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登場,國產動畫工業化又向前一步

2020-11-15 騰訊網

作者 / 馬丁

「我太太說我經常板著臉,雖然她知道我不是這麼一個可怕的個性,但我覺得我在生活中還蠻隨和的。當然程騰可能不會這麼認為。」

電話那端,《姜子牙》聯合導演王昕談起自己在創作現場的冷酷面,笑著聊起生活中的另一番模樣。另一個時空下,聽到這樣的「自我評價」,《姜子牙》導演程騰果然無情回懟——「對,我覺得他可能對自己有錯誤的認知。」

▲程騰與王昕

在一部部優秀國產動畫電影的接力下,國漫熱潮持續翻湧。如今,這一棒落在了《姜子牙》的手中。回顧過去四年,從最初的項目啟動到故事、人物、畫面等的塑造,以至最終的完整動態呈現,在還原三千多年前遙遠而陌生的「後封神時代」時,《姜子牙》也經歷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創作難題。如今再回頭看,縱使心中多少存有一些遺憾,但主創們還是滿懷信心。

在電影上映前,一起拍電影也專訪了《姜子牙》的導演程騰、聯合導演王昕,與他們一起聊了聊電影創作幕後的故事,那些沒能實現的「隱秘」戲份,以及國產動畫電影行業的未來。

「神話粉」程騰和「不放心」的王昕

時間倒回四年前。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在國內電影市場掀起波瀾,國產動畫電影迎來新機遇,一切都在悄然孕育。《姜子牙》也便在這時開始啟動。在搭建創作團隊時,導演李煒和製片人高薇華想到了曾經的兩位學生程騰和李夏。

當時程騰已經在美國的夢工廠工作室做到了聯合導演的位子。但在接到項目邀約,了解了電影的大致內容後,身為中國神話兼封神粉的程騰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一直覺得,封神是一個非常龐大且具有想像力的體系,但這裡面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我很想在後面發展開發出一個更大的陰謀,把『封神大戰』的故事進一步完善。」

之後,程騰便從夢工廠辭職,決定與李夏一起回國創作。好友王昕(彼時還在美國暴雪擔任動畫角色總監一職),在聽到兩人的回國計劃時還曾勸他們三思,擔心國內的創作條件並不能很好的支撐項目的運作。臨行之前,王昕給出了很多建議,但還是覺得「十分的不放心」。

2017年初的某一天,王昕獨自走在暴雪園區排水道邊的小路上,盯著自己的影子,突然一個邪惡的念頭冒出來,再也沒有被壓下。就這樣,他自告奮勇,毅然從暴雪辭職,告別遠在美國的妻女,主動回國加入到《姜子牙》的項目中來。

在回憶錄裡,王昕曾提到這一大膽決定背後為改變中國動畫的理想化動機。採訪中,王昕也直言:「當時覺得要是不回來的話,(電影)很有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更大的困難。」言語間仍然難掩往常的自信與野心。

當然,願景是美好的,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容易。

從2016年正式啟動到2019年12月31號最後一天交片,雖然大的故事架構早已確立,但重點在哪裡、角色和人物的動機又是什麼,這些都需要團隊做進一步的完善,以至光劇本就形成了上百個版本,劇本打磨貫穿著項目的整個製作周期。

在視覺開發層面,從分鏡到動態的故事版,再到三維的預視覺化,與故事開發相關的所有環節同樣處在不斷地迭代之中。其中,單個場景就平均迭代70餘次,而整部電影一共設計有2317張場景概念圖。在團隊規模上,單是中期製作環節就集中著大概五六百號人。此外,團隊會全流程打造具備影片畫質級別的3-4分鐘的demo,呈現角色的動作、特效及觀感,用充分的前期設計和準備避免後期可能遇到的「坑」。

而這背後是創作者的「苦熬」。程騰表示,項目中期以後大家面臨的主要難題就是累,休息時間不夠——「主要是睡覺時間不夠,基本上不能做到每天都睡,就這麼熬著,昨天就沒睡。」程騰苦笑著說。

當然還涉及預算資金的問題。王昕坦言,錢當然是越多越好,大家從來不嫌錢少,錢越多就能做更多的事情。但在他看來,所有的這些困難都不算什麼,因為大家都提前預料到了,因此做了充分的準備和努力。至於團隊,畢竟是第一次做,這還只是一個開始。「比較好的是,大家都不是因為錢或者這樣那樣的原因(聚在一起),我們在《姜子牙》身上看到了一個可以好好做動畫的機會,從而聚攏起這麼一幫人。」

做有「中國感」的動畫

「仙界的神仙社畜」,是程騰對姜子牙給出的人物評價。

在他眼裡,好的電影應當具備與社會的共情點,但原著中的姜子牙更多是「工具人」式的存在,性格有一定缺失,起碼跟哪吒、大聖比沒什麼個性,而且是一個「白鬍子老頭」的形象,這也是現代觀眾對他印象沒那麼深刻的原因。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團隊將人物定義為「中年大叔」,也在他原本經歷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情感面」,也就有了現在的故事。

「我覺得這特別像我,包括很多年輕觀眾都會有的經歷。比如你剛剛大學畢業進入社會,突然信仰崩塌,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按在地上摩擦,」程騰笑著說:「姜子牙也是這樣,剛上場就打贏了封神大戰,拯救了蒼生,職業規劃特別好,馬上要當神界的老大了,眾神也都相信他,結果在升官加爵的那一刻發生了一些問題,直接被貶下了反間。這也容易讓大家想到中年危機,所以就將年齡定在了中年。」

而面對三千多年前遙遠而陌生的「後封神世界」,在電影的視覺呈現上,團隊也付出了不小的努力。因為商周時期出土的文物古蹟並不多,可供查找的史實資料也很少,現在大家想像到的很多中國美術元素,如紅磚綠瓦、祥雲圖案、龍等等都是後面才出現的,都不應該出現在那個年代,所以真正能用的美術元素並不多,但大家都希望設計出來的世界讓觀眾覺得非常中國。

「包括做三維動畫,其實很容易做得很美式,但我們希望這個東西看起來很不美式,很有中國感。所以我們做了大量的努力,去想像那個時候的文化信仰以及人的審美體系,比如可能有巫僕文化、自然崇拜,這就影響到人物的服裝,包括裝飾品、房屋的設計等等。總的來說,就是基於當時可能存在的世界觀、價值觀的信仰從而設定了整套的視覺風格,做出一個可信的世界來。」程騰說道。

此外,團隊還進行了大量的考察和調研,甚至遠赴長白山採風,翻閱了《山海經》《封神演義》等大量文學作品,試圖從神話中獲得啟發靈感。影片中,姜子牙在旅途中經過的幾個關鍵場景基本都是從《山海經》取的景。同為中國傳統元素的愛好者,主創們也會將自己在傳統文化中的吸收運用到電影創作中來。比如喜歡國畫、蘇州園林的王昕就將留白、以及對空間的理解運用到電影上。

探索之餘,《姜子牙》在國產動畫領域也做出了一些創新。對毛髮不同視覺風格的打造就是其中之一。不同於其它作品中「根根分明」狀的毛髮,在《姜子牙》中,為了畫面統一和漫畫的人文造型,團隊運用的是體塊化、模型化的處理方式。

「像『四不相』這麼可愛、萌寵的小動物,你總不能讓它硬硬的吧,太硬了就沒有軟萌的感覺,所以還是要有細節。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我們運用了大量不同模型、透明接觸的處理,還用到了基本的毛髮梳理工具,」王昕介紹說:「我經常說這有點像『雞尾酒療法』,各種各樣不同的處理方式都揉在一起,形成體塊化的視覺。也不能說是完全無中生有的一個創新,但其他團隊好像不太有類似的處理。」

在王昕看來,這種體塊化的處理並沒有讓創作變得簡單,環節中所使用的工具反而是增加了。客觀而言,基於模型的毛髮也讓團隊對毛髮的處理有了更大的空間,基本想要什麼形狀或狀態的毛髮就可以有什麼樣的,從而對藝術創作有更精準的把控。

處女座組合的強迫症和細節控

「我說實話啊,我不罵人的,這點要比老王稍好一點點。」說完,程騰哈哈大笑起來。

四年的創作打磨,相處之間難免會有碰撞和摩擦。巧合的是,程騰和王昕都是處女座,在某些創作理念上往往「一拍即合」。比如都喜歡秩序型、儀式感的東西,影片中大量的「強迫症」式的視覺風格便就此形成。轉換到具體的製作中,兩人也對團隊有著一致的高標準要求。

在之前官微發布的導演特輯中,這種嚴格也被展現在觀眾面前,尤其是王昕。畫面中不斷出現的「嗶」聲也是工作人員提到的「被按在地上摩擦」的聲音。評論下面,程騰還聲稱視頻把王昕的個性「溫柔化」了。

對此,王昕回應說:「我不知道大家對我的評價是什麼,但在創作中我們遇到的問題是全方位的,所以我可能會冷處理或者有冷酷的表情,其實是為了把事情做好,沒能太顧忌別人的感受。我覺得動畫創作如果不是細節控的話會缺失很多東西。作為帶頭人,我首先要嚴於律己,再是嚴於律人。」

儘管如此,如今再回頭看,電影還是有一些精彩的戲份因為時長、資金、創作難度等問題沒能實現,略有遺憾。比如姜子牙在最後悟道的時候,程騰就向拍sir介紹了一段,影片原本設計的意象化處理——「姜子牙回到北海,也就是故事一開始的地方,坐在棧橋上釣魚,這時天上開始下雪(此前幾十年從未下過雪),雪花飄下來,湖面裡雪花的倒影變成一個個人,緊接著天上下起鵝毛大雪,攝影機進到湖裡面,整個世界開始顛倒,水面上的世界變成了虛幻,水面下成了真實的世界。我們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姜子牙理解一人和蒼生之間的關係。」

從夢工廠和暴雪相繼辭職回國,懷抱改變國產動畫電影的野心,程騰和王昕在回國創作的這段日子裡,也深切地感受到國內外在動畫電影創作領域上的不同。

程騰便提到,海外創作尤其重視方法,流程也特別完善,單個藝術家參與其中不會有太大壓力,但國內的行業搭建相比來說還沒有那麼成熟,項目運作特別依賴核心藝術家的個人能力,大家負責的事情會非常多,也比較累。「但好處是,這樣出來的作品會有很強的作者性,海外那種生產方式最後出來的更像是一個娛樂產品。」

而在運作《姜子牙》這個項目時,程騰和王昕也有意識地進行體系化的推動,將故事開發和視覺開發緊密地揉在一起,為國內工業化體系的完善和構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家都認為動畫片導演就是一個畫畫的。是,沒錯。我們都需要有藝術功底,需要會畫畫,但這並不是一個零星的靈感積攢,完全感性地拍腦袋就可以了。很多時候,我們還必須要具備比較理性的規劃和思考,」王昕表示說:「這種理性與感性、藝術跟科技之間的平衡,也是現代商業動畫項目比較難的地方。」

從《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姜子牙》,還有《白蛇:緣起》《羅小黑戰記》等一眾小體量黑馬之作,一部部優秀國產動畫電影的出現,也充分體現著國內創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動畫電影背後的廣闊市場空間。展望未來,程騰也滿懷信心:「之前就有人說,只要大家比較用心地做,出來的東西就挺好的,因為當時有很多糊弄的,現在大家都在認真做,要想做得更好,就需要大家非常努力地去提高作品的水準。」

「國漫崛起」的口號喊了太久,現在我們終於走在了路上。未來,要想走得更遠、更久,尚需要更多一部接一部優質作品的出現。

相關焦點

  • 姜子牙刷新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 最早場「座無虛席」
    姜子牙刷新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 最早場「座無虛席」時間:2020-10-01 14: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姜子牙刷新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 最早場座無虛席 國慶檔國漫巨製電影《姜子牙》於今日正式上映,並發布三維製作特輯,曝全體人員1560+日夜死磕幕後。
  • 哪吒一戰封神,姜子牙定檔大年初一,國產封神宇宙即將開啟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院線已經進行了二次延期,算下來上映時間會足足達到93天,而哪吒的票房距離50億也越來越近,國產動畫電影已經開始逐漸走入越來越多人的視線中了,這不只是一部國產電影的崛起,更是為國產動畫指明了方向!
  • 國慶檔冠軍寶座,《姜子牙》只坐了3天,導演:寫了幾十萬字的「過失...
    不同於《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開始時的默默無聞,作為接棒彩條屋「神話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姜子牙》承載著觀眾和國產動畫產業的又一次期待。雖受疫情影響,與春節檔失之交臂,但在《哪吒》證明了國產動畫電影的巨大潛力後,《姜子牙》被認為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哪吒」。
  • 《姜子牙》:宏大世界觀下的猶豫與踟躕
    相比於漫威,相比於海賊王、火影忍者、鋼之鍊金術師,「世界觀」一直是國產動畫最顯得單薄、最小家子氣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它總與「低齡向」的質疑相伴比鄰,把一門潛力無窮的大藝術,做成了弱格局。所以筆者一直在試著用「世界觀」這個關鍵詞,理解這一場國產動畫的革命。
  • 「後疫情」國慶檔《姜子牙》現象:口碑/票房分化與宣發得失探析
    總體來看,《姜子牙》是一部製作上乘,工業化水準較高,美學風格精美獨到,主題、立意較為深刻,具有突破性與前瞻性,頗有「野心」的動畫作品。但是,影片也存在人物形象不夠「接地氣」,主題過於隱晦宏大,類型定位不明晰,劇作薄弱等問題。
  • 《姜子牙》發布全新海報!姜太公1.8M大長腿,四不像兇神惡煞
    不過值得我們欣喜若狂的事情還沒完,就在明年,我們同樣能夠見到品質相當出彩的國漫登場。比方說在前些時間就定檔大年初一的《姜子牙》,一部據聞會與《哪吒》共處同一個世界觀的國產動畫,至於是否真會將所謂的「封神宇宙」的浪潮掀開,還有2個月時間我們就能夠準確知道了。
  • 電影藍皮書:國產電影產量5年來首次下滑 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
    藍皮書指出,受整個行業大環境的影響,2019年國產電影產量5年來首次出現下滑,從1082部減少到1037部,下降4.2%。相應的,2019年國產故事片產量也出現了下降,從2018年的902部減少到850部,下降5.8%。2015~2019年,國產故事片產量分別為686部、772部、798部、902部、850部,增長率分別為11.0%、12.5%、3.4%、13.0%、-5.8%。
  • 燈塔研究院發布2020年度報告:全年票房204.17億,國產電影貢獻超8成
    根據燈塔報告,國產電影不負厚望,在這一年成為票房擔當。2020年,國產電影的票房佔比為83.72%,相比去年的62%有了大幅增長。全年TOP10影片均為國產片,其中《八佰》以31.1億票房居首位,《我和我的家鄉》和《姜子牙》以28.3億、16.0億票房分獲第二、三名。
  • 燈塔研究院×微博電影2020年度報告:年票房204.17億,國產電影貢獻...
    此外在這一年中,全行業對於國產電影不同題材類型的深耕,對於線上化的持續探索,以及創新營銷方式的加速成熟,都讓中國電影能更自信地面向2021,為全球電影產業的發展作出更卓越的貢獻。(圖說: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204.17億)自年初疫情爆發以來,作為線下放映終端的影院受到了直接影響,全行業紛紛伸出了幫扶之手。7月20日復工以來,影院得到了快速復甦。
  • 姜子牙的彩蛋是什麼意思?電影姜子牙大結局是什麼?
    通過前面姜子牙將餐桌擺放的整整齊齊,杯子還要用尺子來度量就知道他是一個強迫症的人。在吃飯時,哪吒一頓風捲殘雲,在飯桌上吃的一塌糊塗,讓有強迫症的姜子牙難以忍耐。等到結束回去時,姜子牙剛躺下就想起哪吒吃完後嘴巴上殘留的米粒,便輾轉反側最終去他家將哪吒嘴巴擦乾淨。第三個彩蛋是新作宣傳,就像《哪吒》宣傳《姜子牙》一樣,在《姜子牙》後《深海》接捧上映。
  • 畫師筆下的《姜子牙》,妲己流淚美到心碎,九尾天尊CP感爆棚
    提起《姜子牙》大家都不陌生,這部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在國慶期間上映以來票房成績勢如竹,在國慶檔之後也一直保持著熱度。這部作品成為了中國內地影史票房第二高的動畫電影,超越了大家熟知的《瘋狂動物城》。
  • 國慶檔真火了,《姜子牙》破紀錄,《我和我的家鄉》或逆襲奪冠,這些股民要嗨了?
    100億。2020年半年報顯示,中國電影營業收入為4.61億元,同比下降90.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5.02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6.82億元。 自帶光環,使得其在國慶假期首日票房就達到3.6億元,打破了此前由《哪吒之魔童降世》保持的動畫電影首日票房最好成績。
  • 我們該如何支持國產動畫?不要小看「理性討論」的意義
    昨天看了「作華團團長」的新視頻《國產動畫又崛起了?》,視頻中提到了國產動畫的產業現狀,比如人才短缺、經驗不足之類的,最後還表達了對國產動畫未來的期待。我想接著這個話題,聊一下「我們應該如何支持國產動畫」。最基本、最方便、最理所當然的方法當然是「支持正版」。
  • 憑圖片猜動畫,一部只有80後才知道,1部被誤認為國產動畫
    基本上大部分的人都是看著動畫長大的,小時候的動畫會給我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下面我們就來憑圖片猜動畫。猛獸俠。非常經典的一部美國動畫,和變形金剛有著密切的關係。有人認為是它的前傳,也有人認為是後傳。不過毋庸置疑的是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動畫,小時候能有一套這樣的模型也是很多人的願望。正義戰士。
  • 最值得期待的國產動畫又出新PV了!
    最值得期待的國產動畫又出新PV了! 時間:2018-12-19 18:57:57   來源:   責任編輯:洗風舒雨    眼看著2018轉眼就過去了,國產動畫在過去的一年的發展中十分亮眼,以至於讓人更加期待2019年的到來。
  • 除了《鬥羅大陸》,近期還有哪些值得看的國產網絡動畫?
    這是一份追番名單由於產能、播放渠道等問題,國產網絡動畫無法像日本動畫一樣嚴格按照季度進行有規律地更新。自2018年開年以來,因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影響,整個一月只有3部網絡動畫開播。ACGx整理了2018年上半年,已經定檔或確定將要播出的幾部值得重點關注的國產網絡動畫,方便大家定時追番。
  • 中西合璧的動畫美學流光異彩
    ——中西合璧的動畫美學流光異彩   提起日本動畫,會自然聯想到《千與千尋》、《哆啦A夢》;提起美國動畫,會聯想到《冰雪奇緣》、《冰河世紀》;提起中國動畫,除了一部喚醒國人情懷的《大聖歸來》,似乎就只剩下80年代《大鬧天宮》、《鐵扇公主》那些模糊的記憶。
  • 姜子牙刷新動畫電影紀錄,與家鄉二分天下
    在這些影片中,其中備受關注、最具競爭力的為《奪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其中,《姜子牙》單日票房排名第一,票房突破3.6億,同時大幅刷新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我和我的家鄉》緊隨其後,單日票房2.7億,熱門電影《急先鋒》《奪冠》累計票房均已過億。
  • 《姜子牙》到底好不好看?姜子牙影評怎麼樣?
    《姜子牙》到底好不好看?姜子牙影評怎麼樣?在看電影之前先看了一些影評,表示畫面唯美,但是內容空洞,只是蹭了哪吒的熱點才受的關注。於是,我也拉低了對他的觀影期待。但是在觀影之後,讓我有了超多的驚喜。姜子牙不是一部全齡向的動畫電影並不準確,其實確切地說他不是一部全社會向的電影,更像是一部有著深度思考的圈子電影。
  • 這個暑期, 國產動畫電影能否再領風騷?
    《風語咒》海報  2015年,一部《大聖歸來》近十億票房讓人真正有底氣喊出「國漫崛起」的口號,隨後,《大魚海棠》《大護法》等優質國產動畫電影紛至沓來,讓市場十足活躍。電影中上萬隻羅剎在山谷中橫衝直撞,饕餮大戰的視覺震撼,大場景中的上百個「群演」,都是以往國產動畫中少見的畫面。  除了畫面之外,中國式親情的故事也獲得不少觀眾點讚。其中,主角郎明和母親的親情線,更是引發了觀眾的大規模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