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濫用「記大過」是精神體罰
幾個學生在計算機室弄壞了空格鍵,結果被雲南北辰高級中學「記大過」處分。(1月10日《雲南信息報》)
「記大過」是學校管理中一種非常嚴厲的行政處罰,一般指向言行有重大過失的學生。幾個學生在計算機室弄壞了空格鍵,學校就以「記大過」的方式進行處分,一方面可以看出該校對學生管理之嚴厲,也算用心良苦;另一方面也讓人深深擔憂,被「記大過」的學生能夠接受得了這樣嚴厲的處分嗎?這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怎樣的影響?此外,「記大過」能從根本上消除學生破壞公共財物的現象嗎?
相比於財產賠償,「記大過」屬於精神處罰,而一旦背上「記大過」的處分,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沉重的心理負擔。雖然該校認為這只是一個形式上的決定,目的是製造出一種聲勢,不會記入檔案,也不會影響學生以後參加高考,但是面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動輒以「記大過」論處,到了真正該對學生「記大過」時,這種處分還會有實實在在的功效嗎?
高中生已經有了較強的是非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學生應該是可以改正錯誤的。另外,校方更應該考慮的是,學生為什麼會做出破壞學校公共財產的行為,其中會不會隱含著對學校管理的一些不滿情緒?或者學校還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倘若學校管理者能夠蹲下身子,用心去聆聽一下他們的心聲,說不定可以打開學生心結,讓學生發自內心地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過失,從而實現良性溝通,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筆者想到一則寓言。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它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它的心。」其實每個學生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教師唯有拿出內心誠摯的關懷,把自己變成一把細膩的鑰匙,才能真正進入學生心中。
面對學生弄壞計算機鍵盤這類行為,學校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作出適當處理,讓學生賠償甚至是加倍賠償並不為過,寫檢討也合情合理。但是,對當事學生「記大過」並廣發通告,非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相反可能會加深學生的逆反心理,為學校管理帶來更大的隱患,這顯然不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管理方式。
(作者系湖南省瀏陽市楊花中學教師)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