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悼亡詞媲美蘇軾《江城子》讀完請珍惜身邊相濡以沫的她

2021-01-16 叄石立

悼亡詞,是古人為懷念逝世故人所作。這種題材的的詩詞往往飽含思念之情,尤其是那些夫妻間的悼亡之詞,更是感人肺腑。這種題材的詩詞往往通過對往事的追述,字裡行間流露著今人的思念和孤苦,所以往往最能打動人的心。

關於悼亡的詩詞,非常多的人可能首先想起的就是蘇軾那首「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首詞也是小編非常喜歡的一首詞。千裡孤墳那種悽涼在小軒窗,正梳妝的映襯下更加的叫人肝腸寸斷。後來漸漸了解到蘇軾的一生,雖然不敢苟同蘇軾某些事。但是相信這首詞仍然是蘇軾發自肺腑之作。

悼亡名篇,除了蘇軾的這首詞。還有元稹《遣悲懷》三首詩也是千古流傳:「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說了這麼多,還是說說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賀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吧。如果說潘嶽和元稹的詩是悼亡詩中的詩中雙璧。那麼今天要說的這首詞和蘇軾的《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則是悼亡詞中的詞中雙璧。情深意切不亞於蘇軾的作品,但是流傳度卻和蘇軾那首《江城子》有些差距。但是也有不少人讀過這首感人的悼亡詞。

宋代 · 賀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先來看下這首詞大致意思:今日又一次來到蘇州(閶門:蘇州城西門,代指蘇州),萬事皆非,和從前都不一樣了。往日跟隨我一起來的妻子今日為什麼沒有和我同歸呢?我就像是清秋被秋霜打過的梧桐,半生半死。又好像失去伴侶的白頭鴛鴦。原野上青草的露水剛剛被曬乾,我在往日我們的居室和今天你的新墳不停地徘徊。一個人躺在空空的床上,聽著南窗的雨聲,沒有你,往後餘生誰還能為我挑燈補衣呢?

這首詞是賀鑄從北方回到蘇州時悼念妻子所寫,賀鑄的妻子原本是宋朝趙氏宗女。自從和賀鑄結婚後,二人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過著清貧的生活。但是妻子卻早早撒手人寰。留下作者一人在人世間遊蕩。這種心酸之情,相信不少人是能夠體會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對於此時的作者,對於經歷過如此悽涼之境的人。它不是痴男怨女口中美麗的詩句,而是一種無奈,一種縱有千種風情無人訴說的苦。也是蘇軾所說的「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的悲涼之情。

而作者和妻子的感情和生活,從詩人另一首名叫《問內》的詩中也有所體現。

《問內》

庚伏壓蒸暑,細君弄鹹縷。

烏綈百結裘,茹繭加彌補。

勞問汝何為,經營特先期。

婦工乃我職,一日安敢墮。

嘗聞古俚語,君子毋見嗤。

癭女將有行,始求然艾醫。

須衣待僵凍,何異斯人痴。

蕉葛此時好,冰霜非所宜。

這首詩主要是說妻子在酷暑的伏天給作者縫補冬天的衣服,而這衣服已經是百結裘(就是打滿補丁的衣服),有意思的是作者問妻子為何夏天縫補冬天的衣服,如此性急,妻子說相傳古時候有個人女兒快要出嫁了,才想起來去請大夫醫治女兒脖子上的腫瘤。而衣服等到冬天要穿的時候再補,不是和這古人一樣痴傻嗎?由此可見賀鑄的妻子不但能勤儉持家和作者同甘共苦。而且是充滿生活智慧的大家閨秀。如此一位勤勞持家的妻子,誰能割捨?而「誰復挑燈夜補衣。」便是出自於此。

多少人追求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在平淡的柴米油鹽中,往往把當初的轟轟烈烈消磨的一乾二淨。於是有人做了分飛的勞燕,有人則把這柴米油鹽做了愛情的調味劑。作為男人,一個女子如果不在乎你的家世,與你相濡以沫。把一生的幸福做押在你身上,而你更不應該讓她輸。所以說同甘共苦的女子才是最值得你傾盡全力去愛護的。

扯得有點遠了,這樣一位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突然的離開人世,這對於任何人都是沉重的打擊,更別說一生不停的輾轉漂泊各地的作者。往日的景象歷歷在目,卻再難重現。在詩中能感受到詩人想要拼命找回往日的景象,找回陪伴自己的妻子。但是終究是天人永隔。詩人的那種失落和苦澀讓人揪心。而哀婉悽絕之情,也讓人動容。

至於今天的我們,更應該珍惜身邊那位相濡以沫的她,珍惜陪你風風雨雨,不離不棄的她。

相關焦點

  • 蘇軾的一首《江城子》令人懂得: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遺忘
    尤其是古人對愛情的理解和傳頌,有一首詞是北宋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軾對亡妻的悼亡詞,將蘇軾對亡妻的思念之情和悲痛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看到了詩詞背後的愛情,更是讓我們讀完之後備受感動。這首《江城子》正是詞人蘇軾寫給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悼亡詞,後世將這首詞譽為「千古第一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的三首悼亡詞都在這裡了,看完千萬不要哭哦!
    回顧古代詩詞史,以詞這一體裁悼亡並寫得震撼人心的,恐怕要以蘇軾為最。蘇軾一生有過三位妻子,髮妻王弗、續弦王閏之以及小妾王朝雲。蘇軾一生更是為她們寫過許多詞作,包括三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蘇軾寫的第一首悼亡詞,為了紀念髮妻王弗所作。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蘇軾被貶密州,寫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13字便已讓人淚奔
    引言  在詩詞之中,有著諸多的分類,一如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悼亡詩等等。而在這眾多的分類之中,悼亡詩(詞)則當是我們最不願多讀的一種,因為在這些詩詞之中有的不只是纏綿悱惻的愛情,綿綿不絕的思念,更有的是天人永隔的創痛。這世間已經足夠苦了,不是嗎?
  • 深夜夢見亡妻,他寫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13字讓人淚崩
    我相信也沒有問題,因為我們都學過北宋大文豪蘇軾一首著名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的題材就是能讓人不忍卒讀的——悼亡詞。所謂「悼亡詞(詩)」,一般指的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其中「悼亡」二字,包含了經年不改的思念、悱惻纏綿的深情,以及深入骨髓的愴痛,讓人讀後思緒萬千,久陷傷情,難以自拔。
  • 三首悼亡古詩詞,情真意切催人淚下,讀後讓人肝腸寸斷
    這首詞的作者是清代才子納蘭性德,他被譽為「清詞三大家之一」,在清朝文學史上的地位,相當於唐代的李白。納蘭性德雖然出身顯赫,父親納蘭明珠乃朝廷重臣,但他卻天生多愁善感、鬱鬱寡歡,風格與南唐後主李煜頗為相似,詞作中充滿抑鬱、低沉和消極。納蘭性德十九歲成家,妻子盧氏出身名門,兩人情投意合、郎才女貌。只可惜,三年後盧氏就去世了,納蘭性德承受著亡妻之痛,含淚創作這首悼亡詞。
  • 蘇軾這首寫給妻子的婉約詞,讀完讓人落淚,美好的情話不過如此
    其實,這位閱歷豐富的文壇大家在婉約詞的寫作上也是一把好手。或許,這就是真性情所致吧。這位被後世歷代文人所推崇的文魁,總是透露著一份可愛,而且使人深深折服於斯。這篇文章想談的,是蘇東坡婉約詞的一首代表作,甚至是婉約詞的一首代表作,即蘇東坡悼念亡妻王弗的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我不太喜歡宋詞中那些矯揉造作的閨閣幽怨詞,過於無病呻吟。
  • 中國古典文學史上十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詩
    第五首——唐·元稹《離思》五首之第四首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有《離思》詩五首,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做。第六首——北宋·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李商隱七夕詩三首,悼亡妻不輸江城子、憧憬友情修復和失落內斂
    01七夕牛郎織女會很美,觸情生情自然也會傷人:李商隱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觸情生情思念亡妻,寫下這首《七夕》,此詩不輸於蘇軾的《江城子》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 蘇軾半夜夢見妻子,驚醒後寫下一首詞,讀完不禁讓人淚流滿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前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這是蘇軾在40歲的那一年正月二十日,做了一個夢。
  • 蘇軾最感人的詞:生離死別,開篇讓人潸然淚下,不愧為千古悼亡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宋·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幼年期時兩小無猜,無拘無束,不知道許下了多少天真的誓言,總算在長大之日結為連理。
  •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失去愛,讀古人的悼亡之作,你會感同身受!
    這句關於愛情的經典名句,我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它就出自於唐朝著名詩人元稹之手,在他妻子韋叢去世後,他寫了大量詩篇來寄託自己的哀思,如《遣悲懷三首》,《離思五首》,《六年春遣懷八首》,《雜憶五首》,《妻滿月日相唁》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遣悲懷三首》其一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家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盡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蒮,落葉添薪仰古槐。
  • 從蘇軾的《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講起
    夢裡的蘇軾回到了故鄉,眉山之上,小軒窗前,一個熟悉的背影正對著明鏡,理著青絲,貼著花黃,默默相對,慘然無語,只留下輕輕的嘆息和連連的淚珠。同樣是明月高懸,同樣是青松蒼翠,不同的是人已不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讀完這首詞時,思緒良久,驚醒過來才發現自己已成淚人。相思總是帶給人無盡的傷痛,有些人面對那只是短暫的離別都黯然神傷,何況是那隻此一眼,再無相見之日的死別。
  • 「春宵一刻值千金」,「一枝梨花壓海棠」,蘇軾也是性情中人
    蘇東坡身為豪放詞派的開創者,蘇軾寫過很多豪放詞,而且都很出名,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獵》、《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定風波》等。對於蘇軾的豪放詞,很多男兒都能吟誦上一兩句,比如: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吟誦這一句可能是因為有點其他意思在裡面);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蓑煙雨任平生,等等很多詞句。當然,並不是說蘇軾作為開放詞派的開創者就只寫過開放詞,蘇軾的詞中也有很多婉約的詞作,而且非常經典。
  • 蘇軾深夜夢見亡妻,寫下一首悼亡詞,開頭13個字就令人忍俊不禁
    正月二十日的夜裡,詞人重又夢見了已去世十年的妻子,深埋在心底的思念一時都湧上心頭,於是有了這一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了,我強忍著不去思念你,可終究難以相忘。
  • 蘇東坡做夢夢見一個女人,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記夢詞最廣為人熟知便是蘇東坡那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字字句句沉痛悲戚,哀情難以自抑,可謂悼亡詞中的千古絕唱。實際上,除了這首悼念亡妻的記夢詞,蘇東坡還有一首少有人知的記夢詞。
  • 宋詞寫作與名詞欣賞之五:最美的宋詞《江城子》都在這了
    因此,在這裡我給大家列出《江城子》詞譜,並用著名的《江城子》詞作為例子加以說明,大家通過背誦1至2首《江城子》,便能熟悉或記住了《江城子》的詞譜,接下來便可以開始寫《江城子》了。《江城子》,是宋朝著名詞牌,雙調,每節35,共70個字,二節全同,句末收平處全部押平聲韻。詞譜如下: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 這首主席的《沁園春·雪》,能不能稱為詞壇史上第一名作
    著名詩人柳亞子對這首詞佩服得五體投地,曾兩次極力推薦:「展讀之餘,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辛猶未能抗手,況餘子乎?」「沁園春一闋,餘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後,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這首詞在《新民報》發表時,編輯吳祖光也加了一段按語:「客有抄得其《沁園春》一詞者,風調獨絕,文情並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
  • 蘇軾為歌女寫的一首「詠足」詞,為何被現代專家評價為「無聊」?
    蘇軾也不例外,他也有很多作品是寫給歌女的。就像《江城子-鳳凰山下》便是當年他和友人張先泛舟西湖時寫給一位歌女的,其中「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詞,同樣是蘇軾在酒宴上寫給歌女的詞作。不過比起其他詞作,這首詞作卻歷代頗為後世文人歲詬病,這是為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走進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