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集團一口氣帶來了幾個新能源的車型,其中有三種純電的車型,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三輛車的話,我想除了「實幹家」沒有更適合的了。
這些車代表著大眾今後幾年在中國做,因為數據等和消費者沒有太大關係,所以在這裡我們會直接告訴大眾集團下次會帶來什麼樣的產品。
2016年廣州車展上,大眾中國發表了電動汽車的戰略,新能源計劃提供給中國的汽車消費量為150萬輛,這三種車型是計劃銷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實去年的時候我把高爾夫純電帶到了中國市場,那時是作為進口車來的,進口車的價格不低,而且不長,當時進口車的保有量並沒有那麼多。
這次的區別是大眾最有名的全球模式,高爾夫純電在一汽-大眾佛山工廠生產,另外,預定在今年內發售,預計價格還會進一步下降,續航距離也將增加到300km級,高爾夫、純電的競爭力不比進口時期的上升小。
除了高爾夫之外,還有一種純電器的車型並不是大多數人所預期的速度明星,而是Born來,所以目的很明確。
參考速騰、高爾夫、寶來的定位,寶來、純電今後主力的強大優勢在於價格性能比,與高爾夫、純電相比,寶來、純電在實用性和空間表現上更為出色,與高爾夫·純電的組合也互補,躍動感和實用性的差異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朗逸電動版
如果說大眾早年的成功離不開捷星桑塔納,那麼進入200萬臺時代後的大眾成功模式應該是一個朗逸的。
也就是說,一輛400萬輛的家用車在一年內被定義為「逸」,另外,朗逸電氣版的到來,代表朗逸家族正式進入了電氣化的時代,與高爾夫、純電、寶來、純電一樣,朗逸電氣版所搭載的是將單速變速器和差速機一體化的馬達,實現了100kW的功率。
除了高爾夫、純電之外,全世界的車型都是朗逸電氣版和寶來、純電是為中國市場而製作的,MQB平臺從開發之初就完全適合電動驅動系統,最重要的部分都是最適合的,這三種車型都符合安全標準。
電動過程的重要一步
其實從去年開始大眾品牌就開始致力於新能源市場,去年發售的L PHEV、Perst PHEV以及蔚握GLE在細分市場中得到了很好的市場表現,在這之後,在今年剩下的時間裡,群眾也陸續帶來了探嶽GLE Concept、邁騰GLE,Concept和途銳混合動力車,也就是短短的兩年,大眾品牌的新能源車的數量實現了兩倍的增長,到2020年大眾品牌可以讓消費者選擇約10種新能源車,其中合資企業的數量是屈指可數的。
作為傳統汽油車的強大品牌,大眾的加入必將使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大戰更加精彩,對於期待在新能源競爭中超越汽車的中國品牌來說,真正的市場爭奪戰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