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鹽加雞蛋加椰子,論花式喝咖啡,我只服越南!

2020-12-12 五美合意

去越南之前,一直是個堅定的「單品」咖啡追隨者。

去了越南之後,「真香」!

美奈漁村的滴漏咖啡 / 大靜

不得不說,越南咖啡是真「野」!

加雞蛋、加酸奶、加煉乳、加椰蓉、加抹茶、加鹽,所有意料之外的「咖啡伴侶」,口感都超乎想像,只一秒鐘,就讓我就放棄了所有原則。

「原來咖啡還能這樣喝!而且竟然這麼好喝!!!」

Flickr/AustinChee

越南街頭的咖啡店一點不比粉店少,三步一個攤,五步一個店,路邊還有眾多賣咖啡的小推車,隨隨便便一杯,就能秒殺一切網紅店。

河內街頭咖啡店 /大靜

在越南,喝咖啡是一件完全不需要「儀式感」的事,趿著拖鞋上街吃碗Pho,然後拐進街角來一杯咖啡,磕著瓜子喝咖啡,這是「最越南」的日常。

滴漏咖啡 / 冠冕的冕

每個地區都有專屬的「咖啡風味」,沿著海岸線自北向南,隨著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咖啡的做法也在相應改變,永遠都有驚喜在等著你。

在越南旅行的二十來天,每天不是在喝咖啡,就是在喝咖啡的路上,從北喝到南,一天喝八杯,喝的我心服口服。重點還便宜,基本都不超過10RMB。

不得不說,這裡真是咖啡控的天堂。

河內:

雞蛋+咖啡,一杯接一杯

河內,一座不折不扣的咖啡之城。

街頭的咖啡店多到無法統計,或精緻或隨意,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忠實客戶,很多老店藏在彎彎曲曲的小巷子裡,一副根本不想被人找到的樣子,但是往往口味驚奇。

河內街頭咖啡店 / 大靜

在這個藏龍臥虎的「咖啡江湖」裡,有一個聽起來難以接受,喝一口就欲罷不能的「奇葩」品類——雞蛋咖啡(cà phê trúng)。

糖+煉乳+蛋黃,打發成泡沫,輕輕覆蓋在咖啡之上,想像一下奶油一樣綿密且甜蜜的蛋液裹上咖啡時的口感吧,絲滑濃稠,層次豐富,既不腥又不膩,堪稱「越南卡布奇諾」。

雞蛋咖啡 / 大靜

在河內時,我每天都要打卡好幾家有名的雞蛋咖啡店,一杯接一杯,根本停不下來。除了雞蛋咖啡外,河內的酸奶咖啡、抹茶咖啡也是不能錯過的。

Giang Cafe

在河內,說雞蛋咖啡,必說Giang Cafe,每天都有很多歐美背包客循跡而來,也是本地人喝雞蛋咖啡的首選。

這是一家開了70多年的老店,是雞蛋咖啡的創始店。位於老城小巷中,沒有門店,招牌特別小,必須穿過長長的小巷才能進入,一不小心就會錯過。

除了必點的雞蛋咖啡,抹茶、綠豆、巧克力、朗姆酒風味的咖啡也值得一試,口味都不錯,價格多在幾塊一杯,可以喝到痛快。

Cafe inh

大靜

Cafe inh也是家口碑極高的小店,位於還劍湖周邊,雖然環境破舊,但總是擠滿了客人。

古舊的電風扇,老舊光滑的木地板,滿牆的黑白照片,再加上收音機和舊海報,仿佛時光還停留在90年代的越南。

大靜

Cafe inh的雞蛋咖啡口感偏清爽,是阿球喝過的那麼多家裡面最喜歡的,每一杯都拉著漂亮的花,帶點焦糖,第一口喝下去真的有驚豔到,這樣一杯誠意滿滿的咖啡,不過5塊rmb。

大靜

Cafe inh的酸奶咖啡也很棒,有咖啡布丁的口感,在悶熱的河內喝起來身心都感覺極為舒適。

Cafe Pho Co

大靜

Cafe Pho Co被CNN譽為「河內最好咖啡館」之一,如果單看照片,你絕對想像不到這會是家咖啡店。

極為難找,跟著導航轉了幾圈都沒找到,最後還是問人被人帶著穿過一家絲綢店,再穿過一條狹長的小巷子才找到。

大靜

一進去仿佛穿越回了百年前的中國大戶人家,亭臺樓閣、雕梁畫棟都濃縮在5層樓的建築裡,走到樓頂天台能看到還劍湖,點一杯濃鬱異常的雞蛋咖啡就能打發一下午的時光。

順化、峴港:

加冰、加鹽、加椰子

椰子咖啡 / Duang

從河內南下,一到順化就感覺要熱化了,從這裡起就喝不到也不會想喝任何熱的東西。

溫熱甜膩的雞蛋咖啡基本上要說再見了,每天都是需要冰咖啡續命的一天鴨。

大靜

越南中部的咖啡「可鹽可甜」,除了加煉乳加糖,當地人也偏愛加了鹽的冰咖,甚至還有口感更鮮活的椰子咖啡。

通過漫長滴漏過程而收集起的濃鬱咖啡,苦感醇正,溫熱厚重,與滿杯的椰蓉沙冰混合,冷熱相碰,漸漸融化,天然的甜與苦形成一種難以言說的微妙口感。

Cng Cafe

大靜

Starbucks在越南並沒有什麼市場,越南最大的連鎖咖啡店是Highlands,店面裝修風格與星巴克類似。

Cng Cafe也是越南本土比較大的連鎖品牌,在幾個比較大的城市基本都能看到,偏懷舊風,咖啡出品和價格也都比較奶思,還提供麵包和甜點,小年輕們光顧較多。

大靜

順化的Cng Cafe,當之無愧的招牌就是椰子咖啡,在醇厚的咖啡裡加入椰肉沙冰,再調合進椰奶,每一口,都很有夏天的感覺。在此之前,從來沒想過咖啡也能喝出這種清新感。

胡志明:

超6000家店的亞洲咖啡之都

胡志明,熱情奔放,充滿活力,既有法式浪漫,又有熱帶風情,是一座備受各國人喜愛的都市,市區內大大小小的咖啡館的密集程度超乎想像。

據不完全統計,胡志明約800萬人口,登記在冊的咖啡店就有6000多家,還不包括路邊攤和小推車,這裡是公認的「亞洲咖啡之都」。

本來以為河內的咖啡就夠好喝了,結果剛到胡志明就碰到一個專程飛過來的河內人,在這7天僅僅只是為了來喝咖啡,才知道原來在越南人心中,胡志明咖啡才是「無與倫比的美麗」。

Ca-phe vot

這其實是家沒有名字的咖啡店,從1954年便開始營業,因為這裡的咖啡過濾網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女士絲襪,所以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Ca-phe vot(紗網咖啡)Ca-phe vo(絲襪咖啡)

這家咖啡店24小時營業,任何時候都有很多當地人開著摩託車過來,喝上一杯,補充完能量心滿意足地離開。

如果你也喜歡探索一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體驗未知帶來的驚喜,我想你也可以跟我一樣去嘗試一下尋找一下這座無名咖啡館。

The Cafe Apartments

這棟由舊公寓改造的10層樓的文藝空間,是咖啡控們的天堂,也是ins上的拍照勝地。

裡面有幾十家不同風格的咖啡館,從日式手衝、南洋白咖啡到意式濃縮,不同口味的咖啡愛好者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鍾情的那款,這棟樓因此被稱The Cafe Apartment。

從街道上看整棟建築的外觀,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各家咖啡館新穎獨特的招牌設計和戶外小陽臺,不論白天還是晚上,都是一道特別的風景。

partea.tearoom

一到大廈裡面就像進入了一個奇異空間,1樓是書店,2樓是服飾和文藝雜貨鋪,從3-10樓都是咖啡館,慢慢爬樓,邊欣賞各家的裝修邊拍照,遇到心儀的店就坐下來,品嘗下咖啡和店主聊聊天,可以在裡面玩一整天。

themakerconcept

越南人絞盡腦汁,

就為了一杯不苦的咖啡

越南是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國,法國人來的時候,把喝咖啡的習慣帶來了,百年後法國人走了,喝咖啡的習慣留下了,而且在越南人的生活中不斷生根發芽。

越南所產的羅布斯塔豆咖啡因含量高,苦澀異常,難以入口,越南人嘗試加入煉乳、糖、鹽、冰、雞蛋、椰子等物美價廉的「伴侶」,絞盡腦汁,其實就是為了一杯不苦的咖啡。

大靜

越南人喜歡滴漏慢慢萃取,反正他們也不趕時間,在等待咖啡滴滿的十分鐘裡,或靜靜地望著車來車往,或磕著瓜子聊天,咖啡配上散落一地的瓜子殼,就是他們的日常。

在越南喝過的那麼多咖啡中,最難忘的是在海雲嶺崇山峻岭間,一個荒無人煙的彎道旁,一個中年男子只用了兩分鐘給我送上了一杯現做的冰咖啡,操作臺就是摩託車尾箱,衝煮步驟一個都不少。

端著那杯咖啡,看著蜿蜒曲折雲霧繚繞的海雲嶺和身旁悠閒的大哥時,我算是理解了這款「國民飲料」對越南人民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加雞蛋加綠豆粉,越南人「玩」壞了咖啡,還把星巴克擠到牆角
    提到越南咖啡,腦海中是否這樣的畫面:金屬滴漏杯,正一滴滴往下面的玻璃杯中滴著咖啡液…… 裡面加了煉奶,口感偏甜。但是如果你去到越南當地 ,或會驚奇地發現,一向被貼上廉價標籤的越南咖啡,正被「玩」出更多花樣,不止加煉乳,還加雞蛋、水果、綠豆粉、加酒……各種等你來挑戰的口味。
  • 往咖啡裡加雞蛋、加抹茶、加椰蓉,越南咖啡這麼野的嗎!
    它自成一派,嗜苦也嗜甜,尤其裡面加的東西經常出乎你意料。喝咖啡,逗鳥,極為愜意可能也是因為溼熱的氣候,人們大多喜歡坐在室外、路邊,看來往喧譁的摩託車群,與同伴閒聊著喝咖啡,格外接地氣。越南當地人出於本地豆便宜便捷的原因喝它,但是還是演變出很多獨特的衝泡方法。滴漏咖啡最早來源於法國傳統的滴漏咖啡,後來逐漸成為越南街邊巷尾最最常見的一種。不管是旅居的外國友人還是牽著狗的本地居民,生活中離不開滴漏咖啡,而滴漏咖啡也見證的越南咖啡文化的發展。
  • 加入雞蛋和綠豆粉,越南人「玩」打碎咖啡並將星巴克擠壓到角落裡
    說到越南咖啡,我腦海中是否有這樣一幅畫面:金屬滴水杯正將咖啡液滴入……下方的玻璃杯中,加上煉乳,味道甜美。然而如果你去越南區域,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一直被貼上廉價標籤的越南咖啡正由「玩」開發,不僅包括煉乳,還有雞蛋、水果、綠豆粉、葡萄酒……等等。
  • 加雞蛋,加威士忌,有的還加芝士,世界各地咖啡花樣也太多了
    話說,不管什麼東西,喝的人多了,花樣就會多起來,比如咖啡… 全世界各個國家,大家喝的咖啡都不太一樣。 越南雞蛋咖啡裡面加蛋黃,糖,煉乳,看起來有種芝士的畫風。
  • 指南| 雞蛋加咖啡 一杯再一杯 越南卡布奇諾了解一下
    離不開咖啡的法國人,看上了這裡的溼熱氣候,在本地大量種上了咖啡豆。在將近100年的殖民期間,喝咖啡的習慣,漸漸「侵入」越南人的生活。當地產出的豆類,咖啡因含量高,味道苦澀。法國人有辦法,他們加入新鮮牛奶,做成拿鐵或是卡布奇諾,去除越南咖啡中的一絲辛辣和雜味。但對那時的越南人來說,鮮牛奶可是高高在上的東西,又貴又難保存,甚至有錢都很難買到。
  • 還在喝美式拿鐵?這幾款自製花式咖啡很值得一試!
    一開始喝咖啡都是習慣去外面買,或者直接叫外賣,不是喝美式,就是喝拿鐵,時間一長就有點膩了,所以後來基本都是在家裡自己做。速溶咖啡製作方便,但香味不足;掛耳咖啡香味跟上了,不過做出來咖啡濃度太低,口感也很單一。直到後來認識了一個做咖啡師傅的朋友,跟我說了很多花式咖啡,簡直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啊。我妥妥自己入了一臺膠囊咖啡機,每天換著花樣做花式咖啡喝,完全不會膩。
  • CNN:為什麼世界被越南咖啡喚醒?
    河內雞蛋咖啡。(圖片來源:越南人民幣報/明舒/攝)最近,在CNN上發表的一篇題為「為什麼世界被越南咖啡喚醒」的文章,越南咖啡被介紹為一種具有多種調製方式的流行的飲料。但是在越南,喝咖啡是一種流行、價格便宜的習慣。對於越南人來說,咖啡不僅是生活的能量來源,而且是一種典型的生活方式。咖啡可以幫助我們將家庭、工作、朋友等關係聯繫起來。越南人喜歡在咖啡店裡聊天。老人讀報紙、年輕人玩手機、使用筆記本電腦工作或者聚集聊天,而一杯咖啡是不可缺少的習慣。城市中的著名咖啡品牌在周末總是人來客往,這也是家庭聚會的理想場所。
  • 我喜歡喝咖啡,苦苦的,不加糖的那種
    ,小心過濾,不加糖,不加奶,只加少許鹽賞著多年不用的花式咖啡杯一時間,所有的人或事,都就著濃濃的霧氣,慢慢地,散開,淡去。  什麼時候喜歡上喝咖啡的?我自己都不記得了。還記得第一次喝咖啡,是在離家很遠的城市,咖啡店的姐姐我,想喝點什麼?看了很久的菜單。說實話,看著一個個沒聽過,看不懂的咖啡名稱,實在是不知道如何選擇。
  • 喝咖啡不加奶不加糖就更專業?
    因為美式咖啡,由義大利濃縮咖啡Espresso加上白開水而成,基本算是黑咖啡,味苦。一臉陶醉喝美式,不是裝,是什麼?這句回答其實包括著兩個問題:1.黑咖啡都是苦的,不好喝?2.如何看待喝咖啡不加糖奶這件事?
  • 咖啡裡也能加鹽?這是什麼新做法?
    加鹽的咖啡你有喝過嗎?咖啡加鹽好像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就比如喝了十幾年的甜豆漿,突然讓你喝鹹豆漿,可能都會有點接受不了。但其實加鹽的咖啡有很多功效,也會帶給你不一樣的味覺體驗感。普通的人只知道咖啡有美式、拿鐵、卡布、焦瑪、摩卡這幾種。然後就是各種店面出的亂七八糟的花式咖啡了,但其實咖啡的製作方法和家族超級大的。就比如加鹽的咖啡。鹽是一種挺奇妙的東西,甜的東西裡加點兒鹽會更甜,檸檬蘸些海鹽會呈現出特別的風味,原本無味的菜加些鹽立即變好吃,更有些玫瑰色的鹽,上菜前一撒增姿增色。
  • 在海南興隆吃早茶配的是咖啡 羅布斯塔咖啡不加煉乳我請你喝
    萬寧興隆的老咖巷,喝咖啡的人之多,仍然讓人不可思議,放眼望去都是人啊。強調一下,他們喝的都是南洋(這個詞好像有點不太用了)咖啡,也就是說,他們喝的全是羅布斯塔豆,能把羅豆喝的這樣津津有味的,大概全世界除了越南,就是海南了。
  • 日本的大蒜咖啡,越南的雞蛋咖啡,這幾款「奇葩」咖啡,你喝過嗎
    咖啡1、越南的雞蛋咖啡,越南咖啡想必大家都知道,但越南的這款雞蛋咖啡你有聽說過嗎?越南的雞蛋咖啡越南的雞蛋咖啡2、芬蘭的芝士咖啡,咖啡和芝士的搭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嘗試過,其製作手法先是把芝士烘烤到微微焦灼,然後把芝士切成小塊放入咖啡杯中,這時候再往咖啡杯中倒入煮好的黑咖啡
  • 法國拉菲兌雪碧,手衝咖啡加牛奶,都行!
    咖啡有很多分類,每個國家所鍾愛的咖啡飲用方式也不同,比如法國人習慣喝牛奶咖啡,義大利人習慣喝濃縮咖啡加檸檬,墨西哥人習慣咖啡裡加肉桂,越南人習慣咖啡裡加煉乳和很多糖,比利時人則喜歡咖啡裡加巧克力
  • 愛喝咖啡要知道!加「哪種糖」最對味?
    單品咖啡適用無特殊味道的砂糖 只有日本人講究黑咖啡 很多人認為「內行人都喝黑咖啡」,但事實並非如此。或許因為當咖啡專家在品鑑咖啡味道時,都是喝黑咖啡,所以才會有此看法。
  • 防彈咖啡該怎么喝?能加什麼?真的會瘦?
    Q:喝防彈咖啡就會瘦?另外,如果你開始喝防彈,按照原來的飲食習慣去吃,但也並不會讓你瘦,只可能變更胖(關於怎麼去搭配防彈咖啡,具體的問題可以聯繫酮君哦)。Q:喝防彈咖啡就是生酮飲食?A:生酮主要是在飲食結構高脂肪、適量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情況下身體代謝脂肪生成酮體的過程,防彈咖啡只是輔助生酮進行的更舒適,並不代表喝防彈咖啡就是生酮飲食。
  • 越南胡志明市咖啡地圖:走,一起去西貢喝咖啡吧
    老城區大部分的建築都是漂亮的歐式小洋樓;wifi的普及度也很高,隨便一個路邊攤都會把wifi密碼貼在牆上;食物也很美味,在胡志明的無數頓飯裡,沒有一頓是我覺得不好吃的;現在CBD區域也高樓林立、十分現代。然而最讓我驚喜的,還是數不清的咖啡館。喝咖啡的習慣,大概率是殖民時期的法國人帶來的,現在的越南也是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國。
  • 小咖啡、大不同,帶你來看看各國人都是怎樣喝咖啡的?
    在衣索比亞,喝咖啡是不加奶的,有時可以加糖,甚至可以加鹽。搭配咖啡一同食用的是當地特產的爆米花、烤花生或烤大麥。大家邊吃小食,邊喝咖啡,一派其樂融融,你會發現原來是咖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儀式感十足橫跨印度洋,來到越南,當地人最喜歡喝的便是越南咖啡(Ca Phe Sua Da)。這是一種用深度烘焙咖啡豆和糖與黃油製作的冰咖啡,焦糖味濃鬱,你還可以選擇加些菊苣增加甜味。
  • 你沒看錯,茶裡不僅可以加蜂蜜牛奶,還可以加鹽
    我們點奶茶的時候通常會對佐料和糖分做要求,而喝咖啡的時候,更是如此,牛奶/糖/鹽,這條調整口味的小添加會使甘苦的咖啡更加有滋有味,或者說更符合某些口味的偏好。而在我們日常的茶飲過程中,貌似很少看到在茶中加佐料,當然,有一些人會在紅茶中和牛奶勾兌,味道堪比我們日常喜歡喝的奶茶。茶客們都知道茶飲的勾兌一般都是相同屬類,而跨越種族的調味似乎很少見。
  • 我只要喝一杯,美酒加咖啡
    鄧麗君當年也曾唱過:「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懶惰的天性促使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喜歡的東西就該放在一起,不能花太多的精力去尋找。於是貫穿了整個人類文明歷程的酒還是遇上了咖啡,乾柴烈火一發不可收拾,不想左手一杯咖啡,右手一杯乾邑,從Irish Coffee到Espresso Martini都是酒與咖啡完美融合的典範。其實對於酒和咖啡的融合探索在很久前就已經開始了,而且遠遠不止在咖啡館或者酒吧,很多酒廠都已經生產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咖啡利口酒。
  • 越南行紀(3)越南咖啡
    逛完還劍湖,我們來到一家咖啡館,喝咖啡是越南人的日常生活,這裡的咖啡館多到隨處可見。不得不說啊,咖啡在越南就是普通飲品,大眾的日常消費,早中晚三餐都有咖啡來搭配。反觀我們國內,咖啡被包裝成了高檔飲品,試想,普通上班族每天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有幾個人能承受得起? 在這段期間,迷上了大街小巷的咖啡館,期間去嘗試了在河內盛行的雞蛋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