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夢見亡妻,他寫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13字讓人淚崩

2021-01-08 方圓文史

如果要你說出古代詩詞都有哪些題材,你肯定都能隨便例出幾個,比如愛情、親情、哲理、送別、勸學、諷刺等等。但如果要你舉出這些題材中最讓人不忍卒讀的一種,你還能舉得出來嗎?

我相信也沒有問題,因為我們都學過北宋大文豪蘇軾一首著名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的題材就是能讓人不忍卒讀的——悼亡詞。

所謂「悼亡詞(詩)」,一般指的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其中「悼亡」二字,包含了經年不改的思念、悱惻纏綿的深情,以及深入骨髓的愴痛,讓人讀後思緒萬千,久陷傷情,難以自拔。

在所有悼亡題材的詩詞中,我尤其最愛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號稱「千古第一悼亡詞」,其中僅開頭的13個字,讀完都能讓人淚崩!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首詞的內容: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寫於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寧八年!這一年,蘇軾被朝廷調到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蘇軾忽然夢見他的愛妻王氏(王弗),於是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開頭三句,排空而下,感人至深。蘇軾在19歲從四川眉山進京趕考時,便與年僅16歲的王弗結婚。

婚後,兩人生活幸福,夫妻倆相敬如賓,且王弗一直以來還充當了蘇軾的「軍師」,時常提醒蘇軾在待人接物時避免犯錯。然而,天命無常,年僅27歲的王弗,不幸染病逝了。

這對於蘇軾來說絕對是一個莫大的打擊,其心裡的沉痛,以及精神上的痛苦,不言而喻。而如今,妻子已經離世十年了。

「十年生死兩茫茫」,夫妻倆生死相隔,死者對人世當然是茫然無知的,而活著的人對於逝者呢,不也同樣如此嗎?

恩愛夫妻,撒手永訣,時間流逝,轉眼已過去十年。「不思量,自難忘」,然而愛人雖亡,但曾經兩人一起生活的美好情景,卻始終難以忘懷。

想想當年才滿16歲的王弗,就嫁到了蘇家,少年夫妻情深義重自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她的蕙質蘭心,明曉事理。

這十年間,蘇軾的日子過得並不快樂,由於他反對王安石的新法,屢遭貶謫,心情異常悲憤。

而到了密州之後,又恰逢兇年,忙於處理政務,生活窮困潦倒,甚至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雖然此時的蘇軾已經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潤之為妻,但在他心裡,自始至終都沒有忘記對亡妻王弗的思念。這種被深深埋在心底的感情,是永遠無法替代和消除的。

這首詞,我們大多數人都學過,因此不用全面去解釋它的含義,大家都能很輕鬆的理解。

整首詞,由現實到夢境,再由夢境到現實,其夢裡夢外,無不透露出讓人窒息的思念之情。

開頭短短的13個字,更是很好將蘇軾對逝世十年的亡妻的無盡思念之情,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讀起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讀到這裡,不禁感嘆:蘇軾不愧為歷史上的一代大文豪,所寫詩詞,雖只有短短的幾行字,但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卻言無不盡。

當然了,關於蘇軾的經典詩詞,其實還有很多很多,而每一首都值得我們去認真地誦讀和鑑賞。

從他的詩詞裡,我們不僅能了解他的生平狀況,還能從中學到為人處世的方法,以及增加自己的文學積累。

此外,多讀詩,多背詩,還能為我們在生活中的談吐、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正所謂,「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最後,作者就為大家推薦一套學習古代詩詞的書籍,這套書一共六本,分別為:《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倉央嘉措詞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一杯咖啡的價格,就能同時買到六位偉大詞人的作品,除去運費,平均一本才10元左右,非常划算。

你可以買來給孩子看,一來可以增加他的文學積累,二來還可以提高他鑑賞詩詞的能力,如此,語文考試就不用擔心了。

當然,你也可以買來給自己看,增加自己的文學素養,讓你能在特定的環境中,脫口而出,展現自己的文學風採。

喜歡的讀者可以直接點擊上方商品卡拿下!

相關焦點

  • 蘇軾被貶密州,寫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13字便已讓人淚奔
    引言  在詩詞之中,有著諸多的分類,一如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悼亡詩等等。而在這眾多的分類之中,悼亡詩(詞)則當是我們最不願多讀的一種,因為在這些詩詞之中有的不只是纏綿悱惻的愛情,綿綿不絕的思念,更有的是天人永隔的創痛。這世間已經足夠苦了,不是嗎?
  • 蘇軾深夜夢見亡妻,寫下一首悼亡詞,開頭13個字就令人忍俊不禁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才子之一,他的才華享譽古今中外。他的詩作以豁達樂觀被世人所熟知。無論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還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樂觀都無不展著蘇軾的非凡氣度和卓越才華。但是這樣一個樂天派的人,他也有沉痛欲絕,悲傷痴情的一面。蘇軾的髮妻王弗,與蘇軾相差三歲,十六歲時嫁給蘇軾,兩人情意綿綿,恩愛有加。
  • 蘇東坡做夢夢見一個女人,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譬如白居易與元稹的和詩:「昨夜三更夢見君」、「唯夢閒人不夢君」堪稱記夢詩中的千古佳話。再如李煜亡國後的記夢詞「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夢中繁華,夢醒悽涼,悲情無限。記夢詞最廣為人熟知便是蘇東坡那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 三首悼亡古詩詞,情真意切催人淚下,讀後讓人肝腸寸斷
    人世間,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最痛苦之事莫過於生死離別。古代詩詞題材豐富,有一種非常特殊,那就是悼亡詩詞。公認的最早悼亡詩,出自晉代美男子潘安之手。潘安帥氣逼人,每次上街回頭率超高,無數少女為之傾倒,但潘安並不花心,一生只愛妻子一人,再也容不下其他女子,無論對方多麼優秀。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蘇軾的三首悼亡詞都在這裡了,看完千萬不要哭哦!
    回顧古代詩詞史,以詞這一體裁悼亡並寫得震撼人心的,恐怕要以蘇軾為最。蘇軾一生有過三位妻子,髮妻王弗、續弦王閏之以及小妾王朝雲。蘇軾一生更是為她們寫過許多詞作,包括三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蘇軾寫的第一首悼亡詞,為了紀念髮妻王弗所作。
  • 中國古典文學史上十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詩
    如其第一首「幃屏無仿佛,翰墨有餘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寢興何時忘,沉憂日盈積」等,實《綠衣》第一、二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懷》,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全由《綠衣》化出。可見此詩在表現手法上實為後代開無限法門。第三首——魏晉·潘嶽《悼亡詩》三首之一: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 夢到亡妻深夜哭醒,屢遭流放貶謫,他把別人的苟且過成瀟灑的一生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錢穆老先生曾這樣評價過蘇軾: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一生的波瀾跌宕,都沒把蘇軾打倒,相反他把別人的苟且過成瀟灑的一生。從此官場少了個毀譽相交的政客,多了個偉大的詩人。
  • 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一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
    李清照曾在南渡之前,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詞論》,這裡面,李清照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李清照評價柳永是:"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評價蘇軾是:"句讀不葺之詩,往往不協音律。"之後,有繼續評價:晏殊的詞只知平鋪直敘,賀鑄的詞不會引經據典,秦觀的詞太空太浮,等等。
  •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失去愛,讀古人的悼亡之作,你會感同身受!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嶽悼亡猶費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閒坐時想起你,心中的悲苦就難以抑制,為你傷悲也為我自己。沒有你在我身邊,就算能活到一百歲,又有什麼滋味。晉朝的鄧攸沒有兒子,他知道這是命中注定的;潘嶽喪妻後寫的《悼亡》詩,也換不回妻子的生命。分離的結局,難道真的是上天註定?除了死後我們會埋葬在一起,我還能期望什麼呢?來生相見,更是奢望!
  • 納蘭容若很深情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很是經典,堪稱千古名句!
    他是清朝最為風流倜儻的文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王國維稱其:「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如果說有一個人能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說得透,又說得美的話,那麼,一定是納蘭容若。納蘭容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子呢?清之一朝,乃至於說五百年來,如果非要評選出一位完美的貴公子形象,他都可以當仁不讓。顯赫高貴的身世,他有;懷抱珠玉的才氣,他也有。
  • 李清照晚年最經典的一首詞,開頭14個字,驚艷后世900年
    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中國的女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只有宋代的李清照一人。李清照的人生分為兩部分,「靖康之變」前和「靖康之變」後。「靖康之變」前,李清照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女,出身官宦世家,衣食無憂,才華橫溢。嫁給趙明誠,夫婦二人志同道合,婚姻生活美滿。
  • 元稹在妻子去世後寫下三首詩,句句刻骨銘心,讀來感人肺腑
    第一首追憶妻子生前的艱苦處境和夫妻情愛,並抒寫自己的抱憾之情;第二首緊承上首,描寫妻子死後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第三首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生的有限與生命的無常,突出悲傷的情調,深化了組詩的主題。元稹(779 年—831年),唐朝大臣、詩人、文學家。 字微之,河南洛陽人。元稹年少即才名出眾,聰明過人。
  • 蘇軾有首詞,開頭千古名句,人人皆知,大多數人卻對全詞不了解
    但他在杭州任職期間,在臨安寂照寺給僧人慧覺所題寫的一首詩,開頭即是千古名句,但很少人讀過這首詩的全文。本詩為《於潛僧綠筠軒》,詩的內容如下: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 蘇軾這首寫給妻子的婉約詞,讀完讓人落淚,美好的情話不過如此
    蘇東坡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他筆下飄飄然流淌出了許多具有英雄氣息的文字,篇篇豪情萬丈,勾起了無數人的共鳴。在這些作品中除了豪邁,還有他滲透進去的達觀豁達。其實,這位閱歷豐富的文壇大家在婉約詞的寫作上也是一把好手。或許,這就是真性情所致吧。
  •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儘管李煜不善於施政,但其文化藝術才氣卻非常出色。他熟練掌握六經,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善古詩詞文章。這當中以詞的造就最高。李煜現有的三十餘首詞作中,基本上首首經典。後代也是尊他為「詞中之帝」。
  • 蘇軾的一首《江城子》令人懂得: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遺忘
    尤其是古人對愛情的理解和傳頌,有一首詞是北宋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軾對亡妻的悼亡詞,將蘇軾對亡妻的思念之情和悲痛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看到了詩詞背後的愛情,更是讓我們讀完之後備受感動。這首《江城子》正是詞人蘇軾寫給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悼亡詞,後世將這首詞譽為「千古第一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辛棄疾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其中10個字千古名句,詞中之龍有氣魄
    蘇軾所生活的年代,宋朝還沒那麼羸弱,所以蘇軾雖然一生貶謫顛沛流離,但是很多時候他遭遇的困境都是朝廷內部之爭,所以面對己身的宦海浮沉,蘇軾表現出的是一種豁達。而辛棄疾則不同,他所處的年代,宋朝已然是搖搖欲墜,他從一開始就以恢復中原為志,所以他更多時候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慷慨激昂。但由於南宋朝廷的苟安,他的一生只能壯志難酬,這也讓他後期的詞作豪放之餘更是多了幾分無奈的愁苦。
  • 這首悼亡詞媲美蘇軾《江城子》讀完請珍惜身邊相濡以沫的她
    悼亡詞,是古人為懷念逝世故人所作。這種題材的的詩詞往往飽含思念之情,尤其是那些夫妻間的悼亡之詞,更是感人肺腑。這種題材的詩詞往往通過對往事的追述,字裡行間流露著今人的思念和孤苦,所以往往最能打動人的心。
  • 李商隱七夕詩三首,悼亡妻不輸江城子、憧憬友情修復和失落內斂
    01七夕牛郎織女會很美,觸情生情自然也會傷人:李商隱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觸情生情思念亡妻,寫下這首《七夕》,此詩不輸於蘇軾的《江城子》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