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喜歡飲老火湯,就是幾隻雞爪都煲一鍋湯,一年四季不同的季節,就下不同的湯料。
在粵西茂名人也喜歡煲湯,他們煲得最多的就是地膽頭煲老鴨,不管是城鎮的大飯店還是國道的司機餐廳,一年四季地膽頭、土茯苓煲老鴨湯成了招牌老火靚湯,用來吸引過路的顧客。
茂名市屬於亞熱帶,一年四季陽光燦爛,天氣悶熱,大家工作都比較辛苦,出汗多,人感覺到煩燥,火氣重,這樣只能用喝湯來降火,消除熱氣去溼毒。
粵西地區茂名市山頭田澗遍地生長的野生植物中,適合春夏秋冬季節食療材料甚多,地膽頭就是其中非常普及的一種。地膽頭又叫地膽草、苦地膽、藥丸草等。各地區的叫法有不同,客家的叫法則稍為血腥,叫地斬頭、紅花地斬頭。地膽頭有涼血清熱,利水解毒的功效。
據《生草藥性備要》記載:地膽頭"散瘡,涼血,消毒,去痰。理鼠咬、蛇傷,亦能止血,治腸風下血"。
老鴨肉味甘微鹹,性偏涼,入脾、胃、肺及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滋陰補虛、止血痢,利尿消腫之功效。對心肌梗塞等心臟病有保護作用,可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可治陰虛水腫、虛勞食少、虛贏乏力、健脾、補虛、清暑養陰、大便秘結、貧血、浮腫、肺結核、營養性不良水腫、慢性腎炎等疾病,具有滋補之功效。
其附件鴨血、鴨肝、鴨膽和鴨蛋清也具藥用價值。人們經常食用除能補充人體必需的多種營養成份外,還可祛除暑熱、保健強身,對身體虛弱多病者更為適宜,懂得養生之道的人都喜歡喝上一碗用老鴨煲的湯。
粵西茂名人喜歡養鴨,也喜歡吃鴨,飯店老闆喜歡做鴨,電白人把一隻鴨子,一斤大米做成聞名遐邇的水東鴨粥。
用地膽頭和老鴨煲湯,降暑清熱去溼,是粵西茂名湛江人的至愛。這湯興於90年代,2000年前後推向致高境界,現在就是飲食行業競爭白熱化的時代,它還是不少飯店的招牌靚湯。
地膽頭煲湯簡單易做,家家都可以煲,戶戶都可以做,人人都喜歡飲食,據化州某酒店李廚師介紹:
一準備材料:新鮮地膽頭150克,新鮮土茯苓150克,老鴨1斤(老鴨最好是生過蛋的),蜜棗1粒,薑片三塊,鹽適量,清水7碗(三口之家分量)。
二做法:1.將地膽頭和土茯苓清洗乾淨,土茯苓去皮切薄片。
2.老鴨洗乾淨後斬厚塊,然後放入煮開的水中「飛水」去除血汙,湯剛冒泡就倒出來,用冷水衝洗乾淨。
3:將所有材料加入湯錫裡,加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燒開後煮5分鐘,撇清湯麵上的浮沫。
4:轉慢火慢燉1個半小時,關火前調味即可食用。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一家人,圍圍坐在一起吃個晚飯,飲杯小酒,喝碗靚湯,說說工作的煩惱,道道生活的甜酸苦辣,這就是叫人生吧?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小編傳遞傳播茂名鄉情鄉音,謝謝關注,謝謝點讚,謝謝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