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聽證會
無人反對收費 收費高低有爭議
12月10日,海口紅樹林鄉村旅遊區棧道、遊船收費聽證會舉行,這是《旅遊法》實施以來,我省第一例走聽證會程序確定景區經營項目定價的聽證會,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據現場統計,本次聽證會聽證參加人確定為22人,實到20人,其中消費者佔50%,消費者多為旅遊從業者。
會上,20位聽證會參加人就兩套定價方案發表意見,15人明確贊成收費,無人明確反對收費。但收費是高是低,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應淡化門票經濟,不能收費太高,也有人認為應從保護紅樹林的大局出發,收費應高一些。
此次聽證會首開了海南景區(景點)價格聽證先河。聽證人、海口市物價局局長吳健林認為,此次聽證會真實有效,海口市物價局將根據聽證筆錄、聽證報告、提出價格制定的具體意見,徵求當地政府意見後,報海南省物價局做最終審批。
一
紅樹林該不該收費?
不能一味認為公共資源就不能收費,景區方面也不能為收費而收費
聽證會提供了兩套收費方案,方案一為遊船項目60元/人次,棧道項目50元/人次,方案二為遊船項目75元/人次,棧道項目56元/人次。
網上預測可能會有人提出第三種方案,但今天聽證會的真實情況卻與預期大相逕庭——20位聽證會參加人均就兩套定價方案發表了意見,其中15人明確贊成收費,無人明確反對收費。
經營者海南紅樹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靜在聽證會上發言,「收費不是企業追求利潤這麼簡單,更多地體現企業擔當,加大在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建設性,收了費我們能夠更好地保護紅樹林。」
「我對紅樹林進行適度的旅遊開發沒有意見。在中國,不能餓著肚子來做保護。」我國紅樹林研究專家、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教授王文卿在電話中向記者明確表達了應該收費的觀點。
而不贊成收費的網友則認為,東寨港紅樹林自明朝瓊州大地震以來就逐漸形成,是大自然的饋贈,作為公共資源,不是盈利工具,應該免費讓更多的人去欣賞。更有網友舉出文昌八門灣紅樹林棧道做例子,「那裡就沒有收費,只有騎自行車項目收費。」對此,有關方面解釋,文昌八門灣紅樹林棧道是由政府投資建設的綠色休閒旅遊慢道,投資主體不同,運營模式不同。
海口紅樹林景區是由海南紅樹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來運營的,該項目一期工程已投資3億多元,建設了2.6公裡棧道及遊船碼頭、景區道路、景點、停車場、休閒咖啡屋等一批配套設施。
黃靜認為,企業收費主要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有投入就應該有回報,二是如今紅樹林名聲在外,遊客越來越多,周末每天接待人數就達到2000人次,不得不採取收費的辦法控制人流量。「至少收費是調控遊客量的手段之一。」
也有附近村民擔心,如果控制了人流量,正在大力發展的農家樂生意可能會受影響。聽證會上,當地村民代表、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山尾村委會長寧頭村村民黃亞光則發出了樂觀的聲音,「景區就在我們村裡,公司付出了很多,環境變化很大,對於收費,我們表示理解。」
社會組織代表、海口市消費者協會主任王俊支持第二個方案,即遊船項目75元/人次、棧道項目56元/人次。王俊稱,大家要跳開本地人的思維,不能一味認為公共資源就不能收費。景區方面也不能畫地為牢,為收費而收費,應該從紅樹林保護的角度出發,能為紅樹林的保護做什麼、每年怎麼開發,相關情況要向市民公布。
二
收費方案是否合理?
企業的運營成本確實太高,建議申請政府扶持,應淡化門票經濟
這兩個收費方案依據何在?是否合理?在聽證會內外,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應淡化門票經濟,也有人認為票價太低。
專家學者代表、海南省價格協會秘書長林鋼城表示,兩套方案定價都偏高,應該遵從票價適中或從低的原則來定價,景區應淡化門票經濟,應該靠利潤空間大的項目來盈利。「應多開發鄉村文化、養生休閒、海鮮餐飲等項目,它們獲得回報的空間更大。現在定價定高了,日後整體項目建成,不一定有太多人去,應該為日後的經營留下空間。」
但是,在聽證會上,海南紅樹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曬出企業成本,包括開發成本與運營成本兩大項。其中開發成本,指景區一次性投入的固定成本,主要包含土地徵用及拆遷安置補償費、前期工程費、建安工程費、基礎設施費等;運營成本指企業日常經營過程發生的費用,包括職工工資、福利費、管理費、營業費和財務費用等。
經海口市價格認證中心監審,核定企業的開發成本為14384.15萬元,年運營費用為839.8萬元。而根據運營公司今年4月至10月景區入口處統計顯示,共接待遊客35.09萬人次,其中乘坐遊船2.9萬人次,進入棧道8.7萬人次。以此測算,海口紅樹林景區全年可接待遊客量約60萬人次,其中遊船項目約5萬人次,棧道項目約15萬人次。按照20年分攤成本和折舊,即算出棧道和遊船兩個項目的年成本和費用:棧道項目年運營成本為開發成本與運營費用之和217.48萬元+554.45萬元=771.93萬元,年客流量15萬人次,單位運營成本為51元/人次;遊船項目年運營成本為開發成本與運營費用之和55.96萬元+285.35萬元=341.31萬元,年客流量5萬人次,單位運營成本為68元/人次。
林鋼城說,由此看來,企業的運營成本確實太高,建議申請政府扶持,如在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以減少企業負擔。「建議企業試行一段時間,看看市場反應,再確定是否需要重新定價。」
在聽證人趙欣看來,目前企業的運營壓力全壓在棧道和遊船兩個項目上,應該增加其他經營項目,如餐飲、電瓶車、購物等吃、住、行、遊、購、娛的多種經營。此外,趙欣也提出了試行一段時間的觀點,「無論目前採取哪一種收費標準,都應該先試行一段時間,再進行調整。」
有人說定價太高了,特別是棧道收費太高,但是,也有人認為目前兩套方案的價格都定低了,消費者代表、海南崇和信貿易公司員工莫洪柱表示,大家不能只站在個人的立場,要站在支持紅樹林長期發展的角度來從長考慮。
莫洪柱說,景區開發畢竟是企業行為,當然會考慮成本和盈利,收費是應該的。而且紅樹林棧道是海邊棧道,不要拿它與內陸湖泊相比,它的開發成本要更高。
黃靜對於票價高低之爭也做出了解釋,「景區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將增設180元/人的棧道遊覽年票,全年不限遊覽次數;推出5折優惠的「星光票」;遊船項目對身高1.2米以下兒童實行免票,棧道項目對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實行免票;對6周歲至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下學歷學生實行半票;7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票;65周歲以上不滿70歲的老年人半價優惠等。
三
收費是否著眼長遠?
適度開發,人們會更加愛惜這片美麗的地方
聽證會上,除了該不該收費、如何收費的爭議,話題範圍進一步延伸了,不少人都提出了一個觀點:收費是為了紅樹林景區更長遠的保護。
這就要提到紅樹林棧道,如果沒有修建棧道,很多人無法更深入地領略紅樹林的美。
「當我站到紅樹林高處時,當紅樹林在我的腳下延綿時,當鳥兒從林間掠過或起落時,我才知道紅樹林原來是這個模樣。」海口市民黃勉說,非常慚愧,生為海口人,今年才第一次認識了海口的紅樹林自然資源。
海口市人大常委會今年3月份作出《關於加強東寨港紅樹林溼地保護管理的決定》,將溼地保護的範圍從5萬畝擴大到12萬畝,並設置了四個陸地景觀控制區,以立法方式保護紅樹林溼地資源。
許多市民反映,自從報紙上看到東寨港紅樹林保護面積擴大的消息,都從心底裡贊成這個決定。
保護和開發並不矛盾,在決定中已經充分體現。如對東寨港區域功能進行了科學定位,對規劃控制範圍,設置了9個功能分區,並明確以紅樹林溼地保護和生態修復為核心,適當開發科技教育、特色旅遊和休閒養生等功效,重點建設承載旅遊功能的生態保育區。
「過去養在深閨人未識,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紅樹林是什麼東西,它的生態意義在哪裡,現在被人認識後,喚醒了更多人的保護意識。」省旅遊協會秘書長王健生認為。
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海南保育項目主任盧剛認為,現在適度開發後,人們更加愛惜這片美麗的地方,如果通過紅樹林科普和環境教育,對環保意識的提高意義很大。
莫洪柱就認為,演豐鎮紅樹林既然是亞洲最大的紅樹林,要把紅樹林稀有的特性做成文化,與旅遊結合起來,還需要很大的投入,收費恰好能支持企業有後勁地、有序地開發維護這個項目。
黃亞光也表示,從長遠看,不收費肯定是不行的,畢竟有錢才能保護得更好,比如請專人管理等,「我們也能長遠地端好這個綠飯碗和金飯碗。」
說到紅樹林景區的管理問題,政府部門代表、海口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處長尹超認為,公司運營紅樹林景區大半年,棧道都是免費的,安保、衛生、維護、維修跟不上,不收費難以為繼。 (本報海口12月10訊)
相關連結
海口東寨港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中連片面積最大、保育最好、資源最多,樹種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
海口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3337.6公頃,其中紅樹林總面積1578.2公頃,灘涂面積1759.4公頃,是迄今為止我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中連片面積最大、保育最好、資源最多,樹種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其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海口紅樹林鄉村旅遊區坐落在保護區中的實驗區和演豐鎮地界範圍內。
海口紅樹林鄉村旅遊區由海南紅樹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建設,總面積13148畝,其中景區規劃用地範圍7921畝,可經營性用地約293畝,其他用地511畝。
項目計劃投資30億元,棧道總長12公裡,建設碼頭5個(長寧頭、連理枝、野菠蘿島、管理局、演豐鎮)。自2013年以來啟動一期建設,建起2.6公裡長的生態科普海上棧道(一期)、生態船碼頭、生態環保遊船和遊客到訪中心等相關設施,於今年4月1日起試營業。
項目建設在依法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打造成集紅樹林生態觀光、鄉村旅遊、養生度假、區域文化為一體的鄉村旅遊度假區。建設內容分為:紅樹林生態觀光區、休閒農漁業體驗區、村落(漁村)文化體驗區、養生休閒度假區、智慧旅遊平臺及遊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及服務配套功能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