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哪家茶樓好?廣州茶樓推介

2020-12-16 匠造君說美食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廣州亦是中國十大美食之都,民間有「食在廣州」的美譽。

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而廣州早茶是一種民間飲食風俗,「請早茶」也是廣州人一種通常的社交方式。茶樓的點心講究精、美、新、巧,種類繁多。廣州人把飲茶稱為「嘆茶」(即享受之意),至今仍流傳著「嘆一盅兩件」(即享受一盅香茶、兩件點心之意)的口頭禪。

廣州有不少著名的茶樓,也有一些出名的街頭小吃,大家亦可一試。廣州的北京路和上下九步行街是美食集中地。今天匠造君就和大家介紹幾家在廣州比較出名的茶樓和街頭小吃,大家有機會可以去嘗試一下。

廣州蓮香樓:百年老字號

廣州的蓮香樓始於1889年光緒年間,位於廣州的百年總店。建議避免點脆皮蘿蔔糕,糕酥餅是蓮香樓的招牌菜。

地址:荔灣區第十甫路 67 號(上下九)

陶陶居總店:康有為曾是座上客

陶陶居是廣州百年老字號的茶樓,據說早於光緒年間創立,是文人雅士聚首之地,康有為更曾是座上客。總店以外,陶陶居另有多間分店,大家到廣州時不妨一試,一嘗廣州的點心和茶。

地址(總店):荔灣區第十甫路 20 號(上下九)

廣州酒家:享譽「食在廣州第一家」

廣州酒家始於1935年,前身是西南酒家。在廣州有多間分店,享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三色龍蝦」、「白玉羅漢」、「廣州文昌雞」、「百花釀鴨掌」等是鎮店之寶。單是酒家內部的氛圍和環境就值回票價,是照相打卡的好地方。

地址(總店):文昌南路2號(上下九)

點都德:每家分店都以樓名命名 聚福樓

另外一家要介紹的茶樓就是「點都德」。這家茶樓的品牌宣稱有80多年歷史,現在於廣州各處和深圳都有分店,每家分店都以樓名命名,就如深圳第一家的分店叫「點都德——華強樓」。這個品牌更拿下「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址(總店):龍津中路587-589號

銀記腸粉店:馳名腸粉老店

茶樓以外,廣州街頭也有腸粉專賣店,這間「銀記腸粉」已有逾50年歷史,賣的是傳統布拉腸粉,蔡瀾亦曾經到訪。這裡售賣各款腸粉,其中以牛肉腸粉和鮮蝦腸粉最受歡迎,亦有售賣各式粥品。現時,「銀記腸粉」已開設多間分店。雖然腸粉、粥品在其他城市亦隨處可見,但大家去到廣州亦不妨嘗試一下。

地址: 文昌北路345號(老店);上九路79號(上下九)

南信牛奶甜品專家:雙皮奶以外,還有「牛三星」

這家位在上下九的「南信牛奶甜品專家」,賣的雖是薑汁撞奶、雙皮奶,看似平凡,但依然吸引不少廣州本地人和遊客到訪。除了雙皮奶,南信的「牛三星」也相當出名。「牛三星」是廣州的傳統小食,以上湯煮熟切成薄片的牛心、牛腰、牛肚,喜愛吃內臟的朋友記住不要錯過。

地址:第十甫路47號(上下九)

達楊原味燉品——必食的椰子燉竹絲雞

這是廣州的燉湯店,其中以椰子燉竹絲雞最受歡迎,最早賣完。椰子燉竹絲雞以原隻椰子盛載竹絲雞和燉湯,打開椰子蓋就能享用。除此之外,店內還有賣其他特色燉湯,甚至連「燉老龜」也有(聞說會在碗內看到清晰的龜殼)。

地址:越秀區文明路160-161號

風味館——地道「牛三星」

在達楊原味燉品飲過燉湯,大家可走幾個街口到「風味館」吃一碗地道「牛三星」。「牛三星」是廣州的傳統小食,風味館開店20多年,招牌菜無疑是「牛三星」。此外,還有牛雜湯麵、牛腩湯麵,牛百葉湯等等。大家還可以嘗試一下搭配牛腩或牛雜的「陳村粉」(即河粉)。

地址:越秀區越秀南路161 號

相關焦點

  • 廣州茶樓那麼多,哪家「廣味」更足?
    將近200年的早茶文化發展,在廣州催生出了大量茶樓,而人們在日常「飲茶」生活中也往往會對各大茶樓進行對比,看看哪家茶樓「廣味」更足。在廣州,能叫上名字且頗有些名氣的茶樓就有幾十家,在這裡,小編就挑選幾家比較有代表性的茶樓做個簡單的對比,看看哪家茶樓「廣味」更足。
  • 一座茶樓,就是一部廣州歷史
    、茶點的歷史圖片廣州一座茶樓就是一部這兒的歷史璀璨滄桑、樸實繁華我站在上下九的路口回頭看好像看到廣州酒家一百年前的樣子就像我手裡的點心吃起來還有上世紀廣州的味道1929年廣州槳欄路添男茶樓民國時期,廣州西堤二馬路慶男茶樓
  • 消失中的廣州老字號茶樓
    據記載,槳欄路原茶樓同業公會會址內,存放有一塊樟木木刻牌匾,上刻「成珠樓」,下刻「乾隆十年」(1745),這一實物說明成珠樓是至今尚存的廣州最老的茶樓。廣州茶樓歷史:廣州飲茶的習慣十分悠久。據記載,槳欄路原茶樓同業公會會址內,存放有一塊樟木木刻牌匾,上刻「成珠樓」,下刻「乾隆十年」(1745),這一實物說明成珠樓是至今尚存的廣州最老的茶樓。
  • 廣州茶樓文化展進駐國金中心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朱偉良)26日,廣州茶樓文化展在西塔國金天地舉辦。該展覽除了介紹陶陶居的百年發展史外,還結合廣東非遺文化做展示,包括宮燈、舞獅、粵劇戲服、茶點製作等。展出從一直延續到7月2日。陶陶居始於1880年(光緒六年),距今已有137年歷史,曾是各方文人雅士、名人商賈聚首之地,現今仍是廣州城裡最具名氣的茶樓之一。維新名仕康有為曾親題「陶陶居」這三個字,寓意來此品茗「樂也陶陶」。1993年被國家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1998年經國內貿易局批准為「國家特級酒家」。 2005年6月被公布為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
  • 廣州必吃茶樓
    祿運茶居·體育西總店·廣州必吃榜茶樓地址:(廣州)天河體育西路六運一街17號文昌樓2樓,地鐵體育西環境:就在小區的居民樓裡面,很有生活的氣息。上二樓就是,一樓醒目的必吃榜招牌,很接地氣,雖然環境很一般。服務:性價比很高的茶樓,人均幾十塊就可以了,前臺還可以幫你寄存行李,方便廣州遊玩。
  • 廣州的茶樓生意是因為什麼而興起
    廣州出口茶葉多,茶葉消費也多,市民尤其愛飲茶,即便遇上經濟不景氣,其他行業清淡凋敝,茶樓也依然客源旺盛,廣州人之嗜茶由此可見一斑。實際上,清朝前期,廣州並無茶樓,街道上多見茶水店經營店家自家配製的茶飲,也不設桌椅,只供行人解渴消暑,如今市面上如「王老吉」「黃振龍」等涼荼品牌,最初就是從這樣的茶店經營起步。後來這些茶店為改善經營,便擴大空間,添些凳桌,就此成為簡單的茶館和茶樓,吸引了許多平民大眾光顧。
  • 廣州本地人口碑好的茶樓 點都德憑實力上榜!
    很多人都說廣東人會吃、愛吃,每一個都是一枚合格的吃貨,而要說最出名的就要數廣州的早茶了。在廣州,幾乎每個人閒暇時都會去茶樓嘆「一盅兩件」,這可是老廣們不可或缺的日常。一壺好茶配上幾籠精緻的茶點,約上三五好友聊天嘆茶別提多愜意。在廣州人心目中,最能排上名號的茶樓可就非點都德不可了。
  • 經典老字號點都德,廣州早茶地標性茶樓
    經典老字號點都德,廣州早茶地標性茶樓每次朋友要來廣州旅遊的時候,都會瘋狂問我在廣州喝早茶要去哪裡才是最正宗最好吃的,身為一個在廣州生活多年的人,面對這種問題腦子還沒轉過彎的時候,嘴裡就下意識念出一個:點都德。這個廣州本土的老字號茶樓,相信肯定是眾多廣州人的心頭好,喜歡喝早茶的朋友一定都去光顧過。
  • 廣州阿喜茶樓 傳統茶文化一次探新之旅
    繼上海和深圳之後,廣州首家LAB店在市中心核心商圈開出。對於開在一線城市的旗艦店型,立品與喜茶團隊希望能以茶飲空間為媒介,與在地文化形成更深層的聯結,與這座城市的年輕人們分享品牌的故事。△廣州首家LAB店選址於天環廣場,廣州核心商圈中最具代表性的高端綜合體之一;而一路之隔就是初建於90年代的開放式社區,老廣街坊休閒寫意的生活方式與現代都市的快節奏日常在這裡交融。
  • 香港·廣州·茶樓喝茶的發展歷程
    1846年,才開始出現名副其實的茶樓。       今天與您分享的是吳旭霞所撰寫的《茶館閒情·中國茶館的演變與情趣》(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中第五章的內容。         1846年,香港開始出現名副其實的茶樓、茶樓區。茶樓區的地點就在文鹹東街和大道中交界的地方,開山祖是「三元樓」。三元樓開張後,生意很不錯,不久又有一位姓黃的商業巨子,看中了這行生意,開設了「得雲茶樓」。
  • 世界的景點,廣州的名勝與風俗,昔日茶樓與當今酒家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昔日茶樓與當今酒家。我國是茶葉的故鄉,廣州是茶葉之路的起點。廣州人的飲茶風俗.起源甚早。但早年的茶肆。多為簡陋的路頭小鋪,廣州人稱之為「二釐館」。到了清代中葉,在外商聚居的廣州十三行商業中心,才出現了廣州第一家新式的茶樓—三元樓。此後相繼建起的有怡香樓、福如樓、陶陶居、天然居、陸羽居等。本世紀初,「四大茶樓」崛起,它們是:文園、漠稿、南園、西園。
  • 喝遍廣州茶樓,哪一間是你的茶?
    ---✄-▶西關粵☞ 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北街53號勝利賓館2樓◐ 8:30-21:30(茶市8:30-11:30)☎ 020-81216688轉¥ 人均RMB80(茶位10元/位,周六日加收13%的服務費)
  • 在廣州茶樓吃早茶,點都德是首選,點心是真心不錯
    在廣州茶樓吃早茶,點都德是首選,點心是真心不錯提到廣州,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茶點。那麼對於廣州人來講,最懷念的還是記憶裡的味道。古老傳承的茶點工藝,匠心獨具的老字號,肯定是首選了。在廣州茶樓吃早茶,就有這樣一家最受歡迎的茶樓-點都德,去過的朋友都會被「他」的點心所折服,紛紛點讚!
  • 廣州人最愛茶樓排行榜
    廣州酒家,素有「食在廣州第一家」之美譽,代表著粵菜的頂級水平,同時也傳承了傳統粵式茶樓文化,早茶水平也是一流。懂行的食客一入門直奔三樓而去,坐下便熟稔的拿起點心單開始點餐。牛柳包盛載在一個深黑色的小鍋內,一番工藝包好蒸熟後,還要在這口小鍋中加入牛油與鹽爆香蔥白,再將牛柳包置於其中,上桌時才掀蓋,濃鬱的香氣伴著輕煙漫出,整鍋瞬間被搶至見底,就連墊底的大蔥都色香味美,無法忽略。
  • 在廣州,再也找不到一家正宗的廣式茶樓了嗎?
    ▲圖片來自蘋果日報但是,如果每位茶客都單獨點一盅茶,茶樓就需要增加更多的人手和器皿。所以為了節省成本,茶樓改用茶壺,茶盅不知不覺變成茶樓的「奢侈品」,茶博士也漸漸被淘汰。鼎盛時期,廣州可以聽粵劇的茶樓多達六七十家;九十年代末,就只剩下雲香樓、大同酒家、榮華樓等老字號還有粵劇表演;據稱,去到2017年,廣州的粵劇茶樓僅剩一家。▲圖片來源見水印如若不愛聽歌,茶客還可以「撚雀」。
  • 新派廣州茶樓探店
    廣州有「三茶兩飯」的講法,即早茶、下午茶和晚茶,午飯和晚飯。早茶一般是自由職業者或退休的老人家比較喜歡 ,周末一家大小團聚也喝早茶,而我們年輕一代的一般就是選擇下午茶或晚茶了。廣州喝茶一般叫做飲茶或嘆茶,不僅僅是喝茶那麼簡單,還要配上精緻的茶點,一坐下飲茶基本上都是一兩個小時,談天說地,下午茶更適合交流。
  • ~還是離不開早茶……這些廣州口碑好的茶樓你都吃過?
    突然想念起以前,一家人去茶樓喝的早茶果然,廣州人吃過山珍海味最後,還是離不開早茶...,「必吃茶樓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總有陶陶居,如今已有137年歷史。蝦餃妹在廣州的茶樓中首家社區茶樓自居。,是廣州最早期的旋轉餐廳之一。
  • 阿喜茶樓,廣州喜茶 LAB/立品設計
    繼上海和深圳之後,廣州的喜茶 LAB 店在市中心核心商圈中的高端綜合體天環廣場中開出。在這個男女老少全民喝茶的地方,隨處可見的「茶樓」就是廣府人生活哲學的載體。三五好友相約「得閒飲杯茶」,在「一盅兩件」中生出閒情逸緻,在怡然自得中獲得靈感。
  • 說起廣州早茶文化,你知道這三家老字號茶樓嗎?
    廣州有個說法叫「嘆早茶」。廣東話中的「嘆」是享受的意思,因此可見,在廣東人心中喝早茶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和文化。而且老一輩的人更是猶愛喝早茶,在廣州的各個大小茶樓裡,都可以看見幾桌單人或三兩老人一塊點幾盤點心,喝一壺茶一早上。
  • 歲月變遷,時光流逝,廣州茶樓裡的肉粽,我永遠的記憶
    大家好,我是石姐,關注美食,關注石姐廚房。石姐是四川人,我們小的時候,在端午節這一天,奶奶總是用雄黃泡酒,然後往我們小孩的額頭上抹,說的是防蟲避災,特別是防毒蛇;大人們還在門口掛菖蒲、艾草;小孩都必須用各種草藥熬的水洗澡;在吃的方面更是豐富,因為農曆五月,豆角、辣椒、黃瓜、茄子、番茄……都大量成熟了,小麥、油菜也已經收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