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奮力構築社會大普法格局
法治精神浸潤群眾生活點點滴滴
「各位農民朋友們大家中午好,我是浙江金奧律師事務所的朱文杰。直播帶貨是現在正『火』的詞,我們消費者的權利該怎樣保護,民法典又有哪些新規定?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個問題……」近日,金華對農廣播調頻FM102.2的《鄉村法律》欄目正在熱播。
2020年12月3日下午,杭州地鐵1號線——「開往國家憲法日的地鐵專列」緩緩駛出。車廂內展示了各地的法治卡通形象、法治海報、法治標語。「每年的憲法專列都不一樣,這一次走到不同車廂就有不同地方的法治照片。」地鐵老乘客張德明說。
浙江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馬柏偉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說,「七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全省幹部群眾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歷次全會精神,自覺扛起「重要窗口」使命擔當,從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出發,切實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持續深化依法治理,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法治建設中的幸福感、滿意感、獲得感,構築起社會大普法格局,為全省「兩個高水平」建設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建立清單制度落實主體責任
浙江是全國首個推行普法責任清單制度的省份。2016年7月,浙江省「兩辦」下發文件,在全省建立實施重點單位法治宣傳教育責任清單制度,指導守法普法協調小組成員單位每年發布年度普法工作任務和舉措,接受公眾監督,倒逼責任落實。
打開浙江省普法辦公布的2020年度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成員單位法治宣傳教育責任清單,共性工作和個性工作一目了然。
2019年6月,浙江省地方海事系統首家「少年海事學校」在杭州市星瀾小學落成。「少年海事學校」成立後,知識講座將從校園走到海事艇、水上指揮中心,學生們可以零距離地體驗水運文化。
「少年海事學校」的落成是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創新載體形式,聯合學校、家庭、媒體等多方參與的全省小學生水上交通安全法律知識「精準滴灌」式普法宣傳活動之一。近年來,省交通運輸廳圍繞「七五」普法規劃,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主題,充分發揮交通運輸行業優勢,深入開展憲法和交通法律法規宣傳,打造行業普法品牌,提升交通運輸事業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誰主管誰負責、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是基於浙江實際提出的原則,明確規定全省各級黨委工作部門、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政協機關、政府部門和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都是普法責任主體。
加強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
2020年12月4日上午,杭州市江幹區社會大普法志願服務聯盟正式成立。「滴水公益服務中心」是此次成立的社會大普法志願服務聯盟成員之一。一直以來,該中心探索將普法教育向社會化轉型,103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搖身變成普法員,提升普法精準化效能。
普法從來不是一家之事,最近江幹區的不少居民在拿外賣的時候發現袋子上多了一個藍色貼紙,提醒大家注意反詐。除了外賣,在街頭上到處可見的美團共享充電寶上,也有同款藍色反詐宣傳貼紙。這是江幹警方和美團聯手推出的反詐宣傳,以此提升居民的防詐意識,減少上當受騙,避免財產損失。
2019年3月,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社會化普法的指導性文件——《關於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的意見》。意見明確規定將普法工作貫穿於立法、執法、司法全過程,實現機制共建、普法共做、成果共享,強調要通過普法部門與其他部門共建共做,實現行業專門知識與法律知識共同普及,普法部門與其他部門雙贏的良好局面。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是省委、省政府關於全省「七五」普法工作的重要頂層設計和制度創新,也是確保憲法精神、法治理念深入千家萬戶的重要基礎保障。
舟山市定海區的範大姐從舟山市博愛公益法律諮詢服務中心拿到一張「漁嫂私人法律顧問服務卡」,成為「博愛公益」首批漁嫂私人公益法律顧問服務對象,服務時間為1年。
「原來只是在電視劇和新聞節目中看到那些企業大老闆有屬於自己的私人律師,沒想到我們漁民漁嫂也會有私人律師。」範大姐說。
博愛法律諮詢公益服務中心是浙江省評選出的優秀普法公益性組織之一。省普法辦2019年7月啟動的社會大普法「六優」培育計劃,向全社會徵集、培育和推廣了一批優秀普法公益性組織、普法工作室、普法志願者、普法項目、普法講師團、普法文創企業和文創產品。
共享普法資源推進全民普法
六月溫州,比天氣更熱的是南塘河畔的普法熱情。「普法版大富翁」「擊鼓尋法」「抓壞蛋」等普法小遊戲吸引不少市民目光,「溫州普法」抖音號團隊對與大家息息相關的法律問題進行提問,「崇尚法典精神,共築美好生活」第二屆抖音大賽拉開序幕,市民在法律諮詢夜市攤位前諮詢相關法律問題,微法務普法平臺的律師現場給予解答。
「這次法治鄉村知行講堂來的是民法典普法講師團,進不去沒關係,有直播連結我們可以在家看。」衢州江山市大陳鄉早田坂村村民互相轉告著這則消息。講師團成員浙江三善律師事務所律師周慧婷在活動現場以《民法典視角下的農村常用法律知識》為題,將農村常見法律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現場以及觀看直播的觀眾在笑中學、學中思,更重要的是思中用。
講師團的腳印遍布之江大地,溫州文成還成立全國首個民法典海外普法講師團。成立伊始,海外普法講師團的何暘就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向在文僑胞、海外華人華僑講解民法典涉外條文的亮點,引導僑界群眾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提升僑胞運用民法典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
《離婚後的奪子之戰》《如何擺脫家暴旋渦》《婚約背後的彩禮紛爭》……每周六18:15在浙江經視頻道,一檔由浙江省婦聯首創主辦的生活維權服務類節目——《娘家人》正在播出。該節目在15分鐘裡,首先是基層婦聯幹部和婦女維權志願者針對具體個案想辦法,化解糾紛,補充分析梳理案件;再由婦聯主席與專業法律人士做客演播室解讀法律法規;最後在「娘家小貼士」這一環節中,Q版「娘家人」卡通形象出現,以溫馨提示的形式總結本期案例,進行法律知識普及。
線下翻山越嶺將法治的種子播在每一寸土地,線上形式多樣讓法治寓教於樂發人深省。
「七五」普法期間,浙江省著力整合社會普法資源和力量,提升普法參與度和覆蓋面,在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下,以普法志願者為主體的普法社會組織遍布城鄉,法治日益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普法君向您約稿!
我們歡迎與司法行政工作相關的原創文章,我們將在投稿中擇優錄用。
原標題:《浙江奮力構築社會大普法格局 法治精神浸潤群眾生活點點滴滴》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