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時速最快的蒸汽機車

2020-12-16 和訊

本期瀋陽晚報邀請瀋陽鐵道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機車陳列館館長郭寶權為讀者權威介紹瀋陽機車陳列館。

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裡說的車頭就是鐵路機車,俗稱火車頭。這兩臺勝利7型蒸汽機車就是當時中國時速最快的蒸汽機車。

勝利7型蒸汽機車在當時被稱為2C1流線型蒸汽機關車。在1934年製造了11臺,其中滿鐵沙河口工廠製造了3臺,川崎車輛工廠製造了8臺,1936年作為增備使用,又由川崎車輛工廠製造了1臺,共計生產了12臺。它的番號在1938年3月以前為970—981號,1938年3月之後,形式番號更改為1—12號。據資料記載,該型機車設計有自動加水器、空氣壓縮機、給水預熱裝置等先進設備,全車長25675mm,高4800mm,動輪直接2000mm,外形採用流線型設計,當時的設計圖為天藍色,設計時速為130km/h。

據相關史料記載,勝利7型蒸汽機車是用來牽引「亞細亞」號特快列車,因此常被俗稱為「亞細亞」號機車。「亞細亞」號從1934年開始,在大連至新京間的鐵路上運行,運行距離701.4km,1935年又延長到哈爾濱,運行距離達到943.4km,是當時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列車之一。1943年3月1日,隨著戰局的演變,大連港(601880)的衰落,「亞細亞」號終於在滿鐵線上消失。

解放後,該型機車配屬瀋陽鐵路局蘇家屯機務段,主要用於旅客列車牽引,1954年,鐵道部更改了車型和編號,改為了勝利7型蒸汽機車,並從751號開始排序,1974年前後,由於機車鍋爐達到40年使用年限,12臺機車相繼報廢。

這兩臺太平洋(601099)7型蒸汽機車,既是蒸汽機車動力科技進步的產物,也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罪證。在歷史研究和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價值連城,彌足珍貴。如今,僅存的兩輛勝利7型蒸汽機車被陳列在瀋陽鐵路陳列館,它像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向過往觀眾講述著它的鮮為人知的往事。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王楠通訊員韓璐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30多年前的老式火車:蒸汽不斷速度慢,卻立過汗馬功勞
    讀七八十年代的文學作品,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描寫火車的片段:況且況且聲不斷,偶爾伴隨嗚嗚聲,到站之後,隨著一聲巨響排出兩道白色蒸汽。這些文字描寫的,就是圖中這些30多年前的老式火車。圖為1985年,一列行進在蘭州深溝堡鐵軌上,正處於排氣狀態的蒸汽機車。
  • 中國火車圖鑑—蒸汽機車篇
    龍號蒸汽機車:傳說中的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誕生於19世紀80年代的開灤煤礦唐胥鐵路0號蒸汽機車:0號蒸汽機車是我國保存的最古老的機車,1882年起運用於唐胥鐵路,它由英國工廠製造聯盟型(KF-1)蒸汽機車 :20世紀30年代初國民政府為粵漢鐵路株韶段專門定製,英國沃爾岡機車工廠生產,目前存世的僅有兩臺勝利7型蒸汽機車 :該型蒸汽機車是日本川琦重工株式會社專為中日戰爭生產的產品
  • 科技飛速發展中的三道嶺蒸汽機車
    新疆哈密三道嶺,擁有著目前中國數量最多的運行蒸汽機車,比起用蒸汽機車來運輸的煤礦,它更因蒸汽機車而聞名。作為土生土長的三道嶺孩子,不見識自己家鄉的著名「風景」是不行的。在蒸汽機車上,我見到了一位非常有學問的司機叔叔,他在三道嶺露天煤礦的機車上已經工作了20多年了,叔叔給我介紹了蒸汽機車的歷史和原理。他說:「現在蒸汽機車很少見了,也就是三道嶺這樣的小地方用,別處的都是用來參觀的,蒸汽機車又慢又費煤,需要用燃煤把水燒開,用產生的水蒸氣推動活塞,帶動曲軸連杆等驅動車輪,才能帶動。
  • 中國鐵路發展史,之最具有代表性的蒸汽機車!
    中國蒸汽機車從建國初期,到1988年12月21日,大同機車廠停止蒸汽機車生產,幾十年間是幾代人智慧的結晶。中國的蒸汽機車型號有:勝利、前進、上遊、建設、和平、反帝、躍進、工建、蓉建、人民、注汽、星火、紅旗等型號。
  • 建國後生產的蒸汽機車
    1952年7月,四方廠試製成功1臺解放型蒸汽機車。它的誕生,揭開了我國蒸汽機車製造史上的新篇章。1956年10月,鐵道部組織有關單位對3臺解放型蒸汽機車進行技術改造,解放型幹線貨運蒸汽機車,曾由四方廠、大連廠和齊齊哈爾廠進行批量生產。直至1960年,該型機車停止生產,共計生產了455臺。「解放」(代號JF)這一名稱是1959年變更機車型名後,對軸式為1-4-1的"ㄇㄎ"型("天皇",MA,"米卡度")機車的統一規範名稱。
  • 中國速度:從時速80公裡的解放號到時速400公裡的復興號
    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動車組列車,從「悶罐車」到全程WiFi,從時速80千米到時速400千米,中國的鐵路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革,同時也見證著中國人生活的變遷。韓聯社的表述則更加直白:「坐上高鐵,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國速度"。」蒸汽機車時代(80km/h)解放前,我國沒有機車製造業。
  • 圖集| 蒸汽機車發展史
    把蒸汽機用於鐵路機車動力的並不是瓦特而是理察·特裡維西克1804年2月21日他用一臺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機車拖掛了5節車廂載了10噸貨物和70名乘客以8英裡的時速運行了大約16公裡該型機車採用流線型設計及自動加煤機系統和給水預熱裝置,是當時世界上較為先進的機車,現收藏於瀋陽蒸汽機車博物館。
  • 開灤最後使用的幾種國產蒸汽機車
    從前,開灤礦務局的蒸汽機車主要從英、美進口,例如英國產的S.S.C0型、H.C.CO型,美國產的B.L.W型、V.I.W 型等,型號多達近10種,素有「老舊雜機車」之稱。早在1959年,開灤礦務局就開始採購了國產的躍進型蒸汽機車。
  • 蒸汽機車、「老東風」「子彈頭」……太原有個火車頭「博物館」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衛波 通訊員張秋生報導:蒸汽機車你想知道長什麼樣子嗎?「子彈頭」列車,它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太原還悄然藏著一個火車頭「博物館」。7月17日,記者來到位於太原機務段(北區)的機車展示場,帶你解密機車密碼。
  • 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來看看中國鐵路發展史
    機車車輛陳列廳設有不同道床結構和軌枕式的8條展示線路。其中,中國現存最早的「0」號蒸汽機車及「毛澤東號」「朱德號」機車堪稱中國鐵路文物中的「瑰寶」。 中國保存最古老的機車——「0號」蒸汽機車(東郊館) 由於機身上有一個大大的「0」字,人們便把它稱為「0號」蒸汽機車。
  • 酒仙橋中國鐵道博物館(東郊館) 「搭乘」100年前的蒸汽機車
    鐵道博物館走進博物館的機車陳列室,就能看見一臺臺型號各異的火車頭整齊地停放在軌道上,其中既有古老的蒸汽機車,也有建國後國產的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展現出一組中國鐵路列車的發展歷史。其實,在1949年以前的中國,鐵路機車基本是舶來品,據1949年底統計,全國存世的4000餘臺蒸汽機車中,型號就達200多種。在這些眼花繚亂的機車、車輛裡,最為出名的當屬堪稱鎮館之寶的0號蒸汽機車。這臺機車1881年在英國製造,機車構造時速為20公裡。這輛機車曾經在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上使用,是目前中國保存的最古老的蒸汽機車。
  • 改變世界的機器四,蒸汽機車的發明
    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製造了蒸汽火車,由於蒸汽機在前進時不斷從煙囪裡冒出火來,所以人們稱之為火車,它能拖動30噸的貨物。然而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像其他新事物剛出生時一樣,史蒂芬孫的第一臺蒸汽機車也受到了許多困難,一些具有神學觀念和守舊思想的人表示強烈反對。
  • 兩臺蒸汽機車何去何從?
    退役後廢棄廠區,因城市開發面臨「無家可歸」——兩臺蒸汽機車何去何從?1960年,唐山機車廠為滿足廠礦企業的需要,在MA6型機車的基礎上改造設計並試製出第一臺上遊型機車(又稱為上遊型工礦用小型蒸汽機車),代號SY,即「力爭上遊」之意,共製造了1769臺。都勻橋梁廠從唐山機車廠購進了兩臺(SY0192和SY1268型號)蒸汽機車。
  • 新疆哈密三道嶺煤礦:最後的蒸汽機車(圖)
    時速200公裡的動車和每小時跑20公裡的蒸汽機車,這是目前新疆速度最快和最慢的火車。在哈密境內,這兩種火車和諧共存著。其中速度最慢的列車,在全國乃至世界都已罕見。如今這些見證過人類工業發展的「活化石」, 正在三道嶺煤礦忙碌著……
  • 全國最大的蒸汽機車博物館 見證中國鐵路的滄桑巨變 | 坐標蘇家屯區
    在瀋陽蒸汽機車博物館,陳列著許多火車及車廂,幾乎涵蓋了中國鐵路的歷史。從1907年美國產的頗勒型蒸汽機車,到半個世紀前跑得最快的亞細亞號;從新中國成立後產量最多的前進型蒸汽機,到如今馳騁神州大地的和諧號動車。 從滄桑歷史穿越到現代文明,這裡真實再現了中國鐵路近120年的歷史,見證了中國鐵路百年來的滄桑巨變,堪稱一部中國鐵路史。
  • 調兵山市藏有「活的」二戰時期蒸汽機車
    我省北部的調兵山市,依託遼寧鐵法能源公司,在本世紀初建起了一座蒸汽機車博物館。與分布在世界各地名稱相近的同類博物館有所不同,這裡展示的絕大多數蒸汽機車保存狀態良好,隨時可以啟動運行。其鎮館之寶是一輛牌號為KD6487的蒸汽機車,製造於1943年,車身上仍然留有機槍彈痕。它在館中得到精心養護,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唯一一輛可以在軌道上以幾十公裡時速運行的同類型機車。所承載的歷史與記憶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愛好者,並且成為多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角色。
  • 【視覺】最後的蒸汽機車
    株洲,作為「火車拖來的城市」,百年前因株萍鐵路修建而興,蒸汽機車拖著株洲向前發展。 2005年底,我國最後一批在鐵路幹線上的蒸汽機車宣告退役,但它們依然允許在擁有貨運專線的大型企業內運行。
  • 蒸汽機車博物館國內最大(組圖)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隨著蒸汽機車的日漸淘汰,鐵路職工收集、修復、保留了15臺最具有代表性的蒸汽機車,在蘇家屯機務段創建了瀋陽第一個蒸汽機車博物館。隨後,瀋陽蒸汽機車博物館歷經兩次搬遷、兩次擴建,最後落戶鐵西區。全新建設的蒸汽機車博物館位於鐵西區森林公園內,綠樹掩映下,產自中國、日本、法國、捷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蒸汽機車有的是超期服役,有的還嶄新光亮,不同國籍、不同歷史時期的蒸汽機車集合在一起,愈發彰顯出它們凝重的歷史與文化。
  • 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動車組 一組珍貴圖片看懂火車進化史
    【型號之變】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配屬的蒸汽機車,多系建國前遺留下來的老式機車。50年代後期開始,國產的解放型、勝利型、前進型等蒸汽機車陸續在全局投用。1999年6月30日,原內江機務段淘汰最後3臺蒸汽機車,蒸汽機車正式退出路局的歷史舞臺。
  • 從蒸汽機車到「復興號」 這位火車司機26年考了8本駕照
    韓軍甲與蒸汽機車火車頭合影(資料圖)  「遠看像逃難的,近看像要飯的,一打聽原來是機務段的。」一句順口溜仿佛把人帶回蒸汽機車的年代。很感激內燃機車,讓我正式成為了一名火車司機,我的夢想就是要開上最快的火車。」韓軍甲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