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越南之前,一直是個堅定的「單品」咖啡追隨者。
去了越南之後,「真香」!
不得不說,越南咖啡是真「野」!
加雞蛋、加酸奶、加煉乳、加椰蓉、加抹茶、加鹽,所有意料之外的「咖啡伴侶」,口感都超乎想像,只一秒鐘,就讓我就放棄了所有原則。
「原來咖啡還能這樣喝!而且竟然這麼好喝!!!」
越南街頭的咖啡店一點不比粉店少,三步一個攤,五步一個店,路邊還有眾多賣咖啡的小推車,隨隨便便一杯,就能秒殺一切網紅店。
在越南,喝咖啡是一件完全不需要「儀式感」的事,趿著拖鞋上街吃碗Pho,然後拐進街角來一杯咖啡,磕著瓜子喝咖啡,這是「最越南」的日常。
每個地區都有專屬的「咖啡風味」,沿著海岸線自北向南,隨著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咖啡的做法也在相應改變,永遠都有驚喜在等著你。
在越南旅行的二十來天,每天不是在喝咖啡,就是在喝咖啡的路上,從北喝到南,一天喝八杯,喝的我心服口服。重點還便宜,基本都不超過10RMB。
不得不說,這裡真是咖啡控的天堂。
河內:
雞蛋+咖啡,一杯接一杯
河內,一座不折不扣的咖啡之城。
街頭的咖啡店多到無法統計,或精緻或隨意,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忠實客戶,很多老店藏在彎彎曲曲的小巷子裡,一副根本不想被人找到的樣子,但是往往口味驚奇。
在這個藏龍臥虎的「咖啡江湖」裡,有一個聽起來難以接受,喝一口就欲罷不能的「奇葩」品類——雞蛋咖啡(cà phê trúng)。
糖+煉乳+蛋黃,打發成泡沫,輕輕覆蓋在咖啡之上,想像一下奶油一樣綿密且甜蜜的蛋液裹上咖啡時的口感吧,絲滑濃稠,層次豐富,既不腥又不膩,堪稱「越南卡布奇諾」。
在河內時,我每天都要打卡好幾家有名的雞蛋咖啡店,一杯接一杯,根本停不下來。除了雞蛋咖啡外,河內的酸奶咖啡、抹茶咖啡也是不能錯過的。
Giang Cafe
在河內,說雞蛋咖啡,必說Giang Cafe,每天都有很多歐美背包客循跡而來,也是本地人喝雞蛋咖啡的首選。
這是一家開了70多年的老店,是雞蛋咖啡的創始店。位於老城小巷中,沒有門店,招牌特別小,必須穿過長長的小巷才能進入,一不小心就會錯過。
除了必點的雞蛋咖啡,抹茶、綠豆、巧克力、朗姆酒風味的咖啡也值得一試,口味都不錯,價格多在幾塊一杯,可以喝到痛快。
Cafe inh
Cafe inh也是家口碑極高的小店,位於還劍湖周邊,雖然環境破舊,但總是擠滿了客人。
古舊的電風扇,老舊光滑的木地板,滿牆的黑白照片,再加上收音機和舊海報,仿佛時光還停留在90年代的越南。
Cafe inh的雞蛋咖啡口感偏清爽,是阿球喝過的那麼多家裡面最喜歡的,每一杯都拉著漂亮的花,帶點焦糖,第一口喝下去真的有驚豔到,這樣一杯誠意滿滿的咖啡,不過5塊rmb。
Cafe inh的酸奶咖啡也很棒,有咖啡布丁的口感,在悶熱的河內喝起來身心都感覺極為舒適。
Cafe Pho Co
Cafe Pho Co被CNN譽為「河內最好咖啡館」之一,如果單看照片,你絕對想像不到這會是家咖啡店。
極為難找,跟著導航轉了幾圈都沒找到,最後還是問人被人帶著穿過一家絲綢店,再穿過一條狹長的小巷子才找到。
一進去仿佛穿越回了百年前的中國大戶人家,亭臺樓閣、雕梁畫棟都濃縮在5層樓的建築裡,走到樓頂天台能看到還劍湖,點一杯濃鬱異常的雞蛋咖啡就能打發一下午的時光。
順化、峴港:
加冰、加鹽、加椰子
從河內南下,一到順化就感覺要熱化了,從這裡起就喝不到也不會想喝任何熱的東西。
溫熱甜膩的雞蛋咖啡基本上要說再見了,每天都是需要冰咖啡續命的一天鴨。
越南中部的咖啡「可鹽可甜」,除了加煉乳加糖,當地人也偏愛加了鹽的冰咖,甚至還有口感更鮮活的椰子咖啡。
通過漫長滴漏過程而收集起的濃鬱咖啡,苦感醇正,溫熱厚重,與滿杯的椰蓉沙冰混合,冷熱相碰,漸漸融化,天然的甜與苦形成一種難以言說的微妙口感。
Cng Cafe
Starbucks在越南並沒有什麼市場,越南最大的連鎖咖啡店是Highlands,店面裝修風格與星巴克類似。
Cng Cafe也是越南本土比較大的連鎖品牌,在幾個比較大的城市基本都能看到,偏懷舊風,咖啡出品和價格也都比較奶思,還提供麵包和甜點,小年輕們光顧較多。
順化的Cng Cafe,當之無愧的招牌就是椰子咖啡,在醇厚的咖啡裡加入椰肉沙冰,再調合進椰奶,每一口,都很有夏天的感覺。在此之前,從來沒想過咖啡也能喝出這種清新感。
胡志明:
超6000家店的亞洲咖啡之都
胡志明,熱情奔放,充滿活力,既有法式浪漫,又有熱帶風情,是一座備受各國人喜愛的都市,市區內大大小小的咖啡館的密集程度超乎想像。
據不完全統計,胡志明約800萬人口,登記在冊的咖啡店就有6000多家,還不包括路邊攤和小推車,這裡是公認的「亞洲咖啡之都」。
本來以為河內的咖啡就夠好喝了,結果剛到胡志明就碰到一個專程飛過來的河內人,在這7天僅僅只是為了來喝咖啡,才知道原來在越南人心中,胡志明咖啡才是「無與倫比的美麗」。
Ca-phe vot
這其實是家沒有名字的咖啡店,從1954年便開始營業,因為這裡的咖啡過濾網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女士絲襪,所以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Ca-phe vot(紗網咖啡)或Ca-phe vo(絲襪咖啡)。
這家咖啡店24小時營業,任何時候都有很多當地人開著摩託車過來,喝上一杯,補充完能量心滿意足地離開。
如果你也喜歡探索一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體驗未知帶來的驚喜,我想你也可以跟我一樣去嘗試一下尋找一下這座無名咖啡館。
The Cafe Apartments
這棟由舊公寓改造的10層樓的文藝空間,是咖啡控們的天堂,也是ins上的拍照勝地。
裡面有幾十家不同風格的咖啡館,從日式手衝、南洋白咖啡到意式濃縮,不同口味的咖啡愛好者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鍾情的那款,這棟樓因此被稱The Cafe Apartment。
從街道上看整棟建築的外觀,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各家咖啡館新穎獨特的招牌設計和戶外小陽臺,不論白天還是晚上,都是一道特別的風景。
一到大廈裡面就像進入了一個奇異空間,1樓是書店,2樓是服飾和文藝雜貨鋪,從3-10樓都是咖啡館,慢慢爬樓,邊欣賞各家的裝修邊拍照,遇到心儀的店就坐下來,品嘗下咖啡和店主聊聊天,可以在裡面玩一整天。
越南人絞盡腦汁,
就為了一杯不苦的咖啡
越南是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國,法國人來的時候,把喝咖啡的習慣帶來了,百年後法國人走了,喝咖啡的習慣留下了,而且在越南人的生活中不斷生根發芽。
越南所產的羅布斯塔豆咖啡因含量高,苦澀異常,難以入口,越南人嘗試加入煉乳、糖、鹽、冰、雞蛋、椰子等物美價廉的「伴侶」,絞盡腦汁,其實就是為了一杯不苦的咖啡。
越南人喜歡滴漏慢慢萃取,反正他們也不趕時間,在等待咖啡滴滿的十分鐘裡,或靜靜地望著車來車往,或磕著瓜子聊天,咖啡配上散落一地的瓜子殼,就是他們的日常。
在越南喝過的那麼多咖啡中,最難忘的是在海雲嶺崇山峻岭間,一個荒無人煙的彎道旁,一個中年男子只用了兩分鐘給我送上了一杯現做的冰咖啡,操作臺就是摩託車尾箱,衝煮步驟一個都不少。
端著那杯咖啡,看著蜿蜒曲折雲霧繚繞的海雲嶺和身旁悠閒的大哥時,我算是理解了這款「國民飲料」對越南人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