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蒼蠅館子50強!來自一位老蘇州的52年私藏食單

2021-02-16 吃貨老闆娘

從小愛吃的老蘇州們

在網絡傳媒不發達的年代

他們就已經擔起了XX新村美食KOL的重任

眼光來得格兇,動作來得格快

上至宴請賓客的大菜,下至小巷裡5塊一碗泡泡餛飩

他們比誰都清楚

往年老闆娘也給大家整理過不少榜單

而今天的榜單就來源於一位吃遍蘇州犄角旮旯的老蘇州

堪稱一個蘇州美食活地圖

2020年跟著吃就對了

「蒼蠅館子」一詞源於成都,特指那些環境簡陋,卻人氣爆棚,味道傳奇,深受吃貨們追捧的小館子,並非真的有蒼蠅。

蒼蠅館子到了蘇州,則帶上了獨特江南韻味。今日推薦來自老闆娘好基友的爸爸,一位52歲的老蘇州沈老師,非典型性會吃愛吃蘇州中年男子群體的一份子。

沈老師其人,去菜場逛一圈,不是跟賣水果的店主站著聊上一刻鐘,就是被賣青菜阿姨塞了一大把青菜,每天帶回來的早飯能兩周不重樣。

在沒有微博、公眾號的年代,他就已經把「探店」這個詞貫徹到了日常。上下班路上騎著兩輪半自動交通工具,哪裡開新店去哪裡,上班午餐也能一周五天安排地明明白白。

△  來自沈老師朋友圈,還有中年男子必備——走到哪裡帶到哪裡的核桃。

這是他耗費了52年青春吃出來的成績單,完全可以當作蘇州美食指南傳閱,經老闆娘翻譯整理修訂,今天首次曝光2020年版本,請查收。

*好吃的蒼蠅館子數量較多,建議大家先馬後看。(排名不分先後)

#阿福砂鍋煲#

🕙 10:00–21:00

📍觀前街東腳門74-75號(黃天源後門)

學生時代記憶裡的砂鍋煲,總在掐著午休的空隙,快速解決一碗招牌牛肉粉絲,吃完再給同桌打包份豪華版,加些大排雞腿,這一趟算得上滿載而歸。

很多年過去,這樣的老店還開著,每次來依舊找不到空桌,約來幾個老同桌,還坐在老地方。



#雁城湘菜館#

🕙 09:00–22:00

📍龍西路176號

雁城湘菜館算是吳中區久負盛名的館子,吃貨們對這家的評價都是清一色地被口味驚豔到,環境簡陋,真真沒辜負「蒼蠅館子」的名稱。

店裡的農家小炒肉、剁椒魚頭都是響噹噹的招牌,不僅分量實在,價格也相當可愛,大概店老闆都把裝修的錢拿來買好的食材、僱優秀的廚師身上了吧。

#黃橋麵館#


🕙 16:00–次日13:00

📍蘇埭路黃橋社區服務中心108號(近黃橋實驗小學)

62歲的阿姨為了討生活,跟丈夫一起開起了這家小店,沒想到這麼一開就火了21年,是眾多食客心中「黃橋最好吃的面」,當之無愧的深夜麵館。

18種澆頭一字排開,小腸+小排是店裡的招牌,每一味都很出彩。最讓人動容的是這口湯,像小時候媽媽做的。對於半夜飢腸轆轆的夜歸人來說,離不開的就是這樣溫暖的家常味道。

#禾木飯店#

🕙 11:00–14:00、16:30–次日03:00

📍皮市街169號

雖然裝修環境土氣到讓人不想掏出手機,可他每天能賣出200多份魷魚炒飯,有人一吃就愛了3年。

這魷魚炒飯妙就妙在他家的特調醬汁,吃之前攪拌均勻,一口下去滿口醬香。在飢腸轆轆的時刻,有如此一碗誘人的炒飯擺在眼前,真的太滿足了。

#眼鏡炒麵

🕙 17:00-01:00

📍 吳趨坊117-3

小店位置不算顯眼,熟客卻一抓一大把。從1990年開始,即使多次搬遷動蕩,藏到刁角巷尾,大家總能尋寶遊戲似的,憑藉一碗炒麵,心照不宣地找到它。

口味談不上特別驚豔,菜品沒有什麼擺盤,但貴在味道是最熟悉的,份量足又實惠,這麼些年來,收割了一眾忠實的老食客。

吉祥興旺藏書羊肉店

🕙 08:30—凌晨01:00

📍 婁葑鎮蘇安新村119幢西首


老顧開羊肉店已經有24年了,羊肉是熟識的商販每天一早現宰現殺,從藏書鎮拉送來,車剛停穩,廚房便開始準備煮羊肉、熬羊湯。

點鍋熱鬧豐足的羊肉火鍋,明爐打火,羊肉、羊血、娃娃菜、粉絲等齊活兒,這麼多年也吃不膩,熟客們目標更明確,過來切幾兩羊肉、幾塊羊糕,再打包點羊湯回家。

蹺腳麵館


🕙 07:00-13:00、16:00-19:00、21:00-次日02:30

📍 木浪路117號旁

從父輩傳到子輩的老麵館,環境相當質樸,蟄居在市井的街道,頗有點面香不怕巷子深的小傲嬌。

攢動的人頭,配上這破舊的環境,把這間麵館襯得煙火氣十足,招牌的鱔肚雙澆幹挑面,鱔絲在大火爆炒下,非常滑嫩,肚絲Q彈有嚼勁,這樣一碗油亮亮的幹挑面,靈個。

春滿江南

🕙 17:30-次日02:00

📍 橫塘東街梅亭苑東區華聯超市旁

這家「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燒烤店,環境許是有些「惡劣」,但口味和性價比,單看這一波波的食客就曉得了。四角方桌上定有一張熟面孔,新食客多半都是從朋友那兒得知的。

從最初的4張桌子到11張桌子,現在還開了分店,小店一紅就紅火了12年。不僅擼串,還能吃到韓式烤肉,新鮮味美不提,性價比確實很高。

廣東經理飯店

🕙 11:00--13:30,17:00--20:00

📍 元和街道採蓮路(蘇州軌道交通2號線徐圖港站海鮮城四樓)

這家店在相城某家具城後面,穿過一大片廢墟垃圾場才能找到。飯館開了10多年,憑著一條會噴火的「火爐魚」和一鍋「龍鳳湯」,硬生生火了十幾年。

它像是一本記錄廣東人在蘇州的生活志,記錄著廣東特色的美食記憶,讓每一位在蘇州的廣東人都有了「約飯窩點」。

好彩頭新加坡料理

🕙11:00--14:00、16:30--20:30

📍白塘路33號星堤坊商業街42幢101號

在距新加坡4000多公裡的蘇州,一個安徽大叔開的小破店,讓許多在蘇的新馬人找到了家鄉的味道。

好彩頭做的都是新馬菜,口味徵服了不少吃貨。海南雞飯、椰漿飯、沙爹,每一道都是新馬人最愛吃的小吃經典。

阿慶面線糊

🕙17:30--次日01:00

📍(吳江)舜湖西路159號金城商業中心5幢111號

藏在深巷裡的小店,逼仄老舊,沒有菜單,只做一款面線糊,是900公裡外的泉州味道。

歷經十幾道工序,將面線抻得細如髮絲能穿針,一碗暖融鮮美的面線糊呼嚕嚕下肚,著實滿足。

原怡園麵館

🕙06:00--15:00

📍西北街207號

原先巷子裡的怡園裡麵館,斑駁的牆壁、積了灰塵的門頭,環境真的相當簡陋,卻有種奶奶家的煙火氣。

夏天應季的楓鎮大肉麵,要配鮮味十足的蝦籽白斬雞,平日裡倘若懶得做飯,走上幾步來店裡點上一碗麵,與阿爹嘮上幾句,想想也足夠愜意。

217餛飩


🕙 07:00–19:00

📍 勞動路217號

開店的周阿姨退休前做了30年的肉攤會計,對各種肉了如指掌,而她開的這家217餛飩店,卻藏著一種全蘇州都少見的筍乾肉餛飩。從原材料到餐桌需要4天才能吃到。

餛飩湯底是雞湯和蹄髈熬成,鹼水餛飩皮經過五道壓制很有韌性,筍乾肉餡緊實鮮美。招牌Plus版珍珠丸子,裡面有一整隻鹹鴨蛋黃。


七裡香串烤

🕙 17:00–凌晨03:00

📍  吳中經濟開發區郭巷街道雙灣花園59幢131室

似乎每個小區樓下,都會有這樣一家燒烤店,菜品稱不上珍饈美味,可就是每天下班後,最想去、又最有人情味的地方,夜色一濃,聞香而至的老客們從各處聚集而來。

「老闆,再加20串羊肉、10串雞皮。」是烤雞皮、烤雞胗、蒜烤雞肉、魷魚絲……先動的手。

白馬江韓國料理

🕙 17:00–凌晨03:00

📍  十全街176號

在十全街時髦了20年的韓料店,牆上朝鮮族小掛飾,傳統特色服飾海報……還是多年前流行的畫風,溫馨樸素的氛圍,熟悉的味道,瞬間把人拉回青春時代。

韓料裡常見的小吃主食,烤五花肉、石鍋拌飯、芝士炒年糕……在菜單上大抵都能瞅見自己喜歡的,加上性價比不錯,多點幾樣,足夠三五好友吃得飽腹而歸。

五卅酒家#

🕙 17:00–凌晨03:00

📍  十全街176號

十全街一家不起眼的蘇幫菜館,也有說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講究,20多年間,一眾名人大腕兒聞聲而來,在蘇州人心中有口皆碑。

從南林飯店18歲的小呂,到自家飯館的廚師「老呂」,30多年廚藝的打磨,堅持自己採購食材,簡單樸素的小店,卻有著不輸蘇州老字號的味道,是你接待外地朋友的秘密基地。

常德米粉#

🕙 08:00–21:00

📍  十梓街621號

在十梓街開了8年的常德米粉店,店主也是在蘇州生活了15年的湖南人,從常德運來的乾粉、泡椒,現炒酸豆角,每日6點起來熬煮的牛骨湯,現滷現炒的碼子,這一碗下去大呼過癮。

小店歷經3次搬遷,吃慣了廖哥手藝的老食客跟著店也「搬」了兩三次,老顧客帶新食客,圓粉寬粉,吸湯入味,嗦起來很帶勁。

老友螺螄粉

🕙 10:00–24:00

📍 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東環路388號5商幢135室

犄角旮旯裡的一家螺螄粉小店,不足50㎡,口碑卻不賴。店主王姐說曾經有5個柳州來的小姑娘,就是聞著這個味道找到了他們家的店。

分量滿滿的螺螄粉剛一上桌,紅湯油亮,鋪滿酸筍、木耳、空心菜、花生、脆腐竹和豆泡,底下藏著爽滑勁道的米粉,香啊。吃完聞聞身上的銷魂味道,足夠回味兩三天。

香源麵館#


🕙 06:00–14:00

📍 吳趨坊84號

曾開在小巷深處的人情味老店,如今搬到了吳趨坊,王師傅和妻子埋頭在麵館22年,每天凌晨3點吊湯,4點多準備澆頭,一頓忙活完,6點不到吃客們就開始候著了。

燜肉和鱔糊是兩樣經典的澆頭,一口紅湯看上去就有滋有味,傳統的蘇式細面軟硬適中,鮮嫩柔軟的鱔糊,透著酒香味兒燜肉,很是誘人。

阿四菜飯

🕙 16:00–次日04:00

📍 勞動路華亭大廈南門對面

在勞動路開了20多年阿四菜飯,在勞動路開了20多年,生意一直很好。雖說這幾年小店換了店主,好在廚師沒換,口味還是老樣子。

鹹肉菜飯配大排,鎮店的招牌雞翅,小炒豆腐,在這樣傳統的市井小餐館,吃的就是一個家常和季節的味道。

海珍飲食

🕙 16:00–次日04:00

📍 西環路新莊新村(新莊小學旁)

在老新村裡開了二十幾年的飲食店,米道靈,價格夠實惠,生意一直很火紅,不少人都是從小吃到大,許多老蘇州心甘情願買帳。

最為出名的就是鮮肉小籠包,每天做1000隻都不夠賣。剛出爐的小籠包麵皮韌性筋道,口感Q彈。肉餡很大,湯汁豐富甘甜,唇齒間會留有肉的餘香。

福鼎小吃#

🕙 07:00–23:00

📍十全街24號

讓顏王發自拍安利的小吃店,能get帥雷雷同款。在這在乎的從來都不是環境與形象,而是味道與情懷。張叔從福鼎帶至蘇州的手藝,安慰了無數個思鄉的福鼎胃和深夜飢餓的靈魂。

要問這兒肉燕、魚丸湯、油炸小籠包…這些小吃哪個最好吃,老食客準保會甩你一句「什麼都好吃,看著菜單盲點吧」。

#惠珍媽媽蘇式小吃#

🕙 10:30–20:30

📍 蘇州工業園區加城花園23幢206室(樂嘉生活廣場2樓)

藏在三元三村的小吃店,現如今在園區開了新店,依舊是一家四口經營著自己的小生意,不算寬敞整潔,倒別具溫馨感,招牌雞爪引得不少食客從唯亭和新區趕來。

店裡所有小食都是當天手工現做的,餐具用的是搪瓷碗,店裡的小吃雖用料簡單,但調味得當,秘訣可能只有惠珍媽媽最清楚。

玖泉裡烤肉#

🕙 11:00–14:00、16:30-23:30

📍 學士街408號

家庭式的烤肉小館,僅有幾張方桌,去之前最好要預約,不然等上一個小時也是你自找的。

整體菜價親民,烤盤上用的是黃油,奶香味足,秘制牛五花、豬五花、牛舌,滿足大口吃肉的快樂。玩轉心機的家庭式特色小食,也是這家店的獨門秘訣。

石記蹺腳牛肉

🕙 11:00–14:00、17:00-22:30

📍 西環快速路三元三村郵政儲蓄銀行對面

拐進三元三村東門,進去右轉就可以看到石記。老新村人的一日三餐都可在這裡解決,日子過得簡單卻不囫圇。

牛肉牛雜都是自家滷的,牛黃喉、牛百葉、牛肋排應有盡有,吃多少稱多少,可以說是真正的味道好價格便宜。

紅村麵館

🕙05:00--13:30

📍人民路華僑花苑東南側

南環土著一口就能答出來的麵館,在這附近開了20多年,店面雖小,但熟悉的味道和親切的問候聲,領面的老式塑料面籌,還是能一秒喚起許多人心中的回憶。

幾十年如一日的價格與味道,這家麵館停留在舊時光裡,只要端上一碗麵坐在老木桌上,就仿佛回到那個呼哧呼哧,捧著一碗麵都能吃得很開心的日子。

 

秋娟小吃店

🕙 6:00—14:00

📍 廣濟路西楊安浜3號樓

這些年山塘街周圍小吃店是一家家的關門、搬走,就剩老何的攤子留了下來,一晃眼就開了24年,卻只賣3種食物,鄉裡鄰居格外珍惜這份味道。

做街坊鄰裡生意的小店,價格也是能不漲就不漲,老顧客們都知道,只要老何在,都有一份熱氣騰騰的餛飩在等著。

西湖麵館

🕙 05:00—13:30

📍浦鎮街郵政局南50米

在浦莊大名鼎鼎的麵館,開了二十多年,很多當地人是吃這家面長大的,靠著口口相傳的好味道吸引著各路面痴,有不少外地人會驅車來吃這碗面。

揚名在外的招牌鱔絲拌麵,黃鱔肉又香又嫩。麵條是自家機器壓出來的小寬面,掛汁有彈性,麵條有拉伸感,微微甜的口感讓面痴們也愛到打耳光都不肯放。

沒肉絲兒

🕙 11:00—14:00 (周六休息)

📍 定慧寺巷23號101室(近鳳凰街)

店主老王是來自甘肅白銀的西北男人,直男設計的小店,沒有任何網紅元素,卻把老家的感覺藏進每一處小裝飾裡,有點江湖客棧的感覺。

店裡只做一種手擀麵,老王親自擀制的西北扯麵,相比蘇氏面更勁道有嚼勁,注重麵條本身的質感,風味配菜很豐富,酥酥軟軟、一抿就化開的土豆是食客們的心頭好。

交通技校餐廳

🕙 10:30—13:30、16:30-20:00

📍虎丘路28號(近桐涇北路)

尋常蘇州人家,多會選擇些性價比更高的蘇幫菜館,那一定要提到交通技校餐廳了,藏在校園裡,牆上的壁紙、收銀臺擺設與復古造型風扇,有種上世紀國營餐廳的感覺。

清溜蝦仁、響油鱔糊、香酥鴨都是每桌必點,來吃的幾乎都是老蘇州,是一家真正融入到生活中的菜館。

太湖麵館十八澆

🕙 11:00—23:00

📍 漁港路與湖中路交口東行150米路南

據說這家麵館最早只是做附近漁民的小生意,為深夜打漁回來的漁民提供夜宵。借著在太湖邊得天獨厚的優勢,還有銀魚做的澆頭。

吃慣了車水馬龍裡的各式麵館,帶著情懷,吸著湖風,在偏遠漁村裡吃上一碗堪稱厚道的面,自然會覺得眼前一亮。

溫州麥道麵館

🕙 10:00—21:00

📍科銳路匯金新地12-116商鋪

最受新一屆蘇科大學子喜愛的家常麵館,有著食堂般的親切價格。除了列印店,學生們來得最多的就是這兒。

濃油赤醬閃著光的豬肝拌麵,清淡而鮮美三鮮面,火候到位鑊氣十足的溫州炒粉幹,小店見證著五年來,一批學生開學,畢業又迎來新的一批學生。

小姜鍋貼

🕙 06:30—21:00

📍 人民路538號賽格文化廣場沿街商鋪 

老食客關於小姜的slogan都是「吃過最好吃的鍋貼。」慕名而來的人可不少,一份8個,一頓夯下去也是蠻結棍的。

鍋貼是短胖形的,肉餡是鮮甜的蘇式口味,湯汁鮮甜,皮煎得酥脆,加上若有若無的芝麻香,就著一碗清鮮的牛雜粉絲湯下肚,舒坦。

老石頭麵館

🕙 07:00—14:00 、16:30—20:30 

📍大石頭巷25號(人民路公安局內100米)

大石頭巷內開了20多年的一家面飯店,早午市賣面,晚市提供家常菜,20多年價格一直保持著實惠。

素雞面內有6塊左右超大素雞,加上荷包蛋也不過10元,素澆面量多到早上就能吃撐。從吃一碗麵開始一天的工作,到晚上下班來吃頓夜飯,麵館平常普通,是家常巷口的味道。

銘記武漢熱乾麵


🕙 09:30—21:00

📍 金閶街道西中市104號


小店默默經營了8年,迎來送往的很多都是在蘇州打工的湖北人,難得能在外地找到一碗能吃到些許家鄉味道的熱乾麵,既然戒不掉,那就常來吃。

麻醬著實很香,面吃起來香醇而不膩口,夾雜其中的蘿蔔丁、酸豆角、花生米偶然間給舌尖來上一記不輕不重的酸鹹感,來體會武漢人從來不將就的硬核過早。

黃毛面飯店

🕙05:30~14:30

📍留園街道西環路2802號

新莊新村開了20多年的老麵店,其貌不揚,店主也不甚熱情,只能看著澆頭點單,很多人卻從小吃到大都不膩。

細面和小寬面、20多種澆頭豐儉由人,紅湯麵的湯頭鮮香,口感更偏甜。

內牛滿面

🕙10:00—24:00

📍觀前街調豐巷43號

簡單平常的街頭小店,和所謂的高大上毫不沾邊,經歷了食客們挑剔的味蕾考驗,最得人心的,還是鍋裡翻騰的熱鬧,桌上一碗麻辣鮮香的太和板面。

煮好的板面清白潤滑,綠的青菜,紅的湯料,聞起來香中帶辣。手工面很勁道,吃起來很香而有嚼勁,湯底味道是濃墨重彩的鹹鮮。

蘇州小冬冬


🕙 10:00—20:300 

📍臨頓路品閣時尚園B117(臨頓路地鐵站4號出口對面)

老弄堂裡的餛飩店,從門面房開始算起開了5年,店主早是個當爹的80後,但「小冬冬」這個外號從小到大就沒變過。

店裡餛飩融合一些西式元素,加了姑娘們最喜歡的芝士。餛飩皮薄餡多,拉絲的芝士搭配著豬腿肉,口感剛好,有了芝士的食物真的加分。

俞家麵館

🕙 05:30—13:00

📍 木東路50號

在木瀆,拌麵基本佔領了半壁江山,店裡來往的食客多在附近工作,一日兩頓都能在這裡解決。

來晚了就吃不上的大排面,鮮香十足的菌菇面和鱔絲面,和面拌在一起,道道都是驚喜。

興奮羊肉店

🕙 07:00—22:30 

📍定慧寺巷83號

每日清晨六點半,定慧寺就已經四散著羊肉的香味了,從一家不過八九張桌子搬至有兩層的小店,一到飯點座無虛席。

住在附近的阿爹愛和弟兄們提著小酒來吃份羊肉鍋,或是一碗羊肉麵配一碟羊羔或炒羊肝,再打包份紅燒羊肉回家。

大救駕雲南米線

🕙10:00-14:30、17:00-20:30

📍蘇站路1088號尚城花園14-103號

無論急匆匆的正午,還是獨自下班回家的夜晚,都有那麼一碗米線,不用排太久的隊,不用在菜單面前糾結十幾分鐘,最後端上桌時,都不會令你(和你的胃)失望。

如果你第一次來,不妨從小鍋米線、豆花米線試起,帽子是錦上添花,不消幾個錢和時間就能飽餐一頓。

樂惠餛飩店

🕙 06:00—18:00 

📍吳趨坊44號

若和朋友說要來吳趨坊,很多人最先想推薦的,可能就是這家開了20多年的餛飩店。小小的店面,略顯擁擠的小門面,裡面坐滿了食客。

剛煮好的泡泡小餛飩晶瑩剔透,一頓物美價廉的早餐,冒著熱氣端到了吃客面前。

胖哥魷魚


🕙 17:00—24:00

📍莫邪路99號新天地廣場D幢109室

「第一次吃是在后庄,後來到了莊先灣,現在開到了莫邪路。」胖哥魷魚幾次的搬遷後,人氣可絲毫不減,老食客尋著香味就能找到。

各種食材自助挑選,不論是單點烤串還是卷餅,都得做好半小時以上的等位時間。卷餅能裹萬物,看鐵板上呲呲冒煙,魷魚滋啦作響,這開門見山的香氣實在很難抗得住。

寶哥小吃店


🕙 11:30—23:30

📍湯家巷36號

寶哥小吃店的門頭很小,裡面的炸物小吃,就像學生時代,路邊小攤上的味道。

外脆裡糯的炸年糕,微辣酥脆的無骨雞柳,香軟的狼牙土豆……特色小吃不知道餵胖了不少人的青春歲月。

德仔恩卿煲仔飯

🕙 10:00—22:00

📍 十全街976號

十全街上的多年老店,最早開在十全街人民路交叉口,主打煲仔飯和粵式點心,許多人在讀書時就常騎個小電驢去吃。靈魂醬汁叉燒醬,熬得黏稠,拌兩勺在滋啦作響的煲仔飯上,就是最有誘惑力的操作。

電廠滷菜店

🕙 07:00—20:00

📍 元和鎮齊門北大街116號

起初只有老吳縣人知道的小店,一開始連名字都沒有,食客取了店名,好口味一傳十,十傳百,慕名而來的食客更是絡繹不絕。

店內的滷味一應俱全,豬頭肉、雞尖、雞腿,要問老食客最愛吃的,大部分都會首選雞爪,這其中魅力,還得大家親自來探探。

博雅燒烤


🕙 17:30—次日03:00

📍 莫邪路1094號

相門后庄開了很多年的博雅燒烤,名字帶著一股書生氣,因為開在蘇大附近,所以很多蘇大的學生經常去,幾乎一開門店裡就坐滿了。

烤茄子、烤排骨是博雅一絕,雖然整體味道算不得多驚豔,但絕對是平價中戰鬥機,算是很多人尤其是蘇大人心中那個「幾天不吃就開始懷念」的味道。

鬍子飲食店

🕙 11:00—13:30、17:00-21:00

📍虹橋路5號(全創人力資源對面)

別看店面不大,人氣可是相當旺,是一家老蘇州都愛吃的小館子,物美價廉的同時不失水準,確實難得。紅燒魚頭、椒鹽排條、咕咾肉……菜的口味偏甜,蘇州人都愛在這小聚。

北浩弄清真牛肉包子店

🕙 08:00—10:00、14:00-17:00

📍北浩弄33號

在山塘街隔壁北浩弄的深處,能吃到70年代同款牛肉煎包。

沒有機器,沒有代加工,用老一輩的傳承下來的手藝做最讓自己良心踏實的美食,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玲玲酒家

🕙10:00-14:00、16:00-21:00

📍興賢路惠豐商業街31幢25號

這家簡陋又煙火氣十足的街邊小館,人均並不便宜,可依舊讓不少人願意帶著遠道而來的外地朋友,來這兒嘗嘗正經的蘇幫味道。

店主老朱早年在得月樓工作,深諳蘇幫菜精髓,秉持「不時不食」的理念,菜單因時而變。一些經典蘇幫菜五件子砂鍋、母油鴨、雪花蟹鬥等,還需提前預定。

來這些蒼蠅館子吃飯,永遠熱鬧,永遠人聲鼎沸。能和店主講張,和拼桌的人互換辣醬,高級餐廳可能解決不了你的孤獨,但擠得背靠背的蒼蠅館子可以。

老闆娘悄悄話:

你們喜歡的蒼蠅館子是哪家呢?ps:部分圖片源自大眾,作者在圖片右下角~

相關焦點

  • 2020版蒼蠅館子50強!一位老蘇州的52年私藏食單,收藏好明年跟著吃
    「蒼蠅館子」一詞源於成都,特指那些環境簡陋,卻人氣爆棚,味道傳奇,深受吃貨們追捧的小館子,並非真的有蒼蠅。蒼蠅館子到了蘇州,則帶上了獨特江南韻味。今日推薦來自老闆娘好基友的爸爸,一位52歲的老蘇州沈老師,非典型性會吃愛吃蘇州中年男子群體的一份子。
  • 2020成都蒼蠅館子50強榜單發布
    地址:成華區外曹家巷26號附16號2020成都蒼蠅館子50強巷子肥腸到午飯時間,從科華路寬闊的街道倒拐轉進科華巷,巷子肥腸的吆喝聲讓你不得不對它有所好奇。老闆嗓門大、菜品份量大、食客流量大,這「三大」構成了小店午間的風景線。
  • 2019蘇州蒼蠅館子50強榜單.doc
    狹小的店面、脾氣古怪的老闆加上好吃到流淚的招牌菜...蘇州的「蒼蠅館子文化」總是帶著獨特的江南韻味。
  • 2019蘇州美味「蒼蠅館子」50強!附:詳細覓食地址……
    狹小的店面、脾氣古怪的老闆加上好吃到流淚的招牌菜...蘇州的「蒼蠅館子文化」總是帶著獨特的江南韻味。這些店沒有高大上的環境,沒啥服務,憑無法取代的氣氛和食物,在蘇州街頭巷尾一紮根就是數十年之久。愛上了犄角旮旯裡的美食,一口氣私藏了50家蒼蠅館子,團長今天全盤甩給你們!(排名不分先後順序。)
  • 「蒼蠅館子」才是地方的味道,快來看看成都的50強
    在與成都餐飲館子相處的幾十年裡,成都人早已懂得分享美食所帶來的的愉悅。昨日下午4時許,城西優品道廣場熱鬧非凡。由成都市商務局、青羊區商務局指導,成都餐飲同業公會、好好吃飯聯合主辦,城西優品道廣場協辦的「愛成都·迎大運」國際美食之都社區美食消夏體驗季——2020蒼蠅館子50強頒獎典禮暨城西優品道廣場五星美食街第2季活動在位於青羊區的城西優品道廣場圓滿舉辦。
  • 重慶最破蒼蠅館子30強總結報告(洩露版)
    # 重慶最破蒼蠅館子30強 # ①只有4張桌子的殿堂級蒼蠅館子
  • 2021重慶蒼蠅館子100強榜單.doc
    # 2021重慶蒼蠅館子TOP 100 # ①只有4張桌子的殿堂級蒼蠅館子01· · 何姐餐館· ·在九龍坡老巷子裡開了35年的殿堂級蒼蠅館,僅有4張桌子、牆壁被油煙燻得漆黑、老式門帘已經發黃...卻依舊是重慶吃貨心中的白月光。
  • 地道的「百年粉蒸牛肉」,特色蒼蠅館子50強
    一走進這家蒼蠅館子,就被牆壁上一副巨大毛筆字畫所吸引,上面白紙黑字寫著幾個大字:「烹小鮮若治大國」在門口抬頭看看招牌,就覺得這不是一家「普通」的蒼蠅館子,這是一家「百年蒼蠅館子」!招牌上寫著「百年」二字,不知真假!
  • 好吃狗看過來,2021重慶蒼蠅館子100強
    # 2021重慶蒼蠅館子TOP 100 # ①只有4張桌子的殿堂級蒼蠅館子
  • 2019版成都蒼蠅館子地圖來了,整整50家!
    這些分布在東南西北的蒼蠅館子構成了成都最獨特的美食地圖2018年成都最值得吃的50家蒼蠅館子全都在這裡了-配菜比雞肉還好吃的老牌芋兒雞-這家店開在歌舞劇院門口旁邊,和傳統的蒼蠅館子一樣,環境啥的就不要苛求了。細棍棍面,加上每天現炒的雜醬,撒上蔥花,那熱氣都充滿了馥鬱的味道,min香。-用鹽幫菜的做法調味的幹拌串串-
  • 2020年最新成都蒼蠅館子合集,看到口水直流
    是時候開啟我們的吃貨之旅了成都這些被人私藏的蒼蠅館子你想先從哪家吃起?建設路老小區裡的一家抄手,人是真的多,門口經常都排長隊,不過抄手是真的好吃,皮薄餡大,他家自己做的蘿蔔乾可以說成都數一數二了,而且免費管夠。
  • 2021版樂山蒼蠅館子地圖來了!整整50家,夠你吃一年!
    (圖片來源:沒頭腦)王浩兒街176號這家館子也是樂山人私藏的神級美味。(圖片來源:Gail_1748)嘉州長卷天街自從搬到天街後,小向麻辣燙的環境也不能算是蒼蠅館子了。市中區水口鎮沒有招牌,沒有環境,真資格的蒼蠅館子。開了幾十年的老店,點餐全靠喊:老闆,一碗豆花兒,一碗血旺!
  • 老上海人特有的「蒼蠅館子」情結
    說起蒼蠅館子,有部分人可能會問:什麼是蒼蠅館子?蒼蠅館子是就餐環境差,但吃起來味道特別好的餐館。或許你會質疑,這樣「髒,亂,差」的環境哪會做出什麼特別好吃的菜?別說這話還真不完全對,因為那些開蒼蠅館子的老闆都是上海本地人,他們對於味道十分講究,但是因為租金貴的關係,就開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
  • 成都最值得去的50家蒼蠅館子,有人幫你吃出來了!
    今天這篇新鮮出爐的成都蒼蠅館子50強榜單是我們的好朋友「好好吃飯」一家一家吃出來的,去成都之前,我們先來飽飽眼福吧!在「視覺即得到」的當下,即使蒼蠅館子也會裝點出各種風格,以此完成你對生活的夢想。我們2018年成都蒼蠅館子50強榜單中,你可以看到文藝風、復古範兒、小洋氣,甚至主題設計型餐廳。但也有餐廳在頑強保留傳統意義上的蒼蠅館子視覺符號,成為另一種「視覺即得到」。
  • 成都11家火了N年的蒼蠅館子,你吃過幾家?
    對於成都土著來說真正的美味不在高檔的餐廳裡而是來自各種卡卡角角不起眼的蒼蠅館子裡 這段時間小編走街串巷私藏的11家資格蒼蠅館子現在整理出來一次性安利給大家快點收好了哦~ 阮孃姓阮,所以大家都叫她耙婆,招呼客人熱情又耐心,環境也是多年不變的地道蒼蠅館子環境,吃得就是一個情懷。她們家的幹海椒蘸碟是特色,冒菜蘸著吃又麻又辣,牛肉相當實在,很少在冒菜店吃到沒有抹嫩肉粉的牛肉,土豆和香豆腐也很推薦。
  • 蒼蠅館子都出書了,你吃過幾家?
    成都人好吃,無論蒼蠅館子開得多麼隱蔽,都能像蒼蠅的「鼻子」一樣會倒拐,聞香而至。而好味道的蒼蠅館子就餐熱鬧,人們談笑喧譁,嗡嗡如蠅鳴,嘈雜不絕於耳。圖源網絡想必很多吃貨都聽過成都蒼蠅館子50強,但很少有人把四川的蒼蠅館子拿來探討。範圍大,數目眾,口味不一。
  • 舌尖上的蘇州-帶你尋找蘇州最好吃的7家蒼蠅館子,你吃過幾家?
    蘇州不僅是遊樂的天堂,更是美食的天堂。蘇州的美食小吃,不但味道可口,而且造型精美,絕對教你捨不得動筷子。蘇州是一個吃貨的天堂,真正的吃貨對蘇州的美食戀戀不忘!小編一直都對那些不起眼的小蒼蠅館子情有獨鍾,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尋找7家蘇州的蒼蠅館子,絕對讓你不枉此行!
  • 2020年上海蒼蠅館子合集!收好吃一年!
    什麼是蒼蠅館子?
  • 西安蒼蠅館子50強,牛掰的美食太多,建議先馬後看!
    「蒼蠅館子」的概念來自成都,是指沒環境、沒服務、但卻人氣爆棚,味道好價格實惠深受吃貨們追捧的小館子,並非真的是店裡有蒼蠅。
  • 2019版綿陽蒼蠅館子地圖來了!整整30家,夠你吃一年
    在綿陽,「蒼蠅館子」是一個褒義詞如果你評價一家店是「蒼蠅館子」立馬就可以解析出三條信息:味美、價廉、店小「蒼蠅館子」是老綿陽人心裡吃飯的地方可惜時間不等人,城市不斷翻新無數美食就兀自默默地消失在了街巷中希望這份《2019綿陽蒼蠅館子1.0版本》能讓記憶的味蕾重新跳動、炊煙再次嫋嫋2019年綿陽值得吃的蒼蠅館子top30全都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