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18日訊(記者 俞熙娜 劉健 通訊員 李凌婧 周天琦)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將「穩企業」作為今年一項十分突出的工作任務。
2018年,祐康食品(杭州)有限公司交出一份令人驚喜的成績單:年銷售額4億多元,同口徑毛利率超2015年3個百分點。2019年1月7日,為期一個月的祐康系十家企業聯合管理人公開招募意向投資人預重整報名截止,多家實力名企進入角逐名單。這意味著,祐康將迎來新的主人、新的開始。
政府果斷出手、企業回歸主業堅持創新、經銷商抱團自救……一個曾因多重因素疊加而瀕臨破產的民企,歷經3年,起死回生。其中的點點滴滴,為當前「穩企業」工作提供了諸多啟示。
冷飲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製作雪糕。祐康食品供圖
棄還是救?
政府的抉擇背後
連綿的冬雨,溼冷異常。但走進祐康食品廠區,記者卻感覺「熱氣撲面」:車間燈火通明,工人在蔚為壯觀的流水線旁忙碌;一輛輛冷鏈車候在冷庫門口,等待裝箱……
祐康食品總經理朱青平,站在二樓默默地俯視著車間,享受著這一刻的喧鬧。同在此地,3年前曾是一片蕭瑟——因為集團資金鍊斷裂,祐康食品被迫在臨近春節生產旺季全線停工。
「集團管理層散了,兄弟公司散了,工人放假了,只剩食品團隊守著一點庫存過日子。」聽到風聲的杭城市民,手持消費券到各網點大量提貨,經銷商也在焦急催貨。祐康還有明天嗎?當時已在祐康打拼15年的朱青平,第一次感到茫然無措。
祐康還有明天嗎?2015年11月16日,祐康食品停工第一天,這個命題同樣拋到江幹區委、區政府面前。十幾個部門緊急召開聯席會議:祐康,救還是不救?
「當時大家都認為,祐康品牌有20多年歷史,杭州人認同它,有感情,就此倒下太可惜!」杭州錢塘智慧城管理委員會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芳,對這場不同尋常的會議記憶猶新。
更關鍵的是,祐康食品一直運行良好,這次只是受了牽累。「救一把、扶一程,也許能盤活這筆優質資產。」
怎麼救?王芳說:「當時祐康債務很高,僅食品公司就欠供應商一億多元;旗下項目繁雜,除了房地產還有包裝公司等8大產業,不確定因素太多。」
抽絲剝繭,江幹區最終定下9字方針:保企業、保品牌、保員工。只救優質資產,只保祐康品牌,「腐肉」全部割離。十幾個部門組成幫扶專項工作組,分頭行動:發改局對接銀行,延長貸款期限;商務局負責消費者權益保障,確保提貨券「有店可兌」;政法委做好動員,穩定工人、經銷商和供應商信心;區政府牽頭,尋找投資者……
「只有一個月時間!」一線生產管理幹部陶建良,默默地關注著進展。這位在祐康工作了20多年的老員工很清楚,「如果12月重啟資金進不來,無法重新開工,就趕不上第二年1月的新品發布會,屆時,所有經銷商和工人都會失去信心,祐康產品將徹底從貨架消失!」
曙光,一點點亮起來。經政府牽線搭橋,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來了,購置原材料的500萬元救急款到了;暫時擱置債務,「經營性託管」的解危方案出爐,明確把經營權仍交給專業的祐康食品團隊……
2015年12月14日,停工28天後,祐康生產廠區的燈光重新亮起來。整個停產期間,沒有一家債主上門逼債,沒有一家供銷商鬧事,更沒有發生員工大規模辭職或維權事件。
多方保駕護航下,祐康度過最危急的時刻。
模特向消費者展示祐康冷飲新產品。
走還是留?
多方的抱團自救
臨近春節,一場場祐康2019年冷飲新品發布會陸續召開。這兩天,紹興分公司經理華安正加班加點拜訪經銷商,「超額完成任務能享受超出的分成獎金,大家的幹勁當然足!」
不止是華安,過去的2018年,每一位祐康一線生產員工,月薪都上漲了1000多元。破產危機似乎「雁過無痕」。
然而,2015年的風暴,不可避免地讓祐康遭受重創。2016年,祐康的消費券預售從原本每年過億元驟降為不到千萬元。昔日的合作夥伴,有的抽身撤離,有的遲疑觀望。跌落谷底的祐康,靠什麼再站起來?
供貨商、經銷商、一線員工……每個人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堅決自救」,這是供貨商杭州東安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農的回答。當時祐康還欠著他700多萬元貨款,可他選擇繼續合作。「想明白了,要想拿回欠債,必須抱團自救,以時間換空間解決債務。」而在祐康內部是更多的自救行為。祐康人力資源總監張時勝告訴記者,當年祐康在穩定生產之後,推出「三級合伙人」制度。「部門和分公司經理、門店長,都被納入內部合伙人範疇,收入與效益掛鈎。理論上,人人都是『小老闆』。」張時勝說,以前大家拿的是死工資,現在還可以拿超額任務的效益分成獎勵,這使每個祐康人都湧動出創業激情。
「堅持創新」,這是經銷商張玉明的回答。「這一回祐康聚焦主業,把擅長的事做到極致。」身為祐康的老搭檔,張玉明對產品的變化最敏感。從2016年開始,張玉明發現祐康開始大膽推陳出新。比如,瞄準早餐餐桌,專門為媽媽們生產手撕紅糖饅頭、桂花米糕等方便早餐;把冰淇淋當零食賣,首推分享裝的小蛋筒。
過去3年,祐康新產品銷售佔比超20%,是過去的一倍以上。僅2016年首推的紅糖饅頭,一年就賣出3000多萬元。「他們用不斷更新的產品告訴消費者,祐康,從未離開!」張玉明感慨道。
「堅定信心」,這是祐康行政人員徐君輝的回答。在新品發布會手冊上,他劃出了自己認為祐康歸來的另一個理由:「一個企業的發布會,江幹區領導必到,物產中大領導必到。在這種關鍵時刻出現,這是給市場信心。」
祐康推出的冷飲新品「牛油果冰淇淋」。
守還是創?
企業的未來路徑
在祐康工廠的入口處,兩側各立著一個雕像,左邊是三個石匠,提醒祐康人要時刻秉持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右邊是一隻雄鷹,記載著祐康人熟知的故事「鷹之重生」:當老鷹活到35歲,它必須飛到懸崖上,用巖石把喙敲掉,把指甲和羽毛拔掉,讓新的長出來,它才能重新飛翔,再活30多年。
在祐康人看來,過去3年,就是他們必須經歷痛苦、磨礪的日子。它不僅令祐康人清醒,更在痛定思痛中,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朱青平坦言:「這3年的努力,只是『提升』談不上『跨越』。如果祐康僅以恢復往日的榮光為目標,那註定走不遠。」
騰籠換鳥、轉型升級、「網際網路+」……這家傳統企業的管理團隊,如今無比熟悉這些名詞。他們期待的是:破產重整,為祐康插上騰飛的翅膀,實現質的飛越。
企業重整司法程序還有一個過程,現在無法預測,誰將最終入主祐康。但祐康人已經開始勾勒藍圖——
朱青平說:「你看,祐康廠區佔地144畝,擁有完整的生產、倉儲和物流體系,能不能把這裡升級為冷鮮共創產業園,邀請更多品牌拼盤進駐,聯手打造冰淇淋文化館等,通過『旅遊工廠』模式,把這裡變成新的流量集聚點?」
「你看,祐康在杭州有20家配送中心,能否建起祐康會員中心,通過手機下單,當天就免費送貨上門?……」
江幹區同樣對重整充滿期待。「在江幹區的發展中,以祐康為代表的民企作出了巨大貢獻。相信通過這次重整,祐康會越來越好,我們也將努力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江幹區委書記滕勇說。
從巔峰到低谷,再堅強地爬起,走過逆境的祐康,正以蓄勢待發的姿態迎接重生,靜待花開。
【聲音】當好市場的「守夜人」
浙江省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 楊軼清
祐康的歸來,無疑給這個溼冷的冬天增添了一點暖意,讓人備受鼓舞,也給浙江的民營企業及政府上了生動一課。
對企業而言,2015年的祐康危機再次驗證了盲目擴張的風險。尤其在當下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做強做大主業是民企的立身之本。祐康得以從逆境中走出,歸根結底靠的是企業的內生動力,緊緊圍繞食品主業,在管理上持續精細,在產品上推陳出新,最終在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中再次獲得成長空間。
於政府而言,當民營企業遇到難關時,政府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首先,政府要敢於擔當。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鐵柱鋼梁」。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民營企業有自身優勝劣汰的規律,但遇到特殊情況,政府也要義不容辭地挑擔子。祐康就是一個特例。它的破產危機,並不是食品主業經營困難,而是受房地產欠款、創始人去世等外在因素影響,政府第一時間選擇「保企業、保品牌、保員工」,短時間內幫助企業恢復生產,體現了政府穩企業穩增長的魄力。
其次,政府也要善於作為。敢於擔當,並不意味著直接幹預或大包大攬。在祐康主業起死回生過程中,政府恰到好處地用好「有形之手」,政府職能「到位而不越位」,也是祐康這3年再回高點的關鍵所在。穩企業、穩增長、促信心,最根本的途徑,還是民營企業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和各級政府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凡是市場能自主調節的就讓市場來調節,凡是企業能幹的事就讓企業來幹,政府要不斷轉變職能,大幅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通過有導向、有溫度的改革舉措,比如優化「最多跑一次」、提高服務效能等,讓民企在政策上有更多獲得感。
改革關頭勇者勝。改革開放40年,民營企業迎來發展春天。對於各級黨委政府來說,只有當好春天的守護者,當好市場的「守夜人」,全力為民營企業的健康順利發展保駕護航、服務好,及時解決好它們遇到的各種問題,才能保證浙江民企在百花爭豔中更加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