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

2021-01-09 凡心問禪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

說起佛前供養,關於這大家都知道,都是以香、花、果等物品進行供養,供養的物品不分大小多少,都是一顆虔誠的心。昨天有就個網友問小禪,什麼時候可以進行佛前供養,這裡小禪稍微的回覆一下。

供養不分時間,如果家裡供養了佛、菩薩在家裡供養也一樣!家裡沒有的去正規三寶寺院供養也是一樣,主要看供養者的時間和發心,當然不能因為供養而放棄工作!(回答的不好,請見諒!)今天小禪就給大家大概說一下一般佛前供養的類型和供養功德!

1 供香:「香」,淺說是戒定真香,說得深一點,就是佛法常請的「五分法身香」。

供香功德:1罪障消除2福報優厚3來世富貴4所求如願5遠離惡趣。

2供油:古代沒有電燈和蠟燭,一般都是點油燈。在晚上,讓佛前的油燈保持常亮不滅,而這需要信眾來供養油。佛也專門說佛前供燈的功德利益,這是一種修福的方法。

供油的功德:1相貌莊嚴2資財充足3有大善報4有大智能5眼睛明亮美好。

3佛前供燈:《佛說施燈功德經》提到:於佛塔廟奉施燈明,乃至供養少許燈芯或酥油燈,即使此燈的亮度僅能照一臺階,而福德之大,不是聲聞、緣覺所能了知,只有佛才能夠通曉。供燈功德: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1照世如燈。2除滅大闇。3得於天眼。4得智慧明。5具大福報。6命終生天。7隨所生處,肉眼不壞。8於善惡法得善智慧。9流轉世間,常不在於黑闇之處。10速證涅盤。

4供花:花,代表「因」、「六度萬行」,乃提醒世人要成就六度萬行,以莊嚴無上之佛果;

供花的功德:1能使人變得如花朵般的美麗,令人歡喜。2能使人嗅覺正常3能使人身體不會惡臭,聞起來氣味香甜,令你全然純潔淨4能使人的道德名聲遠播,如花香氣回益,傳播各方。5能使人在世界人群中成為領導者。6能使人在世界成就至善至美的事情7能使人猶的很大的財富8能使人出生在較好的來世9能使人很快的完成懺罪的功德,並成就解脫,圓成證悟!

5供水:水,代表「潔淨平靜」,乃提醒世人的心要像水一樣的潔淨平靜,一塵不染。

供水的功德:1(1清涼表義:持戒清淨,2味甘表義:勝味,得享百味食;3性輕表義:身心堪忍壯健,4)質軟表義:意念柔順; 5清澈表意:意念清明,6無臭表意:淨除罪障; 7益喉表意:音聲和雅,成就妙語;8養胃表意:身不生疾,健康無病。 )2由於水取得容易而且經濟,所以供水是積聚功德、消除貪瞋痴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3其次,水代表空性的特質,能顯現一切,但本質是空,具有無常易變的特質。因此供水

6供果:果,代表「果報」,乃提醒世人種善因必得善果,種惡因必得惡報;

供果的功德:遠離瘟疫,不受災害,享受快樂,早證佛果。

7供食:飲食,代表「布施」,乃提醒世人要常行布施,以利益一切眾生;

供食的功德:力大無窮,壽命綿長。眾人愛樂,辯才無礙。

8供珠:食物為養命之源,感蒙佛慈恩深;

供珠的功德:相貌莊嚴,風度美好;破除慳貪,速證聖果。

9供茶:象徵意義:清醒。

供茶的功德:口齒芳香,永離渴愛,眾人愛樂,辯才無礙。

10供衣:象徵意義:柔和忍辱,出離生死。

供衣的功德:僧伽上服,迦葉親持,雞足山中少人知,定力不思議,法會重持,奉獻福田衣。

相關焦點

  • 佛教:佛前供花,功德與意義
    在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香、燈等,會有無量的功德。但許多初學佛的人,對佛前供花、供果的意義比較疑惑,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緣和意義。佛前供花,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所以花是因,果實叫做果。是將鮮花用器皿供於佛前,為佛門儀式之一。
  • 佛教:佛前供花很重要,佛在世的時候就有,但是不是最殊勝的供養
    佛教:佛前供花很重要,佛在世的時候就有,但是不是最殊勝的供養。花與佛有著很深的關係,佛陀一生與花有著特殊而密切的淵源。據說,佛陀誕生前,摩耶夫人曾作了一個奇特的夢,她夢見一隻白象銜著一朵白蓮花,進入宮殿。
  • 佛前供樂的福報與功德
    音聲供養,是佛門中重要的供養之一。在佛教中,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虔誠,常以種種物品供養佛法僧三寶。比較常見的物品有:花、香、燈、塗、果、樂等等。其中,「樂」即是指音聲供養。《善見律毗婆沙》卷六載:問曰:云何為供養?答曰:男女諸樂、琴瑟簫笛、箜篌琵琶,種種音聲與諸知識而娛樂之。
  • 佛前供花的功德
    ,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云:「若有眾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
  • 佛前供花的功德和方法
    有一天,燃燈佛遊於世間,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善慧童子看見一女子手捧青蓮,蓮開五莖,心想蓮花是佛教聖花,而這五莖蓮花更是聖花中的聖品,如此珍貴之物一定要供養給燃燈古佛。於是便花重金買下了青蓮,虔心供養。燃燈古佛被他的虔誠所感動,後來為善慧童子授記曰:「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即預言其九十一劫後,證悟為釋迦牟尼佛。
  • 怎麼供養佛?(佛前十供)
    佛是一種信仰,佛是開悟的智慧,是解脫的智慧,教育我們要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生活,對待人生,而不是迷信。佛理自宇宙創始以來就存在,佛只是發現了這其中的真理,並教導傳授於我們。宇宙本身也是從從虛無中來,也會從虛無中去。
  • 普陀講堂|佛前供花有怎樣的功德?
    花和佛教也有著很深的因緣,是佛教十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中最為普遍的一種。佛陀示現白象入胎,白象口含蓮花;佛陀誕生後周行七步,步步生蓮;佛陀講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天花讚嘆,或化成天花供養;佛陀涅槃時,天人更是以曼陀羅等種種珍貴的花來供養。 佛前供花的意義 佛為天人師,佛前供花是佛教重要的日常儀式之一。
  • 佛教:佛前供花的方法和功德
    「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佛前供花人」,佛教歷來與花有著甚深的淵源,許多佛菩薩的法器或者坐檯就是蓮花,蓮花被譽為佛門「聖花」。蓮花又叫「蓮華」,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就是此義。比如我們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就常常是端坐蓮花臺,手持淨瓶甘露。
  • 佛教:對佛供養鮮花水果等,並不是最好的供養,最好的供養有一種
    佛教:對佛供養鮮花水果等,並不是最好的供養,最好的供養有一種。平時到寺廟裡燒香拜佛,少不了帶些鮮花和水果。佛法中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能做到恭敬心供佛,是有功德的,而功德中也可能包含著福德。當然用鮮花水果供佛的寓意也很好,表法也很好。
  • 佛教文化元宵節之際,燃燈供佛不僅有十種功德,還得三種清淨心
    中國佛教文化元宵節歷史,燃燈供佛有十種功德,還得三種清淨心,知道是哪十種功德嗎?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是我們期間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叫做上元,正月十五日叫做上元日,所以也稱上元節。元宵節,在佛教的文化中,也正值藏曆的神變月期。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佛前供花、供水、供水這三種供養的功德福報。一、佛前供花自古以來,佛教就與花有著很深的因緣。比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徵佛菩薩的聖潔,故以蓮花作為佛教的聖花。再如,佛經記載,佛陀成道、說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天花以讚嘆、供養佛陀。佛陀涅槃時,天人更以曼陀羅等種種珍貴的花來供養。除此之外,佛教經典中以「華」指代「花」,如《妙法蓮華經》。佛教裡也有許多與花有關的典故,比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等等。以花供佛,功德殊勝。供花是佛教最提倡的供養方式之一。因為花清淨、美麗,最能代表人們的恭敬虔誠之心。「今生貌美為何因?
  • 供養:佛前供花,做好這兩點,福報自來!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佛教之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如鮮花、水果、香、燈、水等等,其皆具有無量功德。佛前供花,其花代表萬事皆有因,又因才能有果。表示對佛陀的尊敬、奉獻、感恩、學習佛陀的教化,以佛為師。佛前供花,做好這兩點,福報自來!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2點,圓滿你的功德!
    ,但絕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太清楚佛前上香的意義,只是盲目跟風罷了。甚至有些迷信的人認為如果進寺院不燒香會得罪佛菩薩,對佛菩薩不敬,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也是對佛教的誤解。佛前供養完全在於人自己的發心,有誠心供養自然再好不過,不供養也無罪過。佛菩薩福慧具足,不缺世人任何供養,更不會因世人供養多寡好壞而區別對待。  供養不要執著於形式,而是要用心。若不用心,供養再多也是無益。同樣,若人善良慈悲,即使不供養,也福德無量。
  • 佛教:佛前十種供品的寓意和果報,您不可不知
    佛菩薩像前常見的供品其實一共分為了十種,分別是——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接下來我們就來一一介紹其代表了什麼寓意,各位師兄看過之後也好有的放矢,否則弄錯了善果沒有也就罷了,弄不好還要好心辦壞事,給自己造惡業找麻煩。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4點,圓滿你的功德!
    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都不是在於佛菩薩交易,佛菩薩更不會因為你供養了而保佑你,你不供養就開罪於你,佛菩薩慈悲為懷、心無分別,怎會有世俗功利心?供養不是做給菩薩看到,供養只是表我們的心中的恭敬,對三寶的感恩與信仰,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我們的利他心,捨棄內心的自私貪婪,其實是利益自己,而非佛菩薩受益。
  • 佛前供水的方法和功德利益
    在佛教中,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虔誠,常以種種物品供養佛、法、僧三寶,比較常見的物品有:花、香、燈、塗、果、樂、淨水等等。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談談佛門裡的「水供養」。直至今日,佛教每年都會舉行聲勢浩大的浴佛節,以水供佛,清淨身心。信徒在禮佛前,也以淨水洗除汙垢,令身、物潔淨,故向佛供奉甘露水。不僅表達了對佛的恭敬和虔誠,還象徵著洗淨己身心中汙濁,身清氣潔,災病皆去,內外皆得柔軟清淨。以水供佛,以清淨、恭敬為要。首先,用於供佛的水要乾淨、衛生,是能直接飲用的水,故自來水、不淨水等不可供佛。
  • 佛前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現代人學佛,最先接觸的佛教名相,肯定包括「功德」一詞。我們平時見到一些善行義舉,也會感嘆功德無量,並且會說一句「隨喜功德」。實際上,很多學佛人都希望依靠布施、供養等方式積累功德,廣結善緣。從佛理來看,布施與供養是一體兩面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們是同一行為的兩種說法。
  • 佛前供花,你知道代表什麼嗎?
    佛教的禮儀之中,每一項都具有各自的意義,供花也是常見的一種供佛方式。佛是福慧雙全的覺者,那是不是需要眾生供養的花呢。?其實,不僅僅是現在的人會供花,釋迦牟尼佛於過去因地修行的時候,也曾經用蓮花供燃燈佛。 假如我們有幸見到佛,可能會發現,只能用花的美好表達自己心中的敬意。
  • 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在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這幾種供養方式,信眾選擇任何一種皆可,皆隨發心、功不唐捐。但我們應當明白的是,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都不要帶著功利心向佛菩薩「索取」功德,意圖「賄賂」佛菩薩,帶著世俗之心禮佛,真是愚信。佛菩薩不缺我們的供養,我們所供養的東西,佛菩薩也不會吃。但之所以這樣做,一來是眾生為了表對佛菩薩的真誠恭敬心,是發心感恩。
  • 佛教:佛前供花,這幾點你需知曉!
    在這其中就以花供養來說,行花供養的意義在於「一切事物皆因起,從而才會有結果。」這就好比一切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也只有開花之後才能結出果實。其在釋迦牟佛被授記成佛的典故之中,我們就能得知,佛前「供花」所代表的巨大含義。關於佛前供養,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呢?這幾點你需知道!一、供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