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花的功德

2021-01-18 智慧講堂


經典中羅列供華的種種功德果報,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云:「若有眾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種功德。」
  
  一、在佛前以虔誠的心奉上新鮮花束,有許多功德:
  
  1.能使人變得如花朵般的美麗、令人歡喜,吸引眾人目光,人緣極佳,對你過目不忘。
  
  2.能使人嗅覺正常。不會有鼻腔的毛病而無法發揮正常嗅覺功能。
  
  3.能使人身體不會有惡臭,聞起來氣味香甜,令你全然的純淨。
  
  4.能使人的道德聲名遠播,如花香氣四溢,傳遍各方。
  
  5.能使人在世界、人群中成為領導者。
  
  6.能使人成就至善至美的事物。
  
  7.能使人獲得很大的財富。
  
  8.能使人出生在較好的來世。
  
  9.能使人很快地完成懺罪的功課,並成就解脫,圓成證悟。


  

  二、供花的觀修法
  
  1.供花之前應該要有正確的發心:我們生命的目的是,促使其它眾生及自己造下究竟的安樂因,滅除整個輪迴苦以及負面的能量,促使眾生成就空性,獲得究竟、無上恆常的安樂,讓他們安住在美好幸福的狀態。為了利益如母有情的緣故,我們要迅速證得圓滿的佛果位,而且慈悲舍喜於眾生,並將供花的功德獻給上師、三寶。
  
  2.這樣的練習包括:教導我們如何進行、供養的對象、與教導我們在何種情況之下去供花。最重要的是思考全然的憐憫慈悲、智慧的意義、與幫助他人解脫的美好能力。
  
  3.供花時讓我們有機會去思考:在我們人生中最美的事情是什麼?如何做才能對我們真正有價值、有幫助?
  
  4.供花的練習對內心清淨極為有用。它能淨除我們所有負面的業力與習氣,幫助我們克服情緒化的想法,漸漸釋放得以自由。
  
  5.藉由練習供花與了解供花的意義,我們的心就會充滿慈悲、安忍與快樂的想法,對眾生也會充滿仁慈、溫柔、包容、忍耐,使我們了解並且放棄輪迴的過患,而想解脫自由,成就空性。
  
  6.並且能夠利用生命的各種對境,去激勵並喚醒我們昏沉的心念,從幻覺當中見到真實,了解生命的本質是壞苦,業的輪迴。(悟妙法師  輯文)
  
  於諸勝供處,供以香蓮花,曼陀青蓮花,及諸妙花鬘。——【入菩薩行論】


  

  在佛像、佛塔、經書等殊勝的三寶所依面前,供養具有妙香的蓮花、曼陀羅花、青蓮花,以及美麗的花鬘。我們要在堪為殊勝福田的一切佛像等前供上令人感到愜意、香味沁人肺腑的曼陀羅、蓮花以及青蓮花等所有天花,還有用這些美花及珍寶等精心穿成五顏六色悅意的花鬘、寶鬘。
  
  「蓮花」可分為白蓮花、紅蓮花、黃蓮花等等,一般來講,世間上的蓮花是依靠日光而開啟的。在藏傳佛教的詩學中,經常用青蓮花、白蓮花、曼陀羅花等來作比喻。「曼陀羅花」是三十三天以福報所感的一種非常美妙的花。「青蓮花」是依靠月光而開啟的。「花鬘」是由很多花串在一起,像念珠一樣可以掛在脖子上。印度有一種傳統,在迎請國王的時候,會把花鬘掛在他的脖子上;現在的西方國家或東南亞的個別國家也是這樣,在機場迎接一些國家元首或高僧大德時,就有一個小孩捧著一串花鬘,掛在這些大人物的脖子上。青蓮花在人間也有,但曼陀羅是天人的花。
  
  不管是花鬘還是一束花,供養諸佛菩薩的功德都相當大。《法華經》中說:「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意思就是說,即使以散亂心,只拿一朵花供養於佛的畫像前,此人已積累了無邊資糧,逐漸能見到無數如來的身相。我們有些人供養花並不是以散亂心,而是以一種非常清淨的心來供養的。所謂散亂心,是指在無意當中,或者處於一種煩惱心的狀態中,這樣的供養也有如是大的功德。
  
  《白蓮花經》中說:在佛陀面前,或者在觀想的如來面前,向空中撒一些花,所獲的功德以佛的智慧也無法衡量、無法宣說。尤其是到了夏天,我們經常能在路邊看到五顏六色的鮮花,如果你沒有受比丘戒,順便採一些撒向空中,這樣具有無量的功德;如果你有戒律的約束,那在心裏面觀想也可以。藏地的很多老修行人,每次見到漫山遍野的鮮花,口裡就開始念:「供養三寶!供養三寶!」上師如意寶以前在講《入行論》的時候,也再三地強調:「到了夏天,藏地有那麼多野花、那麼多非常漂亮的花,如果沒有供養的話非常可惜,所以我們到草地上的時候,一定要念花供儀軌。」
  
  供花的同時不要忘了發願,這個很重要。《白蓮花傳》中講:義成王子與妻子曼達被流放丹得山時,王子將兒女布施給了婆羅門,曼達知道後特別傷心,這時王子對她說:「以前我們不是在燃燈佛前發過願嗎?當時你是婆羅門女,我是婆羅門子。你在賣七朵花的時候,我用僅有的五個銀幣買了五朵供佛,剩下的兩朵你也給了我,我們後來一起在佛前發願,你說生生世世要做我的妻子,我當時就說:『你不要這樣發願,因為我十分喜歡布施,如果以後布施妻子、兒女,你會後悔的。』你說:『我不後悔,我不會給你的布施善舉造任何違緣。』」王子這樣說了以後,曼達憶起了當時的發願,從此以後,不管王子怎麼樣布施,她都沒有任何怨言。
  
  總而言之,我們平時見到鮮花或花園時,第一個要想到「供養諸佛菩薩」。以前上師如意寶說,藏地有種黃色的花,供養諸佛菩薩是最好的,還有一種入行論花[1],有六瓣的、八瓣的、十二瓣的,以前華智仁波切在青海講《入行論》的時候,聽說到處都盛開這種黃色的小花。(悟妙法師  輯)


相關焦點

  • 佛教:佛前供花,功德與意義
    在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所以花是因,果實叫做果。是將鮮花用器皿供於佛前,為佛門儀式之一。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佛門裡有多種供養,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供塗等等。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佛前供花、供水、供水這三種供養的功德福報。一、佛前供花自古以來,佛教就與花有著很深的因緣。比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徵佛菩薩的聖潔,故以蓮花作為佛教的聖花。
  • 佛前供花的功德和方法
    自古以來,佛教和花就有很深的因緣,佛教中稱花為「華」,並以蓮花為聖花。佛教經典中,有諸多與花相關的典故和用語,如拈花微笑、舌燦蓮花、天女散花、天花亂墜等。比如佛陀成道、說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繽紛的天花讚嘆、供養。
  • 佛教:佛前供花的方法和功德
    「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佛前供花人」,佛教歷來與花有著甚深的淵源,許多佛菩薩的法器或者坐檯就是蓮花,蓮花被譽為佛門「聖花」。蓮花又叫「蓮華」,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就是此義。比如我們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就常常是端坐蓮花臺,手持淨瓶甘露。
  • 普陀講堂|佛前供花有怎樣的功德?
    佛陀示現白象入胎,白象口含蓮花;佛陀誕生後周行七步,步步生蓮;佛陀講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天花讚嘆,或化成天花供養;佛陀涅槃時,天人更是以曼陀羅等種種珍貴的花來供養。 佛前供花的意義 佛為天人師,佛前供花是佛教重要的日常儀式之一。
  • 佛前供花時,牢記兩個字,功德不請自來!
    「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鮮花供佛前。」佛前供花不僅可以讓你相貌變得越來越慈悲,甚至還能獲得多種福德和功德。如果你能在佛前供花時,牢記這兩個字,福報不請自來。為什麼要在佛供花?花供養是佛家禮敬的一種儀式,用來表達對佛祖以及諸佛菩薩的敬禮。
  • 供花的功德
    在古印度有一種習俗,人們將花鬘供養給佛陀或者是最敬重的貴賓。  供花的功德不可思議,唯佛能知。從前有一個人看到佛像莊嚴相好,非常歡喜,於是他在佛像前供養了一朵花,然後他去問一個老人,在佛像前供一朵花的功德有多大?老人回答說這個他也不知道,得去問出家人才行。於是他又去問一個出家人,出家人還是說他也不知道,得去問證果的阿羅漢。
  • 佛教:做到這2點,佛前供燈、供花,供果才有功德
    都說佛前供花、供果、供燈、供香、供水很有講究,如果不如法是不能得到利益的,那麼在家供佛像要注意的那些事呢。本文就和大家分享,做到以下2點,供佛功德無量。一、供果、供燈有講究,首先面對佛菩薩像恭敬心不可少。佛像的質材大小不必計較,主要以莊嚴為原則。
  • 佛前供朵花 利益無窮大!
    ——希阿榮博堪布《透過佛法看世界》(2017新版)到寺院朝拜,我們經常會看到佛前供奉著鮮花。供花不僅可以莊嚴佛像、經堂,還可以為自己積累廣大福報。佛前供花的十種功德《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宣講了佛前奉施香花的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
  • 佛前供花、供果、供燈有何功德利益?
    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佛為天人師(天道與人道眾生的導師),佛經上記載了許多天人或天王持花、散花供佛的故事,所以,後世的人,都知道要以花供佛。
  • 供燈、供花、供香的功德
    供燈供燈有殊勝的功德,如:能具有超勝的智慧,能夠滅除一切愚痴黑暗;生生世世不會轉生在邪見或黑暗的地方,能夠住在光明的殊勝之地;能辨別善法和不善法,能夠明信因果;能獲得超群的智力,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命終之時不會墮入惡趣,而會轉生天界等等。
  •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說起佛前供養,關於這大家都知道,都是以香、花、果等物品進行供養,供養的物品不分大小多少,都是一顆虔誠的心。昨天有就個網友問小禪,什麼時候可以進行佛前供養,這裡小禪稍微的回覆一下。
  • 佛前供花,你知道代表什麼嗎?
    佛教的禮儀之中,每一項都具有各自的意義,供花也是常見的一種供佛方式。佛是福慧雙全的覺者,那是不是需要眾生供養的花呢。?其實,不僅僅是現在的人會供花,釋迦牟尼佛於過去因地修行的時候,也曾經用蓮花供燃燈佛。 假如我們有幸見到佛,可能會發現,只能用花的美好表達自己心中的敬意。
  • 花與佛教有哪些聯繫,佛前為何需要供花?
    花和佛教也有著很深的因緣 佛教中的十供養中 以香、花最為普遍 在佛案前的供桌上 在佛前供花,這些花是用來裝飾的,還是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
  • 你要的佛前供花
    每年的這一天,江西曹山寶積寺都會舉辦盛大的祈福法會,而法會中的一大亮點便是佛前供花。Lynn認為佛前供花並不屬於花藝Lynn和好朋友們更是連續奮戰了超過24小時,只為佛前那一抹美豔的花景。整個場景中大量應用了睡蓮、菊花和寺廟內的芭蕉葉,來傳達佛教所宣揚的理念。
  • 供花的利益與功德
    一、在佛前以虔誠的心奉上新鮮花束,有許多功德:二、供花的觀修法1、供花之前應該要有正確的發心:我們生命的目的是,促使其它眾生及自己造下究竟的安樂因,滅除整個輪迴苦以及負面的能量,促使眾生成就空性,獲得究竟、無上恆常的安樂,讓他們安住在美好幸福的狀態。為了利益如母有情的緣故,我們要迅速證得圓滿的佛果位,而且慈悲舍喜於眾生,並將供花的功德獻給上師、三寶。
  • 佛前供花,這3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前世佛前供花人。佛教與花有很深的因緣,佛陀當年講經說法時,常以花作比喻,許多禪師也是因「花」而開悟。佛門也稱「花」為「華」,比如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用的就是這個「華」字。佛經裡有許多與「花」有關的典故、偈語和譬喻,比如佛陀當年在靈山法會說法時有名的「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佛門回向偈裡的「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以及形容一個人妙語連珠的「舌燦蓮花」,等等。
  • 供養:佛前供花,做好這兩點,福報自來!
    佛教之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如鮮花、水果、香、燈、水等等,其皆具有無量功德。佛前供花,其花代表萬事皆有因,又因才能有果。表示對佛陀的尊敬、奉獻、感恩、學習佛陀的教化,以佛為師。佛前供花,做好這兩點,福報自來!一、因果!花,在佛教之中,代表「因」,正所謂,一切植物結果必先開花,所謂「花開結子」,花是結子的因,沒有花開的過程,也就沒有「結果」的收穫。
  • 佛教:佛前供「花果」,這2點常識,要牢記在心!
    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己家的佛堂,我們往往都會在佛前做供養,一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與感恩,二來修福修慧增長功德。佛門供養,所供物品,佛菩薩是不會吃的。供養不是「賄賂」,不要帶著功利心修供養,發心不誠,功德就散了。佛菩薩也不會因為供養的多寡而對眾生區別對待。
  • 佛教:佛前供花,這幾點你需知曉!
    這就好比一切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也只有開花之後才能結出果實。其在釋迦牟佛被授記成佛的典故之中,我們就能得知,佛前「供花」所代表的巨大含義。關於佛前供養,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呢?這幾點你需知道!一、供花之心!在佛教之中,對於發心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