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中珠澳高鐵近期規划動作頻頻,且已被上升為國家乃大灣區之列的廣東省頭號重點項目,未來將以南沙為中心點驅動珠江口西岸四大城市(廣州、中山、珠海、澳門)的快速聯動,目前在南沙已非常明確的將會途經設站於南沙樞紐(萬頃沙)、慶盛兩大站 。
今天(3 月20 日),部落還要給大家釋放此條備受矚目的高鐵線南沙另一設站的規劃重磅,它就是部落一直頻繁刊載且為南沙極高大尚的創新金融中心-「國際金融島(橫瀝島)」,其實,很早前部落就點評的知南快線,它現則被廣中珠澳高鐵線所替代,不出的所料,廣中珠澳高鐵設站於「橫瀝東站」已成為實錘,橫瀝島五條軌道交通的強力規劃 ,其中三條都規劃為跨城線(NS2【廣州32號線】、十八號城際、廣中珠澳高鐵),再次撼撐南沙國際金融島的未來中心地位。
明珠灣起步區區塊
明珠灣區位於南沙新區中部,規劃面積 96km2,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為 54km2。核心灣區起步區包括蕉門河以西地區、靈山島尖、橫瀝島尖以及南沙慧谷地區,總面積 約 28.5 km2,其中陸域面積約 18km2。
規劃理念:韌性 生態 便捷 緊湊 宜居、特色
規劃定位:南沙的金融商務發展試驗區
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金融服務和商業服 務。推動粵港澳金融服務合作,探索開展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先行試驗。進一步構建粵港澳金融和商貿服務合作新機制。建成服務珠三角、面向世界的珠江口灣區中央商務區。
規劃結構
在蕉門水道、上下橫瀝水道交匯處,由橫瀝島尖、靈山島尖、及西部工業區的公共中心節點匯集,形成綜合文化休閒及高端商業商務職能的核心區。連同規劃範圍外的南海之門,形成公共活動中心節點序列圍合核心 灣區的環抱態勢,以強有力的中心姿態吸引各種人流、物流、信息流與資 金流的匯集,形成規劃區域強大的磁力中心。由核心節點出發沿蕉門水道、 上下橫瀝水道放射出三條水脈,以此為基礎對規劃範圍內的用地進行功能 分區,形成綠化景觀及公共空間系統的主脈。各個分區的空間結構以此為綱,充分依託現有的水體,生長出各具特色的次級系統,形成具有嶺南特色的水城共生的城市空間。
橫瀝島尖功能分區:
主要功能包括商務、商業、會議、醫療、科創、居住。
1)金融總部功能區:位於橫瀝島尖中南部,是南沙金融總部功能核心區域,將建 設南沙城市地標,是南沙重要的形象展示區域。
2)會議論壇功能區:位於橫瀝島尖最東部,主要包括會議、酒店、金融使館等功能。
3)科創商務功能區:位於橫瀝島尖中北部,主要發展商務、科技研發總部辦公等 功能。
4)休閒港灣功能區:位於橫瀝島尖東北部,主要碼頭及相關商業服務配套功能。
5)醫療功能區:位於橫瀝島尖西南部,已建設區域級綜合醫院,未來將形成醫療 產業集群。
6)居住功能區:兩片居住功能區,形成橫瀝島尖的居住配套。
南沙橫瀝島尖交通規劃
(一)規劃目標構建暢達、舒適、綠色、智慧的綜合交通體系,滿足規劃區出行需求。
出行時間目標:「15/30/60」,即通過軌道交通、骨架道路系統 15 分鐘到達蕉門、珠 江東、南沙灣等鄰近組團,通過「三高三快」、地鐵 NS2 線、18 號線 30 分鐘到達周邊地 區、廣州中心城區及周邊樞紐,通過廣中珠澳高鐵、灣區高快速路 60 分鐘通達深圳、 中山、珠海、香港、澳門等灣區城市。「三高」指東新高速、廣澳高速、南沙港快速,「三 快」指西部快速通道(規劃)、南沙大道、東部幹線(規劃)。
方式結構目標:「80/75/60」,即綠色交通佔全方式出行比例 80%,公共運輸佔機動 車出行比例 75%,軌道交通佔公共運輸比例達 60%。
(二)對外交通系統規劃
(1)構建「雙快」系統直達重要交通樞紐及灣區城市
通過廣中珠澳高鐵、地鐵 NS2 線、18 號線及京港澳高速、廣深高速等高快速路構 成的「人字型」通道高效聯繫廣州市區、深圳、佛山、東莞等周邊城市。
軌道交通對外聯繫圖(大灣區層面)
(2)通過軌道交通、區域骨架道路系統通達鄰近組團
通過地鐵 NS1 線、NS2 線、15 號線等快速到達南沙灣、蕉門、珠江東等地區。對接「三高三快」系統,構建互聯互通、轉換順暢的骨架道路系統實現組團間便捷聯繫, 南北向打通星燦路跨江隧道、安益路南延珠江東隧道,東西向強化橫瀝中路、大元路兩 條主幹路道路功能。
軌道交通對外聯繫圖(南沙新區層面)
道路交通對外聯繫圖(南沙新區層面)
(三)內部道路系統規劃
規劃區內形成「二橫四縱」骨架路網結構,二橫為大元路、橫瀝中路;四縱為包括 靈新大道、鳳凰大道、星燦路與安益路。
(1)主幹路:包括大元路、橫瀝中路、靈新大道、鳳凰大道、安益路、星燦路, 路網密度為 1.81km/km2。
(2)次幹路:包括橫瀝大道東、舊三多路、金融大道、合興路、舊南路、義沙路、 新北路、新聯路,路網密度為 2.20km/km2。(3)支路:公共運輸、自行車和行人優先道路,路網密度為 4.90km/km2。
道路交通規劃
(四)軌道交通規劃
規劃區內現狀在建地鐵 18 號線,規劃廣中珠澳高鐵、地鐵 NS2 線、地鐵 15 號線、 地鐵 NS1 線。其中,橫瀝站為 18 號線、15 號線、NS2 線三線換乘中心,橫瀝東站為 廣中珠澳高鐵、NS1 線、NS2 線三線換乘中心。
軌道交通規劃 軌道交通規劃軌道
(五)水上交通規劃
規劃區內設置 IFF 會址中心碼頭,並預留金融島南側碼頭,承擔水上巴士、輪渡、 遊艇線路,以及兼顧私人遊艇碼頭的功能。
水上交通系統規劃
(六)慢行交通規劃
規劃打造連續慢行空間,沿靈新大道、鳳凰大道布設區域綠道,串聯橫瀝與周邊功 能組團;沿舊南路、新聯路等沿線服務道路布設慢行聯絡道,實現組團內部鄰裡社區聯繫及與交通設施的無縫連接;依託上橫瀝水道、下橫瀝水道、內河湧設置濱水步道,聯繫城市街區和濱水區,滿足城市居民及遊客的休閒、觀賞。
規劃打造地下連廊或空中連廊,打通以地鐵站為核心的地下空間,底層商場之間構建空中連廊,打造立體慢行空間。
慢行系統規劃圖
橫瀝島現規劃項目:
國際金融論壇(IFF)、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沙分院、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南沙分院。
未來重大規劃核心項目:
期貨交易所、大灣區商爭銀行。
現狀島內河湧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