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開發區營商環境建設標準發布,關注企業、人才、產業發展

2020-12-14 瀟湘晨報

2019年,中國大陸營商環境躋身全球前40。

然而,我們還缺乏開發區層級的營商環境研究及標準類文件,僅以企業為主體,沒辦法完整涵蓋開發區發展的範疇。

12月10日下午,由浙江省商務廳主辦,上海市商務委、江蘇省商務廳、安徽省商務廳共同支持的2020年長三角商務營商環境發展峰會暨會展推介會在杭州舉辦。

會上,長三角開發區聯盟及浙江省開發區研究會共同發布了長三角開發區營商環境建設標準,規範了企業、人才、產業的軟硬環境建設標準。

標準一共有6項一級指標、25項二級指標、99項三級指標,從企業支持設施、企業成長舉措、人才發展設施、人才服務舉措、企業集聚設施、產業扶持舉措等方面,做了細化。

長三角開發區聯盟秘書長杜玉虎說:「這份標準對人才和產業的關注都是創新的。」

比如說,現在很多開發區在人才戰略上,會更著重人才招聘,容易忽略人才發展在不同時期的需求。

標準裡對人才服務的建議,就是按人生的不同階段考慮的。

人才剛到開發區,應為他們提供足夠數量的人才公寓、生活配套、文教休閒場所等;成家生子後,要考慮到人才的育兒需求,在開發區內引入託幼機構和教育機構,同時還建議考慮足夠的託老資源,分擔人才的負擔。

在對開發區產業發展的建議中,杜玉虎舉了一個案例:2014年,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儀平臺一期啟動試運行,便依託了浙江理工大學現有校級平臺。標準鼓勵像案例這樣的聯合產業、學校、科研機構,推進技術創新對接、推進,例如共享實驗室、科研成果產業化測試、新技術應用場景實踐、科技人才區內創業等。

杜玉虎說,發布長三角開發區營商環境建設標準,鼓勵三省一市的開發區營造相近的營商環境,這樣企業、人才在長三角不同開發區流動,就能更快融入,減少落差感,更有利於資源共享、合作互贏。

峰會同時發出了長三角商務領域共建營商環境的三點倡議,提倡進一步加強長三角商務營商環境開放合作、進一步推動三省一市外貿外資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構建長三角商務領域雙循環新格局。

此外,上海浦東軟體園、中國(南京)軟體谷、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物聯網產業園、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籤署長三角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戰略合作協議,長三角服務貿易聯盟正式揭牌。

通訊員│鍾歡歡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長三角開發區營商環境建設標準發布
    以一體化的思路,共同打造長三角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12月10日下午,2020年長三角商務營商環境發展峰會暨會展推介會在杭州舉行,並發布長三角開發區營商環境建設標準。據了解,該標準由長三角開發區聯盟及浙江省開發區研究會共同發布,從產業、企業、人才3個角度入手,從企業支持設施、企業成長舉措、產業集聚設施、產業扶持舉措、人才發展設施、人才服務舉措等6個方面,為長三角開發區提供了詳細的營商環境建設指南。同時配有相關案例集,為長三角開發區提供同行可借鑑的經驗。
  • 滁州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營商環境支撐;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軟環境」需率先融入。過去五年,滁州緊扣「融入都市圈,對接大江北」這一目標,經濟總量及綜合指標排名從原來的安徽省第七、八名躍居前三。這得益於一批項目成功引進、一批企業發展壯大,而這顯然與滁州良好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
  • 噹噹董事長俞渝:關注民營企業發展,構建友善營商環境
    來自科學技術界政協委員、當當網董事長俞渝帶來「關注民營企業發展,構建友善營商環境」的提案。俞渝指出: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中的「文化中心」定位,促進了文化產業不斷發展。近年北京文化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結構不斷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成為拉動首都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目前,中國進入新時代,北京的文化產業也進入新的戰略機遇期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
  •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自貿試驗區中心商務片區)營商環境建設經驗
    二、營商環境體系建設創新舉措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推動區域營商環境優化,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天津經開區持續創新,開展了一系列相關工作,切實抓好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本區的實施。首先,研究制定了天津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制度體系的總體設計方案,該方案包括了 「1+8」共9個文件。
  • 杭州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對策建議
    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考什克·巴蘇曾指出:「一個經濟體的成敗取決於多種變數,其中往往被忽視的是那些方便企業和營商的具體細節。」當前,營商環境建設已成為地方政府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提升區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關鍵保障和主要抓手。尤其對杭州而言,優化營商環境更直接關係到長三角南翼核心增長極的打造以及世界名城建設。
  • 磁縣: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新興產業高地
    構建產業體系。產業興,則縣域興。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磁縣具有優越的區位、交通、文化、生態、資源稟賦,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較強的競爭發展優勢。依託漳河經濟開發區、磁縣經濟開發區兩大省級園區,加快構建「2+3+2」現代產業新體系。
  • 滁州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如何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怎樣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安徽滁州給出了答案。昨天下午,「潮湧江海闊·醉美滁州行」第Ⅱ季「亭滿意」滁州營商環境長三角(江蘇)新聞發布會在南京舉行,面向長三角三省一市推介「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高水平對標、高效率承接、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圖說:滁州市清流河兩岸美麗的城市風光 滁州市委宣傳部供圖安徽滁州亭城文化歷史悠久,是中國亭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其中,滁州醉翁亭位列中國四大名亭之首,因此滁州又稱「亭城」。
  • 如何打造營商環境「高地」?鹽城發布優化營商環境24條新政策
    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步入正常軌道的關鍵時刻。3月17日上午,鹽城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全市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推出24條新政策,從降成本、強服務、樹誠信、治頑症四個維度發力,以四大專項行動協同推動,全要素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高地。境內外30多家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
  • 亞洲開發區(園區)營商環境TOP100入圍開發區——長沙高新技術產業...
    第三,著力發展環保裝備、綠色建築、新能源汽車、環境服務等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聚集了2000餘家節能環保與新能源企業,擁有中聯環境、遠大住工、桑德集團、浙江電咖等代表性企業,環保機械設備國內市場佔有率達60%,全球首臺全路況清掃、智能路徑規劃的無人駕駛掃地車已在園區投產。  而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現代服務則是長沙高新區的三項優勢產業。
  • 滁州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動員會召開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和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部署,進一步動員全市上下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高水平對標、高效率承接、高質量融入,對標省外先進、省內一流,奮力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為在強化「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中展現滁州作為、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滁州提供堅強保障。
  • 渝北:優化營商環境 推動高質量發展
    「是對標世界標準營造出的優良營商環境推動了大開放,大開放促進了經濟的大發展。」渝北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渝北嚴格對標對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11項指標,在精心打造營商環境中,渝北起到了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窗口作用」,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
  • 安徽各地積極承接產業轉移 推進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
    近年來,廣德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和我省「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產業集中合作區謀劃建設機遇,依託廣德經開區 (安徽廣德皖蘇浙產業合作園區),全面參與長三角產業分工合作。目前,園區投產企業達590餘家、規上工業企業264家,80%左右來自滬蘇浙地區。
  • 龍川張百松: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招進來、留得住、發展好
    裝配式市場與企業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東風與優良的孵化環境。據悉,早在2016年,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就已謀劃將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之一的發展戰略,致力打造集產、學、研、建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建築工業化產業基地。
  • 蘇州工業園區「紅頭文件」附了英文版,營商環境也要國際化
    蘇州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做了「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的工作報告。會上,蘇州工業園區對外發布了本年度第64號「紅頭文件」——《蘇州工業園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簡稱 「優化營商環境行動30條」,從5個維度對目前園區的政策環境和服務水平進行了「升級」。
  • 從營商環境建設三大關鍵詞解析成都成華區「環境優區」戰略
    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是一場不進則退的持久競逐賽。賽程越往後,越發考驗城市突破創新的能力。在《2020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發展評估報告》中,成都被評為「2020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成績背後,是這座城市改革主體的持續發力——僅兩年時間,成都就已完成營商環境1.0、2.0,再到如今3.0全面深化。
  • 蘇州工業園區:營商軟環境造就發展硬實力
    這些企業研發中心與科研機構將全球最先進的技術帶到園區,相關溢出將成為園區未來營商環境的核心競爭力。加快對內開放步伐,積極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25年來,園區為全國培訓了3萬多名幹部,並與省內外的宿遷、南通、滁州、嘉善、霍爾果斯等地合作共建當地產業園。
  • 多項舉措全國首創 蘇州工業園區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
    7月14日,蘇州工業園區對外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推出優化營商環境新30條。政策聚焦企業發展需求和優化政府服務兩大緯度,21項舉措全國首創,81項全國領先。  諸如,開辦企業上,實現內外資企業設立登記無差異一窗受理,一個工作日完成;不動產登記2個工作日內完結;實現申領營業執照、公章刻制、銀行開戶等一窗辦理,一個工作日完成。建立風險緩釋機制,助力關助融項目擴面增效;推出中歐卡車航班;實行產業用地分段彈性年限(10+N)掛牌出讓等。
  • 國家發改委法規司郝雅風巡視員一行 調研開發區營商環境
    9月7日下午,國家發改委法規司巡視員郝雅風、國家發改委法規司處長何瑞琦、省發改委稽察特派員陶國勝等一行人前往開發區東芝信息機器(杭州)有限公司實地調研製造業企業營商環境現狀及相關工作,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永芳等人陪同調研。 郝雅風一行先是來到了東芝信息機器(杭州)有限公司,深入企業製造生產車間。
  • 面向長三角 輻射全中國|「中國環境谷」打造環境產業高地
    2020長三角生態環境院士峰會暨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將於9月1日舉行。近年來,蜀山區立足環境產業高端化、集成化發展,形成「環保技術研發-核心基礎零部件生產-環保裝備製造-環境治理、環保工程及環保服務」的全產業鏈,打造面向長三角、輻射全中國的環境產業高地。
  • 疫後首份百城營商環境指數報告:市場、法治環境對經濟發展助力最大
    2019年,萬博新經濟研究院與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中國經濟傳媒協會、第一財經研究院發布了《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  2019年10月,國務院頒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下稱《條例》),標誌著營商環境建設進入到法治化新階段,營商環境優化的方向、總體方案和思路已經確定,後續的落實、評價和改革是未來營商環境建設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