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村莊出土的兩隻陶罐,裡邊裝著濃縮的盛唐!

2020-12-19 珍惜明天

在最近火熱的《長安十二時辰》第六集中,何家村又火了一把。↓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個名字,但都以為「何家村」只是個低調的小村落——它現在低調,不意味著它史上低調。何家村是唐朝長安城的興化坊,靠近皇城附近,是當時王族貴戚和達官顯要居住的黃金地段。

1970年10月5日,陝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個基建工地上正在施工,挖地基挖到深約0.8米處,一個民工的鐵鍬突然碰到硬物,扒開土層一看,原來是一個陶甕,一開始大家也沒在意,畢竟這是「地下皆文物」的西安。

可是打開陶甕一看,所有人驚呆了,裡面裝了滿滿了金杯銀碗,在陶甕的不遠處,還有一個銀罐,裡面也全是金銀器。

隨後又挖掘出的第二個陶甕,和第一個大小相同,同樣裝滿了金銀器物,其中還有一件罕見的鑲金獸首瑪瑙杯。

鑲金獸首瑪瑙杯

最後經過認真發掘和盤點,何家村唐代窖藏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金銀器皿271件,銀鋌8件,銀餅22件,銀板60件,金、銀、銅錢幣466枚,瑪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帶10幅,玉臂環1對,金飾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寶石等。其中被定為國寶級文物的有3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有數十件。

如此神奇的村莊,如此重磅的發現,一時間轟動考古界,何家村也因此榮獲「20世紀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對這樣的發現,當時甚至有人戲言:「一個何家村,可以買下半個香港」

鎏金蔓草花鳥紋高足銀杯

何家村考古發現的寶藏,根據唐朝的收入水平,僅黃金、白銀和玉帶的材料就值3830萬錢,相當於15萬男丁一年向唐朝政府交納的租慄。

這些價值連城的文物自1970年在這個神奇的村莊出土後,將近30年悄無聲息,基本上藏之高閣,秘不示人。直到2004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何家村窖藏終於集體在北大展覽。

這批出土文物中,數量龐大的金銀器顯然是最引人注目的。在唐代,金銀器製作工藝已經相當成熟,當時的宮廷金銀器主要出自中央金銀作坊院。它和一般的作坊是不一樣的,為了做好,不計工本。

當然,這樣奢華的金器當然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當時特別有法律規定:三品以下官員不得以金銀為食器,這一規定實際是賦予了金銀器階級分化的功能,也說明了何家村這批出土,絕不可能是某位有錢的富商所有。

鴛鴦蓮瓣紋金碗,這是迄今發現唐代金銀器中工藝最華麗、體量最大的作品,有人管它叫「大唐第一碗」

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

上邊這件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出土時罐內尚存有半罐水,水上浮著一張極薄的金箔,其上立十二隻精緻纖細的赤金走龍。

赤金走龍

投龍祭祀的活動來源於道教的天、地、水三官信仰。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慣用「沉埋」形式,祭山用「埋」,祭水用「沉」。早期用於「沉埋」的祭物,有金銀器、銅器等,在唐代逐步形成了沉埋金龍玉簡的固定禮儀。

以前,人們只能借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來領略大唐盛世的風採。作為唐王朝的都城,西安所能見到的唐代的實物非常有限,而且大部分都是陵墓中出土的陪葬品,地上的東西很少很少了。

金梳背

但何家村遺寶的發現,如同揭開了一位美麗新娘的面紗,她美麗的魅力攝人心脾,雕琢精巧的金銀、潔白溫潤的玉石、充滿異域風情的絲路精品……最真實地展現了盛唐風氣!

接下來無需多言,一飽眼福即可!

伎樂紋八稜金杯

銀鎏金團花紋盒

銀鎏金飛

鹿紋盒

龍紋銀碗

銀鎏金雙狐紋雙桃形盤

鎏金飛廉紋六曲盤

銀鎏金鳳鳥紋六曲盤

銀鎏金雙獅紋碗

銀鎏金海獸紋碗

刻花金鐺

歌舞狩獵八瓣銀帶柄杯

鎏金蔓草紋銀羽觴

鎏金雙獅紋銀碗

鎏金雙魚紋銀碗

摩羯紋金杯

鎏金石榴花紋銀盒

鎏金雙雁紋銀盒

鎏金飛獅寶相花紋銀盒

鎏金團花紋銀盒

素麵金盒

素麵金盆

相關焦點

  • 西周陶罐出土,裡面裝滿雞蛋,2800年前的西周雞蛋長啥樣?
    浮山果園出土的幾何印紋硬陶瓿,其實就是一件平淡無奇的陶罐,但裡面裝的東西難得一見——滿滿一罐雞蛋。經專家技術測定,這灌雞蛋距今已有2800年,其隨葬年代屬於西周時期。 那麼,問題來了,西周時有雞和雞蛋嗎?筆者不妨把雞的歷史倒著捋一捋,就此最著名的聞雞起舞開始捋起。
  • 法門寺發現古錢幣窖藏 出土大量唐"開元通寶"(圖)
    出土的古錢幣。記者郭欣攝     近日,扶風縣法門寺景區佛光大道施工現場發現一古錢幣窖藏,出土古幣近萬枚,其中大多為唐代開元通寶錢,另有少量王莽幣。     出土錢幣的佛光大道工地位於法門寺景區西南方向。9月18日上午,工人在平整地基時,挖出了一個陶罐,裡面散落出一些古錢幣。施工人員一面迅速向文物部門報告,一面維持秩序保護現場。
  • 日本出土4萬枚15世紀銅錢 包括中國古錢幣
    日本京都市日前出土一隻裝有4萬枚15世紀銅錢的陶罐。(資料圖片) 中國日報網7月10日電(歐葉) 據日本共同社7月9日報導,日本京都市日前出土一隻裝有4萬枚15世紀銅錢的陶罐,其中許多銅錢是在日本仿製的中國古代錢幣。8日,多家日本民間發掘調查公司聯合發布消息稱,京都市下京區貞安前之町日前出土一隻裝有約4萬枚15世紀銅錢的陶罐,銅錢全部用線串起。
  • 西周古墓挖出一陶罐,裡面裝滿了雞蛋,兩千多年前的雞蛋啥樣子
    1974年,在江蘇句容縣城南的浮山果園裡,生產隊發現了一個土墩,經挖掘之後發現這裡有古代墓葬十多座,1975年考古工作者開始對其進行挖掘,歷經一個月挖掘才結束,從墓中出土了西周時期的陶鼎、鬲、黑皮印紋陶器、幾何印紋硬陶器、原始瓷豆等,還出土了一件銅戈,通過對文物的分析,專家認為這只是西周一般平民的墓葬群。
  • 以色列出土近4000年前「沉思者」雕像
    以色列出土近4000年前「沉思者」雕像 2016年10月,一個造型特殊的陶罐在以色列出土。令人驚奇的是,上頭有一個男性雕塑,他曲膝而坐、用手支撐下巴,造型和羅丹的雕塑《沉思者》十分相似!
  • 江門杜阮鎮一工地挖出明代皇族古墓兩隻石馬(圖)
    現場為江門杜阮鎮一工地,專家稱發現的古代文物不多,故很有研究價值  本報江門訊江門市蓬江區杜阮鎮前天上午在長喬村鳳山側林嶺一工地發現明代皇族古墓,挖出兩隻明代石馬和陶罐
  • 大連現代博物館發現4000年前蛇紋雙耳彩陶罐
    蛇紋雙耳彩陶罐。李慧攝  記者昨日從大連現代博物館獲悉,該館工作人員日前在整理徵集上來的文物時,意外發現一件與蛇有關的文物珍品——蛇紋雙耳彩陶罐。該罐出土於青海省西寧湟中縣地區,屬於距今約4000年的齊家文化類型,罐腹兩側分別用紅彩繪有一條蛇紋圖案,蛇的軀幹呈「S」曲線,頭部上揚,尾部短粗,雖然蛇的五官未做細緻的描繪,但蜿蜒爬行的形態特徵表現得尤為生動自然,畫法簡練,色彩飽滿,  據了解,該陶罐高10.6釐米,口徑8.8釐米,足徑4.9釐米。敞口,束腰,口沿至腹部有左右對稱的單鋬耳,器型古樸,做工精良。
  • 1950年,三坪村出土了一件彩陶之王,當地的農民一開始用它裝饅頭
    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從古至今,在世界人民的眼中,中國都是瓷器大國。英語中的「China」,既有「中國」的意思,同時也具有「瓷器」的釋義。
  • 西安市民向陝歷博捐贈27件文物藏品 漢代陶罐曾被當花盆
    他說,他們單位是一個科級所,負責轄區出土工地和建築垃圾管理工作,每天會劃分為四個片區由所領導帶隊去檢查工地出土到什麼階段了,以及規範不規範、有沒有揚塵、設施有沒有到位等,很自然就會去工地的建築垃圾堆看看。「因為西安地下文物比較多,常年來養成了一個習慣,對渣土裡很圓、很方、很正的東西比較注意,這次捐贈的東西,一多半都是我撿回來的。
  • 上海文化之根——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開放,在陶罐中「穿越」千年!
    整個建築的設計靈感來自於考古發現的陶罐,形象生動逼真,其外表採用了新型材料和工藝,由法國設計師團隊專門設計研製完成。二號展廳:城市之光二號展廳以「城市之光」為主題,展示廣富林遺址出土的周代青銅禮器、金屬武器和農耕、冶鑄工具,以闡釋廣富林是上海城鎮的發源地。
  • 可以買下半個香港的三個破罐子,竟藏著盛唐輝煌
    其實還有這樣一個村子,在這裡出土過的國寶,價值能買下半個香港。 三個破罐子=一座古墓 足夠買下半個香港的國寶們,它的佔地面積該有多大? 見證了曾侯乙生前輝煌的曾侯乙墓,有200多平米,相當一個大平層。
  • 雲南箇舊黑螞井墓地第四次發掘出土珠飾
    墓地出土器物豐富多樣,銅器見有孔雀等,豆形燈燈,其中孔雀燈造型別致,做工精細,不少銅器上飾有鏨刻花紋,此類紋飾多見於中國南方和越南北部。陶罐類型也豐富多樣,且見有大量印文陶。墓地還出土有非常多的金屬器物,外觀呈白色,有餅狀、鏈狀等形制,可能為鉛錫質地,黑螞井地處鉛錫礦區,故而推測該地很早就開始了採礦作業。
  • 日本出土4萬枚古錢:包括開元通寶等中國古幣
    原標題:日本出土4萬枚古錢:包括開元通寶等中國古幣   京都市下京區出土的陶罐,內部裝有4萬枚以上的古錢(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朝日新聞》7月9日報導,日本文物調查公司IBISOKU關西分公司8日發布消息稱,在京都市下京區的建築工地附近出土了一隻陶罐
  • 滕州出土4000年前龍山文化時期(陶鼎和石箭頭)
    1陶鼎一2鬹 2鬹的質地分夾砂和泥質兩種。夾砂陶鬹一般較粗糙,出土時器底多有煙燻痕跡,有的器腹內還有灰黑色的殘渣,當為殘存的酒渣。這類夾砂鬹是專門用來煮酒溫酒的泥質陶鬹質地細膩,製作也精緻,可能是專作注酒用的。龍山文化晚期出現的平底鬹就是由泥質三足鬹發展而來,後世的酒注子、酒執壺等注酒器也可溯源於此。短圓柱足陶鼎1▽三角形陶鼎1▽1鼎為夾砂紅陶,手制。
  • 火燒溝人形彩陶罐:有媒體譽為新石器時代「彩陶之冠」
    編者按:《甘肅文物菁華展》2019年5——8月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後,許多媒體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解讀,聚焦了一些有特點的重量級文物,其中出土玉門火燒溝遺址的「人形彩陶罐」就是曝光率最高的文物之一
  • 距今3000餘年的古墓出土 晉國博物館
    每周一閉館,小編是2015年夏天自已開車去的。沿108國道至曲沃境內看到晉國博物館牌坊,沿晉國博物館牌坊旅遊路就可到晉國博物館。到了晉國博物館,人不是很多停車很方便,有停車場。博物館外場地很寬,直接印入眼斂是石頭雕刻晉國時的晉國戰車,晉魂二字瞬間讓你震撼到晉國的強大。購票進入博物館。
  • 緬甸一村寨發現佛寺遺址,發掘出青銅佛像、古陶罐等文物
    據了解,在該處佛教遺址,文物部門收穫頗豐,有大量泥質及青銅佛像,古陶罐等歷史文物出土 當天,附近十裡八鄉的佛教信徒趕到發掘現場,向出土佛像跪拜祈福。
  • 日本出土4萬枚古錢 包括開元通寶等中國古幣(圖)
    京都市下京區出土的陶罐,內部裝有4萬枚以上的古錢(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朝日新聞》7月9日報導,日本文物調查公司IBISOKU關西分公司8日發布消息稱,在京都市下京區的建築工地附近出土了一隻陶罐,罐內存有4萬枚以上的古錢。
  • 這個神秘小國出土的珍寶,不一般!
    歷史上有一個國家比春秋五霸小多了,小得默默無聞,以致於所有的史料都沒有關於它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