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收集浦城最具特色的美食、熱點、活動、旅遊、新鮮事。將關於浦城吃喝玩樂購攻略,發送給我們(小編微信:pcx05599),就有機會上頭條。等你的來信喲!諮詢合作及廣告投放:0599-6105993
「油而不膩,酥而不碎!一口咬下去,滿口都是蔥香味,真好吃!」12月16日,家住城關的徐女士花了38元,在臨江大餅福源酒店定製了一個臨江大餅,現場觀看了整個製作流程後,大餅終於起鍋啦,香氣四溢,看著熱汽騰騰的大餅被切成菱形的塊狀,她忍不住用筷子夾起一塊,嘗上一口,果然回味無窮。她說,好像這比她以前吃過的臨江大餅更好吃。這是怎麼回事呢?
吃貨們看過來!現在就您介紹臨江大餅製作全過程,請準備好擦口水的紙巾吧!
把麵粉倒在案板上,加清水和少許食鹽調勻後用力反覆揉和成白胚;
把肥肉或五花肉剝去皮後,用刀切成細粒,當然,最好是新鮮的去皮五花肉;
把韭菜(或蔥、蒜葉)切碎,加所有調料與肥肉粒拌勻作為餡心;
把揉好的白胚放在案板上,用手心壓扁成八層薄餅;
把餡心倒在薄餅上,用手攤平攤勻,捲成條狀;
捏成球狀;
輕壓成餅;
微火將鐵鍋燒熱,再把油倒入鍋中,待油熱後,將制好的大餅輕放入鍋中;
反覆翻開兩面,煎至黃色為止,須注意火候,防止燒焦。瞧!這就是勾引您的饞蟲的臨江大餅了!
在首屆閩北風味小吃展期間,浦城臨江大餅榮獲金獲。吃貨們都說:「臨江大餅,趁熱更好吃!」大餅剛起鍋時,特別松酥,蔥香和油香味隨著熱汽向四周散發,所以此時吃起來更加清香爽口。
臨江大餅是由臨江鎮新街村村民黃炎明發明的。上世紀50年代,黃炎明在山東當兵,他特別喜歡吃當地的大蔥烙餅。退役回來後,他嘗試在餅中加了餡心,並將烙的工藝改成油煎。家裡來客人時,他就製作這種大餅作為點心待客,客人吃後總是讚不絕口,經他改良後的大餅松酥爽口,味道鮮美。1983年,他和妻子在臨江開了一家招待所,夫妻倆經常向顧客推薦這種點心,並深受消費者喜愛。這種大餅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並慢慢地開始有了自己的名字——「臨江大餅」。
信息來源:中共浦城縣委宣傳部
最熱門的浦城吃喝玩樂購攻略分享!收集浦城最具特色的美食、熱點、活動、旅遊、新鮮事。用心打造浦城人民喜歡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