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景區參觀,我心中抹不掉的記憶,今天我來了

2020-12-21 楊楊說遊

2019年10月2日,山西一直我最掛念的一個地方--大寨,我終於計劃要去走一趟了。對於50,60,70年代的人來說,大寨是一段抹不掉的記憶!

在我再三的要求下,一家人才同意今年的10月2日,和我一起去山西大寨走一趟。實際上兩個孩子是不願意去的,他們甚至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發生了什麼就更不知道了。雖然,出發前我講了許多大寨陳永貴、郭鳳蓮、虎頭山孩子們還是沒感覺。唉!90後的孩子們,一定不要去忘記昔日的中國。大寨,就是我們60後一生都難以去抹掉的痕跡!

從鄭州出發的時候已經8點半了,十一的高速上當然熱鬧,可是,我心想選擇去山西大寨這個地方該不會堵車吧!

大寨位於山西省東南面,是昔陽縣一個村,到昔陽縣沿著天黎高速。

上午11點,我們到了昔陽縣城,當年破舊的泥牆建的小屋已經被高樓取代。小縣城乾淨整潔,規劃的坐落有致,真實今非昔比了。在農業學大寨的當年,昔陽人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很受人感動的,尊敬的,熱愛的。在這個地方有外國的幾位元首曾經造訪過,在中國找一找,你是找不到一個地方如此聞名天下。今天,來到這裡,讓我對昔陽當年創造的精神,很是感動。

從縣城轉過一個彎,3公裡的地方就是大寨村了。這裡已經是中國4A級景區,當年的虎頭山樹木鬱鬱蔥蔥,層層的梯田依舊很整齊排列著。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個4個籃球場大的廣場,這裡是大寨景區的門戶,老遠就看到毛澤東題詞五個紅色大字「農業學大寨」。多麼熟悉的五個大字,在我們當年學習的榜樣。我忽然想起60年前,老家在毛主席老人家「農業學大寨」的影響下,建水庫,修灌溉渠,改造了許多山地。我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學會勞動,每天戰鬥到天黑,從來沒有人去催你幹活。勞動是當年最光榮的事情!

站在虎頭山下,在毛主席的題詞下面早已站滿了,參觀的人群,他們來自北京的、河北的、河南的、山東的……其中一位進80歲的老人拄著拐杖,站在那裡,面對毛主席的題詞,三鞠躬。老人的行為感動了我,周圍的遊人開始於老人拉家常,原來,老人60年前是這裡的知青,虎頭山留下了他的足跡、汗水、感情。老人是專門從上海帶著一家人來到大寨走走看看,他要在有生之年告訴後代人,他是從這裡感受到能量的,在這裡學會了一切農活、學會了謙虛、學會了做一位正能量的人。

在這裡有他們一代人許多故事,已經抹不掉了!

看到了虎頭山,就想起,當你河南最著名的紅旗渠精神。在大寨的精神指引下,河南林縣人民也創造了奇蹟,直到今天也是令河南人民驕傲的資本。大寨精神鼓舞著中國一代人,我們今天看到林縣的紅旗渠就是林縣人民學大寨創造出來的,直到今天仍然惠於老百姓。後來從林縣走出中國最大的建築精英,他們遍布中國在改革開放中成立許多建築公司、房地產公司與當你吃苦耐勞的「紅旗渠精神」有連結。

上海老知青的行為在感動著周圍的人,但你明白了,為什麼今天還有許多人來到大寨,是一份感情,是一份牽掛,也是一份心願的了結。難道我不是這樣嗎?

虎頭山已經是4A景區了,拾階而上,大寨的全貌就在眼前。許多遊客到虎頭山最想看到的是一位老人的墳墓,這裡躺著一位中國的農民副總理陳永貴。老人家已經去世33年了,在昔陽人民的心中,在大寨人們的心中,在知青人的心中留住永遠面帶笑容的山西農民的形象。

參觀完虎頭山,開始走進了大寨的村老村長裡。村子裡依然保留著原來的面貌,大寨的老百姓早已搬進來新村,全住進了高樓。但,還有一些不願意離開老窯洞,他們在這裡接待遊客,講述他們過去的故事。大寨村門樓系兩層平頂樓房式建築,樓頂矗立著「大寨」兩個鮮紅的大字。村門兩邊牆壁上分別寫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8個大字。大寨門樓的照片不知多少次出現在報章雜誌、書刊封面、電視螢屏之上,是為大寨的標誌性建築。

我們全家在陳永貴的老房前,停下來腳步。許多人在這裡留下了合影,這裡是老人家的老屋,簡單,簡陋。沿途開始走上大寨的老窯洞,老窯洞一共三層,依然保持著60年前的樣子,裡外特別乾淨,一層一偏商業的景象。

聽講解員講述,1966年大寨新村初具規模,在前三排窯洞的中部隨坡就勢陸續砌築起石階拱門,如同樓梯間一般,將四道街串聯在一起,形成一條臺階式的街巷。在四道街的南北兩端,又各修一條東西走向的坡路,與主幹街道相連,便於車輛通行。四道街路面平整,花木蔥蘢,既是一條條小巷,又像寬敞的集體大院。這一居民區集中統一,整齊有序,是「農業學大寨」時期大寨的象徵。

每當夜幕降臨,從整齊劃一的窗戶裡放射出一排排明亮的燈光,遠看既像一列列剛剛到站或整裝待發的旅客列車,又像城市樓房的夜景,確有其獨特的魅力。徜徉其間,可領略20世紀中葉大寨村的建築風格及其所蘊含的「一大二公」文化氛圍。

從上到下把大寨看了一遍,大寨的新村就在眼前,一排排樓房。20世紀末,在位於谷囤園居民區東南側的後底溝,建成一個整齊美觀、頗具現代氣息的二層庭院式小樓居民區,共有12幢,有24戶村民入住。每戶樓房建築面積168平方米,使用面積140多平方米。2005年,在後底溝北面的康家嶺上,又建成一個二層庭院式小樓居民區,共14幢,住26戶。

三層教學樓巍然聳立,淡青色的樓牆在綠水青山襯託下典雅別致,與毗鄰的後底溝小樓十分和諧。學校前是一個寬闊敞朗的健身體育活動場,場內安置著各種健身器材。

南來北往的人群隨便參觀,大寨的原貌勾起了許多人的回憶,我就是因為這份情結才來到這裡。

當我參觀完大寨,開始返回的時候,頓時對當你精神感到無比的激動,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的歷史的見證,更是一本無形的教材。

當我們走在新時代發展今天,一定要牢記給我們打天下的一代偉人!

相關焦點

  • 「吸血鬼王子」保羅·韋斯利:他是很多人心中抹不掉的記憶
    當初在人們心中酷帥的形象也正在逐漸模糊,但他在很多人心中已經有了一段抹不掉的記憶。《吸血鬼日記》是很多人的又愛又恨,棄了又追,追了又棄……也讓你們瘋狂追劇8年(2009年至2017年),它的完結引發了大家的不舍,捨不得再見,更捨不得保羅·韋斯利,保羅·韋斯利和艾琳娜是小編飯第一對cp,8年裡,他們從合作至朋友,再到戀人,又分手, 直的是滿滿的記憶,伴隨了我的整個青春。
  • 山西:昔陽大寨今日新貌引客來
    大寨曾經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紅旗。毛主席號召「農業學大寨」後,吸引了1000餘萬人次慕名來大寨參觀、學習、旅遊,不少國家的元首也曾在這裡留下足跡。如今,大寨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邁開新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令國人矚目。
  • 暢遊大寨,心潮澎湃
    我這個生在農村的六零後,是聽著學大寨的歌、參加著學大寨的勞動長大的。大寨,在我的心靈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到大寨參觀學習,一直是我的夢想。五月下旬,在憧憬半個世紀之後,終於踏上了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的土地。八點從鄭州驅車出發,全程高速,在焦作進入太行山後一路向北,或穿越隧道、或在峽谷中疾行,欣賞著沿途的青山、藍天白雲,於下午四點多從昔陽站下高速。
  • 老式爆米花機,抹不掉的童年記憶
    家鄉的爆米花其實就是玉米花,原汁原味,裡面什麼也不放,偶爾放上幾粒糖精借點甜味,就算比較奢侈了,不像現在的爆米花,有冰糖味、奶油味、水果味等多種口味。 那時,蹦爆米花的小商販,一般都是走街串村到村裡去蹦爆米花,尤其是到了冬季農閒的時候,蹦爆米花的小商販更是三天兩頭到村裡去蹦爆米花,有時一天村裡就來兩三個蹦爆米花的,因為我所居住的村子不是很大
  • 聞名於世的大寨
    「大寨」兩個字是我們這代人非常熟悉的,20世紀60年代,在中國大地上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這場運動一直延續到70年代末。 聞名於世的大寨,位於太行山西部,山西省東側,如今已成為山西著名特色旅遊景區和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 大寨:站在山頭看風景變幻
    虎頭山根,有一個山村,名叫大寨。」55年前《人民日報》上一則新聞以此開頭。那是向全國介紹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的第一篇報導,之後一個時期,全國乃至世界不少人來到這個山村,參觀「海綿田」,學習戰天鬥地精神。而今,虎頭山建成森林公園,大寨成為4A級景區。  虎頭山本是荒山坡,大寨原是貧瘠之地,這風景之花,是汗水澆灌出來的。
  • 《地下城守護者OL》抹不掉的戰爭記憶
    究竟《地下城守護者OL》PK體驗如何,且聽玩家如何來評論。來自「世界之樹」伺服器的玩家「止戰之殤」不僅僅對《地下城守護者OL》的群P大加讚揚,對遊戲一系三職的職業玩法尤其有好感。按照他的說法,「從來沒有玩過一款遊戲可以一個角色隨意換三種職業,實在覺得意外,這一設定使得職業的平衡性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 清溪大寨——秀山人記憶中的故鄉
    清溪大寨——記憶中的故鄉大寨村距離清溪場鎮油菜花海景區約30分鐘車程,該村處在群山環抱之中,原名「鬼板溪」,後改名為「黑虎寨」,清末更名為「大寨」。晨曦中開始一天勞作人們的打招呼聲、牲口踏在幽靜青石板上的腳步聲、以及不時能聞到殘留在街道空氣中的旱菸味.......田園的樸實氣息撲面而來,叫人樂而忘返,記憶中的故鄉大概就是這般模樣吧
  • 一個充滿故事感的城市—南京,我心中一份獨家記憶的地方
    秋天來,漸漸的天冷,套上毛衣,拉起行李箱,坐上前往南京的班車。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深秋一來,我就特別想去南京去看看。他總有一種深深的引力,讓我放棄所有的疲倦,義無反顧來到這裡。不知道這個充滿故事感的南京是不是同樣對你充滿誘惑呢。或許你們也會像我一樣愛上這個地方直到最後不想離開。人生有太多匆匆過客,也有太多記憶,唯獨南京,是我心中一份獨家的記憶。
  • 美麗的你,就是我心中的風景線
    時間,是沒有痕跡的,可人的心靈,是有記憶的。 記憶的深處,永遠有愛的溫馨,永遠有愛的甜蜜。在愛的溫馨中,在愛的甜蜜中,永遠有個,忘不了的你……愛是幸福的開始,愛是浪漫的延續,在愛的世界裡,有個陶醉的我,有個溫柔的你。
  • 紅色之旅——大寨
    10.3日陪同學去大寨參觀,紅色之旅之行。長假第三日,為避免堵車防止景區擁擠,我們七點半出發,八點多就到達了大寨景區。大寨景區門票48元,停車費10元;醫護人員免費。解放後,以陳永貴、郭鳳蓮等為帶頭人的大寨人決心改變落後的面貌。他們艱苦奮鬥,治山治水,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建設了層層梯田,並通過艱巨勞動引水澆地,改變了靠天吃飯的狀況。因此,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肯定和表揚,並於1964年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從而成為全國農業的一面旗幟。大寨大隊的黨員、幹部和群眾,雖然住在群山之中,但是並沒有被太行山的山峰遮住視線,他們身在太行,眼看全國。
  • 登大寨虎頭山 文/馬舉
    1964年,偉大領袖發出"農業學大寨"號召,從此整個世界都知道了大寨這個名字。對於我們七十年還是在讀書的人,也看到了那時農村學大寨、改良農田、山地熱火朝天的場面,我們村的田2畝一塊一塊長方形的,就是那時平整的。還有好多學大寨時的成果,對農村的發展生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大寨是一個永遠的結,很想來大寨看看,不來大寨看看,心中打不開這個結。
  • 廣州最有名的阿婆牛雜,當地人抹不掉記憶,她一出攤食客奔走相告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今天問君莫笑就和大家分享世界各地的奇葩美食,感興趣的小夥伴趕快來看看吧。廣州最有名的牛雜小吃,是一位老太太擺著小攤,人稱阿婆牛雜,不起眼的小巷子裡擺了30多年的牛雜攤婆,牛雜是當地人抹不掉的記憶節點。
  • 山西臨猗王守忠:大寨行
    數十年來一直有一個心願,那就是到全國農業戰線一面旗幟的大寨去看看,因為那裡有我從小就縈繞在心頭的許多故事,雖然地處同省份,但因各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 前不久,已經退休在家的我有幸受到縣老幹部局黃局長之邀,一行28人赴大寨、右玉參加「夕陽不忘初心」主題實踐活動,來去匆匆,雖僅三天時間,但卻受到了一次觸及靈魂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禮,回家數日,心情久久難以平靜,閒遐之餘,以文記之。
  • 柬埔寨人民革命家波爾布特同志訪問大寨
    十月的大寨,秋風送爽,五穀飄香。戰勝嚴重自然災害奪得又一個豐收的英雄的大寨人,於1977年10月14日,迎來了波爾布特書記率領的柬埔寨黨政代表團,大寨人感到無比高興,他們向柬埔寨戰友致敬。當時,波爾布特高興地握著郭鳳蓮的手說,華主席向我們介紹了大寨的經驗,請我到大寨參觀訪問。我一定到你們那裡看看,今天我們在大寨見面感到非常高興。     親密的柬埔寨貴賓的到來,給大寨增添了一片歡樂。一大早,社員群眾就懷著喜悅心情,在村口迎候貴賓。當戰友們到達時,山村沸騰起來,鼓樂聲、歡呼聲匯成一片,蕩漾上空。波爾布特穿過載歌載舞的歡迎隊伍,熱情地向大家鼓掌致意。
  • 大寨虎頭山上為何安葬著二位現代名人,一位副國級,一位文學巨匠
    所以,今天來到虎頭山上參觀的年青人,都會說,工程量不大嘛,要是開幾個大型挖機、推土機,頂多作業一二個月,也能夠搞定。所以,今天來大寨子參觀的人,不管是憑弔故地、追念前賢,還是閒情逸緻、攬勝獵奇,都一定會來到這個曾經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的墓前,看看這位老英雄的墓,他的葉落歸根,正是大寨最完美無缺的詮釋。
  • 我心中最為震撼的十大景區(點)
    退休前,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去過全國許多地方,也順便遊覽了全國許多有名的旅遊景點景區。如果把我退休前去過的旅遊景區景點,依據自我感受,視覺最為震撼的程度,在我心中排一個順序,選擇出最為震撼前十名,大概是:1.布達拉宮,2.九寨溝,3.黃山,4.雲南石林,5.麗江玉龍雪山,6.本溪水洞,7.桂林灕江山水,8.孔府孔廟孔陵,9.黃果樹瀑布,10.秦始皇兵馬俑。
  • 永貴大叔全國各地網友到大寨虎頭山為您獻花歌唱來了!
    永貴大叔,全國各地網友到大寨虎頭山為您獻花歌唱來了!他們不僅完整地唱著歌,排著整齊的隊伍,虔誠地向曾經官至國務院副總理的原大寨大隊黨支部書記陳永貴「大叔」獻花籃、三鞠躬,還有網友代表發表了大寨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曾經在中國農業戰線所起的偉大示範作用,高度評價這位拿工分在中南海中央國家機關上班的農民「大叔」副總理,給國人留下的光輝形象。來大寨參觀和向永貴「大叔」獻花籃、三鞠躬的遠不止這個團隊。
  • 金士頓微電影《當不掉的記憶》動人首映
    繼2013年金士頓推出首部微電影《記憶月臺》後,第二部微電影《當不掉的記憶》也在11月14日正式上映了。微電影以90年代香港老牌當鋪作為背景,透過當鋪老闆講述了一對父子跨越時空的情感。《當不掉的記憶》將帶領觀眾領略原汁原味香港90年代街景,激蕩起每個人心中不同的感動記憶。
  • 大寨標語集錦:農業學大寨,大寨學全國,狼窩成良田,兇歲奪大熟
    去往山西省晉中市「農業學大寨」的大寨參觀遊覽,下了S45陽(泉)左(權)高速去往縣城的路上,路邊滿目的大紅標語提示你: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地方。標語內容,都是領導人隊「農業學大寨」以及大寨精神的肯定,我們一一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