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網山丹訊 近年來,山丹縣東樂鎮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共建共治共享,狠抓基層綜治組織建設,強化法制宣傳教育,深入開展重點整治,不斷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全鎮治安向好、社會穩定、平安和諧的社會大局全面鞏固。
以政治統領貫穿始終,確保基層治理強基固本。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著力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組織引導全鎮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及鄉賢等各方力量同心共向,持續深化鞏固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規範開展農村黨員「固定活動日」活動和機關黨員「主題黨日」活動,高標準打造五墩和大橋村整村推進黨建示範點2個,全面完成五墩、山羊堡2個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轉化工作,100%的村完成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工作,全鎮10個村全部選聘了未就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高校畢業生到村擔任文書,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破零」。持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紮實開展「四抓兩整治」,對標對表鞏固提升10個村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抓牢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高標準發展年輕黨員14名。深入推進農村黨員信教問題專項整治,廣泛開展「一亮一爭兩促進」活動,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不斷深化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持續開展「黨紀教育一刻鐘」活動,嚴肅查處違紀違規黨員。健全完善村幹部隊伍規範化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從引導廣大群眾從思想上政治上武裝頭腦,講政治、守紀律、講規矩,通過回應群眾之所呼,切實把基層社會治理做細、做牢、做實。
以自治消化村社矛盾,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進一步規範各村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小組、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運行機制,健全完善各村村規民約。強化社長工作職責,及時掌握群眾所思所盼,解決好每一名群眾與黨組織聯繫最直接最貼近的關係,當好群眾最親最近的管理人。通過「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決議」,對梳理的問題定期進行研判、辦理、解決。涉及惠農政策、產業結構調整的整體性工作,由村黨支部召集社長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各社推進落實;涉及群眾集體利益的事務,由社長逐級上報,村黨支部協調辦理;涉及群眾個人利益的事務,由社長牽頭辦理,村黨支部給予支持和配合。著力配強網格隊伍,不斷優化考評體系,讓網格員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及時發現問題調處矛盾,落實「一村一警一顧問」,實現全鎮10個村配齊法律顧問、駐村民警和法律工作服務室,扎牢「神經末梢」的首道「安全籬笆」。同時,整合黨員義務服務隊、青年志願者隊伍、農技指導員隊伍,在各村成立「百事服務團」,為群眾提供定期集中服務、定點上門服務,對群眾的服務需求做到即時回應。積極引導群眾主動參與移風易俗、精神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開展志願服務等活動,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至目前,各村「百事服務團」協調解決工程建設、拆舊復墾、環境衛生治理等全局性問題62件,各社自主解決低保評定、經濟糾紛83件,形成了事事有人管,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的工作格局。
以法治規範信訪秩序,確保長效機制運行有序。採取普法月集中學法、逢會講法、典型事例說法等措施,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從各村「兩委」委員、監委委員、「兩代表一委員」和群團組織成員中推選人員,分別組織成立「百姓參政團」,認真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嚴格按照村民議事程序和「百姓參政團」工作規程,統籌推進鄉村振興、三大攻堅戰、「三大革命」和改革創新等各項工作任務,對村莊規劃、工程建設、監督落實全部通過「四議兩公開」的形式確定。大力推進鎮、村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在集鎮新區高標準打造集綜合治理、信訪調處、司法調解於一體的「五治融合」綜治中心1處,不斷健全完善運行機制,著力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切實提升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實戰能力。深入實施「七五」普法,不斷健全完善「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組織百姓參政團成員和法律顧問積極主動深入到田間地頭,通過法制講座、「以案說法」、以群眾身邊事講法說法等方式,普及群眾日常生活涉及的法律知識,著力引導全社會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進一步完善鎮、村、社調解網絡機制,有效排查化解初信初訪類信訪矛盾糾紛。嚴格落實法治宣傳機制,對生活困難當事人給予救濟幫扶,為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無償提供法律援助。至目前,共開展矛盾糾紛排查160餘次,摸排苗頭性矛盾糾紛5件,成功調解矛盾糾紛5件,調解成功率100%,全鎮無進京赴省到市非法上訪事件,切實形成了「大事一起幹」的良好局面。
以德治滋潤社會氛圍,確保政治生態風清氣正。堅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圍繞個人品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各村探索建立道德評判標準,組織成立了「道德評判團」,對影響地方和諧發展的人和事進行掌握和評判,批評和曝光不文明不道德行為,弘揚社會正氣。對全村階段性重點工作按期評判,對社會矛盾、鄰裡糾紛進行隨時評判,對公共區域內環境衛生定期評判,對群眾發展增收情況雙向評判,對「兩委」班子成員工作成效年底評判。今年,結合「人美、家美、村美」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行動開展,設立「紅黑榜」,「群眾好壞大家判」蔚然成風,道德標準進一步彰顯,全民道德意識和行為約束明顯增強。至目前,全鎮設立文明之星榜10處,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1處、文明實踐站所11處,創建省市級文明村4個,評樹五星文明戶、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90個。城東、城西、大寨3個村已有486戶群眾參與積分評定和兌換,255戶通過積分兌換了價值5552元的物品。
以智治驅動平臺創新,確保社會治理精細高效。不斷強化智慧黨建引領,依託甘肅黨建、社區矯正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管理平臺等「掌上課堂」,積極探索「網際網路+社會服務」管理創新機制,有效整合網際網路、手持終端、視頻監控、雪亮工程等先進技術在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中的應用,著力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平臺,持續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和平安東樂建設向縱深發展。不斷強化群防群治,安排網格員主動通過綜治E通手機APP上傳矛盾線索、安全隱患等信息,早發現、早解決、早處置,真正做到「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積極探索「村級事務規範化、小微權力陽光化」,建立小微權力清單化管理平臺,製做《村級事務權力清單》APP,形成了幹部用權明晰、群眾辦事明白、追究責任明確、辦事結果明了的「四維明白圖」。堅持「有黑掃黑、無黑除惡、無惡治亂」的原則,將「掃黑除惡」與鄉村振興、環境整治、項目建設、民生保障以及土地徵用、違建拆除等工作結合起來,著力打造群眾性綜治「雪亮工程」,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和非法集資、金融詐騙、高息放貸等非法活動,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切實做到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鎮、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著力構建了一個環境優美、管理規範、設施完善、服務周到、文化氛圍濃厚、人際關係和諧、道德風尚良好的共建共治共享文明新東樂。 (王彪 陳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