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經濟發展方面其實走得還是比較超前的,畢竟也曾躋身亞洲四小龍的行列。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部發現臺灣在產業旅遊(其實也叫工業旅遊)方面做得小而精,通過旅遊很好地復興了她的傳統行業,臺灣在農業觀光和工廠觀光方面有很多獨到的秘密值得我們學習。所以今天藍裕文化就為大家帶來臺灣觀光工廠的秘密。
「 觀光工廠」 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 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 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 體驗等服務, 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觀光工廠」 是近年開始在臺灣流行的旅遊項目,它的最大賣點是讓遊客親臨生產線現場,收穫身臨其境的互動效果。
桃園「巧克力共和國」
臺灣花蓮酒廠是一家集生產與觀光為一體的體驗式觀光酒廠。從原料選擇、糖化、發酵、過濾到充填,遊客不僅能親眼看到新鮮的麥芽如何轉化成杯中香濃的啤酒,還能現場品嘗和購買。
其實,一般人不知道,「觀光工廠」靚麗的背後,是一段臺灣被逼產業轉型的無奈歷史。在20 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憑藉著代工模式和出口導向的政策,工業經濟實現了巨大的突破。因為長期依附在生產驅動的產業鏈中,以至於在工業浪潮過去之後,留下一大批即將被淘汰掉的工廠,顯得無所適從。
、
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尤其是歐洲興起「觀光工廠」浪潮,將廢棄的工廠重新改造,賦予人文性等文化內涵,供旅客實地體驗參觀。面臨「製造業利基一去不復返」的危機,臺灣一下子就抓住了「觀光工廠」這根救命稻草。
「觀光工廠」概念的提出和實踐,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為它們打開了一扇窗。比如一家馳名的鉛筆廠,生意每況愈下。大規模的鉛筆生產雖難以為繼,但人們對於製作有自己個性化籤名的鉛筆卻樂此不疲。一旦跟「觀光工廠」對接,業者往往有東方不亮西方亮、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例如雲林毛巾業者,把舊址轉型為興隆毛巾觀光工廠後,每每以可愛造型的毛巾成為話題;而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一年就帶來22 萬人次的觀光人潮,創造觀光營收9000 萬元(新臺幣,下同),這對一家中小企業而言是很可觀的。
2016 年,接待遊客人次前十名的「觀光工廠」,依次為臺灣玻璃館、臺灣菸酒公司埔裡酒廠、臺灣優格餅乾學院、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酒廠、白木屋品牌探索館、立康中草藥產業文化館、亞典果子工場、臺灣菸酒桃園觀光酒廠、雅聞魅力博覽館及臺鹽通霄觀光園區。
每一家「觀光工廠」都擁有獨特的觀光主題,不僅呈現美化後的廠區環境,也提供產品製程參觀、文物展示、體驗設施等服務,是集「知性」與「休閒」於一身的新興旅遊景點。
臺灣玻璃館位於彰化縣鹿港鎮彰濱工業區裡,於2006 年5 月27 日正式開放,免費參觀。玻璃館結合了臺灣生態、文化藝術之特色,開放了知性區、工程內裝區、藝術創作區、生活玻璃區、親子體驗區等,遊客來這裡不但可以看玻璃,還可以玩玻璃,耳目一新之餘,打破了對於玻璃冷冰冰的傳統印象。
臺灣優格餅乾學院也在彰化縣,是一個外表神秘內心甜蜜的地方。廠區以魔法世界為規劃主題, 開放免費入園參觀。學院內分為餅乾殿堂、魔法廊道、魔法實驗室等多種主題區域,讓旅客不僅可以了解餅乾的發展歷史,還可以親自動手製作餅乾。
與餅乾學院類似的是白木屋品牌探索館,打造了獨特的體驗廊道,有幸福下午茶、蛋糕藝術進行曲、巧克力流域、幸福花園等創意區域。打開臺灣「OpView 社群口碑資料庫」就會發現,2016 年以來島內網友們最認可的是有吃又有玩的食品類「觀光工廠」,其中又以甜食糕點佔比最高。除了好吃之外,許多工廠舉辦DIY 活動讓大小朋友皆可遊玩,頗受好評。
「觀光工廠」風生水起,口碑頗佳。遊客都看在眼裡樂在其中,但很難三下五除二說清楚,魅力背後秘密何在?
直觀來講,首先,「觀光工廠」拋開了冷冰冰的傳統企業操作模式,利用舊工廠的遺留空間,讓工農業產品和藝術品製作近在咫尺、和藹可親。其次,「觀光工廠」運用說品牌故事的方式,向更多消費者呈現臺灣當地的美好的人與事物,展現出公司的經營價值和熱愛鄉土回饋鄉土的情懷。兩者互動照應,自然圈粉無數。
細究起來,根子還在於文化體驗與工業生產的奇妙結合。有人說,在全球化的時代浪潮下,產業經濟向「體驗經濟」的升級已成為顯學。因為人們進行消費,不僅僅是買東西,更希望得到一種美的情感體驗。「觀光工廠」便是「體驗經濟」的客觀載體。它通過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抓住顧客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
抓住體驗這個牛鼻子,剩下的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臺灣名列前茅的「觀光工廠」,大多用文創力開拓多元觀光市場,打造內容故事力,賦予產品情懷。它們往往以天馬行空創意制勝,結合「傳統再造」「藝文展演」等環節,強調娛樂、教育、美學等元素,將農業產業化,產業旅遊化,從而形成疊加的經濟和社會效應。巧克力共和國、優格餅乾魔法學院、蜜蜂故事館等業界翹楚,無不如此。
「觀光工廠」使傳統工業企業展現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日漸成為寶島旅遊的一張名片。臺灣經濟主管部門近日公布,全臺灣共133 家「觀光工廠」,2016 年度遊客人次達2210 萬人次,總營收46 億元
臺灣的觀光工廠其實就是大陸現在極度興盛的工業旅遊,但國內很多工業旅遊項目都文化展示過濃,互動體驗不足,導致工業旅遊項目一直不溫不火。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師根據多年經驗和全球考察總結,發現寓教於遊、互動性強的項目才能很好的吸引遊客,為企業帶來品牌口碑傳播,為產品帶來直接營銷渠道。關鍵的秘密就是像藍裕文化一樣用創意的方式打造完美的體驗,這才是工業旅遊興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