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0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訴前保全當事人黃某
「從上傳到查封,不到24小時。法院這效率,點讚!」
2015年,被申請人林某在黃某處購買鑽井液添加劑等貨物,拖欠貨款36萬元。不久前,黃某得知林某欲賣房走人,於5月12日下午電話聯繫法院,請求對林某房產立即保全。
訴前保全乾警王野立即通過微信平臺接收材料、確認信息,庭長梁忠發第一時間審查,並作出保全裁定,當即轉至保全實施組,由其快速利用網絡查控系統查封涉案房產。
據悉,這只是高新區法院訴前保全的其中一例。面對疫情,高新區法院在調動全院幹警投入到戰「疫」一線,築牢社區疫情防控安全線的同時,堅持戰「疫」審判兩不誤,不讓當事人訴訟權利行使因疫情而減速,多措並舉打通財產保全通道,讓財產保全駛入「高速路」。
健全保全制度 機制銜接無縫隙
為提高訴前和訴中財產保全率,疫情期間,高新區法院規範工作流程,嚴格保全工作管理,制定印發《高新區法院保全工作規則》等制度,規定疫情期間以線上受理為主,藉助微信傳遞材料和核對信息,並在24小時內完成審查、執行登記以及移送手續,切實做到應保盡保、不漏一案、不漏一人。接到裁定後,保全實施組立即採取保全措施,並將結果快速反饋給承辦法官。
加強隊伍建設 保全駛入快車道
今年以來,高新區法院更加注重財產保全,將其作為化解民商事案件糾紛和案件執行的重要手段,針對保全力量不足狀況,院分黨組抽調精兵強將,成立訴前保全工作組,由經驗豐富的訴訟服務中心庭長梁忠發擔任組長,專司保全審查和制發文書,由訴訟服務中心幹警王野及其他兩名幹警一同負責保全接待、傳遞材料及保全立案等工作。接到訴前保全申請,立即進入「快車道」,四人齊心協力加速訴前財產保全進程。
強化法律措施 確保保全穩準快
保全作出後,保全實施組立即開展網絡查控,確有必要的,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實施現場查封、凍結,確保涉案財產得到快速控制。對同一被申請人有多處財產及同一地區有多個保全案件的,進行合理分流,努力在路線、時間和信息上優化資源,並加強與其他法院信息溝通,提升保全效率。另外,還充分發揮訴前調查功能,對保全中發現未被掌握的財產狀況,及時通報辦案法官;對被告下落不明的,幫助審判庭實現案件有效送達。
推行保險機制 破解無擔保難題
為解決因無力提供擔保而不能保全的難題,鼓勵更多人申請財產保全,自年初以來,高新區法院與多家財產保險公司進行協調,引入財產保全保險擔保機制,由保險公司向法院提交保單保函作為擔保依據,一旦保全錯誤,則由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從而為財產保全安裝上「保險鎖」。推行財產保全保險擔保機制,申請人只需交納一定保費,無需再為擔保犯愁,廣受當事人讚譽。
開展廣泛宣傳 提升保全知曉率
高新區法院充分利用「兩微一網」、LED顯示屏及宣傳報導等平臺廣泛宣傳保全知識;發放宣傳資料、在訴訟服務大廳張貼訴訟保全告知及相關保全規定,切實提升當事人保全意識;堅持一案一釋明原則,鼓勵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做到立案登記必釋明,並向每起案件申請人或原告送達財產保全告知書,做到保全釋明全覆蓋、無死角、無盲區,全面提升民商事案件的保全率。
哈爾濱市立善行律師事務所趙國立
「到高新區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很給力,一路暢通無阻,當天微信申請,提供擔保當天就封住財產!我從未見過這樣的高速度,值得稱讚!」
從年初至5月19日,高新區法院共審執各類案件1536件,審判質效位居全市基層法院前列,尤其疫情期間辦結訴前保全24件、訴中保全57件,其中保險公司提供保險擔保52件,佔財產保全案件的64.2%;財產保全助力案件調解,訴前保全的24件中,自動履行8件、調解結案11件、判決5件;訴中保全57件,調解結案32件、撤訴結案12件、判決13件。另外,還辦理了外地兄弟法院委託保全案件47件,受到好評。
編輯|胡常慧 劉鴻鵬
原標題:《高新區法院:五項措施助推疫期訴前保全「加速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