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老西關」:畫盡廣州繁華和美食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胡慶麟畫的珠江。

  1983年出生的胡慶麟自帶「煙火氣」,他總是挺著圓鼓鼓的小肚腩,慢悠悠地來到隱匿在五羊邨小巷裡的自家餐館,看到記者手裡的大光圈單眼相機,立刻提出要求,「等等,讓我先換一條褲子」。

  十年前,胡慶麟就已成名,憑藉畢業設計漫畫《炭燒老廣》,他一舉獲得國內漫畫界的最高獎項「金龍獎」,與他同臺領獎的,是香港漫畫界教父級人物黃玉郎。胡慶麟的漫畫,處處難掩一顆吃貨的心,比如把珠江畫成了蛋撻,把中山紀念堂畫成了雲吞麵,把鎮海樓畫成了腸粉屜……在胡慶麟的畫筆下,廣州成了一座煙火氣十足的都市。這些漫畫後來成了宣傳廣州的明信片,被有心者寄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胡慶麟說,他如今仍沉迷於創作,無論是烹飪,還是漫畫,這讓他享受著「造物者的快感」。作為一個「老西關」,他說,他的漫畫畫出了廣州「80後」們的集體回憶。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武威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胡慶麟似乎是一臺永動機。同時開著一家漫畫工作室和一家餐廳的他,每天8時起床,然後出門親自挑選食材,接著就回檔口研究新菜,下午和晚餐時間用來做各種應酬,9時開始畫漫畫,一直畫到凌晨2時。

  焦慮的西關少年

  每當胡慶麟回憶小時候,他都忍不住心潮澎湃。他於1983年出生在廣州長壽路的一條小巷內,那時候的人民路、上下九、狀元坊一帶,在他眼裡仿佛是「宇宙中心」,「真的很誇張,到了節假日,當時的人民路可是要限流的。」

  西關孕育著廣州最地道的美食,這是深藏在胡慶麟味蕾間的記憶。至今他還覺得,長壽路那家不起眼的燒臘店裡的燒鵝幾乎是廣州最好;那家老字號麵店裡的淨雲吞,顆顆鮮爽飽滿,「一定要把雲吞放到小勺裡,裡面還要飄著幾段韭黃,這樣咬下去,吸一吸,味道才正。」

  至今胡慶麟每次開車回到長壽路,都會忍不住再嘗嘗小時候的味道,只是如今的心態更為怡然自得。「我們家一直很窮,並不是我想吃什麼就能吃到的。」胡慶麟說,他的父母都是下崗工人,一家人擠住的長壽路老屋更是常常漏雨,父親從小教育他,以後沒什麼東西能留給他,要過好日子就只能靠自己,否則「等到他兩腿一蹬,我就只能睡大街上了」。

  這使得胡慶麟一直想做一個「成功的人」,而他的天分和努力,最終在美術方面得以展現。胡慶麟從小玩水彩,學素描,中學學設計,大學考美術生,漸漸地,他對畫漫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大學4年,胡慶麟年年都拿獎學金,所有的學費,都是他用自己的漫畫天賦掙來的。大學畢業才一年,他就承接了多部動畫片的美術總監,比如26集動畫連續劇《宇航鼠與月亮城》,52集動畫片《Q版三國》等。這些動漫的製作,幫助他贏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一年掙了60多萬元」。隨後,他還被推薦到廣州本地的一所大專院校,專門做動漫專業的老師,教學生畫漫畫。

  按道理,胡慶麟本可安安穩穩地工作生活,但那顆焦慮、不安分的心,卻始終催促著胡慶麟做出改變。

  把鎮海樓畫成腸粉屜

  胡慶麟的大學畢業設計作品《炭燒老廣》,至今還在不斷地被他豐富出新的內涵。畢業後第二年,他辭去學校的工作開漫畫工作室,也完全是因為《炭燒老廣》,「這是個很好的點子。我的大學老師鼓勵我,只要繼續做下去,就一定能做出成就來。於是,我就把『炭燒老廣』這個名字做成我工作室的品牌。」

  《炭燒老廣》最有意思的是把地道的美食和廣州標誌性的建築物結合到漫畫中。胡慶麟說,他所有的創作靈感,幾乎都來自童年那些味蕾上的記憶。

  比如,胡慶麟創造性地把海珠橋、天字碼頭、海印橋變成了一個蛋撻的模樣。海珠橋、長堤、天字碼頭、海印橋構成了蛋撻的環形邊緣,中間的珠江水變成了黃黃的蛋撻心,蛋撻邊還插著一朵綠色的小傘。

  「小時候我最喜歡吃蛋撻了,那時候的茶樓點心,都會插上一朵小傘給孩子玩的,我們吃蛋撻,喜歡用小勺子舀裡面的蛋撻心吃,但沒幾口就沒有了,我當時就在想,要是蛋撻心能像珠江這樣大,該有多好啊。」

  越秀山上的鎮海樓一共有5層,每一層都被胡慶麟「拉」出來做了腸粉屜,這也是胡慶麟記憶深處的場景:童年時,他最喜歡和小夥伴在腸粉屜上做各種各樣餡料的腸粉玩,籠屜承載著胡慶麟關於西關美食所有的夢幻和想像。

  這十餘年,胡慶麟畫了上千幅「炭燒老廣」,這些作品最後出版成兩本漫畫冊,部分還被製成了明信片,被人們寄往各地。「明信片我們已經不做了,但市面上模仿我們做的商家,現在卻層出不窮。」胡慶麟笑呵呵地說,對於大家都做爛的東西,他從來都沒有興趣再做投入。

  成名後推小車賣牛丸

  《炭燒老廣》讓胡慶麟在漫畫界一舉成名。除了獲得國內漫畫界最高獎項「金龍獎」,因為深入描摹廣州的市井人情,早在10年前,他就與青年歌手「東山少爺」齊名,成了宣傳廣州文化的吹鼓手。星巴克、阿迪達斯等外國品牌為了彰顯與廣州本土的融合,也常常邀請胡慶麟為他們設計漫畫。

  看似胡慶麟應該衣食無憂,但幼年時父母的雙雙下崗,以及生活的不確定,讓他的內心總是充滿了憂慮,「大概四五年前,我就開始擔心,要是以後漫畫工作室不行了怎麼辦,我想為我的生活上一把『雙保險』,於是我就想到了做餐飲」。

  胡慶麟說,他在做自己不熟悉的投資時,非常小心。4年前,當他開始做餐飲生意時,竟然是推著一個小車賣牛丸和牛雜,「我從沒做過餐飲,所以不敢投入太多,但當我自己晚上推著小車去賣牛丸的時候,真的嚇壞了不少同行,很多人都勸我,『你就好好回去畫你的漫畫,賣什麼牛丸粉呢』,可我就是愛折騰啊」。

  沒想到沒做多久,胡慶麟的牛雜、牛丸走鬼檔真的做出了名堂。帳面上日漸增加的收入讓他信心十足,於是兩三年前,他在東華西路附近盤下了一個小店面,專門做牛雜、牛丸粉面。再到去年,他又聽從了朋友的建議,請了廚師在五羊邨附近做起了餐廳。

  開店「從不打折」

  「現在這家店已經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如今在胡慶麟的餐廳裡,掛滿了他的漫畫:漂浮在雲吞麵裡的中山紀念堂,用海珠橋、海印橋、天字碼頭包裹起來的蛋撻,變身為腸粉屜的鎮海樓……

  然而,這個漫畫家開餐館,唯一的信條卻是「從不打折」。他說,餐館開業至今,他經常會遇到一些團購品牌找上門,希望幫餐廳做一些打折團購推廣。但這些要求,都被胡慶麟拒絕。

  胡慶麟說,現在廣州的飲食業競爭激烈,不少酒家都在打低價牌,以圖佔領市場,但他覺得,那是一個死循環,因為一漲價,菜又沒人來吃了,要保持原價就只能降低粵菜的品質。

  「我這個人很笨,其他的飯店都在講降低成本,講翻臺率,但我覺得,飯店講食物的品質就可以了。我們上菜速度慢,我也經常收到這樣的投訴,但我不在乎。」胡慶麟腆著肚子,對他的畫、他的菜都充滿了自信。

  「我很笨,

  人生彎路一步少走不得。」

  當動漫總監、開漫畫工作室、做明信片、做餐飲……胡慶麟一步一個腳印地實踐著他作為一個斜槓青年的夢想。在外人看來,他的創業路似乎一帆風順,但他卻說,自己的人生走過很多彎路。

  當動漫總監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後,他就開了漫畫工作室,招人、做裝修、交房租、付工資……沒過多久,他第一年賺來的所有錢就花完了,他的經紀人見狀也捲款跑路,留給胡慶麟的,只有《炭燒老廣》這個空殼子品牌。

  後來,胡慶麟憑藉著努力和天賦,在失敗中汲取了經驗,重新站了起來。「我這個人很笨,沒有教訓,我就沒辦法成長,人生的彎路一步少走不得。」胡慶麟說,其實沿著人生的彎路執著地走下去,人就必然會找到成功之道。

  「當我剛推出《炭燒老廣》這部作品的時候,我的指導老師就告訴我,這個漫畫真要做起來肯定不得了,只要執著地做下去,你一定成功,5年、10年、20年、30年,和你同齡的人,還在畫漫畫的能有幾個?只要你堅持,你自然就會成名家。我就是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享受實現夢想的過程,這是我最大的快樂。」胡慶麟說。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廣州的味道,藏在老西關
    在外地人眼中,這裡是最具廣州本土特色的旅遊勝地,它薈萃了嶺南文化中的嶺南建築文化、嶺南飲食文化和嶺南民俗風情。而在本地人眼中,這裡是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時期和青春期的美食天堂;這裡有很多我們聽不厭,老人家說不完的老故事……
  • 食在廣州,味在西關,廣州美食小吃的匯集聖地
    《西關小姐》這首歌相信每個廣州人都會覺得熟悉。這首歌表面上是講述了西關小姐和東山少爺之間的故事,實際上卻是借著這兩個人物,向我們描繪了西關和東山這兩個廣州著名地標,繁華時代的故事。聽來餘韻悠長,十分有老廣州的味道。
  • 食在廣州,盤點老西關必吃清單
    西關的老酒家,代表了這座城市的豐腴與雍容,而西關街頭巷尾的小吃,也是不容錯過的地道美味。 從廣州中山八路地鐵站出來,穿過繁華街市,轉進泮塘路,在荔灣湖公園的一側拐個彎,沿著龍津西路一直行到恩寧路,最終會抵達喧鬧無比的上下九。
  • 廣州老字號探店:帶你吃盡老西關美食,人氣爆棚老廣最愛!
    來了荔灣,怎能不品嘗一下西關的美食呢?帶你打卡這四間正到爆的地道老西關小吃!廣州西關老字號探店一:堅記麵店地理位置:荔灣長壽東路299號牆裂推薦大家吃它家的炸醬牛腩面,好味到讓人連連稱讚。滿滿當當的牛腩鋪在面上,牛腩被煮得軟軟爛爛,但還是有些Q彈。炸醬很是濃鬱,拌著面正好!
  • 廣州老西關永慶坊的日與夜
    西關老城區恩寧路,永慶坊位於百年歷史的恩寧路,這一帶原是西關老城區,文物古蹟遍布,後進行舊城改造,在保留了老廣州 西關韻味的同時,又注入現代商業藝術。改造後的永慶坊有許多手繪牆和特色文藝店鋪,已成為兼具「西關風味」與「現代時髦」的代表。非常適合拍照遊玩。
  • 吃不盡西關美食 忘不了廣州味道
    羊城晚報訊 記者呂楠芳、通訊員趙雁報導:食在廣州,味在西關,嶺南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為了推廣和保護傳統的廣州美食,廣州市有關部門把荔灣艇仔粥、泮塘馬蹄糕、蘿蔔牛雜等十幾種西關名小吃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力爭在五年內通過國家級認定和命名,相信到那時,西關小吃將作為廣州又一張城市文化名片,走出深巷,馳名世界。
  • 【美食】廣州西關美食地圖(下)
    1 .陳添記2 .伍湛記3 .南信牛奶甜品店4 .開記甜品5 .銀記腸粉店6 .寶華麵店7 .巧美麵館8 .荔灣名食家9 .蘇記美食10 .林師傅牛雜店11 .堅記麵店12 .同記雞粥13 .太平沙財記
  • 廣州最繁華的步行街,隱藏了廣州最地道的美食,更是購物者的天堂
    廣州,這個城市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是世界上經歷了千年不衰的千古名都。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廣州不僅擁有許多名勝古蹟和新潮好玩的地方,而且還是一個出了名的美食天堂。眾所周知,廣東人是出了名的能吃,不管是天上飛了、水裡遊的還是地上爬的,都能夠進入廣東人的碗裡!
  • 粵蒲 廣州的好味道,只藏在老西關的這些地方
    而在本地人眼中,這裡是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時期和青春期的美食天堂;這裡有很多我們聽不厭,老人家說不完的老故事…從第十甫到上九路,騎樓連綿千米,這些目前廣州規模最大、仍在維持著商業繁華功能的建築群,人們在上下九步行街購物之餘,可以此為中心,領略具西關風情特色的荔荔枝灣湧、西關大屋保護區等。在步行街上幾乎每一條街、每一條巷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及深厚的歷史由來。
  • 覓食攻略:來廣州必吃的老西關美食,吃貨們已經收藏了!
    都說「食在廣州,味在西關」想吃最地道最正宗的廣州味道當然要打卡老西關風味美食啦!,那咯吱咯吱的口感和瀨粉的軟糯相得益彰,甚是美妙店裡還有另外一種傳統美食也不能錯過——水菱角,形狀獨特就像菱角一樣,不過口感與瀨粉很像,同樣也是現在比較少見的老西關美食之一石磨芝麻糊與鹹煎餅也都很受歡迎,去了可千萬別忘了一胃端哦!
  • 最具有老廣州風情的地方在哪?2017廣州千年老街西關旅遊攻略
    與很多來廣州遊玩的朋友一樣,我也傻乎乎問著朋友:「最具有老廣州風情的地方在哪?最能代表廣州的傳統建築是在哪?」朋友笑著告訴我,西關。   古老的西關風情與現代的生活相融合,如此地和諧愜意。真沒想到,在廣州這樣一個繁華喧囂的大都市中,竟然還有這麼一個詩意幽雅的好去處。  在西關老街,頗有誤入時空之感,這兒沒有塵世的喧囂熱鬧,只有那久違的靜謐安詳,只有那幽深狹長的小巷子和靜靜流淌的小河。它們見證了西關當年的繁華,也見證了如今的寧靜而遠。
  • 廣州美食最多的地方,擁有西關風情,是中國第一條步行街!
    繁華的廣州有這麼一處地方,擁有中西合璧的西關風情,薈萃老西關美食文化以及嶺南的民俗風情,具有屬於廣州獨特的人間煙火氣,是來到廣州的必逛景點。這就是中國第一條開通的商業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早在公元6世紀就形成了商業聚集地,也是廣州最早進行中外文化交流的地方之一。
  • 到廣州西關小巷走走,欣賞西關大屋風情,感受嶺南美食小吃文化
    在廣州,相信一定聽說過「東山少爺,西關小姐」這句話,這句話其實說的是以前廣州有權人和有錢人的一種比較泛的說法,「東山少爺」指的是廣州東山一帶的新河浦路和龜崗大馬路的達官貴人家的少爺,而「西關小姐」指的是廣州西關一帶的荔枝灣湧的富商豪門家的千金小姐。
  • 廣州的記憶:東山少爺和西關小姐
    ,縱橫東山西關間今故地重遊,終不似往昔繁華。相信老廣州們一定聽過:「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西關小姐和東山少爺的故事曾經也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新鮮談料,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也慢慢地日式漸微。歷史上東山和西關的劃分可以追溯到明清兩代。東山和西關,花式洋房與西關大屋,權力與財富,現代與傳統,各分東西,相輔相成,濃縮的是整個三十年代廣州商業社會。
  • 廣州西關老粥 濃稠綿長溫情
    ■尋味路線●老西關美食城足料艇仔粥乘「艇」而來 老西關美食城用陶瓷小艇來盛粥位於康王南路的老西關美食城,招牌由著名美食家蔡瀾先生親自提寫,趟攏門、滿洲窗,是一間具有古香古色的粵式茶樓食材紛繁迷人眼,粥體也更加濃鬱粘稠,似乎成為了將各式材料串聯起來的佐料,入口後綿滑中伴著各種食材的口感和滋味「啖啖」新鮮。 值得推薦的還有老西關美食城的花生魚蓉粥,煎熟魚後,小心地把魚肉挑出熬粥,每一勺中都是魚肉,營養豐富,特別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螺肉粥滿是螺肉,據說每碗足足有2斤螺肉!挑出這麼多的魚肉、螺肉也是頗費人工,可見店家之用心。
  • 「廣州Citywalk」從西關到東山,聆聽城市歷史,感受最美老廣州!
    也許穿過幾條弄堂看見的就是幾個世紀之前的古代建築,擺渡一條河就回到了80年代的老公交汽車站.....Citywalk的理念就是travel as the local(像當地人一樣旅行),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一種非常有趣且利於了解當地文化的活動。所以,廣州的Citywalk,當然也少不了。
  • 讓我駐足的地方——廣州西關,散發獨特嶺南風情的古樸老街
    這是在廣州西關流傳出來的歌謠。可是隨著光陰的流逝,時代的發展和改變,在大街小巷裡面早就已經聽不到這些經典歌謠的傳唱了。取而代之的是吵鬧的打樁聲、刺耳的車鳴聲。小編覺得80年代的廣州雖然沒有高樓大廈、寶馬奔馳,但是卻有著一份現代廣州沒有的安詳和寧靜。小編懷著對老廣州的情結,來到荔灣區西關。走在恩寧路這條西關老街上,看著這些西關的特色建築,小編不禁感慨萬分。
  • 廣州西關美食地圖
    所謂「食在廣州,味在西關、百步之內必有小食。」 西關美食源遠流長,如今主要集中在荔灣上下九商業區附近,包括粥粉面、糖水燉品、風味小吃等等。廣州西關美食有哪些?今天小編就帶你逐一領略。芒果雪糕和椰子雪糕是頭牌,現在多了榴槤雪糕。
  • 廣州市資訊|食在廣州,味在西關,廣州美食小吃的匯集聖地
    食在廣州,味在西關,廣州美食小吃的匯集聖地《西關小姐》這首歌相信每個廣州人都會覺得熟悉。聽來餘韻悠長,十分有老廣州的味道。作為廣州城有名的地標,西關這個地方在人們眼中,從來就自帶一股古色古香的氣息。這裡不僅是廣州城最早的一批城市地標之一,還會廣州傳統文化的集散地,即便歲月遷徙,西關永遠是老廣州心目中最久遠、最珍貴的地方。更何況,這裡除了擁有最傳統的西關文化,更加吸引人的,還是它的另一個身份——廣州美食小吃的匯集聖地。
  • 廣州荔枝灣美食攻略 | 細數「西關上河圖」上的西關小吃
    廣州荔枝灣擁有 2000多年歷史,曾以水網、野趣、荔枝、風情而備受青睞,後因城市化發展而逐漸沒落,直至2010年綜合整治後重新復興。  今天,隨著荔枝灣的復興,荔枝灣畔聚集了眾多老字號西關小吃店,掛滿「味在西關」、「西關老字號」、「廣州第一」等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