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2021-01-09 光明時評

  北京青年報特約評論員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草案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並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等等。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文明用餐,杜絕浪費」……在各地餐館、食堂等場所,隨處可見這樣的提示語。長期以來,向餐飲浪費說「不」屬於文明道德調整的範疇,主要靠倡導、自律或相關公約的軟約束。近段時間,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法律之手以更加鮮明的態度、更加具體有力的措施,開始介入對餐飲浪費的規制,對收取剩餐費、禁設最低消費、開展「光碟行動」等事項做出明確規範。

  國家立法層面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我國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我們正在從主要靠文明道德規範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進入法律法規與文明道德規範並重遏制餐飲浪費的時代。

  之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出臺規定,餐飲經營企業可以向剩餐較多的消費者加收一定的費用,有的地方執行情況和社會反響不盡如人意。此次提交審議的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出向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無疑更加權威、規範,有助於消除社會爭議,凝聚社會共識,能夠賦予餐飲服務提供者更多按標準收費的底氣,也能贏得消費者更多理解和支持,取得更好的貫徹落實效果。

  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入法之後,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明確。如果只有「廚餘垃圾處理費」的法律概念,缺乏收費操作細則,「廚餘垃圾處理費」有可能在一些餐飲經營單位成為糊塗費、爭議費甚至亂收費。因此,有必要在反食品浪費法立法中明確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的主體資格、標準、條件、流程、商家提示義務、反誤導義務履行方式、爭議解決辦法和消費者維權路徑等。這樣才能增強收費的操作性、規範性、合理性,才能讓收取「廚餘垃圾處理費」具備更明顯的法律特徵,推動建立全面完備的反食品浪費法律制度。

  近年來,一些地方探索通過立法來反食品浪費,取得積極的成效。9月25日公布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增加制止餐飲浪費,推動廚餘垃圾減量的內容,包括要求餐飲經營者、單位集體食堂制止餐飲浪費,規定餐飲經營者提供自助餐的,在作出提示後可對剩餐超過合理限度的收取費用。9月24日,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於厲行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規定,成為全國首部專門聚焦治理餐飲浪費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多地的創新與探索,為全國性立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利於從完善地方和國家立法的角度,將依法遏制食品浪費工作推向深入。

  勤儉節約、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今社會物質豐富,國家和民眾更加富有,這種美德仍然要持續發揚光大,甚至可以說,國家和民眾越富有,越要強調反食品浪費的重要性。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反食品浪費國家立法邁出重要一步,不僅有利於遏制餐飲浪費行為,也具有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提升社會道德水平的作用。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值得期待,有望進一步強化全民珍惜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觀念,在全社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 責編:王欣夷 ]

相關焦點

  • 立法止住舌尖上的浪費,勢在必行!
    快來參與吧~敢當銳評 第36期立法反食品浪費,勢在必行2020年12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提請會議審議。該草案共32條,分別對食品的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的職責、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出了規定。
  • 食品安全歸根到底要靠法治
    近日,以「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法治治理創新」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法治論壇(2020)在北京召開,相關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就當前食品安全法治治理的新形勢展開對話、交流,進一步總結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法治治理新經驗、新模式,共同致力於食品供應保障,創新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法治之道,推進我國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法治興則國興 法治強則國強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早讀社丨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 今後「下館子」要注意什麼
    詳情》》國家鐵路局:推動時速400公裡高鐵和600公裡磁浮技術研發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表示,正組織開展《「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工作,將推動高速鐵路關鍵技術、高速磁懸浮系統技術儲備等重大科技研發。
  • 邱水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鮮明理論特質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具有鮮明的理論特質。一方面,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繼承、豐富和創造性發展,科學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 在我國法治建設歷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在我國法治建設歷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為打造山東法治評論的高端品牌,省委政法委與省法學會聯合開闢「敢當銳評」專欄,針對當下新聞熱點開展法治評論。藉助省政法智庫資源優勢聘任部分法治評論員,齊魯石敢當陸續刊發「敢當銳評」文章。同時,也歡迎有識之士加入我們,發揮您的學識和專業特長,進行法治解讀評論。
  •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0年度法治建設工作情況報告
    一、強化組織領導,法治建設體制機制健全完善認真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統籌推進全廳法治建設。一是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機關黨組充分發揮領導作用,定期聽取法治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問題,將法治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同獎懲。二是壓緊壓實各級依法行政責任。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民族復興車輪滾滾向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關於黨中央的這份未來法治中國建設路線圖,法學大咖怎麼看?
    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法治中國建設專門規劃   「由黨中央直接制定並實施法治中國建設規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系統謀劃和部署,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在黨和國家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 ...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 檢察日報正義網 前天
    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奮力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創了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
  • 2020年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大事盤點
    制定民法典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民法典》時指出,各級政府要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為重要抓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不得違背法律法規隨意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決定。
  •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時間表」「路線圖」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明確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意義作了全面、系統闡釋和說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時間表」、「路線圖」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明確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意義作了全面、系統闡釋和說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草案)》的說明
    隨著反恐怖主義鬥爭形勢的發展,反恐怖主義法律制度建設面臨著新的情況和要求:一是,黨中央從維護國家安全的高度出發,對加強反恐怖主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我國在防範和打擊恐怖活動中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有必要通過制定反恐怖主義法,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二是,現行法律對反恐怖主義有關工作作了規定,但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文件中,需要進一步規範完善;三是,反恐怖主義工作的體制機制還存在一些迫切需要通過立法解決的問題
  • 法治
    【重大行政處罰和重大行政強制備案】認真落實重大行政處罰和重大行政強制備案制度,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及時發現、糾正執法部門重大行政處罰和重大行政強制存在問題,確保行政執法機關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有效。市法制辦審查各縣(區)政府和市級各部門報送的重大行政處罰、重大行政強制備案55件,通過備案審查提前介入,實現層級監督關口前移,及時發現和糾正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
  • 南方電網以考核為抓手推動分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
    2017年7月,國務院國資委出臺《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以下簡稱《職責規定》),南方電網在積極完善制度流程、確保主要負責人履行好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基礎上,專門出臺《南方電網公司分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大力推動分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 談談三國時期各國的法律修訂:曹魏的法治觀念意義重大
    而曹魏在法律上的成就則多得多,曹魏自魏武帝曹操以來,就一直有法治的傳統,史書記載:「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尤其是魏明帝時期,明帝制定的魏律,更是曹魏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
  • 紅河州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州依法治州辦嚴格按照《2020年度法治建設成效考評細則》,加強對縣市及州級各有關部門的考評,堅持問題導向,找問題、找短板、抓整改、促成效。三是落實保障到位。加大法治政府建設經費投入力度,將法治政府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2020年撥付依法治州專項經費30萬元,有力保障了全州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權威問答來了
    答:制定《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法治建設規劃,事關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全局」「統籌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法治建設總體進程、人民群眾需求變化等綜合因素,使規劃更科學、更符合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