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峽省成立,重慶不直轄!四川和重慶的發展會更好嗎?

2020-12-11 中華城事

上世紀我國為建設三峽工程,為了有效管理三峽工程主區域和解決三峽工程沿岸移民安置問題,提出「三峽省」的設想,但最終三峽省方案被否定,轉而重慶直轄解決三峽問題,如果三峽省成立,重慶不直轄,重慶和四川的經濟發展會是什麼樣的呢?

三峽省流產的原因

眾所周知,三峽省的設想是為了服務三峽這項世紀工程而量身定製的。

三峽大壩

三峽省流產的原因分析:

過早曝光,鬧得沸沸揚揚,三峽省設立的消息過早透露,導致世人皆知,三峽省涉及四川東部、湖北西部,使得四川和湖北對川東、湖西的投資急速下降甚至要直接不管了,給別人做嫁妝的事,估計誰也不會幹。導致過渡期內涉及三峽區域沒人管,很尷尬。

三峽省面積約8萬平方公裡,與當今重慶市基本相當三峽省會當時暫定為宜昌,整個三峽範圍內約1700萬人,區域內極度缺乏一個強市,沒有任何經濟支撐點,千萬貧困人口,幾十個貧困縣市,這樣的組合很難發展,即使強行成立,放到如今也是經濟墊底的省級行政區。

重慶市

基於種種因素,三峽最終流產,繼而重慶帶走川東部分地市縣升格為如今的重慶直轄市。

重慶不直轄的發展會如何

如果重慶不直轄,發展肯定沒有如今快,老重慶2.3萬平方公裡,經濟總量破萬億是絕對的。雖然沒有現在2.3億好看,但人均相對而言可以比肩成都,不會讓人說「窮慶」這句戲言。

不直轄重慶也是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在川內地位與成都基本相當。

重慶

重慶工業基礎強大,自抗戰以來,全國工業都往內陸遷移,而當時重慶正是陪都,自然全國工業都有一定程度聚集在了重慶身上,但在60-80年代,四川不太重視工業發展,農業是當時備受關注的傾斜,這也是當時形勢所迫,隨著80年代改革開放的進行,內陸地區也逐漸以工業為主,此時重慶的優勢彰顯,正是這種優勢才使得重慶成為首批計劃單列城市,享受極高的自主權和省級財政(現在的副省級)

無論重慶直轄與否,重慶的基礎在那擺著的很難動搖重慶的基礎但不直轄重慶的經濟總量恐在1.4萬億區間,在前十城之間搖擺。

重慶不直轄四川的經濟格局

如果重慶不直轄,四川將會以成都、重慶為核心帶動全省經濟發展,全省發展都會相對均衡,不會出現一城獨大的格局,也不會讓現在的四川費盡心思的打造經濟副中心。

四川的GDP超越河南是肯定的,但超越浙江較難,可能落後浙江3000億左右。

2019四川經濟總量約4.6萬億,而浙江約6.2萬億,重慶約2.3萬億,直接算加法有失偏頗,要知道重慶直轄後才有這個體量。

但不直轄,四川人口也會和河南一樣,本就不是經濟強省,有限的資源更難協調發展,教育資源也會捉襟見肘,四川擁有的雙一流和本科院校雖在全國來看,相對較多,但人一多,就很難分了,看看今天河南的教育局面就可以看出端倪。

對四川來講:重慶不直轄,四川的經濟數據會很好看,但是人均資源就相對少很多了,四川有沒有重慶都是西部第一大省,但是有重慶四川的發展不會有什麼改變,沒有重慶,四川的資源相對均衡。

對重慶而言:還在四川,必定有一定的限制和束縛,而且沒有國家扶持的政策和資金髮展自然沒有現在快,但是重慶的經濟質量相對而言會高許多,重慶也會集中資源發展自身,而不用像現在要去照顧8萬多平方公裡的區縣。

你覺得重慶直轄更好還是三峽直轄更好呢?

相關焦點

  • 重慶直轄取代三峽建省,是基於怎樣的考慮?
    「山城」、「霧都」、「渝都」,一個個充滿浪漫的名字,都是重慶的別稱。1997年,重慶劃出四川省,成為我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籌建三峽省的打算,然而因其中牽涉重大,該省最終沒能成立。改之以重慶市代行其職,崛起為長江沿線的一大「扛把子」。
  • 重慶直轄的原因:三峽大壩只是一個契機
    重慶直轄的原因:三峽大壩只是一個契機!一種觀點認為,中國90%的城市都趕不上重慶的區位優勢,重慶就是因為區位優勢明顯才直轄的,了解一下西部陸海新通道,就知道重慶的地理位置好不好……至於直轄的原因,看看末代重慶地級市市長,同時也是首任重慶直轄市市長蒲海清的回憶文章《我所知道的重慶成立直轄市的經過》,有沒有上述觀點提到的區位?
  • 重慶直轄,四川工業大洗牌
    這些數據雖然反映了老四川的強大之處,但我們細細解析老四川我們會發現四川內部的發展矛盾十分突出,四川當時是典型的「大城市帶大農村結構」;總量雖雄踞全國第五,但老四川人口破億,其人均GDP也處於全國中下遊水平,在改革開放經濟重心全面東移的大背景下,四川難以養活上億人口,當時四川人口流失十分嚴重,以至於四川淪為「勞動力輸出大省」。
  • 重慶直轄,四川工業大洗牌!
    1997年3月初春那個萬物復甦的季節裡,重慶再次離開四川成為直轄市,重慶直轄有人歡喜有人愁,重慶因為直轄發展進入新時空,而四川失去重慶後許多產業一度重新開始,四川諸多工業進入大洗牌,重慶直轄給四川帶來的影響是深刻的,給西部乃至全國帶來的影響都十分深遠。
  • 重慶因三峽而直轄,若修建渤海灣隧道,大連有無直轄的可能
    重慶在三峽直轄,如果建設渤海灣隧道,大連有可能直轄嗎?大連的優勢在於地理位置,不能直轄的理由也在於地理位置, 華北地區已經有兩個直轄市北京和天津,離天津這麼近還有一個大連直轄嗎? 直轄市都聚集在一起, 東北、西北其他城市怎麼辦? 我認為行政區劃還是應該回到根本, 以省為單位, 為了避免麻煩我不能做那麼多直轄市, 和中國國土面積差不多的美國有多少直轄市? 我從沒聽說過美國成立直轄市來發展經濟。
  • 1997年重慶為什麼要與四川「分家」?
    二、四川體量太大,直轄重慶能更好地協調區域內的資源分配。  在直轄以前,重慶和成都在地位上還是四川省的老大和老二的位置,但是在經濟發展上兩者已經有了明顯的差距,在1997年重慶直轄以前,在GDP方面重慶已經碾壓了成都,僅次於京滬穗。
  • 那個差一步省會設在宜昌的三峽省為何沒有成立?和重慶有一定淵源
    ,在1987年成立了三峽特區,但是由於當時中國的深圳、珠海都已成為了特區,而三峽特區的這些城市性質完全不一樣,如果定位為特區就顯得不合適。一部分原因是經濟,湖北省西部相對富饒,如果劃到三峽,經濟會受到影響,當時規劃的30個縣有24個縣為省級或者國家級的貧困縣,按照當時的經濟排名,三峽省成立後的人均收入排在全國第28位,以後的發展前景不被看好,如果成立並把省會建立在宜昌,那麼相比較周邊的長沙、成都經濟都稍顯遜色。
  • 重慶為什麼會成為直轄市
    所以重慶其實有大重慶和小重慶之分:所謂大重慶是指重慶直轄市,而小重慶則是重慶主城。大重慶下轄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總面積8.24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3124.32萬人。重慶為什麼會從四川劃分出來成為直轄市呢?在1997年直轄以前重慶是否一直歸屬於四川呢?其實重慶和四川好比一對兄弟,在歷史上兩地的關係正應了《三國演義》的說法: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若重慶還未從四川劃出,那麼川渝會是什麼格局,網友:下一個廣深
    眾所周知,重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直轄市,它位於四川東部,是我國的國家中心城市,也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新一線城市,在經歷過3次直轄之後,重慶這座城市才最終劃出了四川,所以在重慶我們會感受到非常多四川的影子,畢竟巴渝文化本就一體,即便兩地分離,也依然斬不斷聯繫。
  • 重慶:若直轄市只能和省比較,四川4.2萬億GDP豈非完敗所有直轄市
    重慶:若直轄市只能和省比較,四川4.2萬億GDP豈非完敗所有直轄市?一種觀點認為,從國家開放二胎開始,現在各大二線城市都在出臺政策搶人口,人口代表著市場、購買力、稅收等等,重慶作為直轄市應該和省相比。重慶如果沒有十八縣,重慶就沒有現在的規模優勢,不可能得到那麼多資金與政策,沒有那些政策資金,重慶依然只是一個四川地級市的水平,遠不能和成都相比……
  • 為什麼重慶不像上海天津直轄市,重慶面積太多完全比得上一省?
    重慶隸屬於1997年直轄前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省會成都自然老大),為了國家三峽建設工程,需要像重慶這樣獨當一面的城市,為長江三峽的移民安置和建設開發發揮著牽頭橋梁作用。當然,重慶直轄市並不是四川省重慶市的全部,重慶直轄市帶走了四川省地級市-萬州市、四川省地級市-涪陵市、四川省地級市-黔江市,也就是說,重慶直轄市原本包括四川省重慶市、四川省萬州市、四川省涪陵市、四川省黔江市等4個地級以上城市,共同構成了中國第4個直轄市-重慶市。
  • 重慶為什麼要與四川「分家」?
    原因在於分省、扶貧、戰略、及三峽。1.分省。老四川太大,當時全世界人口上億的國家也才10個,四川就上億了。而且經濟實力直到80年代還排第一。為了便於管理,所以一分為二。重慶直轄,以大城市帶動大農村,進而帶動川東、鄂西、湘西、貴州東北地區發展,也是任務之一——正因為接收了大量的貧困地區,才出現現在這個堪比省規模的「直轄市」,如果單算主城,面積並不大,實力在中西部也可排名前列。
  • 重慶為什麼能成為直轄市?原因竟然和三峽大壩有關!
    二、醞釀中的「三峽省」為了能夠妥善的安置這120多萬人,國家從頂層設計的層面開始規劃新的行政區劃。1982年醞釀出臺了一個「三峽特區」的計劃,準備將移民集中安置在特區,特區歸國務院直接領導並享有直轄市的行政級別待遇。而湖北和四川兩省所有牽扯到移民的地區則全部劃入到「三峽特區」的範圍。
  • 重慶曾經是四川的一部分,如今重慶人還認為和四川有關係嗎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四大直轄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其實這在20多年前可不是這樣的,現拋開北京上海天津不說,就說說最新的直轄市,重慶。上圖為重慶遠觀,下圖為重慶解放碑重慶曾經隸屬於四川省,1997年以後升級為直轄市。重慶在四川省的時候車牌號還是川B,所以在重慶直轄後,曾經的老大哥成都和四川省內的很多其它城市還是很不服氣。
  • 如果成都直轄,四川的省會花落誰家,會是你的家鄉嗎
    中國目前有四個直轄市,它們分別是北京、上海、重慶和天津,事實上,很久以前,中國只有4個直轄市,但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很多城市的直轄市名稱都被搶走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今後只有4個直轄市,很有可能再增加一個,最大的呼聲是成都,成都的經濟實力一直很強,它仍然是著名的網紅城市,如果它是直轄的
  • 籌備中的三峽省,計劃管理了30個縣,為何最終沒有成立?
    三峽特區與上述幾個特區的性質完全不同,如果被定位為特區,很有可能出現混淆的情況。因此,三峽特區後來改為了三峽省。1985年2月,三峽省籌備組成立。按照當時的計劃,三峽省預計經歷1年時間進行籌備,在1986年成立,省會確立在湖北省宜昌市。也許大家會問,三峽省的省會為何會選擇在湖北省境內呢?
  • 「山城」重慶為什麼會總被設立為直轄市?
    因此在重慶的方言中,很多關於水的言語都被賦予負面意義:比如「背溼」,形容倒黴;「好水哦」,意指某人不著調;「不要水我哦」,即為「放鴿子」; 「澆巴溼」,指像被水直接澆透一般溼,滋味並不好受等等這類方言,都能體現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以及重慶地理和氣候對當地人方言的側面影響。
  • 假如成都變成了直轄市,四川的經濟發展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幾天,關於新成立直轄市的新聞,再次成為了許多網友關注的熱點。其實自從重慶直轄後,關於我國會不會誕生第五個直轄市的猜想,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作為西部的中心城市,成都也曾被一些網友提及會不會直轄。不過在大部分人看來,這樣的猜想顯然過於天真,甚至有人認為,成都是我國最不可能直轄的城市。當然,這並不是說成都不夠優秀,發展得不夠好,而是由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使命所決定的。眾所周知,1997年重慶直轄,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
  • 如果重慶不分出四川現在四川經濟在全國能排什麼位置?看完這個你就...
    按現在四川和重慶的數據做簡單加法,2019年GDP排名四川有資格爭奪前三,但實際是不可能的,四川最多也就是爭奪第五的位置。為什麼? 一是重慶直轄後,重慶有了直轄市待遇,享受直轄市的很多特權和政策,使重慶的發展進入快車道。
  • 重慶:我和成都可以平分秋色,南京在長三角太不容易了
    重慶:我和成都可以平分秋色,南京在長三角太不容易了!一種觀點認為,重慶國家定位比南京高,是期望這種定位能一定程度上彌補地理位置的欠缺。重慶現在比南京好的就是在西南甚至是西部,唯有成都可以平分秋色。可能過個五到十年,大家講究性價比了,南京才會重新煥發光彩……對此觀點部分認同,應該說,對比這兩座城市,無論對南京還是重慶,都不盡公平。重慶帶著三峽貧困地區直轄,直轄二十多年,重慶和全國各省都共同幫扶貧困區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