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花時,牢記兩個字,功德不請自來!

2020-11-27 悟空說禪

「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鮮花供佛前。」佛前供花不僅可以讓你相貌變得越來越慈悲,甚至還能獲得多種福德和功德。如果你能在佛前供花時,牢記這兩個字,福報不請自來。

為什麼要在佛供花?花供養是佛家禮敬的一種儀式,用來表達對佛祖以及諸佛菩薩的敬禮。

花一般所代表的都是美好的事物,如果有人願意把美好的事物與人分享,不僅可以減少自身的貪念,還能因此獲得美好的善果。

法華經中提到:「佛說法華經已,入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四種天花,而散於佛及諸大眾身上。」

我們今天情侶之間互相表達愛意,以及親友之間也有送花的習慣,可見送花並不只是一種禮儀,還包含了更深的意義。若一個人不喜歡另外一個人,是不會送花給他的,若一個人自私自利,不懂得布施或分享,也不是隨便把花送給他人的。

所以佛前供花,一則表示對佛的敬意以及願意親近佛菩薩。二則也可以去除心中的貪嗔痴等惡念。三則美好的鮮花代表了善因,象徵著經常種下善因,就會獲得善果。

所以我們在佛前供花時,一定要在心中牢記「因果」兩個字。這兩個字才是決定你是否有功,是否能因此獲得福報的關鍵。佛教並不提倡偶像崇拜,從世俗的角度來說,佛教所提倡的是勸人向善,人人都能因善因而得善果。

若從出世間的角度來說,勸人向善也並非佛法最終的目的,佛陀教化世人最終的目的,佛在法華經中已經提到過,那就是讓一切眾生,皆入佛的智慧,最終獲得圓滿的解脫,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

要想入佛智,首先要積福積德,有了福報才有智慧,而我們平時在佛前供花的行為,正是為了培植自己的福報與功德,所謂功到自然成,當你的功德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智慧就會開啟,入佛的智慧也就指日可待了。

佛前供花不要只走走形式,這樣益處不大,供花時要牢記因果,知花為善因,果為善果的道理,並且要在佛前心生善念,日後的行為也要符合因果,諸惡莫作,這樣才能真正功德無量。

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相由心生,若能以一顆慈悲、善良、虔誠的心,常在佛前供花,你的相貌一定會越來越慈悲,你的心靈也會越來越美好,好運也會不請自來。

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佛前供花的功德
    ,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云:「若有眾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
  • 佛前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生活中通過「供養」做功德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捐資修廟、塑佛金身、齋僧等等。不過最為普及的,當屬在佛前供養花果。可是你知道嗎?不管在佛前供養何種香花、瓜果,若能牢記「因果」二字,才是最為稀有的法供養,功德也更加圓滿。那麼,為何這樣講呢?
  • 佛教:佛前供花,功德與意義
    在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所以花是因,果實叫做果。是將鮮花用器皿供於佛前,為佛門儀式之一。
  • 佛前供花的功德和方法
    自古以來,佛教和花就有很深的因緣,佛教中稱花為「華」,並以蓮花為聖花。佛教經典中,有諸多與花相關的典故和用語,如拈花微笑、舌燦蓮花、天女散花、天花亂墜等。比如佛陀成道、說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繽紛的天花讚嘆、供養。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佛門裡有多種供養,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供塗等等。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佛前供花、供水、供水這三種供養的功德福報。一、佛前供花自古以來,佛教就與花有著很深的因緣。比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徵佛菩薩的聖潔,故以蓮花作為佛教的聖花。
  • 佛前供水果,牢記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人經常到寺院裡禮佛,為了增長功德,也會選擇發心在佛前做供養,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供養方式,不論選擇供養哪一種,只要發心真誠清淨,皆功不唐捐。如《六祖壇經》裡說的: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凡事用心了,利益便會加倍。學佛要走心,不要搞形式主義,不要自欺欺人。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在表法,如佛前供水,代表要修清淨平和大悲心;佛前供燈,代表破除我執無明,點亮智慧;佛前供香,代表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皈依佛法僧三寶,點燃清淨心香,等等。那麼 佛前供果又代表什麼呢?
  • 佛教:佛前供花的方法和功德
    「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佛前供花人」,佛教歷來與花有著甚深的淵源,許多佛菩薩的法器或者坐檯就是蓮花,蓮花被譽為佛門「聖花」。蓮花又叫「蓮華」,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就是此義。比如我們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就常常是端坐蓮花臺,手持淨瓶甘露。
  • 供養:佛前供花,做好這兩點,福報自來!
    佛教之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如鮮花、水果、香、燈、水等等,其皆具有無量功德。佛前供花,其花代表萬事皆有因,又因才能有果。表示對佛陀的尊敬、奉獻、感恩、學習佛陀的教化,以佛為師。佛前供花,做好這兩點,福報自來!一、因果!花,在佛教之中,代表「因」,正所謂,一切植物結果必先開花,所謂「花開結子」,花是結子的因,沒有花開的過程,也就沒有「結果」的收穫。
  • 普陀講堂|佛前供花有怎樣的功德?
    佛陀示現白象入胎,白象口含蓮花;佛陀誕生後周行七步,步步生蓮;佛陀講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天花讚嘆,或化成天花供養;佛陀涅槃時,天人更是以曼陀羅等種種珍貴的花來供養。 佛前供花的意義 佛為天人師,佛前供花是佛教重要的日常儀式之一。
  • 佛教:佛前供水,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做供養的習慣,佛前供養,法緣殊勝、功德無量。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供養方式,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每種供養都不是為了和佛菩薩做「交易」而做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物質供養,佛菩薩更不會以此區別對待眾生。
  • 佛教:佛前供「花果」,這2點常識,要牢記在心!
    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己家的佛堂,我們往往都會在佛前做供養,一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與感恩,二來修福修慧增長功德。佛門供養,所供物品,佛菩薩是不會吃的。供養不是「賄賂」,不要帶著功利心修供養,發心不誠,功德就散了。佛菩薩也不會因為供養的多寡而對眾生區別對待。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福報無量!
    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供養、做功德,為自己和家人謀福,祈願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得到佛菩薩慈悲加持。我們做任何供養,要明白的是,佛教裡的一切供養行為都只是一種供大眾修行的善巧方便法,是方便度化眾生,而非世人所誤解的「交易」或「賄賂」。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一說到供養佛菩薩,我們就會想到,給佛供花,供水果,供水,供燈什麼的。在寺院裡,最常見的就是供燈和供水了,因為供燈就代表光明,代表智慧。還有就是供水,因為供養水的功德也很大,供養水,水代表清靜。一般供養水果和鮮花,都是少不了的。為什麼呢?因為供花,代表的是因,如果你想要種下好的因,就供花。水果,就是代表結果了,但想要得到好的果,必須先種下好的因了,種下好的因才能得到好的果。供水果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在看到果的時候,就馬上想到果報。我們供的水果,是供給自己看的,而不是專門供給菩薩看的。
  • 供花的功德
    佛陀因地時就是因為在燃燈佛前以清淨心供花而得佛授記,將來成佛,佛號為釋迦牟尼佛。
  • 佛教:做到這2點,佛前供燈、供花,供果才有功德
    對於信仰佛教的人,瞻禮佛像時,總能升起心中無限的歡喜心,內心總能安住片刻的澄淨。很多人也會在家裡擺一尊佛像或者貼有佛菩薩的畫像,一則是對佛菩薩的至誠,恭敬心,二則是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保佑,事事順心,萬事如意,能夠得到吉祥利益。都說佛前供花、供果、供燈、供香、供水很有講究,如果不如法是不能得到利益的,那麼在家供佛像要注意的那些事呢。
  • 佛前供朵花 利益無窮大!
    "供養時發心清淨最為關鍵。無論是實物供養還是意幻供養,發心愈清淨愈殊勝。初學者能做到遠離五毒煩惱,就算是清淨了。"——希阿榮博堪布《透過佛法看世界》(2017新版)到寺院朝拜,我們經常會看到佛前供奉著鮮花。供花不僅可以莊嚴佛像、經堂,還可以為自己積累廣大福報。
  • 佛前供花、供果、供燈有何功德利益?
    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佛為天人師(天道與人道眾生的導師),佛經上記載了許多天人或天王持花、散花供佛的故事,所以,後世的人,都知道要以花供佛。
  • 供燈、供花、供香的功德
    供燈供燈有殊勝的功德,如:能具有超勝的智慧,能夠滅除一切愚痴黑暗;生生世世不會轉生在邪見或黑暗的地方,能夠住在光明的殊勝之地;能辨別善法和不善法,能夠明信因果;能獲得超群的智力,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命終之時不會墮入惡趣,而會轉生天界等等。
  •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說起佛前供養,關於這大家都知道,都是以香、花、果等物品進行供養,供養的物品不分大小多少,都是一顆虔誠的心。昨天有就個網友問小禪,什麼時候可以進行佛前供養,這裡小禪稍微的回覆一下。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一般信眾到寺院拜佛,都會選擇在佛前做些供養,以積攢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有哪幾種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不論多寡,發心真誠即是功德。佛前供養,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所作一切供養只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戒掉自私自利的貪心。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意在提醒大眾要廣種善因。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