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TRENDS | 注重隱私的用戶體驗設計

2020-12-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用戶隱私安全在產品設計中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本文從用戶體驗角度切入,從匿名模式、減少永久性和減少公開性三個方面對此展開了分析,與大家分享。

我們先看⼀組來⾃⽪優的2019年6⽉的調研數據:70%的美國⼈認為,與5年前相⽐個⼈信息變得更不安全。尤其是⾼學歷⾼收⼊群體。由此可⻅⽤戶對個⼈信息數據的隱私擔憂⽐以往更甚。

⽤戶隱私安全很重要,涉及的範圍和⻆度也很多。本次的分析從⽤戶體驗⻆度切⼊,涉及如下三個⽅⾯:

  1. Incognito Mode匿名模式;
  2. Reducing Permanence減少永久性;
  3. Reducing Publicity減少公開性。

01 匿名模式

下圖是Google系App(Google AppChromeYouTubeandGoogle Map)匿名模式切換,從交互體驗上來說有如下⼏個特點:

  1. 統⼀在右上⻆;
  2. 可以便捷切換⾄匿名模式,反過來也很容易切回登陸狀態;
  3. 匿名模式的狀態提示,例如YouTube 在匿名模式下在界⾯底部有⼩字提示「您 當前處於匿名模式」。

匿名模式不是最近才流⾏的功能,最早提供隱匿模式的是蘋果safari瀏覽器,早在 2005年就⽀持了匿名模式。Chrome瀏覽器在2008年就開始⽀持此模式。雖然由來已久,為什麼到了2020年,匿名模式依然是國外互聯⽹⼀⼤趨勢呢?

我們看⼀組數據:

這是來⾃DuckDuckGo 2019年9⽉的調研(DuckDuckGo是美國的⼀款不記錄⽤戶⾏為保護⽤戶隱私的搜尋引擎)。樣本來⾃美國、英國、德國和澳⼤利亞的成年⼈⽤戶,共計3,411⼈的調研得出。各國⽤戶對使⽤搜尋引擎的個⼈隱私安全⾮常在意(是否搜集個⼈的數據和記錄搜索⾏為)。

2020年5⽉DuckDuckGo⽇均搜索次數為6200萬。對⽐看2019年11⽉底⽇均搜索次數4900萬,2018年10⽉是2900萬。

最近⼏年的持續活躍度⾼幅增⻓證明了不記錄個⼈隱私的搜素引擎越來越受到⽤戶的⻘睞。

國內,頭條、UC瀏覽器在搜索框輸⼊狀態也提供了「⽆痕瀏覽」⼊⼝。

不僅是搜尋引擎領域,保護⽤戶隱私也成為Facebook最重要的戰略⽅向之⼀。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在2019年 F8開發者⼤會上喊出「THE FUTURE IS PRIVATE」。2019年3⽉Mark Zuckerberg發⽂,主題就是《聚焦於保護隱私的社交⽹絡》。

02 減少永久性

我們先看國外社交媒體Stories(⼩故事)產品形態的流⾏。

⼈們總是對於所分享的內容永遠記錄在⽹上感到擔憂。Stories24⼩時消失緩解了⼈們的隱私顧慮,這讓⽤戶更安⼼地⾃然分享。

Stories由Snapchat⾸創,由 Facebook發揚光⼤。早在2019年4⽉,Facebook+Messenger Stories, Instagram Stories⽇活⽤戶數就突破5億。 2020年2-3⽉LinkedIn,Twitter也先後宣布將上線類似功能。

03 減少公開性

來⾃⽪優的調研報告:41%的美國⼈經歷過⽹絡騷擾,最常⻅的就是在社交媒體上。23%的⽤戶最近經歷的⽹絡騷擾來⾃評論區的評論內容。27%的⽤戶經歷⽹絡騷擾後決定不再發布任何內容。

我們以限定評論互動的公開性為例:

2020年5⽉Twitter上線了新的評論功能,可以限定誰可以回復帖⼦的功能,提供了三種選項:誰都可以評論,只有被關注者可以評論,只有被提及者可以評論三種公開度的限定。

Instagram也在測試「評論限制」新功能,批量屏蔽/限制評論。⽬前已經上線的⼀個例⼦:⽤戶(評論發布者)如果發布的評論含有攻擊性敏感詞,發布前伴有提示,提醒評論含有攻擊性敏感詞是否真的要發布。

注重隱私提供僅好友可⻅/僅⾃⼰可⻅/僅作者可⻅/等多重維度的隱私設定有助於⽤戶更安⼼地參與互動。

另外⼀個例⼦是付費頻道會員:付費頻道會員-限定頻道的公開性讓內容創作者減輕隱私顧慮不僅能獲得⼴告收⼊,也能得到來⾃會員、會費的收⼊,形成「忠實粉絲」社區,有助於內容⽣態的社區化建設。

我們主要看YouTube的頻道會員案例:

YouTube有兩種會員模式。⼀種是YouTube整個平臺的付費會員,去⼴告,看原創美劇影視,消費⾳樂,可下載內容的模式。第⼆種模式是Youtuber個⼈頻道付費會員,吸引忠實粉絲加⼊。我想說的就是第⼆種。

為什麼⼤V⽹紅有意願開通頻道會員?

除了獲得忠實粉絲收⼊變現的商業價值以及付費頻道會員可以為忠實粉絲提供各種專屬功能,背後也和⽹紅⼤V對個⼈隱私顧慮有關。

⽹紅⼤V在完全公開的社交⽹絡上需要始終保持⾜夠克制謹慎,避免引起爭議。但在忠實粉絲付費頻道專屬會員群中,⽹紅⼤V會減輕隱私顧慮,更加回歸⾃我。

⽐如在頻道會員中發布更多與個⼈⽣活相關的內容,表達更多不便在完全公開的社交⽹絡中的想法和感受等,因為忠實粉絲通常更具包容度,更不容易引起爭議。

YouTube頻道會員費⽤可以從三種會費(按⽉)區間選擇,⽀持多選:

  1. 低階 Low Levels $0.99~3.99;
  2. 中階 Medium Levels $4.99~14.99;
  3. ⾼階 High Levels $19.99~49.99;

頻道會員功能在2018年開始測試,⾯向粉絲數過10萬的YouTuber開放。

以上綜述,我們可以說:

1.匿名模式:

雖然匿名模式由來已久,但仍然是當前的⼀⼤基本⽤戶體驗設計趨勢,尤其是匿名模式的切換便捷性⾮常重要。

2.減少永久性:

Stories⼩故事24⼩時消失緩解了⼈們的隱私顧慮,這讓⽤戶更安⼼地⾃然分享,已經成為國外社交媒體平臺的必備功能,Facebook, Instagram平臺的最主要、最具影響⼒的功能之⼀。

3.減少公開性:

⽤戶總是對在社交媒體平臺發表評論有所顧忌,限定評論的公開性能夠有助於促進⽤戶發帖表達,其他⽤戶也可以更安⼼地參與互動。

付費頻道會員可以限定頻道的公開性,讓內容創作者減輕隱私顧慮不僅能獲得⼴告收⼊,也能得到來⾃會員會費的收⼊,形成「忠實粉絲」社區,有助於內容⽣態的社區化建設。

從UE⻆度,我們可以為頻道會員提供專屬身份設計例如專屬徽章,專屬表情等。

THE FUTURE IS PRIVATE, 注重⽤戶隱私的體驗設計越來越重要!

 

本文由@百度MEUX 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資深UX 設計師:用戶體驗設計過程方法論的演變
    我想不出從哪個地方入手,才能更好地揭開現代用戶體驗設計這個充滿怪異和混亂的世界:甚至連這個領域的創始人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自己了。想要將現代用戶體驗設計梳理清楚,需要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設計和開發的歷史有所了解,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繫。傳統的用戶體驗設計在最純粹的形式下,用戶體驗設計是基於瀑布方法的。
  • 騰訊2020-2021 設計趨勢報告 · 用戶體驗篇
    本文通過研究近一兩年科技、社會文化以及自身用戶體驗領域的變化,從用戶體驗領域關鍵的用戶、媒介(設備與應用)、交互行為、信息與場景的五個角度出發,探索用戶體驗設計未來的趨勢,希望能帶來啟發。隨著人工時代到來,過去機械的單向交互方式逐漸被打破,機器漸漸演化成了會主動「觀察」真實場景,「感受」用戶情感,預判用戶意圖並自動完成任務的貼心小棉襖。
  • 當軟體遇上設計,淺談敏捷UX VS.精益UX
    隨著一些主流設備的成功,比如iPhone推動了體驗設計的飛速發展。設計成功與否不再是由產品經理、設計師決定,也不是死板地按照設計需求清單來,而是直接由用戶決定。 因此,設計師、開發者更加注重將UX融入到敏捷開發中。而隨著敏捷UX(Agile UX)的流行,設計師們又開始朝著精益UX(Lean UX)發展。
  • 2021設計趨勢:UI/UX篇
    我們認為2021年不是移動優先的網站絕對是過時的,在大多數業務領域,最好的體驗來源於你在使用的應用程式,所以這些企業專注於應用程式的開發和實施。研究顯示用戶更喜歡移動App。 那些把重心放在移動網站服務的平臺,會發現不論是向用戶展現自身還是發展方面都處於劣勢。
  • 2017年UX設計的3大預測
    回顧2016年的3大預測1、更多的品牌增加自定義內容和本土廣告,擁抱數字式體驗。準確度:A +原生廣告無處不在,渾然一體融入到用戶體驗中,毫無違和感。Uber這種定製客戶體驗的趨勢變得越來越流行,整個行業標準也隨之提高。我曾提到Trunk Club這個品牌,它設計的用戶註冊是一個互動型的問卷調查,網站的顯示內容根據用戶的回答而不同。作為Trunk Club競爭對手之一,Stitch Fix的風格與之類似,並藉此進一步完善其設計。
  • MIUI 12.5體驗:保護用戶隱私 將安全進行到底
    體驗-震動除了視覺與聽覺,MIUI 12.5還創新的帶來了觸感的變化,實現了更為精細的操作,通過不同的震動效果來識別不同的操作,讓手機也變得更有「生命力」。MIUI 12.5建立了豐富的觸感庫,收錄了敲擊、彈出、滑動開關、懸停、段輪式開關等不同的觸感,為用戶帶來與眾不同的手機操控手感。
  • 嚴守用戶隱私!華為EMUI10通過歐洲隱私保護認證ePrivacySeal
    在歐洲最大的消費電子展IFA上,華為消費者BG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宣布:華為EMUI10關鍵特性獲得ePrivacySeal隱私證書。通過GDPR(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隱私合規認證,充分體現了世界權威認證機構對華為保護用戶隱私的認可。
  • UX辭典精譯|必看,10條給UX設計師的職業路徑建議
    - 這篇文章由高級用戶體驗設計師Shannon Groom撰寫。 幾年前,我在通信、市場營銷和平面設計領域工作 了一段時間後,無意中接觸到了UX。當時我對自己的職位感到不滿,我的Google搜索歷史中填寫了諸如「如何找到自己的熱情」,「有人喜歡他們的工作嗎?」和「我屬於哪裡?」之類的可悲問題。
  • UX術語詳解:任務流,用戶流,流程圖以及其它全新術語
    以下內容由Mockplus(摹客)團隊翻譯整理,僅供學習交流,Mockplus是更快更簡單的原型設計工具。用戶體驗擁有一長串專業的術語和可交付內容。用戶流用戶流則是用戶所遵循的軟體或網頁執行路徑。可以視作是用戶在瀏覽軟體或網頁所經歷的一個個迷你旅程。用戶流不一定是線性的,還可以有分支。通過定義或設計軟體或網頁路徑,你能夠發現其中可能的轉變點和提升點,從而優化用戶體驗。
  • 2021年UI設計趨勢指南
    原文地址: https://uxdesign.cc/a-guide-of-ui-design-trends-for-2021-637ac038cb99 譯文地址:非科班設計(公眾號) 譯者:逗砂 我們終於還有一個月就要告別魔幻的2020年了,uxdesign又寫了一篇趨勢指南。
  • 易用性體驗:來自迪士尼世界的5個UX經驗
    迪士尼世界作為世界最著名的主題樂園,在用戶體驗的打造上絕對是頗具心思。本文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闡述了從迪士尼世界學到的經驗,如何更好地為用戶打造良好的體驗環境。首先要承認,我很喜歡奧蘭多的迪士尼世界(Disney World)。我住在喬治亞州,周末可以去迪士尼世界度個假,放鬆幾天。
  • 注重隱私保護,蜂巢聯邦智能平臺走在行業前列
    就具體加密手段而言,針對不同的性能要求,蜂巢聯邦智能平臺可以提供不同等級的加密模式,對於加密要求嚴格的業務方,提供了國密SM4的加密模式,除此之外,還支持同態加密、差分隱私等,以適應更多的業務場景。在實際的建模和推理過程中,重要的模型參數、每個用戶本地的數據等關鍵信息都是存放在安全容器中的,每一次訪問都需要經過安全審計和加密,以此達到保護用戶隱私的效果。
  • 紐約時報+谷歌地圖:一個你想不到的UX設計案例
    編者按:為了重獲年輕讀者的青睞,《紐約時報》和谷歌地圖的合作能在用戶體驗上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會不會給其他媒體轉型提供借鑑之處呢?本文作者Jason Branch是一名互動設計師,現為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研究生在讀。
  • 雷克薩斯ux和nx對比哪款好
    【太平洋汽車網】雷克薩斯nx定位低於雷克薩斯ux。nx是雷克薩斯最小的SUV車型。ux是雷克薩斯中型SUV級別,秉承了雷克薩斯一貫的科技動感風格,在同級別車型中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兩款對比ux性價比更高些。
  • @蘋果手機用戶:注意這個圖標,事關你隱私!
    原標題:@蘋果手機用戶:注意這個圖標,事關你隱私!   17日深夜,蘋果隱私頁面迎來重大更新。這次更新一個重點是,蘋果收集用戶數據時,會明確告知用戶,並讓用戶掌握主動,來選擇是否共享信息和共享對象,給APP開放哪些權限等。
  • iTools最新版本全面保障用戶隱私
    深圳2013年5月8日電 /美通社/ -- 國內領先的 iOS 技術研發公司深圳創想天空科技有限公司在其最新發布的 iTools 版本中,完全取消第三方體驗市場,全面支持保護用戶隱私的一人一帳號自動下載正版市場,為還沒有註冊 Apple ID 的用戶隨機適備一個安全的 Apple ID 供下載使用
  • 給數據加「噪音」,差分隱私如何保護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
    舉個簡單的例子,Netflix曾舉辦了一場根據公開數據推測用戶電影評分的比賽(Netflix Prize),公開數據中抹去了可識別用戶的信息,但一年後,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兩名研究員將公開數據與IMDb(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網站公開紀錄進行關聯,通過差分攻擊等手段識別出了匿名用戶的身份。
  • 悟空租車APP整改通過 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10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社會通報了131家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企業的名單。截至11月10日,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核查復檢,有71家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完成整改,在列的悟空租車,經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確認,整改結果已符合相關要求。
  • 互動設計定律和用戶體驗地圖
    設計服務於產品、設計服務於商業。 二. 用戶體驗地圖的製作思考: a. 什麼是用戶體驗地圖 ? 定義:用戶體驗地圖,是一種梳理產品體驗問題的設計工具。
  • 360安全中心 《用戶隱私保護承諾》
    360採用世界領先的雲計算技術,搭建了360雲安全計算中心,為360用戶提供安全服務。360雲安全計算中心就像網際網路的搜尋引擎,用戶通過輸入關鍵 字,搜尋引擎從海量的網頁資料中精準的找出用戶所需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