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濼口古鎮,百年滾滾黃河,有啥傳世美食讓人難忘?

2020-10-04 講故事的攝影師

濼口,還是洛口?

古代,濟南」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水流出後,因為有落差,所以被稱為「濼( luo)水」。濼水向東北流入濟水入口的地方,因此叫做「濼口」。至今趵突泉出水的地方,被稱做「濼源」,趵突泉鄰近的大街被命名為「濼源大街」。

黃河濼口段 高遠攝

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奪道大清河,成為地上懸河,趵突泉的水就只能流到小清河裡了。

雒,古代河水名稱,與「洛」相通。有人把「濼口」寫作「雒口」。慢慢地,「濼口」就變成了「洛口」。

百年黃河鐵路橋 高遠攝

四瀆為宗

四瀆為宗 高遠攝

中國古代四條大河被稱之為「四瀆」分別是長江、黃河、淮河,還有一條就是濟水。

濟水在古代享有崇高無上的地位,首先是因為其發源地——王屋山相傳是黃帝祭天所在,因此山名又叫「天壇山」。此後,歷朝皇帝都要到王屋山設壇祭天,直到明朝建都北京設立天壇為止。濟源市名稱本意就是「濟水之源」,這裡曾是夏朝的都城所在。濟南,則是「濟水之南」的意思;濟寧,「濟水安寧」,是孔子、孟子的故鄉;濟陽,因位於「濟水之北」而得名。

1855年,清鹹豐五年,黃河決口奪大清河入海,濟水、大清河、黃河合三為一,才形成了山東境內的黃河。

山東黃河第一渡口、第一碼頭

黃河濼口浮橋 高遠攝

早在漢代,濼口就是濟水沿岸上的重要碼頭。金朝濼口就成了建制鎮,距今千年歷史。宋代以後,大清河奪濟水河道,濼口變成了大清河上的一個重要碼頭。明朝濟南成為山東省省會,濟南北大門的濼口重鎮於是更加重要和繁華。清鹹豐五年黃河奪大清河河道入海,從此,濼口便成了黃河下遊最重要的一個碼頭。

黃河濼口港當年的繁忙景象 原黃河航運局副局長李哲民提供

古代陸路運輸不夠發達,水運就顯得非常重要。千百年來,各種糧食、煤炭、食鹽等大宗物資,以濟南為中心,輻射泰安、東昌、兗州、沂州、曹州等等,大都是通過濼口港口水運或周轉。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黃河水運一直呈現繁忙景象。直到1982年濟南黃河公路大橋通車,進出濟南北大門,必然要經過濼口渡口。

濼口古鎮都有啥絕世美食?

濼口古鎮商賈雲集,商鋪林立,自然少不了酒肆茶樓和各種美味。

圖片來自免費正版圖庫

糖醋黃河大鯉魚

四大菜系之首的魯菜發源地濟南,好吃、有名,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的,首推「糖醋黃河大鯉魚」。

濟南有家飯店號稱一年賣一百萬條糖醋鯉魚。

餐飲界曾有一個段子,是說一五星級大酒店,菜譜上有:「糖醋黃河大鯉魚」,客人點單,卻不付帳。廚師長出來問緣由,是不是口味不好,不正宗?客人說出了一番道理,廚師長和酒店經理心服口服,當即道歉、免單,並馬上安排人員修改菜譜,不敢再稱「糖醋黃河大鯉魚」,而是改成「糖醋鯉魚」。

因為客人說,一看你這魚,就不是黃河大鯉魚。黃河大鯉魚,頭尾都是金黃色,魚鱗閃亮,特別之處更是具有和其他淡水湖裡普通鯉魚不一樣的鬍鬚,號稱跳躍龍門才能有的「龍鬚」,因此肉質鮮美,十分難得,絕非一般人能夠有機會享用到。

濟南三大傳統著名酒店燕喜堂、聚豐德、匯泉樓,尤其以匯泉樓的「洛口糖醋黃河鯉魚」最為著名。

洛口醋

圖片來自免費正版圖庫

是不是正經的黃河鯉魚,這個不好考證,但是有一條秘訣,就是這道菜裡得用正宗的「洛口醋」,因其特有的口感和味道,區別於其他地區的知名食醋,也使得這道糖醋黃河鯉魚更具特色。

洛口醋生產歷史可上溯二百多年,逐漸形成多家食醋作坊。1915年洛口醋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牌獎章,產品遠銷河南、山西。解放後,濼口醋業19家作坊公私合營,創辦濼口玉興醬園,後更名濼口釀造廠。洛口醋不同於南方清香醋的特點之一是越熬製,越醇厚。因此,用洛口醋熬製的糖醋汁,清香四溢,湯汁濃鬱。

砸魚湯

圖文無關

按照山東人的酒宴規矩,上魚是一個儀式感很強的大菜。頭尾翹起,色澤金黃的糖醋黃河大鯉魚端上桌來,代表著這桌酒宴達到了全場高潮,一定要「頭三尾四背五肚六」,按照魚頭朝向和其他部位對著的賓客,規規矩矩喝上幾杯酒,然後,主人高聲吩咐:「打個酸辣湯,告訴廚師,多放正宗洛口醋,酸酸的,辣辣的,胡椒大大的。」上個酸辣湯,給客人解解酒。

等到飄著金黃色雞蛋花、酸辣鮮香的黃河大鯉魚湯端上來,基本就宣布賓主盡歡。

再有喝多了不想結束,魚湯撈乾淨,於是要砸個魚骨湯。

還有再砸一遍要加個海參的,那就是段子了。

黃航烤鴨

圖片來自正版免費圖庫

烤鴨是中國傳統美食,享譽海內外。

山東省黃河航運局的烤鴨店當年也曾紅火一時。改革開放後,黃河航運局開展多種經營,在黃河濼口港區建立了五萬隻北京鴨的養殖基地,並在濟濼路北頭路東,開辦了黃航烤鴨店,成為當年濟南的一個餐飲名牌。很多五六十年代的濟南人,都還記得到濼口品嘗透著亮的手工荷葉餅、卷著的章丘大蔥和新出爐脆皮烤鴨的香醇味道。

圖片來自正版免費圖庫

濟濼路

1927年,山東督軍張宗昌修通了濼口通往濟南市區的道路,為濼口的大宗物資進出打開了便利通道,按照他的想法,那個時候就把濼口開闢成北商埠區了。這條路,因為張宗昌是「義威上將軍」,因此建成後叫做義威路。1938年,改名為濟濼路。

濟濼路向南連通英雄山路,南北約30公裡,是貫穿濟南南北最長的一條大通道。

今年10月,濟濼路北端地下穿越黃河的隧道將要全線貫通,明年10月,開車4分鐘,就可以從河水二十米以下穿越黃河。

這是黃河上第一條穿越河底的公路鐵路(地鐵)通道,堪稱「萬裡黃河第一隧」。

黃河隧道 高遠攝

濼口古鎮

濟南市天橋區要把濟濼路北段打造成以濼口服裝商貿城、濼口片區為核心的國際商貿示範園,將保留濟濼路北端西側興隆寺的歷史遺蹟,結合濼口古鎮舊址,傳承濟南老商埠文化基因,重現濼口古鎮的繁華與盛景。

不久的將來,沿著濟濼路,來千年濼口古鎮,看著百年滾滾黃河,品嘗正宗洛口醋烹治的糖醋黃河大鯉魚吧。

黃河公園 高遠攝

相關焦點

  • 濟南市要重現濼口古鎮繁華盛景,誰還記得濼口有啥好吃的
    千百年來,各種糧食、煤炭、食鹽等大宗物資,以濟南為中心,輻射泰安、東昌、兗州、沂州、曹州等等,大都是通過濼口港口水運或周轉。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黃河水運一直呈現繁忙景象。直到1982年濟南黃河公路大橋通車,進出濟南北大門,必然要經過濼口渡口。濼口古鎮都有啥好吃的?
  • 濼口黃河鐵橋,曾經亞洲跨度最大的鐵路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濼口黃河鐵橋(攝於20世紀30年代)&nbsp&nbsp&nbsp&nbsp說到濟南境內的黃河,就不能不說到濼口黃河鐵路大橋
  • 從「大擺渡」到跨河大橋 黃河濼口碼頭見證過的濟南故事
    家住黃河邊,吟唱黃水謠。擁抱母親河,奮進新時代,我們將共同唱響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講述百年來那一個個令人難忘的黃河故事。 如果您也有不一樣的黃河記憶,關於黃河與濟南的傳說、典故、風物等特殊故事,歡迎投稿至349017691@qq. com。我們將選擇優秀文章推薦給讀者。
  • 濟南市濼口黃河險工簡介
    濼口位於濟南市北郊,因系古濼水與濟水的匯合口而得名,現行河道是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考銅瓦廂決口改道奪大清河入海形成的。由於河道逐年抬高,懸河之勢日益加劇。現在濼口河段河床已高出濟南市天橋區地面5米,防洪水位高出11.62米,對濟南市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 濟南黃河旅遊為啥不溫不火?你理想的黃河風景區什麼樣子?
    黃河風景區 高遠攝 濟南好的旅遊景區啥樣旅遊景區首要的就是有獨特的吸引物八零年以前出生的很多人都還在濼口渡口乘坐過雙體輪渡橫渡黃河。百年歷史,百年滄桑,至今還在服役的大鐵橋,本身就是一個歷史見證和活文物。
  • 黃河千年古鎮青城一日遊
    青城古鎮系列………… 黃河千年古鎮青城一日遊 作者 王新文 一 青城的歷史革沿 我作為一名在外的青城人,文化人,每次回到家鄉總是抽時間喜歡到青城的大街上走走,到旅遊景點看看,和景區的管理人員談談青城文化,景點建設及景點歷史脈絡。以及青城文化的載體……青城民俗的種類及特點,傳承與繼承等。
  • 【愛上德清的N個理由】古鎮新市:奇蹟般的傳世美食
    新市是全國湖羊的重要生產基地,有上百年的羊羔皮出口歷史,而湖羊的肉味鮮美則給古鎮帶來了佳餚美味。古鎮新市是「湖羊」重點經營集散地,當年街巷有眾多的羊毛行及商會,有一條是專營湖羊的「羊行弄」,以羊為題的畜牧業、商業、工業,以至飲食業、人文景觀,在這個古鎮大量興起。古鎮市民喜食羊肉的習俗已好幾百年歷史,新市「張一品醬羊肉」是這一地區商業和文化發展的必然。
  • 四川一千年古鎮,因三道美食走紅,被稱川南「最後的古鎮」
    記不得都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風景,遇到哪些人。儘管人們說,去旅行不在於記憶,而在於當時的那份心情。提到古鎮,很多人會想到江蘇的古鎮,作為一個旅遊大省,四川境內的古鎮似乎並不如它的其它景點那樣出名,但是這不能說明四川境內的古鎮不夠優秀。
  • 黃河岸邊風景如畫,當年濟南市委書記李春亭在這裡壯烈犧牲
    「中國黃河五十景」之一的濟南百裡黃河風景區,中心區位於濟南濟濼路北端的濼口黃河大壩。黃河濟南濼口段 高遠攝這裡有號稱「水上長城」的黃河險工,有百年鐵路大橋至今通暢。黃河風光 高遠攝這裡有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傳世名作《鵲華秋色圖》裡的鵲山和華山隔河相望。
  • 到黃河邊玩,除了燒烤還有啥
    10月1日和2日,齊魯晚報記者來到位於天橋區的黃河百裡風景區。該風景區位於濼口浮橋西側,景區依靠著名的濼口險工段而建設。  景區內,有不少遊客在黃河岸邊遊玩。由於天氣晴好,在黃河南側可以看到黃河北的鵲山風光,朝東便可以看到百年的濼口大橋。  市民張先生是天橋區濼口人,常年在黃河風景區擺攤。張先生告訴記者,「黃河百裡風景區原先還是濟南濼口渡口的所在地。」
  • 黃河古鎮的神秘民居
    崎嶇的街道,古樸的建築,帶我們走進磧口古鎮的角角落落,走進黃河岸邊的神秘民居。 曾經的富商大戶。富不過三代,又有幾人可以打破這個魔咒。財富是社會的,「終生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煙閉了」,夠用就行,莫為屙物所累。權利乃公器,「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哪有千秋萬代永富貴,唯願菜根裹腹無飢餒。「訓有方,保不定日後做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勤儉持家,耕讀為本,吃苦耐勞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才是一個人,一個家庭寵辱不驚,自強不息的根本。
  • 蘭州唯一國家級文化古鎮,被譽黃河上的千年明珠,青城古鎮
    在今年11行的數據發布中,有非常有趣的城市數據,蘭州是3972元,是人均消費量最高的旅遊卡目的地,接下來是昆明(人均3742元)、北京(人均3046元)等,這些數據是根據攜程和自由行等平臺的統計發表的,雖說絕對不正確,但蘭州這個城市觀光產業現在正在蓬勃發展,今天我打算和大家介紹一下,是蘭州境內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青城古鎮
  • 千年古鎮東阿鎮有一座上百年的古橋
    千年古鎮東阿鎮有一座上百年的古橋。在濟南市的西南方向平陰縣的千年古鎮東阿鎮,該鎮因為曾經在歷史上生產聖藥阿膠,一時鼎盛。該鎮在以前還是作過縣城的古鎮。著名的福膠集團就坐落在此鎮。永濟橋歷史悠久,有關該橋的傳說故事很多。據現在該橋大約油500年左右的歷史了。
  • 老照片:30年代山東省濟南市,鐵公祠,大明湖,濟南濼口黃河鐵橋
    圖為上世紀30年代的濟南城,從圖中可以看到當年這座美麗的城市,在照片的下方是一排房屋整齊排列,整個濟南城內有許多參天大樹,而且遠處還有山峰圍繞,很有意境感。鐵公祠,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邊,是紀念明代兵部尚書鐵鉉而建立的祠堂,目前在山東各地區都有祭祀鐵鉉的廟宇,特別是濟南人更是把他當成城隍爺。
  • 【圍觀】千年古鎮 百年美酒
    【圍觀】千年古鎮 百年美酒 2020-12-14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跟著記者走黃河丨第四站天橋:「天」上之水 勇立「橋」頭
    在這裡,三個百年的故事代代流傳。濼口古渡,百年前就是遠近聞名的貨物集散地;1912年建成的濼口黃河鐵路大橋,經受住了無數次大洪水的考驗;1919年建成的濼口水文站,是黃河幹流上建站最早的水文站。這裡還有與茅臺酒一起榮膺金質獎章的濼口醋、被最高領導人表揚的埽工號子,以及濃縮了幾千年黃河文化的展覽館。今天,跟著記者走黃河來到第四站——天橋。
  • 壹探|四座橋,跨百年!盤點濟南黃河上的鐵路大橋
    原標題:壹探|四座橋,跨百年!盤點濟南黃河上的鐵路大橋齊河黃河大橋通車,濟南黃河上再添一座可以通車的公路大橋。其實,在濟南黃河上方,不僅有公路大橋,也有公路鐵路兩用橋和專門的鐵路大橋,最早的已經有百年歷史了。歷史最悠久的是京滬鐵路跨越黃河的鐵路橋,有兩座,有舊橋和新橋之分。
  • 有一座千年古鎮,遍地都是文物古蹟,一定會終身難忘
    但是我想的是一首超過N年的歌曲,我對廣東有了嚮往之心,廣東一直是南方最具實力的省份,廣州、深圳、珠海等城市更是向我們的首都行進,有一座千年古鎮,遍地都是文物古蹟,一定會終身難忘。我今天講的不是這些大城市,而是廣東的千年古城,不是很有名,但到處都是文物古蹟,值得一遊,…又有多少人找到安身之所,到古邑修身養性?
  • 天下黃河第一鎮,磧口古鎮的歲月點滴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彎,幾十幾道灣」,在高亢嘹亮的歌聲伴隨中,我的目光停留在了黃河中遊的一個古鎮,一座興盛了幾百年的水陸大碼頭,一座明清時期晉商叱吒風雲的集散地,一個至今仍活著的古鎮,天下黃河第一鎮,呂梁山下的磧口古鎮。
  • 59秒|濟南濼口民俗大集回歸了!5000人趕集品年味
    濼口大集今天正式開業,不到一上午,就吸引了近5000名市民來趕集,攤位也達到了1000多個。據了解,濼口大集歷史悠久,由於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於2017年6月取締。為了還原濼口歷史文化,大集今天重新正式向市民開放。濟南濼口民俗大集,在濟南黃河公園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