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想寫一篇跟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文章,但覺得目前自己的掌握的資料還是有限,所以就擱置了。不過呢,今天在百度看到一個藍V的企業號寫了一篇比對新能源電動車與燃油車的文章,其中所列舉的數據實在是太違科學和常理了,忍不住今天先來擺一擺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的一些基本面對比。
首先,汽車的售價。
對比兩個不同事物的優劣特點,大提前是必須站在同等的角度去對比,不然的話,你拿一臺2500萬的布加迪威航跟一臺22萬的比亞迪E5作對比,這種天與地的懸殊對比,不僅是毫無意義可言,而且還讓人感覺是腦子進水了。那眾所周知,目前市場現有的車型裡,同級別的純電動車,售價一般要比燃油版的貴好幾萬。有人可能會跳出來喊話了:純電動車有國家補貼,補貼金額高達10來萬,燃油車除了官方的幾千塊優惠,啥也沒有。
對!新能源汽車有國家各種補貼政策,但是,你了解過補貼前的售價嗎?比亞迪E5的指導價是22萬,補貼後落地價大概需要15萬,而跟E5同級別的F3,頂配才4.5萬不到,落地價大概也就是5.2萬,反正不超5.5萬,除非你被坑了。所以,在同級別車型中,拿兩款作為大多數人都有相應的經濟能力消費的車型來對比,在售價上,就已經有近10萬的落差了。可能有人會說,E5不應該跟秦是同級別的嗎?抱歉,秦有它自己的純電動版——秦EV。
第二,油費。
我看到那文章說,買個新能源純電動車,比起買一臺燃油車,一年可以節省1萬塊的油費。是不是真的?咱們來算算帳。根據2018國內私家車平均行駛裡程,每臺私家車每年的行駛裡程是1.4萬公裡,咱們就按燃油車的油耗是10個油,再按去年92號油油價最高的時候折算,也就是在這樣的高代價條件下,燃油車跑一公裡要花7毛錢油費,那一年1.4萬公裡跑下來,也才9800塊油費而已。你一個新能源純電動車比燃油車能節省1萬塊錢油費,難道是電動車充電不要錢,一年還倒貼兩百塊錢給司機?而且,事實上,很多代步私家車,一年下來,都跑不到1萬公裡,平均每公裡跑下來的油費也就是5毛錢左右,現在油價降了,成本更低。當然,跑滴滴的另當別論。但是,提到滴滴,我跟好幾個開E5跑滴滴的師傅聊過,平均每公裡跑下來,還是要花2毛5到3毛錢電費。看吧,事實上,在耗電與耗油方面,電動車每公裡也就是費兩到三毛錢而已。但你可曾考慮過,從燃油版到電動版,你在購車時,多花了多少錢?
第三,保養費。
新能源純電動機由於沒有發動機,保養方面,是要比燃油車節約點錢,但是,居然有人能講出:保養費用,燃油車一年要比電動車貴!這可真的是無釐頭地吹牛不花錢式的說法。咱們姑且假設E5不需要任何保養,所以它的保養費為0,這樣根據別人的說法,F3一年的保養費就要花兩三萬了,不說三萬,就按兩萬算吧。你反思一下吧,一臺落地5萬多塊錢的燃油錢,你一年花兩萬塊錢去保養,這是養車嗎?這是燒車好吧!有人可能會說,一臺100多萬的保時捷燃油車,一年花兩三萬保養是很正常的。但是,親,咱們說的是同級別車型,100多萬的燃油車,你得對標一臺什麼樣級別的新能源純電動車?
另外,關於上牌問題,停車優惠,續航問題,汽車保險,更換電池,保值率等等這些區別,我覺得是後話了,這裡暫時不多說。然而話說回來,我不排斥新能源電動車,也不貶低燃油車。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開燃油車,畢竟方便嘛,加滿一箱油幾分鐘,就可以跑幾百公裡了。但是呢,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將來總會成為市場上的主流車型,至於是什麼時候,當它能解決續航問題,同時又兼顧燃油車的便捷性時,我想就是新能源汽車成為主流車型的開始。當然,有人提到混動,我是覺得,混動車型還是更偏向於燃油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