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2020-11-27 明月天心

經常去寺院的信眾應該會發現,佛菩薩像前總是供奉著各種各樣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清水、燈燭、香支等等。許多人也會覺得能在佛前做供養也是為自己培福謀福的無上法緣,並非常珍惜,尤其是初一十五或者佛菩薩紀念日的時候,寺院裡總是會迎來諸多前來供佛之人。在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這幾種供養方式,信眾選擇任何一種皆可,皆隨發心、功不唐捐。

但我們應當明白的是,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都不要帶著功利心向佛菩薩「索取」功德,意圖「賄賂」佛菩薩,帶著世俗之心禮佛,真是愚信。佛菩薩不缺我們的供養,我們所供養的東西,佛菩薩也不會吃。但之所以這樣做,一來是眾生為了表對佛菩薩的真誠恭敬心,是發心感恩。二來是作為佛教渡人的善巧方便法,以此來培養大眾的布施利他心,以廣種善因、修福修慧。

就像佛前供水,代表修持清淨平等心;佛前供香 代表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佛像供燈,代表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智慧一樣,佛前供花果也有更深的法義指引眾生修行。那麼,佛前供花果有什麼特殊含義,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首先,我們要明白佛前上供「花果」其中的深意。「花」自古以來都與佛教有著甚深的淵源,佛教中許多佛菩薩出生、成道、涅槃都會有天女散花、諸天讚嘆。也有菩薩的寶座是以蓮花化身。我們學佛誦讀的經典《妙法蓮華經》中的「蓮華」其實就是指「蓮花」。花清淨端嚴美好,給人善意和溫暖,佛前供花,以莊嚴佛菩薩寶像,是對三寶的恭敬,也會令大眾心生無量法喜。

佛前供花,「花」代表善因,勸人修善、行善積德,「果」,則代表善果,花開結果,善因結善果,意在告誡世人,要想命好有福,須得敬畏因果、戒惡修善。除此之外,佛前供「水果」,還有一層深刻含義。「果」也代表修行的果位,佛教將修行成就者的果位分為阿羅漢、菩薩和佛,這三大階位,都是非常殊勝的,其中,「佛」果位福慧兩足尊、最為圓滿,也是諸多修行人想要成就的。故而佛前供「果」可時刻提醒大眾努力精進修行,慎勿放逸、如救頭燃。

那麼,佛前供花果,應該注意什麼呢?佛前供花,我們可以供鮮花,只要氣味新鮮的花,比如百合、康乃馨、玫瑰、向日葵等等都可以,但考慮到鮮花花期比較短,且價格比較昂貴,一般家庭消受不起,所以我們也可以選擇供奉永生花、塑料花等,只要我們心中有誠意、敬意,功德大小都一樣。只要我們要注意保持潔淨,定期擦拭,使其不染灰塵。若要供養鮮花,可以選擇在佛菩薩紀念日或者逢初一十五來供養。

佛前供果,首先要保證水果的新鮮,不要用過期的或者已經腐爛變壞的水果,哪怕有一點點兒變質,也不要粗心大意,我們對佛的恭敬和用心儘量不要捨去一分。如果水果有壞的,其表法就完全不一樣了,壞果寓意壞的果報、壞的修行,是對三寶嚴重的不恭敬,也難以使人生起法喜心。水果的數量沒有要求,隨自己發心,不要求多求貴,一般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桃子、桔子、梨等等皆可。但是那種帶有異味的水果,如榴槤,既貴,味道又刺鼻,大多數人很難接受,最好不要拿來上供。

水果上供前記得用清水清洗感覺,在盤子裡擺成好看、吉祥的「造型」。我們上供一般都是早上上供、傍晚收供,當然水果也可以兩三天一收供。水果收回來不要放置不顧,可以自己食用或分享給他人,都是不錯的「福果」。收供後,及時把盤子撤掉收置一處,以便下回使用,但切記不要將空盤置於佛前。

感恩您的閱讀與分享,祝您福慧圓滿、六時吉祥。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前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現代人學佛,最先接觸的佛教名相,肯定包括「功德」一詞。我們平時見到一些善行義舉,也會感嘆功德無量,並且會說一句「隨喜功德」。實際上,很多學佛人都希望依靠布施、供養等方式積累功德,廣結善緣。從佛理來看,布施與供養是一體兩面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們是同一行為的兩種說法。
  • 佛前供「花果」,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
    經常去寺院燒香拜佛的人應該都知道,佛門裡有多種供養行為,可以幫助信眾培福修慧、廣做功德。比如佛前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水、供香、供樂等等。有人問,我們給佛菩薩上供,佛菩薩會吃嗎?如佛前供水,寓意清淨平等;佛前供燈,寓意照破黑暗無明,點亮光明和智慧,等等。那麼佛前供花果,又有什麼寓意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佛前供「花果」,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首先,我們應了解一下佛前供花果的法義。「花」自古以來都與佛教有著深刻的淵源。佛陀釋迦牟尼佛出生、成道、涅槃,都有天女散花為之讚嘆。許多佛菩薩的寶座也都是蓮花。
  • 佛教:佛前上供「花果」,這幾點常識,要謹記!
    我們要明白,不論自己供養什麼,佛菩薩是不會用的,所以我們切莫有和菩薩做交易的打算,信佛不是搞賄賂,佛菩薩不會因你供養的多寡或者貴賤而生分別心、區別對待。經典裡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在佛前供養,不是為了要從佛菩薩那裡換取什麼,而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慈悲利他心,不再自私貪婪計較吝嗇,當我們的心量越來越大,越來越有慈悲心的時候,會發現自身的福報也在劇增。
  • 佛教:如何能圓滿的在佛前供水?做到這幾點,功德無量!
    佛教:如何能圓滿的在佛前供水?做到這幾點,功德無量在佛教中,常常會在佛前供水。那麼對佛的供養有好多種,供花,供香,供燈,供食品,為何要單單供水呢?以水供佛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來源於佛陀的時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也手拿楊柳枝淨水瓶來普渡眾生,救化大眾。滋潤眾生,利益眾生。
  • 佛教:佛前供水,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做供養的習慣,佛前供養,法緣殊勝、功德無量。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供養方式,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每種供養都不是為了和佛菩薩做「交易」而做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物質供養,佛菩薩更不會以此區別對待眾生。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4點,圓滿你的功德!
    注意不能說「買」,寺院非世俗名利場所,說買賣會很不恭敬。雖然常看人燒香,但很多人燒香其實並不如法,也並不真正明白燒香的含義,只是盲目地、人云亦云般地跟風,似乎覺得別人都燒香了,自己若不燒香,會得罪佛菩薩。這種顧慮是沒有必要的。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都不是在於佛菩薩交易,佛菩薩更不會因為你供養了而保佑你,你不供養就開罪於你,佛菩薩慈悲為懷、心無分別,怎會有世俗功利心?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2點,圓滿你的功德!
    甚至有些迷信的人認為如果進寺院不燒香會得罪佛菩薩,對佛菩薩不敬,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也是對佛教的誤解。佛前供養完全在於人自己的發心,有誠心供養自然再好不過,不供養也無罪過。佛菩薩福慧具足,不缺世人任何供養,更不會因世人供養多寡好壞而區別對待。  供養不要執著於形式,而是要用心。若不用心,供養再多也是無益。同樣,若人善良慈悲,即使不供養,也福德無量。
  • 佛前供水,簡單易行!牢記這幾點,讓你功德圓滿!
    我們可以選擇比較漂亮的玻璃杯或銅杯,總之,擺上你覺得賞心悅目的杯子,再供上純淨的水,就是在行持供水這一善法了。供水的功德《藏巴拉功德經》中提到,供水一次相當於念了100萬遍阿彌陀佛心咒和100萬遍黃財神心咒。僅供水一次,就能遣除違緣、廣結善緣,讓你所做的一切善業進展順利,身心自在;空行、護法也會時時保佑你,讓你吉祥如意。
  • 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
    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我們知道除了在家供佛外,寺廟是我們親近三寶佛法僧的地方。除了常規的燒香拜佛供佛外,在世尊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十種供具供佛。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一、供佛的水果要清洗乾淨鑑因法師回答:「用水果供佛,很要緊的是一定要先洗乾淨,尤其不需削皮的水果例如蕃石榴、楊桃等,更要洗乾淨。不可一買來就供在佛前,這樣很不恭敬。
  • 佛教:佛前供花,這幾點你需知曉!
    在這其中就以花供養來說,行花供養的意義在於「一切事物皆因起,從而才會有結果。」這就好比一切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也只有開花之後才能結出果實。其在釋迦牟佛被授記成佛的典故之中,我們就能得知,佛前「供花」所代表的巨大含義。關於佛前供養,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呢?這幾點你需知道!一、供花之心!
  • 拜佛供水果要注意3點,尤其是做到3個字,讓你功德圓滿
    拜佛供水果要注意幾點,尤其是做到3個字,讓你功德圓滿。佛在世時,拜佛常用的十種供具,有香、鮮花、水果、水、油燈、衣服、瓔珞、幢旛、音樂、合掌供養。種種供養都代表著一定的寓意,果是代表因果的,讓你看到,常常想到種善因得善果。你要能想到這一點,光明照耀,你的心裏面放光。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佛前供花、供水、供水這三種供養的功德福報。一、佛前供花自古以來,佛教就與花有著很深的因緣。比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徵佛菩薩的聖潔,故以蓮花作為佛教的聖花。佛陀涅槃時,天人更以曼陀羅等種種珍貴的花來供養。除此之外,佛教經典中以「華」指代「花」,如《妙法蓮華經》。佛教裡也有許多與花有關的典故,比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等等。以花供佛,功德殊勝。供花是佛教最提倡的供養方式之一。因為花清淨、美麗,最能代表人們的恭敬虔誠之心。「今生貌美為何因?
  • 佛教:佛前供「花果」,這2點常識,要牢記在心!
    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己家的佛堂,我們往往都會在佛前做供養,一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與感恩,二來修福修慧增長功德。佛門供養,所供物品,佛菩薩是不會吃的。供養不是「賄賂」,不要帶著功利心修供養,發心不誠,功德就散了。佛菩薩也不會因為供養的多寡而對眾生區別對待。
  • 念誦大悲咒,這兩點不要有,功德更圓滿!
    《大悲咒》全名《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是佛教淨土宗所奉持的一部經咒。全文八十四句,每一句都以音譯的方式流傳。根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此經是觀世音菩薩為了利益眾生,使眾生消障除礙、離苦得樂而宣說。
  • 佛前供花果時,牢記一句話,好運不招自來!
    為什麼要供佛?有些人認為佛前供佛的花果是給菩薩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佛菩薩不會吃你供的水果,你供的花果也不是為菩薩供的。我們一定要了解供佛的原理,供佛才有益處,我們在供佛時,要選擇什麼樣的水果?這些都是要在供菩薩之前先要了解的。
  • 一位老僧的告誡:佛前供花果,這3點千萬牢記,功德無量!
    「供養」一詞為佛門術語,意指用飲食、香花、水果、幡蓋等等美好之物,供給諸佛和善知識。佛是世人的無上福田,種下一念善心,就是為將來得度培植善因。所以,佛經中講,即便以細微之物供養佛,亦有大福報。若能「不住於相」而行供養,則有功德。
  • 佛前供花的功德
    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種功德。」    一、在佛前以虔誠的心奉上新鮮花束,有許多功德:    1.能使人變得如花朵般的美麗、令人歡喜,吸引眾人目光,人緣極佳,對你過目不忘。    2.能使人嗅覺正常。不會有鼻腔的毛病而無法發揮正常嗅覺功能。    3.能使人身體不會有惡臭,聞起來氣味香甜,令你全然的純淨。
  •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說起佛前供養,關於這大家都知道,都是以香、花、果等物品進行供養,供養的物品不分大小多少,都是一顆虔誠的心。昨天有就個網友問小禪,什麼時候可以進行佛前供養,這裡小禪稍微的回覆一下。
  • 佛前供奉花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為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與感恩,大眾在拜佛的同時大多都會選擇做一些供養,以增進功德。但供養不是搞賄賂,也不是和佛菩薩做交易,而是一片真誠的發心。佛前所供任何物品,佛菩薩是不會食用的,供養表面上是利益佛菩薩,實則是在培養大眾的慈悲利他心。有善意的發心,自會有好的功德。
  • 念「觀音菩薩」名號,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這句話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威名早已婦孺皆知、家喻戶曉。觀世音菩薩自傳入中國,男性的形象也被改造成女性,因為其慈悲柔和的特徵更符合女性形象,能夠更方便救渡眾生的心。但其實,佛菩薩是沒有性別之分,一切都是我們的分別心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