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照片中看1938年拆除前的太原古城:如今基本都已不存在

2021-01-09 小郭曰

一組80年前的珍貴照片

本文照片全部選自於2019年對外首次公開的《華北交通寫真》,照片拍攝時間1938年,記錄下了當時侵略者佔領不久之後的山西省會的畫面。本文所有照片均選自其中建築部分的內容,大多如今已不存在,因此顯得更加珍貴。

1937年11月8日 太原淪陷,太原古城在這場會戰中同樣遭受重創,雖然照片拍攝的時間距離此時已經過去了一年之久,但城中各處建築依舊沒有得到修補,可見一年前的那場戰鬥極其慘烈。本組的照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所拍攝的。

1938年的太原城

首義門

鏡頭記錄了1938年鏡頭下的首義門。這座大門自明初建立其,就因正對晉王府的位置,常年以來都不對城中居民開放。一直到1907年正太(太原到石家莊)鐵路的修建通車,因太原車站選址距離城門很近,關閉了幾百年的城門這才被首度打開。

畫面中的城門並沒有在太原會戰中遭受太大的損失,其雄偉程度堪比京城。解放戰爭的太原戰役中,城樓及其甕城部分損毀嚴重,次年此處進行了拆除,改造成為市民們所熟知的五一廣場。

迎輝門

城牆另外一側的迎暉門卻沒有如此的幸運,1937年11月8日清晨,日軍侵略者憑藉著優勢火力向太原城的東北與西北兩側發起猛烈的攻擊,無數發炮彈從天上傾瀉而下,重重地砸在城牆與城樓之上。

即使時間已經過去一年,這些留在牆體上地彈痕依然清晰可見。當然,這座城樓也沒有躲過建國初期的拆除運動,現已不存。

東北角樓

此照片標註著「東城牆」,畫面記錄下了當年太原城牆的角樓位置。即使是在一年前遭到炮火的洗禮,依然沒能將這座堅固的防禦工事完全摧毀。1938年的角樓下一條鐵道自南北穿行而過,如今的太原北站就距離此處不遠。

橋頭街

畫面記錄了1938年的橋頭街畫面。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古晉陽城在宋伐北漢中被毀。三年後,在原遺址北郊地區建立了歷史上有名的宋太原城,橋頭街的名稱則正是來源於宋太原城「朝曦門」外的護城河橋。

經過近千年的歷史變遷,橋頭街發展成為太原城中一系列老字號的所在地。

太原城內民宅

畫面記錄了當時太原城中一戶普通民宅的畫面。這也是舊時中國北方民宅最典型的樣式,畫面中這戶人家的大門緊閉,門上還貼著一副對聯。

太原鼓樓

照片的標註為「太原鼓樓」,畫面中所能看到的這座宏偉閣樓一直是明清幾百年內太原城中的制高點。「樓高愈十丈,雄鎮八門。」是對其最好的形容。

進入民國後,鼓樓被改造成為土貨成列館,南側城樓上的兩塊匾額即為閻錫山親手題寫。可惜的是,在1949年解放太原的戰役中,此處成為守軍的戰略制高點和堡壘,遭到炮火的猛烈轟擊,嚴重受損,建國後不久被拆除。

公署外望

此圖的標註為「公署計時臺」,從此處望去,1938年太原城內的景色盡收眼底。根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誌》所作記載,元朝是此處為中書省,明、清時期這裡又是撫院。

1911年10月29日,革命軍通過武裝起義佔領太原城之後,當時的軍政府就設置在此處。1937年太原淪陷後,一直到1945年為止這裡又成為日偽政府的辦公地點。

結語

1939年太原城詳圖

雖然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城市,但是一組老照片,就可以讓我們對其擁有全新的發現。

歡迎關注小郭曰百家號,更多內容可在個人主頁內查看。

相關焦點

  • 老照片再現1938年的湖南,看民國時期的湖南人生活環境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38年的湖南。圖為當年的湖南岳陽城市鳥瞰照。嶽陽建城始於公元前505年,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圖為1938年的湖南岳陽汨羅江。圖為1938年湖南長沙的狹窄街巷。長沙是湖南省省會,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發源地,有3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約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戰國時期始建城,屬楚國。
  • 民國地圖中的1928年廣州城:珠江邊密集的船屋,雨過天晴的沙面島
    本圖集內容全部選自1924年-1944年間所出版《亞東映畫輯》中關於上世紀20年代民國廣州的照片,是當時所留下非常珍貴的資料。此外,本圖集對所有原版照片都進行了重新上色,並且配合民國時期所出版的廣州地區進行說明。圖為民國年間的廣州市全圖,目前由日本京都大學館藏。
  • 民國時期中國人的生活場景:老照片帶您穿越到1938年的山東濟南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38年的濟南,通過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民國時期中國人的生活場景。圖為1938年濟南的泉水。圖為1938年濟南的泉水。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圖為1938年濟南人的生活場景:幾個婦女在帶孩子。圖為1938年濟南人的生活場景:男人們在一起休閒,女人在帶孩子。
  • 民國老照片:1933年的西安古城,還有大唐的模樣嗎?
    引子1933年與1936年,美國傳教士克勞德·畢敬士(Claude L.Pickens)來中國西北地區考察,拍攝了大量的人文古蹟照片,為今天的我們再看八十多年前的中國,留下了無比珍貴的瞬間。本期為西安古城的風光。1933年的西安畢敬士所在的考察團成員,坐在馬車上,一位中國馬夫走在前面。
  • 1938年鏡頭下的上海市:四行倉庫結束戰鬥不久,到處都是滿目瘡痍
    這是82年前的上海本文內容全部選自《亞東印畫輯》中關於上海部分的內容,所有照片拍攝的時間均為1938年。這些畫面集中地記錄下了淞滬會戰結束之後的上海日常生活的場景,非常的珍貴。為了更好的閱讀本文內容,筆者加入一張繪製於1938年的上海地區地圖,繪製方為當時的民國相關測繪人員,記錄了當時上海主要地區的街道名稱。
  • 民國西安城:80年前的老照片帶你領略不一樣的陝西!
    ,頗多趣味:有五層樓炮房,有塵土滿天;有膽大的山中少婦,有荒野中的罌粟;有紅軍與夷族吃血酒的奇聞;當然,還有很多的美食美酒……無論民國與今天,西安都是值得一遊的奇趣古城。 昭陵六駿之特勒驃   攝於1938年
  • 1938年民國航拍老照片,常凱申炸毀花園口是對還是錯?
    引子1938年,由於國民黨蔣介石嫡系部隊的臨陣脫逃,導致被包圍的日軍土肥原所部反而有攻破鄭州,再逼武漢之勢,慌亂的蔣介石只得下令炸毀花園口黃河大堤,當年6月9日大堤被國軍實施決口,此舉雖然阻礙了日軍的前進,但是卻給中國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人命財產損失,當時的美國記者哈裡森.福爾曼通過飛機航拍
  • 歷史上的今天:1938年5月17日,曹錕病逝,曾為民國大總統
    1923年10月,以5000銀元一票的價格,共收買了590名國會議員,曹錕被選為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世稱「賄選總統」。曹錕是直隸天津人,1862年出生,父親曹本生是船行的一名普通造船工人,一家10口度日艱難。
  • 在民國如何追星|1938年的《我是歌手》該請誰?
    1931年的一天,一個瘦小的姑娘走進上海明月社的考場,唱了一支民間小調。唱畢,女孩緊張地看著考官黎錦暉。黎錦暉和藹地說:「你有不錯的唱歌天賦,只是現在的嗓音太過纖細,只要你刻苦練習,將來一定會有出息。」這個當年只有 11 歲的女孩,就是日後享譽民國歌壇的周璇。如今,科班出身的年輕藝人是越來越多。即便已經小有名氣,仍要入校鍍金。
  • 太原1901——2000年大事記略
    辛亥太原起義第一槍  10月29 日,凌晨,姚以價率八十五標一、二營官兵五百餘人,誓師於狄村大操場,宣告起義打響辛亥太原起義第一槍。義軍趁破曉前的黑暗,奇襲太原城,裡應外合,不費一槍一彈智取首義門(原名承恩門)。
  • 民國議會會場、100年前祭孔大典等照片現身(圖)
    左下圖:三位民國「小綹」身著體面,儀表講究。經考證,該照片為絕版之作。  民國議會正在開會的場景、被焚燒前的闡福寺大佛、整整100年前的祭孔大典、身著體面講究的「小綹」……120餘幅拍攝於1919年前的京城老照片近日被發現,今天起在西城區文化中心免費展出。  這批照片來自日本攝影家佐藤三郎的攝影集《北京大觀》,該攝影集1919年出版。系統地展示了當時作為中華民國首都的北京政治、外交、文化、商業、交通、建築、風俗、社會生活等狀況。
  • 老照片:民國二十七年,淪陷後的太原城
    日本軍隊攻入太原"首義門"1937年11月太原會戰結束,日軍攻入山西省政府所在地及第二戰區指揮中心太原城,第二戰區長官閻錫山率領餘部南逃至臨汾城退守。日本軍隊佔領太原城1937年11月4日至9日太原保衛戰,是忻口戰役後傅作義率領晉綏軍進行的城市保衛戰,是太原會戰的核心戰役、太原會戰的最後一場戰役,為抗日戰爭早期的大型戰役之一。
  • 傳教女孩英文遊記現身 圖文並茂講泉州古城
    百年前英文遊記 再現古城風土人情銅版紙書、線裝本、紅皮封面,昨天下午在石獅博物館見到的這本書,出版於1902年,至今仍保存完好。全書有一百來頁,圖文並茂,還配有漫畫插圖和手繪地圖。封面上手繪的黑色七層塔分外吸引人,畫的是哪裡,你知道嗎?
  • 一民國時期
    七年以後的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袁世凱復闢帝制,朱啟鈐成為袁的支持者,並因此當上的中華民國的內務總長。這一段經歷,成為梁思成一度不願與其合作的重要原因。然而,正是這一要職,使改造京城的權力落到了朱啟鈐的手裡。
  • 1938年的老照片,梁鴻志接見王克敏,民國三個大佬齊出場
    這是1938年5月發布在日寇戰報上的一組照片,圖中的主角是梁鴻志和王克敏,一個是中國北方的漢奸頭目,一個是中國南方的漢奸頭目。照片記錄了王克敏到南京去會見梁鴻志以及接受日寇頭目煙俊六接見的整個過程。老兵發現,在這一組8張的照片中一人出現了3個當時中國的大佬級人物,除了上面說的梁鴻志和王克敏,還有另外一個真正的頭面人物,他就是林森。當然,就人品以及對國家和民族的感情來看,梁鴻志和王克敏跟林森根本就不在一條線上。
  • 幼兒園圈佔人行道,拆除!遂寧已集中整治59家
    據遂寧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幼兒園長期佔用人行道,考慮到幼兒安全問題,城管執法部門並未「一刀切」,而是多次介入協調勸導,但園方卻遲遲不整改。按照相關規定,執法部門只得趁暑假期間依法對其違建進行拆除,共拆除違法建築面積160餘平方米。
  • 探測器在金星上發現古城遺址,外星文明或真的存在,如今去哪了?
    目前來看,太陽系中應該只有人類這一種文明,當然,不排除太陽系內存在著地外生物,比方說「歐羅巴」的海洋之中。不過,除了地球之外,火星和金星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為何它們上面就沒有生命呢?其實,一直都有一種說法就是,火星和金星上可能都曾經存在過生命,甚至是高等文明,不過,後來因為一些原因,都滅絕了。
  • 北鬥七星與山西七古城
    這裡城市能追溯到隋朝開皇二年,所以說榆次是隋唐至今的古城,沒有任何問題。這裡沒有西安大唐不夜城的輝煌,有的只是平平安安都是真。比如李世民時代,劉武周攻打太原,李世民只好依靠榆次收復太原。宋太宗滅了晉陽古城,只好留下榆次老城,治理大宋北疆。李自成破壞太原太厲害,也把政治權力中心放到榆次。
  • 山海關古城歷史博物館,再現600年古城的崢嶸歲月
    一座山海關古城歷史博物館,六百年關城崢嶸歲月,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寫滿了雄關萬裡的浩蕩氣魄,置身其間,仿佛穿越至曾經戒備森嚴的鎖鑰重地。山海關古城歷史博物館,顧名思義,是一座講述山海關古城發展歷史的古建築群,地處山海關古城西大街16號,原址為明代「山海鎮督師府」,共設攬古堂、明朝廳、清朝廳、民國廳和現代廳五個展廳。
  • 1938年8月25日:努力組建抗日根據地的朱德
    >1938年8月25日這天的薄一波或許一早就站在西林鎮樹林前的土路上,等待著朱德馳馬而來。關於1938年8月,《山西大事記》上這樣記載:本月,決死一縱隊在沁縣的西林開辦三期訓練班,每期三個月,決死一縱隊排以上幹部和大批優秀的政工人員都輪流參加了集訓。朱德總司令、左權副參謀長每周三次講述遊擊戰術和步兵戰鬥條令。在薄一波的記憶中,1938年整個8月,朱德都騎著馬往來於王家峪和他所率領的青年抗敵決死一縱隊所在的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