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之鹹卦(一)

2021-01-11 網易

  

  艮下兌上

  《序卦傳》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依據《序卦傳》的看法,上經三十卦至離卦結束,從鹹卦開始共三十四卦為下經。下經第一卦鹹卦不是接著離卦而來的,它是一個新的開始。這樣一來,《周易》全部六十四卦似乎有兩個開始,第一個開始是乾坤二卦;乾坤二卦被看作《易》之縕、《易》之門。全部六十四卦都是由乾坤二卦產生的。鹹、恆二卦是又一個開始,這個開始比起第一個開始來,是低層次的,它應該包括在由第一個開始展開的全部過程之中。

  《序卦傳》用「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比喻第一個開始。天地比喻乾坤,萬物比喻六十四卦。用「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然後禮義有所錯」比喻第二個開始。用男女、夫婦比喻鹹卦與恆卦,用男女、夫婦之後產生的父子、君臣、上下、禮義等比喻鹹、恆之後諸卦。孔子這樣比喻的本始目的無疑是要說明乾坤居全《易》之首,鹹恆居下經之首,是有根據的,天經地義的。他明確地表述了他的樸素而實質上正確的宇宙觀和社會歷史觀。

  鹹音義同感。古代的感當寫作鹹,心字是後世加上去的。鹹卦的感字取交相感應的意義。交相感應的問題,最直觀最常見、最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表現是男女、夫婦之間的關係,而且夫婦關係是人倫之始,是文明社會一切現象之所以產生的最初契機,所以把鹹卦鹹字的感應意義用夫婦關係加以說明是再合適不過了。

  從卦體看,鹹卦兌上艮下。兌為少女,艮為少男。男女相感深,少男少女相感尤深。從卦德看,艮是止,艮篤實,止誠愨;兌是說。男子以誠實的態度與女子交往,女子說而應之,男女交親,於是結成夫婦。

  六十四卦以乾坤為首,乾坤象天地,乾象天,坤象地,天地被看作二物。下經以鹹恆為首,鹹恆象夫婦。但是,鹹象一夫婦,恆也象一夫婦,夫婦被看作一事,不是鹹象夫,恆象婦。鹹恆在這一點上與乾坤情況不同。

  鹹,亨利貞,取女吉。

  鹹是感,不只是男女相感,世間萬物,社會人群,都有相感與不相感的問題。例如君臣相感,上下相感,父子相感,親友相感,等等,只要是相感了,那麼,相感雙方的關係必然和順而亨通,什麼問題都好解決。然而相感有個條件,必須「利貞」,即利在於正。相感而不以正,便不能亨了。「取女吉」,是說取女如是方能得吉。

  

  》曰:鹹,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鹹,感也」。這句話解說的十分明白,孔子的意思是說,鹹就是感。在《周易》成書的時代只有鹹字尚無感字,至孔子時則已從鹹字中分化出了感字。

  「柔上而剛下」。「柔上」指上六,柔在上體。「剛下」指九三,剛爻在下體。柔上剛下有陰陽交感的意義。鹹卦之所以名鹹,就是因為它有「柔上而剛下」的特點。鹹卦上體是兌(見文章前圖),兩剛爻一柔爻,為什麼不顧兩個剛而單說一個柔?下體是艮,兩柔爻一剛爻,為什麼不顧兩個柔爻而單說一個剛爻?

  依據清初胡煦《周易函書》關於體卦主爻的理論,上體兌本來是乾,由於外來一個柔爻,取代了它的居上位的那個剛交,於是而成兌。下體三艮本來是三坤,由於外來一個剛爻,取代了它的居上位的那個柔爻,於是而成三艮。就是說,此卦之所以為澤山鹹,關鍵在於上體那個柔爻和下體的那個剛爻。上下體都由一個陰卦和一個陽卦組成。

  「二氣感應以相與」,鹹卦艮下兌上,艮為山,兌為澤,山澤通氣。又鹹卦內外六爻無不相應。二氣山澤也,山澤通氣,內外相應總起來說叫做二氣感應。唯其感而應,故能「相與」,謂山澤通氣也。

  「止而說,男下女」。止是艮止,說是兌說。「止而說」是指鹹的上下二體有篤誠相感之義,其情專也。「男下女」,指艮少男在下,兌少女在上,其禮恭也。故得亨而利而貞,而取女吉也。總之是從上下二體的角度進一步講二氣相感應的問題。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彖傳》的這一段話和坎卦的情況一樣,是孔子在解釋卦辭之後附帶談了自己的體會。孔子把感的意義推廣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上來講,而著眼點,則是在人類社會。

  《周易》是政治性很強的書,它講天之道,講民之故,最後總是落到民之故上。天地以交感而化生,則天地之情可見。聖人以感人心而致和平,則天下之情可見。天下者,聖人之萬物也。天在地中,陽在陰中,乃感人心之象也。坎言心,此亦言心,大象坎也。這裡講的聖人顯然不是一般的人,是指統治階級的王侯而言。因為聖人感天下人之心,所以天下人之心才和平安寧,老老實實接受統治。這是孔子當時的政治觀點,這個觀點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決定的。古代統治階級能否感被統治階級的心,這個問題要分析地看。至少孔子認為統治階級應該如此,能夠如此。天地萬物之情是什麼本來是不知道,孔子認為通過觀其所感,就知道了。

  復卦《彖傳》講「天地之心」,此卦以及恆卦、萃卦《彖傳》講「天地萬物之情」。心唯言天地,而情則言天地萬物。心只見於復一卦,情則所見之卦多。看來,所謂「天地之心」,講的是陰陽消長,生生不已的自然規律。所謂「天地萬物之情」,講的是陰陽消長這個自然規律的幾種外部表現。

  《象》曰: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

  兌為澤,兌是陰卦。澤在山上,艮為山,艮是陽卦。山上有澤,是說陰卦在外,陽卦在內,虛之能受可知。又論形,則惟能受者為虛耳。坤位六虛,正是此義。故曰君子以虛受人。

  初六,鹹其拇。

  拇,足之大指。「鹹其拇」,是說初六在下卦之下,有其所感未深之象。有感必有應,人人皆有拇,鹹其拇,拇也感人。

  《象》曰:鹹其拇,志在外也。

  初六與九四正應,初六「鹹其拇」,感於九四,九四在外卦,所以叫「志在外」。

  六二,鹹其腓,兇,居吉。

  腓之位上系股下從足。由「鹹其拇」到「鹹其腓」,鹹已漸進於止。腓若從股,則靜,若從足則動。若妄動則必致兇。若居,則不妄動。故或吉或兇在兩可之間。此卦互巽,巽為進退。上體兌悅,易致妄動。而六二是陰爻而居中,居則為止。妄動兇,良止則吉。

  《象》曰:雖兇居吉,順不害也。

  六二是陰爻,此卦又互巽,故言順。雖兇居吉,並不影響它的感。它處於鹹的時候,容易先動以求九五。先動以求應則兇。若居則吉。居,不是絕對不動,只是不先動,不妄動。不先動不妄動也就是順,就是順理而動。順理而動吉,不順理而動兇。

  未完待續……

  本文選自金景芳、呂紹綱合編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譜的講解易學知識之書,想入門或深學的朋友都可讀一讀。

  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這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絡爽文「小說」!

相關焦點

  • 《周易全解》之泰卦(一)
    因此,所謂天地之交,本質上是陰陽之交。陰陽是代表一切事物對立鬥爭的兩個方面。他們不僅處於對立的狀態,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也可以很和諧地團結在一起。古代人的這一認識,很有意義。以天道察民情之故,情況也很相似。人雖不分天地,然君上臣下君子之小人也。君王之陽,臣之陰;君子之陽,臣之陰。正如陰陽二氣能通,君臣之間亦能推心置腹,心心相印。
  • 《周易》:澤山鹹,君子觀乎萬物之情——鹹卦
    「鹹卦」是《周易》的第三十一卦,《周易》又分為上經和下經,「鹹卦」是下經的第一卦。《周易》上經以乾坤兩卦開篇,講的是天道與地道;《周易》下經以鹹恆兩卦開篇,開始講人道。鹹卦彖辭裡說:鹹,感也。說明鹹卦是講人類感情的問題。
  • 《周易全解》之賁卦(一)
    所以噬嗑之後次之以賁  離下艮上這一卦,就其二體看,下為離,離為火為明;上為艮,艮為山為止。山下有火,文明以止,有文之象。就卦變看,柔來文剛,剛上文柔,剛柔上下相錯,亦有文之象,所以這一卦叫做賁。  儒家講究賁之道,重視質與文的關係問題。儒家認為人類社會不可沒有文飾;若質勝文,沒有文飾或文飾不足,社會便不可能發展;若文勝質,即文飾過了頭,本質被削弱了,社會也要出問題。
  • 鹹卦:愛之卦
    1958年4月14日午夜,24歲的青春萌動的李敖同志夜讀《周易》鹹卦,幡然醒悟:我去!這不是那啥啥嘛!下面是我根據李敖驚世駭俗的觀點做的溫柔敦厚版的講解。從下往上數,鹹卦六個爻就是男女交往的六個階段。《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三爻是下面那個八卦結束的地方,第四爻則是上面那個八卦開始的地方。因此三爻四爻是兩個八卦相交接的地方,因此最容易出問題。同時,第四爻又是最好的爻第五爻的前面一爻,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暗的時候。因此,傳統的說法是「三多兇,四多懼」。把這些基本道理說清楚了,我們就可以繼續講解了。
  • 《周易全解》之頤卦(一)
    與噬嗑卦比,噬嗑卦中間多九四一個陽爻,像口中有物;將口中之物去掉,就像人的口。口的形象是中間虛,上下實,而且上止下動,極似人在吃飯。人口飲食,用以養人之身。養亦即頤,故卦名曰頤。但頤具有普遍性的意義。依孔子的理解,天地養育萬物,君主養賢養萬民以及人之養身養德,都在頤義的含蓋之內。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 《周易全解》之大畜卦(一)
    就卦象說,此卦乾下艮上,天藏於山中,有所畜至大之象。畜有止與聚兩層含義。取天在山中之象,則畜為畜聚;取乾為艮所止之象,則畜為畜止。物止便可有所積聚,所以止也是畜的意義。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此卦之所以名大畜,是因為卦之下體是乾,上體是艮。
  • 《周易全解》之乾卦(四)
    卦下之辭即卦辭為「彖」。孔子解釋卦辭的文字叫《彖傳》。孔子為《易經》共作傳十篇七種。《彖傳》是其中的一種。這十篇傳也叫「十翼」。「十翼」依次排列是:一、《上彖》;二、《下彖》;三、《上象》;四、《下象》;五、《上系》;六、《下系》;七、《文言》;八、《說卦》;九、《序卦》;十、《雜卦》。《漢書·藝文志》著錄「《易經》十二篇」。十二篇包括上經下經和「十翼」。
  • 《周易》恆卦,夫妻之道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引子:《易經》64卦,卦辭最好的並非「謙卦」,而是「鹹卦」、「恆卦」。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在解讀《易傳》時,提出一個疑問:鹹恆二卦,二體合起來看最吉,但分開來看,每個爻的爻辭卻不是很吉,這是為什麼呢?《周易·序卦》: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 《周易全解》之泰卦(二)
    九二以陽剛得中居柔,上與六五正應;六五以柔順居中,下應於九二;六五與九二有君臣相得之象。九二雖居臣位,但深得六五的信任,是成卦之主,內外陰陽全賴它調和浹洽。當泰之時,如何治理天下國家,主要反映在九二這一爻上。  九二爻辭講的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四條,包括了治泰之道的主要內容。包荒,極言包容之廣,含量之大。
  • 「鹹卦」之卦圖破解
    第十六節 鹹恆之道第三十一卦 鹹 卦卦圖:象辭: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卦辭:鹹:亨,利貞,取女吉。彖傳:鹹,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現矣。
  • 鹹卦:愛情原本就是心靈感應
    「鹹」就是「感」字把「心」去掉,無心之感,不用費心思量,不用動心機,自然並非刻意裝出來的,都是真誠的,不用經過思考就可以感受得到,這樣的感情才是純真的。  男女關係是比夫妻關係更在先,更基礎的關係。《周易》的下經,以鹹卦為開始。
  • 「鹹卦」之卦辭及其彖傳破解
    釋義《鹹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的,天時為酉。酉時代表一年當中的仲秋之月,當其時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生,但萬物所養育的下一代則進入成熟期。新一代的候鳥已能跟隨父母展趐南歸,草木的籽實也紛紛脫離母體,四處安家。於人而言,父母已過中年,下一代已到談婚論嫁的年齡。《鹹卦》上兌下艮,「兌為少女」、「艮為少男」;少女在上,少男在下,為少男追求、取悅少女之象。
  • 鹹卦中醫解
    詳解鹹卦,其中即內涵中醫之理。推之,64卦皆可用應於中醫之理。鹹卦,上兌下艮,上澤下山。鹹卦通於中醫之理,二者相通相貫。一、鹹者,大象至美。我們先看看鹹卦的大象。山上有澤,山高水清。鹹卦描繪出的少女少男宛如一幅生動活潑的太極圖。少女居上,少男居下。少女在外,少男在內。少女則豆蔻年華,溫柔可愛;少男則意氣風發,敢闖敢鬧。少女少男,一柔一剛,純真無邪,情竇初開,兩相傾慕,和諧歡暢,兩情相依,盡顯人間真善美。行文至此,請問讀者,鹹卦美不美?的確非常美。二、鹹者,感也。
  • 每日學一卦之第三十一卦 鹹:澤山鹹卦
    從卦象看:澤為陰其性質向下,山為陽其性質向上,山上有澤水,山與澤相互感應相合;上卦為喜悅為少女,下卦為止為少男,少男少女相互感應相識,少男中正陽剛向少女表達愛慕之情並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舉止,適可而止,少女性情溫順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少男以實誠的態度相求,少女以喜悅的態度相應,此時沒有感情基礎,只有純真的認同和欣賞,這就是一見鍾情,就是無心之感,就是鹹。鹹為感應、交感、溝通之意。
  • 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解讀「鹹卦」卦圖
    第十六節 鹹恆之道第三十一卦 鹹 卦卦圖:象辭: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卦辭:鹹:亨,利貞,取女吉。彖傳:鹹,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現矣。
  • 「鹹卦」爻辭的總體分析
    (上接「四、彖傳破解」)五、爻辭破解(一)總體分析《鹹卦》是《易經·下經》第一卦。《序卦傳》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措)」。其中「有男女然後有夫婦」一句中,男女之道言乎《鹹卦》,「夫婦之道」言乎《恆卦》。
  • 鹹卦的啟示:感應成緣真的很難
    鹹卦將解釋三種社會現象:(1)為什麼「閃婚」很難長久?(2)為什麼談戀愛的時候男追求女千般順從,但是結婚後卻常出現女順從男,婚姻才能持久?(3)世間為何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跑官」真的有用嗎?從鹹卦開始是《易經》的下經,從夫妻之道開始。
  • 鹹卦,收服「人心」的過程.
    一開始,初步的接觸(鹹其拇),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 「在意」。接著,你會觸碰到他的私隱(鹹其腓),然後他必然會,對你產生 「敵意」(兇),這個時候,別再去 「深入探究」 了,沒人會喜歡,窺看別人私隱的 「下流呸」 的,當作沒事發生,才是最正確的做法(居吉)。
  • 【易經解卦】鹹卦
    九三爻動,鹹卦變為旅卦,九三成為旅卦的上九。九三是下艮的最上一爻,處在大腿的位置,故稱「鹹其股」。鹹卦的上卦是兌、下卦是艮,說明少男與小女是般配的一對。但九三上行,卻進入旅卦的上離中,離為中女,表示其追到手的不是小女,而是跟小女一塊來的中女。九三的這次前往結果不好。
  • 解密《易經》第31卦之鹹卦:古人是怎麼撩人的?幾千年有變化嗎?
    《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周易》是中國本源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哲學巨著,歷經七千多年的歷史至今經久不衰,奠定了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取向,開創了東方文化的特色,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不可取代的重要價值和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