是種植能手。」2021年1月13日,在安徽亳州譙城區五馬鎮吳小閣村,提到劉瑞東,村民張秀娟說。2020年,他被五馬鎮黨委評為「種植能手」。近年來,吳小閣村黨委始終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為激發貧困戶的內生脫貧動力,在逐戶走訪的基礎上,建立一批「種植能人」庫,通過組織人員參加雙技培訓,學習新的理論政策,提高他們種植技術的同時,也從思想上形成「帶頭致富」的氛圍。五馬鎮黨委鼓勵他們發揮自身作用,將技術教出去,將自信傳出去,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 「人民網 貴州頻道」興義彭憲英: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知心大姐」
    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豐都街道永安社區,提及「彭憲英」三個字,大夥對這個「知心大姐」豎起來大拇指。今年46歲的彭憲英是永安社區常務幹部。回憶過往,彭憲英有苦難言。彭憲英原居住在興義市豬場坪鎮毛草灣村,成家後的她兒女雙全,平時丈夫外出在工地上幹活,她在家做點小生意,日子過得還算幸福。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 做農民的「知心大姐」——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農科院副...
    來源:中國財經報做農民的「知心大姐」——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農科院副院長秦光蔚秦光蔚,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鹽城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二級農業推廣研究員。研究土壤,走訪農戶,秦光蔚早已成為農民口中的「老熟人」和「知心大姐」。2013年,她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因為熟悉農業、農村、農民的緣故,她的建議多與「三農」有關。秦光蔚提出的第一份建議便是「關於儘快加強耕地質量保護的建議」。「耕地保護,數量是基礎、質量是根本。
  • 尉氏縣大營鎮:小草莓成了村民群眾的「致富果」
    「依託黨的好政策和鎮村幹部的幫扶,俺現在已發展草莓種植大棚11個佔地30多畝,吸納附近村民20多人進基地務工,草莓長勢挺好,目前基地種植的紅顏、貴妃、豐香、英農四號等優質品種的草莓已經陸續成熟,預計畝產3000多斤,俺市場銷售均價每市斤
  • 【最美科技人】唐良超:帶領村民養靈芝雞致富
    【最美科技人】唐良超:帶領村民養靈芝雞致富 2020-11-09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外來務工者的知心大姐促進社區和諧發展
    最讓小區居民稱道的是,她是外來務工人員的知心大姐。  七裡殿小區是個老小區,現有居民100餘戶,大部分居民都是原金華罐頭食品廠職工,小區基礎設施比較陳舊。許多有條件的居民都陸續在外購置商品房,紛紛從小區搬了出去。原有房屋基本都被用來出租。因小區出租房屋價格不高,所以吸引了不少租房的外來務工人員。  據統計,小區內至少有1/4的居民是租客。
  • 天津:黃花店鎮賈連強苗木種植能手致富路(圖)
    今年50多歲的賈連強經營苗圃已經有12個年頭了,從最初的對苗木種植一知半解,到現在的苗木種植能手,他付出了很多,也經歷了很多。馬營村土地大多是鹽鹼性質,種莊稼、種菜產量非常低,種樹也要選擇品種。為了能找到適合鹽鹼地生長、成活率高、經濟效益可觀的樹種,賈連強經常自己買書、買光碟學習,到苗木產業發達的地區去考察,學習種植經驗。
  • 論家庭農場怎麼搞,西安「瓜大姐」是真有料
    西安市長安區瓜大姐家庭農場瓜大姐家庭農場是從事果蔬種植、休閒觀光、採摘體驗、科普研學、電商銷售於一體的集約化農業生產的家庭農場。>並且帶動鄉親群眾增產增收共同走向致富路因為「誠實守信」被評為陝西省第五屆道德模範
  • 遂寧:石洞傳統小竹編 織出村民致富圖
    原標題:石洞傳統小竹編 織出村民致富圖   把一根根竹子處理成薄如紙片的篾條,編織成一幅幅精美的圖畫作品,普通竹子也就變成寶了。   位於遂寧市安居區的石洞鎮,白安河穿鎮而過,土地肥沃細膩、鬆軟溼潤,極宜慈竹生長。因此,石洞人家家戶戶善織竹器,工藝世代相傳,被譽為「竹編之鄉」。
  • 陳先志:為村民鋪就致富茶路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帶領貧困群眾走上致富路,由輸血變造血,讓大家一同邁入幸福生活。」站在記者面前的陳先志,短寸頭髮,話語謙遜,笑容敦厚溫暖,讓人心生信賴。作為一名紮根農村幾十年、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全國人大代表,陳先志在產業脫貧方面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帶領鄉親成立金寨縣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把萬畝荒山變成茶山花海,為村民鋪就一條致富茶路。
  • 鄭明水浙江 身殘志堅「領頭雁」 敢幹敢闖帶村民致富
    四處碰壁,嬌小柔弱卻不甘服輸  初見鄭明水,是在她的自家的蘆筍大棚裡,小小的個子穿梭在比她高出許多的蘆筍秸杆中,很難想像,就是這樣一個小女人,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成為職業農民,鑽研蘆筍種植技術,帶動了一批殘疾人踏上了自信、致富之路。
  • 打造高山草原 帶領村民致富
    六十年代初才從包頭遷居到東烏素圖村。從那時起,就在自己家建起了小作坊,為四鄉五鄰的村民們打制、加工各種農具。我從小耳聞目染並在父親的指導下學會了不少技藝,長大後又學會並發展了機修和焊工等技能,為村民們服務,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再加上有開過撞球廳、歌廳、後來修公路、高速路等經歷,一步步發展到今天。」孫俊龍說。
  • 袁州區金瑞鎮:以果為媒,唱響致富經(圖)
    他雖為平凡農民,卻在平凡之中造就不平凡,不僅靠雙手自主創業、勤勞致富,發展生態特色產業,還投身於脫貧攻堅,將自身的先進種植經驗、科學管理方法傳授給其他村民,形成了「一戶帶一村、一村帶一片」的發展新局面,為金瑞鎮農業增效、群眾致富做出了積極貢獻。  回鄉創業,找準致富路。1991年,他和村上大多數青壯勞動力一起踏上了外出溫州打工的徵程。
  • 探訪湖北房縣「黃酒村」:「圈粉」遊客 致富村民
    黃酒村」:「圈粉」遊客 致富村民作者 武一力一幢幢民宅散發著古樸典雅的氣息,一間間黃酒作坊飄溢出醇厚綿密的酒香……這裡是湖北省十堰市房縣土城鎮土城村,有著悠久的黃酒釀造歷史。圖為土城村村民正在釀製黃酒 劉建維 攝2011年,在外打工創業的村民耿吉奎回到土城村成立了黃酒專業合作社,把100多戶分散的釀酒農戶組織起來,引入龍頭企業,實行統一原材料購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