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張源
《茶錄-品泉》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曷窺其體。流動者愈於安靜,負陰者勝於向陽。真源無味,真水無香。
蔡中谷
蔡中谷|字松谷,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鹽城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射陽縣政協委員,射陽縣書法家協會主席。
真水無香
文/張鋒
對書法家蔡中谷的字,有人評之為「拙中見秀」,有人稱之為「俗中透雅」,有人品之為「靜中有動」,有人議之為「柔中寓剛」。以我觀來,則一言以蔽之:真水無香。
何謂「真水」?它是自然界中一種無任何外在物性、亦無任何人類觀感可作憑藉去總結的液體,這種無性之性,正是難能之可貴。蔡中谷學書四十餘載,這一路走來,正是不斷探索真、接近真的過程。他自小臨習柳公權,稍長學顏真卿、褚遂良,大學期間研習黃庭堅、米芾及二王,同時在《石門頌》《石鼓文》上用功頗勤。近二十多年來,他以章草、篆書為根,潛心出入王寵、王鐸間,摻以金石之氣,終於自成一體,卓然成家。他曾自詡,自己走的是一條「博涉」之路。從年輕時臨帖的囫圇吞棗,到中年後習書的細嚼慢咽,對他影響最大的書家當數顏真卿和王寵,魯公的大家氣與雅宜山人的書卷氣,二者互為催發使他打通了散淡率真的經絡,所以他的作品總是那麼氣勢不弱、氣色不錯、氣度不凡。
真水無香又是一種近乎聆聽天籟的藝術狀態。蔡中谷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一直追求著大、清、拙、厚的境界。大在於氣勢、氣象;清,意在擯濁棄俗、去偽存真;拙,即為道法自然、天真爛漫;厚,就是重劍無鋒。真力彌滿、無論是臨帖還是創作,他始終注重神似而不是形似,這不只需要技法的純熟揮灑,更需要感情的自然流淌。我不止一次觀摩過他的書寫過程,無論是凝神深思,亦或是一揮而就,筆下總是不拘一格,時而工巧,時而衝和,或拙樸,或清健,或超然。即便變化如此,整體風格仍能做到統一圓滿,讓人一眼便能識得「這是蔡中谷的字」!這樣的風格貫穿在他的草書作品中,老子「知白守黑」的道家哲學流淌於筆端,筆過處字字如落葉紛披卻不疾不徐,透露出質樸野逸之趣、不衫不履之態,給人以美不勝收、回味無窮之感。
書內功紮實有根,書外功樸實無華,這是書家的一種境界。進入新世紀以來,蔡中谷在書壇上屢獲佳績,單單2005年一年之內就有四件作品在大賽中勝出,其中一幅《王國維·人間詞話》更是榮獲全國首屆「小欖杯」縣鎮書法大賽二等獎,含金量非常之高。而每提及此,他總是一笑了之,在他看來,學藝之人該有大智慧與大境界,獲獎是對自身實力的認可,但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挑戰自己的過程中所參悟到的那份生命的真諦。
清劉熙載有言:「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在蔡中谷心中,書法是檢驗學養的標尺,是施展才華的載體,更是他志在千裡的翅膀。真水無香,大象無形,由衷地期待蔡中谷在藝術的天空飛得更高更遠,帶給我們更多的突破與驚喜。
✎我與中谷兄是大學同學,學生時代的中谷很活躍,繪畫基礎好,字也寫得好。我記得他獲得過蘇州市大學生書法比賽一等獎,當時影響挺大的。三十多年過去了,而今回首看中谷的書法,可謂河山縱馬,拙雅兼具,集書卷氣、金石味於一體,真力瀰漫,一派燦然。
中谷兄能達到如此高的藝術層次,原因有多方面,我認為主要還是得益於他深厚的學術素養和寬闊的藝術胸懷。他學美術出身,於繪畫的各個門類均有較深的探究研習;他讀書不輟,堅持做了數十年的筆記。這些書外之功都使他在攀往藝術高峰的道路上如虎添翼,以這樣融會貫通的姿態在藝術大道上行進,等待他的必然是更大的輝煌。
(著名時裝設計師)
✎我與中谷兄相識相交已近五十年了,這樣的朋友在人的一生之中是很難得的,有的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的走走又合了,我們這樣五十年沒分的實屬不易,可能註定要一輩子走下去了。
我們兒時一同踏入愛好書畫的門檻,此後一發不可收,一同行走在這條藝術的道路上,一同艱難著,執著著,快樂著;我們彼此惺惺相惜,關注著對方的每一點進步並時常交流著遊藝的愉悅。中谷兄書法諸體皆能,基本功紮實,二十多年前在能成熟、漂亮地寫出一手行書和魏碑時,他卻突然轉身,大有「壯士斷腕」之勇氣與魄力,從明清直追晉唐、秦漢,以篆書、章草打底,滲入金文和漢碑,把字寫得稚拙奇宕,渾穆古雅;在從「熟」到「生」的過程中自成一體,獨具一格。他的潛心研究,在學術層面上取得了大突破,達到了嶄新的高度。我衷心希望他走出江蘇,走向全國,讓更多的仁人傑士、學者賢達欣賞到他的作品。
✎賞讀蔡中谷老師書作,我以為其特點表現在:一是糅合今草與章草,以今草態勢表現章草意味,這是他草書與眾不同的原因所在;二是強調形式美感,蔡老師是學美術出身,熟諳形式構成之法,他以果斷堅決而又疾徐有致的筆法將草書表現出強烈的力量感和運動感,整體節奏灑脫而超邁。
羅丹說過:在藝術中,只有具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蔡老師的書法藝術正是以其鮮明的個人風格獨樹於當代書壇,這與他幾十年來孜孜以求、涉獵廣博、造詣全能是分不開的。我衷心祝願蔡老師在堅定、自信的狀態下創作出更多、更精彩、更富於個性的作品。
✎我認為,一個藝術家真正成熟的標誌,就在於其建立的個人語言有別於他人。從這一觀點看,蔡中谷的書法以其大氣、拙樸的獨特風貌而引人注目就不足為怪了。
藝術家的個人語言,是他生活、學習的經歷所形成的視野寬廣度以及學術取向所切入的角度所造就的。中谷於書畫領域有著較為紮實的童子功,又兩度入科班學府深造,加之其後數十年的人生歷練,達到今日之高度可謂天道酬勤、水到渠成。
我深信並期待著,正值盛年的中谷,在藝術旅途上愈走愈遠,愈走愈開闊。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