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創始人,陰陽家鄒衍

2021-01-10 孔嫂的快樂生活

「一陰一陽謂之道」,戰國末年的齊人鄒衍,以善談陰陽而著稱。他對古人的"五行說」,即世界是由土、木、金、火 水五種基本元素構成的,進行了新的開拓。

他認為五行不僅具有不同的物理屬性,而且具有不同的道德屬性;五行之間也不是簡單地組合,而是陰陽變化、相生相剋的。他把「五行」和「陰陽」兩種思想結合起來,創立了全新「陰陽五行說。」 後來,鄒衍及其弟子將「陰陽五行說」運用到政治生活中,從陰陽變化之理和五行轉運之機及天道玄遠之事中,歸納出「五德終始說」,依照五行之「德」推測萬事萬物生克之「運」。 在解釋人間帝王之所以能得到王位時,他認為,帝王們一定得到了五行中的一德,並由上天顯示符應。當此德衰落時,則由五行中能與之相剋的一德取而代之,這樣照「五行相剋」的次序輪轉下去,便是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如黃帝屬土德,故禹用木德代之,而商湯又以金德代夏,周以火德代商。他還進一步用鬼神禍福、興亡符應、推往知來之辭大肆宣傳,因此深得燕齊王侯的推重。

當時的方士大力宣揚神仙之道,卻沒有一套理論依據,使他們在諸子百家中頗為遜色。當鄒衍的「陰陽五行說」 推出,方士受到啟發,很快就把它當做修仙的理論依據,形成陰陽五行與鬼神信仰相結合的一整套宇宙模式。 在方位上,木、火、金、水、土分別對應東、西、南、北、 中。在時節上,則對應春、夏、秋、冬四時,在道德屬性上對應仁、智、義、禮、信。在崇奉的神靈上,為五方五色神, 分別是東方蒼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黃帝,其神體則為青龍、朱雀、白虎、玄武、軒轅。 方士們依此架構推衍發揮,自成一家,人稱「方仙道」 是道教的前身。後來道教修仙,就運用了陰陽五行說和方仙道關於陰陽、水火、龍虎的理論。

相關焦點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來源,陰陽家代表、五行創始人——鄒衍
    古裝劇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這句話斷句沒有斷對,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我一直是不知道這句話的來源,直到讀了《中國哲學簡史》,才知道這句話出自陰陽家代表,五行學說創始人鄒衍,「承運」指的是承五德轉移之運,什麼是五德?和五行有什麼關係,本文做具體說明。
  • 陰陽家創始人,疑似有過奇遇,不一樣的鄒衍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說在中國歷史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五行之說究竟是誰創立的?這個人的名字叫鄒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人。準確的來說就是現在的山東濟南人。濟南這個地方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這裡總是能夠湧現出一些得天獨厚的人物,每一個都曾在歷史當中留下過自己的痕跡。
  • 陰陽師中的大哥大:戰國陰陽家鄒衍
    鄒衍畫像提到陰陽師和五行學說,就不得不提到我國戰國時期一支提倡陰陽、 五行學說的學派陰陽家學派。陰陽首先觀早期中華哲學文化,並沒有五行的說法,更沒有五行相剋之理論。而鄒衍認為,天地有五行,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而五德轉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規律進行的。
  • 南懷瑾:戰國陰陽家鄒衍說天下有九州,中國是九州的一州為神州
    近代以來,一般懷疑中國文化的學者,認為五行是漢朝、至少是秦漢以後人所假託,這是研究中國文化發展史的立場的一種看法。其實五行和陰陽的關係,我們看到戰國時代一位歷史上有名的學者陰陽家鄒衍,這個人學問非常好,在當時他比孟子以及諸子百家的威風都大得多,試看孟子到齊國去見梁惠王的情形,真是可憐得很。
  • 陰陽家告訴我們的道理:只要嘗試,就有收穫,哪怕失敗,無愧於心
    有書君說陰陽家是盛行於戰國末期到漢初的一種哲學流派,齊國人鄒衍是其創始人。陰陽家的學問被稱為「陰陽說」,其核心內容是「陰陽五行」。它建構了規模宏大的宇宙圖式,嘗試解說自然現象的成因及其變化法則。陰陽學說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哲學思維之一。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有關陰陽家思想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長久以來披著神秘面紗,甚至一度被神話的思想流派。
  • 諸子百家——陰陽家(一)
    陰陽家是戰國時主要學派之一。
  • 諸子百家——陰陽家
    陰陽家是活躍在戰國末期到漢代的一個流派。劉歆《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其列為「九流十家」之一。陰陽家的主要思想就是「陰陽五行學說」。
  • 何為陰陽家?最精準的解釋
    何為陰陽家?最精準的解釋陰陽家是流行於戰國末期到漢初的一種學派,諸子百家之一,以齊人鄒衍核心代表人物。起源於道家,但又不同於道家,傳到日本為「陰陽道」,在民間有大量的「陰陽師」,和傳說中有大量的除妖師、命理師等。陰陽家後來成為熱門的職業。
  • 諸子百家:陰陽家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主要學派之一,因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故名陰陽家,又稱陰陽五行家或五行家。《漢書·藝文志》將其列為九流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戰國末年齊國人鄒衍。人類幼年時期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是幼稚的,但這幼稚的認識卻是文明時代哲學的胚胎,含有早期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思想。
  • 道家和陰陽家的關係
    陰陽家,是中國東周戰國中期主要學派之一。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故名陰陽家,又稱「陰陽五行家」或「五行家」。
  • 陰陽家史話
    陰陽家是流行於戰國末期到漢初的一種學派,代表人物是齊人鄒衍。陰陽觀念和五行觀念都起源較早,各自表徵著不同的文化觀念,戰國時期二者合流,形成一種新的觀念模式,便是以「陰陽消長,五行轉移」為理。鄒衍將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糅合為一,提出陰陽五行學說,其代表性理論是「五德終始」說。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諸子百家——陰陽家
    陰陽家是活躍在戰國末期到漢代的一個流派。劉歆《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將其列為「九流十家」之一。陰陽家的主要思想就是「陰陽五行學說」。他們是將中國古代五行學說和神仙方術相結合之後的產物。屬於道家的一個分支。
  • 鄒衍創造「五德終始」
    宋代朝廷十分尊崇「火神」,得從戰國時鄒衍提出的「五德終始」學說講起。古人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構成的。五行學說並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物質本身,而是對萬物的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五行的「行」字,有「運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即變動運轉的觀念,也就是「相生」與「相剋」。
  • 戰國諸子中的「明星」,陰陽家鄒衍,你了解他嗎?
    說到陰陽家,我想各位讀者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印象,它可謂是諸子百家中最神秘的學派。 無論是數術之學還是陰陽五行之說,都堪稱神奇之至,尋常人難以捉摸。 先秦更是有詩云:「談天衍,雕龍奭」。
  • 陰陽家是戰國中期主要學派之一,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
    陰陽家是戰國中期主要學派之一,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墨家的經濟觀有哪些內容?墨家在先秦各學派中是經濟思想較為豐富的一個重要學派。陰陽家有哪些重要學說?陰陽家是戰國中期主要學派之一。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故名陰陽家,又稱「陰陽五行家」或「五行家」。相傳陰陽家這一學派是由古代天文家和佔星家演變而來的。戰國時期,陰陽五行學說盛極一時。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約有68家,著述1300餘篇。
  • 陰陽家的確立、鼎盛、分流
    其中之第一套法則即是「五行」。明確以文字形式記載五行及五行之性——升級為「學」的重要事件。鄒衍「五德始終」說盛行「五德始終」大意是指每個朝代都須順應一種五行之運勢,後朝取代前朝之時即應依五行相生相剋之法而「改制」,如此才能保證國運之興盛、政權合法。
  • 戰國時代陰陽家重要代表,大九州說與五德終始說創立者——鄒衍
    荀子認為,子思與孟子是五行學說的創始者。《荀子·非十二子》中曾說:「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但是,我們現在見不到子思或孟子有關五行學說論述。
  • 《五行學說》在易經預測學中的重要作用
    有一種觀點認為五行與《易經》的陰陽學說有關,還有觀點認為五行源自河圖、洛書。對於五行學說的起源已經很難定論了。鄒衍是陰陽家代表人物,相傳為五行學說創始人(五行學說是由他整理和最先由他開始廣泛傳播的可能性最大)。
  • 知識分享:名家和陰陽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
    008■陰陽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形成的以"陰陽"解說事物存在和發展變化的一種學說派別。據現存史料記載,最早使用陰陽解說事物運動變化的是西周末年的思想家伯陽父,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鄒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