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正宗牛肉板面是一道河北名菜,也是石家莊人的家鄉味道。
來到河北省會的人,不用等你深入,滿街的招牌就會先為你獻上一場來自安徽的歡迎儀式。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石家莊,那麼你完全有理由懷疑全安徽會做板面的朋友都跟著你來了。
身處石家莊境內向任何方向出發,不出十分鐘即可抵達安徽。
以上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在石家莊,穿越感不一定來自時間,也可能來自空間,根據這面招牌的密集程度,可以證明安徽和河北已經完成了某種物理上的重疊。
比如在我還沒上過地理課的時候,一直堅信安徽自古以來就是河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為一種石家莊特產裡的拳頭產品,河北正宗安徽牛肉板面的整體品牌調性跟美國加州牛肉麵大王類似,主要是營造出一種衝突的美感。
只從路邊的畫面來看,石家莊人絕對比安徽人還在乎正宗的安徽。
在這裡除了正宗板面王之外,你還有機會見到正宗板面王中王。
難免有人調侃:河北省著名小吃「安徽正宗牛肉板」面,「面」前邊都是名字
「石家莊的安徽板面和長沙的桂林米粉一樣,隔十幾米就有一家,建議情侶們的情侶名可以改一下了,男的叫石家莊安徽板面,女的叫長沙桂林米粉。」
以上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沒人知道有多少人是在河北第一次吃到安徽板面,踏實的河北人民顯然已經將安徽的文化輸出重任扛在自己肩上。
畢竟連我在外地每次和安徽朋友說起安徽板面的時候,對方的反應基本都是沒聽說過。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石家莊美食坊
而當一個安徽人走在石家莊街頭,總能產生一些熟悉的陌生感,如果沒有石家莊朋友解釋,他們大概率也不明白什麼是「安徽料理」。
「安慶人在石家莊工作,老家朋友來了講明要找個安徽板面嘗嘗鮮。」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有位在石家莊上學的安徽學子畢業離開之後,表示自己最想念的就是大學門口的安徽牛肉板面,因為回家之後就吃不著了。
雖然身為一個安徽人,但他一直以為安徽板面是河北特產。
從一些安徽朋友對此的反應中可以得知,「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在當地的傳播程度,遠不及京津冀地區
眾所周知,燕趙大地是魔幻的起點。
不同於其他地方,冀菜的重點從來不是外在表象,它更像一種意識形態。
不執著於歸屬地,看中的只有食物本身,任何進入河北的菜式都將被賦予樸素的河北智慧。
所以當石家莊朋友請你在路邊攤上吃安徽板面時,你可以理解為一種地道的高端禮儀。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檸檬不甜會酸咻
在石家莊的語境中,板面可以貫穿任何場景以及任何社會身份。
就像老張拉麵撫慰了整條青年路弄潮兒的胃,每一個能吃板面的地方,都可以作為石家莊人的補給站。
而不同的是,這樣的地方在石家莊到處都有,只要你想找,夜裡的板面是不會收攤的。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愛睡覺的黛西
可以說每個石家莊人心裡都有一家屬於自己的板麵店,在那裡老石家莊們往往也樂於分享其中奧秘,他們總會善意的叮囑你,多加辣椒。
「不吃辣椒的牛肉板面,再正宗也就是一碗鹹湯。」
「只要辣椒不好吃,這碗面就是失敗的」
在很多石家莊人心裡,板面可以定義為「早上早飯,中午正餐,晚上宵夜」的萬能選擇,每個月不吃上一碗,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勒泰中心和南小街酒吧裡走出來的青年男女,跟剛加完班的白領步調一致,端著星巴克還是得投入板面的懷抱。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Y-M-Sir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支呀支麻糖
可能也只有在這,你才能看到只憑一個板麵攤就堵塞交通的盛況了。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W辰子
很難說石家莊人到底有多愛這碗面,經常是攤主還沒出攤,客人們就先來排隊,這類的老闆深耕於民間營銷智慧,自然更能了解人民的根本需求。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二瑚
另一批老闆選擇的是極客路線,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對時代浪潮的理解,創作理念已經超脫了食物的概念,相比之下日本壽司之神的店要算便宜的。
比如在親眼看到之前,沒人能想到兩萬塊錢才能吃到一碗板面,不管它有多正宗。
但這仍處於石家莊人民對於板面的消費範圍之內,在媒體報導中,幾年前這家店在板面領域的最高成就作品要賣13800元一碗,並在半年內賣了四碗,足以讓人重新思考當地的生活水平。
當然,吃這碗面的人肯定不會在乎這個「正宗」是安徽的還是河北的。
圖片來源:河北新聞網
在百度百科的介紹中,安徽確實沒有牛肉板面,但板面起源於皖北阜陽市的太和縣,當地是用羊肉做的,因為需要把面摔在案板上製成,所以叫板面。
在安徽本地,板麵店也不會冠名「安徽正宗」四個字,最多叫「太和板面」,畢竟在安徽其他地區吃的人並不多,這導致板面這種食物在安徽還不如在河北有名。
圖片來源:太和縣烹飪協會
一位阜陽朋友曾對我說,外地的店裡雖然經常掛著板面的起源,但基本已經得不到什麼有效信息。
第一個在外開板麵店的人已經不可考,誰是最先把羊肉換成牛肉的人更不得而知,唯一能確定的是張飛和乾隆的口味應該差不多。
以上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有人說「安徽」、「牛肉」、「板面」這三個詞,像安徽話一樣,是個模糊的概念,到了河北才被拼裝成確切整體。
河北人民也一直都以實在著稱,他們的價值認知相當穩固,就是包容。
就像石家莊真正屬於自己的特色食物並不多,但任何菜繫到了石家莊似乎都會發展的不錯。
「我曾覺得最正宗的安徽板面在石家莊,現在發現唐山安徽板面絕對不輸」
從某個角度說,河北人擁有最包容的味覺系統,除了源於將拿來主義發揚光大的務實精神,也源於極致的幽默感。
當兩個來自不同城市的河北人在外地相遇,很可能相互之間都不知道該聊什麼,而在自嘲方面,全河北人民又顯得相當團結。
畢竟除了他們自黑,河北是個連地圖炮都打不進去的安全屋。
河北這個地方什麼都有,又好像什麼都沒有。
也許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身就是燕趙思潮的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