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年味,統統都是關於吃的

2020-12-19 木暖月

《世說新語》裡面有個故事,說張季鷹在洛陽當官,秋風起的時候,因為思念家鄉的蓴菜羹和鱸魚,遂辭官回家。後世叫這個故事蓴鱸之。

每次我從上海趕回老家襄陽,第一件惦記的事情就是去吃一碗襄陽牛肉麵。

其實這些街頭的麵攤,衛生條件自然很不樂觀。大多數都是被油煙燻得烏漆墨黑的店面,無論是灶臺還是桌椅,永遠都是一層油膩膩的感覺。麵條和各種調料、澆頭自然都燙熟了,不過這吃麵的碗估計從來都沒有洗乾淨過。

但是這牛油麵,我們從小吃到大,只會覺得親切,從來不計較它的衛生條件。

襄陽的牛肉麵,用的是鹼水面,和武漢的熱乾麵是同一種,應該原本也是來自武漢。但裡面的牛肉和牛雜澆頭,用牛油熬製,是地道的襄陽特產。如果不加葷菜澆頭,只加一點牛油熬的湯,就更便宜一些。當年我們本地初中和高中食堂的早餐,就是這種牛油麵。

吃上這麼一口面,兒時的回憶就全都回來了。

每次過年,自然都要把家鄉的各種經典菜統統再吃上一遍。這些食物,離開了湖北老家,再也做不出那種味道來。

比如咱們團年飯,中間的必備硬菜是排骨燉藕。咱們湖北是千湖之省,吃遍全國也沒有哪個地方的蓮藕比這裡的好吃,冬天用排骨燉個藕,味道特別香。

其它的特色菜,就是周邊一圈的涼菜,都是各種滷煮,包括豬頭肉、豬耳朵、豬舌頭,最好吃的我覺得是這個滷卷蹄。

這個是用蹄髈上的肉,肥瘦相宜,加上各種滷煮香料在鍋裡熬煮幾個鐘頭,要吃的時候切成薄片,蘸醬油醋調製的調料即可。

其它的涼菜主要是自製香腸,也是滷煮熬製。

這些涼菜多的可以弄出7、8個,佔據方桌一半位置。因為過年嘛,講究菜越多越好,以前冬天根本吃不上新鮮蔬菜,要想增加菜的花樣,這些滷煮涼菜就就派上大用場了。

說到咱們這裡的特色食物,還有這個也少不了,油炸湯圓。

全國各地湯圓大多數都是煮著吃,好像除了咱們湖北鄂西北這片,還真沒聽說哪裡的湯圓是油煎吃法。而且我們這裡的湯圓也都是自己手工製作,這種味道比水煮湯圓要好吃得多啊。

年味,年味,說白了其實就是過年吃的東西的味道。其實最後吃到嘴裡只是一方面,年味更多還是親手參與製作這種味道的過程。

前面說的這些各種食物製作過程,在我們小孩子看來,是過年時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滷煮這個卷蹄,前前後後要花好幾個鐘頭,小孩子自然也要幫忙燒個柴火啊,等在鍋裡煮得差不多,撈一塊出來先嘗個鮮,那個味道,真是美啊。

說到豬肉,咱們鄉下過去都是自己殺豬。

整個全過程,旁邊一堆小朋友圍觀,最後自家豬的膀胱,我們叫豬尿泡,是一定要討過來,吹成氣球。

還有的,用毛線把它纏得嚴嚴實實,做成了一個皮球。等寒假結束開了學,拿去學校裡,和小夥伴們一起在操場上拍得砰砰響。

這種味道似乎一去幾十年,一直沒改變。

相關焦點

  • 《就是愛美食》記憶中的年「味」之酥魚
    咱們中國人過年,總少不了「吃」這件事,
  • 記憶中年味是年前年中的團聚,你記憶中的年味是怎樣的
    記憶中的年味是從放寒假開始的,每每放假的時候,老師就會跟學生們強調假期的任務和在假期中的種種注意事項。在這段時間裡,濃厚的過年氣氛漸漸開始,大街小巷的店鋪陸續的準備起年貨,掛在店門前的衣服服飾等也開始偏向喜慶風,大紅色的,很有特殊的韻味。
  • 記憶中的年味——炒米糖
    記憶中的年味——炒米糖 在新崗小區巷子裡的一家炒糖店,名叫:無為小姜特色炒糖。每逢年關將近,「炒糖」就成了必備的「年貨」。它的香味,瀰漫在大街小巷的角角落落,熟悉又親切。我記憶中的年味兒,就是從「炒糖」開始的。
  • 小學生作文,記憶中的年味
    不過,現在感覺這年味是淡了,因為同學們都是一副很平常的樣子,絕沒有為年的臨近而激動。哦,激動顯然這詞是有點過的,那麼就有點高興有算,仿佛也不至於。哎,年味終究是淡了。所以老師想寫寫我們那會兒過年。那味兒算是刻在記憶中了,深深的烙印,不會忘。
  • 這些關於年味的記憶,戳中你幾條?
    看看網友的回答大家心中的年味和你一樣嗎?「趁熱吃,吃飽了才不想家。」但無論如何關於「年」的記憶依然絢麗多彩畢竟,有煙火氣、人情味才是滿滿的中國年味!3、神經性厭食表現:過節往往出現一天不停嘴的現象,吃多了,就容易撐著,引起神經性厭食。
  • 散文|小米趙趙:那些年,我們記憶中的年味
    今天工作繁忙中聽一客戶感嘆:都二十七了還忙不完工作,越來越沒年味了!我笑問:你覺得什麼才是年味呢?她答:回老家啊!一大家子人趕年集買年貨、打掃衛生蒸餑餑,炸丸子、做年糕……她說得興致勃勃,我卻思緒萬千——我們記憶中的「年」竟如此的相似。
  • 用童年的方式,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年年過年,年味越來越淡,記憶中的年味只在童年,留在童年的夢中,留在童年的鄉村,留在童年的歡笑,留在童年的煙花炮竹中。3、最大的收穫就是拜年印象中,過年最大的收穫就是拜年,因為拜年對於童年的我們來說就是收穫糖果的時候,去給更多的人拜年就預示著能夠收穫更多的糖果,就能得到各種各樣的糖果,如果保留下來,足夠我們吃一段時間的。
  •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漢中人的不一樣的味道!
    曾經有人問我,什麼是年味,在我看來,年味就像人的大腦中的一個程序,每到臨近年關時就會自動運行,它不僅會調到人們回家的衝動,更會讓味蕾,充完對美好味道的期待,秦巴大山間,小小的一塊饃,也能成為最受歡迎的年味,很酥、很脆。溫暖的陽光下,看似普通的掛麵,卻讓一家人廢寢忘食,用智慧打造的刨湯宴,好山好水中尋找鄉土佳餚,什麼才是漢中的經典年味呢?
  • 【尋味合肥】合肥人記憶深處的年味:奶奶牌糯米圓子20年吃不夠
    我們不再放小時候最愛玩的鞭炮,也不再擔心年後寫不完的作業。曾經在一起吃年夜飯、一起放炮仗的人,或許也沒法聚在一塊兒了!雖然有很多人說,今年的「年味」越來越淡了,但過年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你記憶中最深的年味兒還記得嗎?你心中「合肥年味」是什麼呢?是香腸臘肉、還是清蒸鯽魚紅燒肘子、是媽媽織的那條嶄新的毛線褲、還是爸爸手摺的壓歲錢紅包?
  • 農村過年年味淡?來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還有十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小時候在農村的我是很期待過年的,因為那時候農村是很有過年的氛圍的,但現在農村裡過年的年味越來越少了,最近幾年,農村過年都靜悄悄的,每家每戶也沒有動作,一點都看不出來是春節。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來一起尋找記憶中的年味。以前過年,農村每家都會貼對聯,掛高高的紅燈籠,還會貼窗花,貼福字,有些手藝好的長輩會自己剪很多有春節寓意的剪紙,剪出來栩栩如生,像極了。大年三十那天,村裡能響一天的鞭炮聲,望過去,一個村都是紅的,因為地面上有很多鞭炮屑。晚上,肯定要放煙花的,村裡的老人們還會敲鑼打鼓,每個人都出來看,聚在一起,那時候多熱鬧啊。
  • 新春福器好物,守護記憶中的年味
    正所謂食無定味,適口者珍。雖然每個人的經歷不盡相同,對味道的理解和感受不同,但一個人味覺的形成,往往離不開兒時和故鄉。人在異地打拼多年,除了懷念家鄉的親朋故友,再就是懷念家鄉那最熟悉、樸實的味道了!最有記憶點的味道,永遠都來自家鄉。然而家鄉的味道,越來越難嘗到,兒時的年味,也只是偶爾讓人提起。
  • 吃遍山珍海味,依然想念記憶中那一道道「年味」!
    最近小夥伴們是不是都在數著天數過日子再沒幾天就要過年了急切的心底莫名生出絲絲歡喜春聯、鞭炮、大紅燈籠團圓、聚餐、走親訪友這個一年中最喜慶的節日讓所有人無比期盼但有網友會說如今的春節都不如小時候總感覺找不著兒時那種年味...
  • 「年味」銀川——帶你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年味」銀川——帶你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兒 2019-01-18 18胡耀榮 攝   中新網銀川1月18日電 (於翔 胡耀榮)老照片、老物件、老場景,勾起了不少市民兒時過年的記憶……1月18日,新年來臨之際,一場以「年味」為主題的光影圖集特展在銀川市文化館拉開帷幕。
  • 記憶中的年味 丨 東西南北中,最濃中國年!
    說起年味,一般都是兒時記憶中的味道!年味淡了,主要是心情變了。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或者讓年味再成為記憶東西南北中,這幾個地方你不能不知道!三、純正中國城——山西平遙中部的山西省,除了山西平遙古城的中國年活動外,還有大同古城、太原古城的年俗活動,尤其太原打造的盛世燈光秀,絕對震撼!
  •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新化篇》央視科教頻道濃情上映
    紅網新化站2月23日訊(記者 黎明明)在大年初五晚八點多,CCTV-10科教頻道《味道》欄目《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新化篇》濃情上映。新化:尋找記憶中的年味央視濃情上映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新化篇》共50分鐘,全片以「什麼產新化人過年的第一口」為主線,貫穿著「什麼是新化人過年的第一口肉、什麼是新化人過年的第一口米
  • 記憶中的溫州味,從一頓有儀式感的年夜飯開始
    作為土生土長的溫州人,我們一起來細數下溫州的年俗,記憶中濃濃的溫州味道。撣新在溫州,臘月或者臘月過後,如果當你走到街上,會看見家家戶戶都是在撣新,一家老小,拿著掃帚、抹布,屋裡屋外的打掃,趁著這個機會把家裡堆積的灰塵也好、垃圾也好統統都撣出去,撣新過後,整個家都嶄新嶄新的迎新年,而且撣新要在農曆24祭灶神之前。
  • 【薦讀】杜德玉 | 記憶中的年味
    轉眼又到臘月,故鄉的年味開始從家家戶戶的窗口裡溢出來,如嫋嫋青煙一樣扶搖而上,化作一縷淡淡的鄉愁,縈繞在遊子眷眷的心田裡。一、做年粿兒時的記憶中,家鄉的年味最初是伴隨著潺潺的流水聲,從村口的水碓房裡汩汩流淌出來的。一進入臘月,村頭的水碓房就喧騰熱鬧起來,吱呀吱呀的水磨聲晝夜不停地在歡唱著。一撥又一撥的人群在水碓房進進出出,家家戶戶都輪流在裡面忙碌著。
  • 舌尖上的年味|尋味八閩 尋找記憶中的味道
    舌尖上的年味則是凝結在舌尖上的回憶是寄託牽掛、凝聚鄉愁的溫暖味它是老舍心心念念的雜拌兒是王蒙過年才能吃得上的一頓肉是莫言記憶中帶錢的餃子是冰心筆下噴香的裹滿「紅糟」的糟肉勾著你去回味、去尋找、去想念跟著藥學學子們尋味八閩不僅僅是短暫地一飽口福
  • 記憶中的年味,過年風俗都有哪些
    每年春節期間,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息,各個商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子們,手裡都是大包小包的,臉上洋溢著節日快樂的笑容。新春賀歲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鬱,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 貼對聯,玩鞭炮,看春晚,你記憶中的年味還有什麼?
    今年的年,過得不僅沒有年味,而且是在人心惶惶中度過。不知何時起,我們足不出戶,只能在房中玩手機,看電視,刷新聞。為微博上一條又一條的新聞熱搜感到痛心,每一天,感染病毒人數在增加,還看到各種其他意外狀況:墜機,地震……人都說,先苦後甜,那2020接下來該是要有多甜,才能對得起現在受的苦啊!沒有年味的春節,你們記得記憶中的年味是什麼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