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擂茶」這個稱呼,很多人可能還是第一次聽到。但是對於熱情好客的客家人而言,擂茶就是他們招待客人的一種習慣性禮節。無論是喜慶的婚嫁時候,還是平常的走親訪友,擂茶都是他們招待客人的一種基本方式,所以才有了「無擂茶不成客」的說法。
擂茶,屬於客家人的一種傳統文化,已經深深融進客家人的生活。作為茶的一種衍生食物,因其獨特的製作工序,還有其奇效的保健功效而被人們所重視,可以說得上是中國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那麼擂茶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呢?
正所謂「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擂茶也是一樣,不同地區對於擂茶的製作,在製作工藝上還是有所區別的。今天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廣州普寧地區的擂茶是如何製作的。
原材料: 綠茶、炒熟的花生、芝麻、香菜、芹菜、薄荷
工具:陶製擂缽、擂棍
製作過程:
先放一點茶葉到擂缽中,用擂棍繞著擂缽不停地旋轉,把缽中的茶葉搗碎成泥即可,這樣擂茶中就有一點苦甘的味道,也可以有生津止渴、清涼解暑的功效;
之後往缽中加入一些黑芝麻,同時加入一點熱水,慢慢地把芝麻也研磨成泥狀;
等芝麻和茶葉都成了細細的泥之後,可以往裡面加入新鮮採摘的香菜、薄荷和芹菜,通過用擂棍擂之後,裡面就有了一抹綠意;
接下來往裡面加入花生,用擂棍搗碎,不停旋轉,把它搗成泥。
最後往裡面加入熱水,用撈瓢將擂好的茶過濾一下,把裡面的一些渣渣去掉。將過濾後的擂茶煮沸,這時候香氣就會慢慢地溢出來了。
煮好的擂茶可以和飯、炒米等一起享用,至於是加鹽還是加糖,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來決定。
擂茶作為一種養生茶飲,既可食用,又可以作為藥用,有健脾養胃,美容養顏的功效。
擂茶作為博大精深茶文化中一支,希望可以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也好將我國的這種傳統文化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