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經中看贊佛的功德

2021-01-10 人得好意其福難量

《大智度論·卷四》:

(白話譯文)

久遠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當時,釋迦牟尼是一位尚未成佛的外道仙人,因慈悲愍念眾生,又名為「菩薩」;與他同時的還有彌勒菩薩。

弗沙佛為了度化二人,入甚深禪定觀察因緣,發現釋迦牟尼菩薩的心還未純熟,雖然慈悲但慧解、觀行之力仍嫌不足,而與他有緣的眾生們,心性皆已成熟堪受法益;相反地,彌勒菩薩心已純熟,但他的弟子們得度因緣卻多未成熟。

弗沙佛決定先助釋迦牟尼菩薩一臂之力,因為一人的心容易度化,若是眾人之心,便難以在短時間內同時轉變。於是弗沙佛來到釋迦牟尼菩薩採藥的雪山上,進入一個山窟中入火定,全身放大光明,遍耀十方。

釋迦牟尼菩薩循著不可思議的光芒來到洞口,一見異象心大歡喜,嘆未曾有,不覺雙手合十,一腳獨立,叉手向佛目不暫舍,虔誠吟詠著:「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七日七夜不曾餘覺餘思,亦不曾合眼,精進的力量超越時間、空間,瞬間的功德,令本應百劫後成佛的釋迦牟尼菩薩,提早了九劫成就佛道。

釋迦牟尼菩薩在人壽平均八十歲的世間示現成佛,智慧高遠無有出其右者,皆因過去種下「一偈贊佛」的勝緣;其七日七夜中雖無他偈,功德卻勝多偈,貴在心思純一不雜,不在多言。再者,釋迦牟尼菩薩生生世世都將眾生置於自己之前,饒益他人的心多過利己,由於發心不可思議,而早彌勒菩薩九劫成佛。

省思:

小乘極果,不如大乘菩薩之初初。發大願心、利益有情即名菩薩,此種發心最真、最切,將眾生和自己平等視之,當下就超越了種種分別和限制。心量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縱使初始眾生難度,備感辛苦,但是一步千裡,利益他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修行功德

(轉)

相關焦點

  • 佛說,能把這2件「小事」做好,等同在「供佛」,功德自然無量
    而佛門作為接受一切眾生修佛引渡的門,它接受許多信仰佛教的人們,更加會幫助他們脫離生死的輪迴。那麼我們在供佛拜佛的時候,要怎樣才能做到自己能夠功德無量呢?六祖慧能大師曾經說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說的是每個人的心理,本來就是一道什麼都沒有的明鏡,而且每個人的自信都是非常光明的。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再如,佛經記載,佛陀成道、說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天花以讚嘆、供養佛陀。佛陀涅槃時,天人更以曼陀羅等種種珍貴的花來供養。除此之外,佛教經典中以「華」指代「花」,如《妙法蓮華經》。佛教裡也有許多與花有關的典故,比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等等。以花供佛,功德殊勝。供花是佛教最提倡的供養方式之一。因為花清淨、美麗,最能代表人們的恭敬虔誠之心。「今生貌美為何因?
  • 佛法修行:為何佛說法布施是最大的功德?
    為何,佛說法布施是最大的功德,《金剛經》雲,若有人布施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所獲的功德不如有人宣講如來四句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如人入邪道,不可見如來!何以故?——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故!
  • 為什麼修行多年,佛經裡的功德利益卻得之甚少?
    凡是讀誦過大乘經典的人都知道,佛經裡面講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的神通境界和善巧方便,可以滿足人們不同的願望。比如《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中云:『讀誦此經,思維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的官位,求男女得男女。』相關經典的古今感應錄裡面,也記載了歷朝歷代的人們許許多多實現夙願的案例。
  • 你知道佛前供香的殊勝功德嗎?
    在不同的佛經中,對特殊供品的要求有所不同。《蘇悉地經》中講了五供:塗香、花、燒香、飲食、燃燈。《大日經》中講了六供,即這五種供品再加上淨水。有時候,在三寶所依前供養大量的財物不是很方便,這些供養也可與六度相對應,日本的道範法師在《行法肝葉鈔》中說,水代表布施波羅蜜多,塗香代表持戒波羅蜜多,花代表安忍波羅蜜多,燒香代表精進波羅蜜多,飲食代表禪定波羅蜜多,燈代表般若波羅蜜多。
  • 佛前供樂的福報與功德
    如《無量壽經義疏》中載:寶者寶供,香者香供,無價衣者,以衣供養,奏天樂等,伎樂供養,伎樂音中,歌嘆佛德。意思是供養有多種,音聲供養是其中重要的一種。主要是讚頌讚嘆、歌頌佛陀的功德,並以世間最為美好的音聲,向佛祖奉獻。《法華經》也記載:盡持以供養,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可見音聲供養之殊勝。
  • 佛經中所說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的標準是什麼?
    佛經中所說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的標準是什麼?皆仁法師今天有居士留言問:「師父,到底什麼是佛經中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們的標準是什麼呢?」從字面上看,善男子是指良家的男子,而善女人是指良家的女子。在佛經中,一般是用於代指在家的信男信女。
  • 普陀講堂|佛前供花有怎樣的功德?
    在生活中,鮮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鮮花都是能表達心意的禮物之一,是居家最好的裝飾,也是人生最佳的點綴。 花和佛教也有著很深的因緣,是佛教十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中最為普遍的一種。
  • 佛前供花的功德和方法
    自古以來,佛教和花就有很深的因緣,佛教中稱花為「華」,並以蓮花為聖花。佛教經典中,有諸多與花相關的典故和用語,如拈花微笑、舌燦蓮花、天女散花、天花亂墜等。比如佛陀成道、說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繽紛的天花讚嘆、供養。
  •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
    供養不分時間,如果家裡供養了佛、菩薩在家裡供養也一樣!家裡沒有的去正規三寶寺院供養也是一樣,主要看供養者的時間和發心,當然不能因為供養而放棄工作!(回答的不好,請見諒!)今天小禪就給大家大概說一下一般佛前供養的類型和供養功德!1 供香:「香」,淺說是戒定真香,說得深一點,就是佛法常請的「五分法身香」。
  • 佛經記載:念佛功德超過世間一切布施
    《涅槃經》言:假令開大庫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口,功德過前,不可較量。就是好比把大寶庫打開,隨人拿,隨人取,「布施一切眾生」一個月,功德很大,福德很大。得到這麼大的功德,還不如人家念一聲佛,功德超過前面,無法比較,無法比量。《涅槃經》說的一點都不含糊。
  • 漲知識:佛經具有哪八種功德,你知道嗎?
    漲知識:佛經具有哪八種功德,你知道嗎?皆仁法師咱們今天要分享的經典是《佛說海八德經》。我們知道,佛陀在說法的時候,曾經強調「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也就是說,如果遇到法義艱深難懂的地方,那就用譬喻來做說明。沒有什麼是譬喻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用兩個。
  • 佛教:佛前供花,功德與意義
    在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所以花是因,果實叫做果。是將鮮花用器皿供於佛前,為佛門儀式之一。
  • 揭秘二十四種動物在佛經中的神秘含義
    象在佛教中是高貴的象徵,常以象王來譬喻佛的舉止如象中之王。龜,佛經常常以金龜來比喻即生死即涅槃的佛性,說佛性能遊生死涅槃之海,就像龜之能遊水與陸地。下面就佛經的一些動物的寓意略作闡解。 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經中說龍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龍族的首領稱龍王,他們具有強大的威力,故成為佛的守護者,另外有一類「非法行龍王」,由於不順法物,行不善法,不敬沙門及婆羅門,所以常受到熱沙燒身的苦果以及被迦樓羅捕食的苦惱。在諸尊龍王中,以五大龍王及八大龍王最為著稱。
  • 一文讀懂:功德是什麼?如何積累功德?
    「功」是福利之功能,這個「功」能為善行之德,所以叫「功德」。一般說來,「功」,指做善事;「德」,指得福報。兩者互為因果,勸人多多行善得報。另一種解釋是:善念存在心裡叫「德」,見之於行動叫「功」。還有一種說法是:「德」即「得」,修功有所得,所以稱「功德」。無論何解,反正功德總是好事,一般指念佛、誦經、布施等,據說因此可得到善報。就像《仁王經疏》所說的:「施物名功,歸己曰德。」
  • 佛前供花的功德
    ,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云:「若有眾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
  • 「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為何稱念佛號的功德如此之大呢?
    皆仁法師有人問起:「師父,《法華經》中說:『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為何稱念南無佛的功德如此之大呢?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南無」的含義。南無,梵語音譯為南牟、那謨、南謨、那摩、曩莫、納莫等。意譯為敬禮、歸敬、歸依、歸命、信從。原本是「禮拜」之意,但多使用於禮敬的對象,表示歸依信順,含救我、度我、屈膝之意。
  • 佛前供水的方法和功德利益
    以水供佛的傳統來源於佛陀時代,在佛教中,水是清淨、清涼的象徵,水能離垢得清涼。如佛淨土中的八功德水,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也用楊枝淨水,滋潤眾生、利益有情,令六道眾生棄貪嗔痴三毒,修戒定慧三學。據說佛陀在誕生時,難陀和優波難陀龍王(另一說稱有九龍)曾吐清淨水,灌太子身。
  • 佛教:佩戴觀音像、念六字真言,到底有多大功德?99%的人不知道
    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信大家看完佛陀所宣說的觀音名號、心咒的威力和功德後,一定會對觀音菩薩產生更強烈的不共信心!在《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中,主要講了觀音菩薩名號及心咒的功德。佛陀在舍衛城時,突然出現一大片光明,除蓋障菩薩詢問其中原因,佛陀說這是觀音菩薩正在度化三惡趣的可憐眾生,然後講了很多觀音菩薩勝過佛陀的威力和功德。
  • 居士疑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
    問:晚上放佛曲睡覺也會招來眾生,佛曲也跟佛經一樣?答:會不會招來看因緣,至少也不會傷害到聽佛曲的人,更不會傷害到念佛人。問:去寺廟裡念佛功德大,還是在家裡老實念佛功德大?答:除非寺廟也是專修念佛道場,否則在家裡念佛好。問:用108顆念珠念佛一遍後,可以越過母珠繼續念嗎?答:可以的,佛經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只不過約定俗成到母珠返回。如果你介意,返回念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