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時隔多年再次爆火,可你曾經的信仰還在嗎?

2021-01-17 星海情感驛站

最近,抖音上的很多音樂人都在翻唱"情歌王子"張信哲的《信仰》,想當初這首歌也是火遍大街小巷,紅遍大江南北。原唱很優秀,也是難以超越的經典,但相比原唱,更能打動我的是劉大壯的翻唱。張信哲唱到了我的嘴裡,因為我會伴著旋律不自覺地跟唱。而劉大壯唱進了我的心裡,因為我會跟著歌詞偷偷哭泣。

現在我們好多人在聽一些老歌的翻唱時總會想起一些以前的人和事。覺得老歌真是越聽越有味道,越聽越好聽。其實,不是老歌變好聽了,而是我們,都有故事了。

"我愛你,是多麼堅固,多麼勇敢的信仰"。到現在我還記得,上初中的時候,前排那個男生在自己校服上用記號筆清楚地寫著幾個大字"信仰+他喜歡的女生名字的縮寫",因為在校服上亂寫亂畫不符合學校規定,還被老師狠狠的教育了一頓,但他也還是沒有把它抹掉。當時我就覺得好羨慕這個女生,有個男孩子願意為你這麼做一定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吧。這就是學生時期我們信以為真的"愛情",也是我們最單純,最青澀的"承諾",那時的承諾很容易給,因為我們天真的以為,我們一定可以實現,我們也一定可以一直一直在一起。

"我愛你,是來自靈魂,來自生命的力量"。我們慢慢長大,卻越來越不知道,到底什麼是愛。原來我們以為永遠永遠都不會分手的愛情,如此不堪一擊,原來我們以為永遠永遠都不會離開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我們弄丟了。原來我們的那些承諾是那麼的幼稚,而且我們根本都實現不了。

時光,過去不再,曾經你的那些承諾沒有實現,曾經你的那個信仰,也隨歲月一起消失,我們能做的也就只有,珍惜現在,不辜負當下或者以後的那個ta。

相關焦點

  • 茅臺不再「飛天」,宇宙神水的信仰還在嗎?
    多年後,黃崢回憶道:「這頓飯對我最大的意義,是意識到簡單和常識的力量。」這份簡單和常識的力量,十年後指引黃崢創辦了拼多多。而買單午餐的段永平則從「常識的力量」領悟到另外一則道理——買茅臺。 2014年由於八項規定,茅臺領導都對銷量擔憂時,而段永平卻重倉買茅臺股票,此時的茅臺市值只有一千多億。
  • 北京藏著一座水晶宮,曾經荒廢成爛尾樓,如今因電視劇再次爆火
    文/小蜂帶你玩濟南(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不是每一個旅遊景點都能夠如預期般美好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歷史悠久景點眾多,北京的景點其實都很適合冬季旅遊,但是冬季是淡季,願不願意去還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就喜歡冬季冷冷清清的不用和別人擠來擠去,有的人就喜歡景點內熱熱鬧鬧的。
  •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一切路過都是對信仰的讚歌
    或許他們帶你的是悲傷,是哭泣,是憤怒,但是又未嘗不是快樂。劇照(圖為網絡截圖)曾經有他的陪伴,你有過開心,有過愛,有過對愛情最真摯的信仰,認定他就是自己的全世界,生命沒有了他不行,可當分開之後才發現,失去了他,地球照樣轉,自己依舊得一日三餐。可是仔細想想,讓你曾經陷入黑暗的他,也曾給過自己快樂,一段愛恨交織的過往因信仰結緣,因信仰離散。
  • 身為皇帝,為何放棄了自己的信仰,公開宣布信仰天主教?
    說到皇帝,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榮華富貴,錦衣玉食,但是皇帝真的有這麼好當嗎?皇帝就可以為所欲為嗎?其實不然,身居高位受到的約束也很多,經常面臨左右為難的境地。此人也是,當了一輩子的皇帝,躺在病床上還要管理朝政,到死都沒有宣明自己的信仰。大家跟次奧變一起來看看吧!
  • 當代中國的信仰理解與信仰包容
    與之相似,中國的《辭海》在解釋「信仰」時也持上述寬泛之態,認為「信仰」是「對某種宗教,或對某種主義極度信服和尊重,並以之為行動的準則。」這裡,宗教和「主義」可同為信仰的對象。信仰分層 人類的信仰不可能是單一的,信仰分有層次,不同層次的信仰可以和諧共處,甚至同時共信。此外,同一層面的信仰也可分為多種,彼此同樣可以從相互排斥經過對話、理解而走向共同存在、和平相處。 人類的信仰不可能是單一的,信仰分有層次,不同層次的信仰可以和諧共處,甚至同時共信。
  • 效法世界有識之士的信仰 一基督教信仰
    英國有一位科學家名叫蓋浴普,這位先生曾經調查了前三世紀的三百位世界上最有名的大科學家的信仰,調查結果表明,有二百四十二位是信耶穌的,佔調查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一。例如:世界超級科學家-牛頓;原子彈之父-愛因斯坦;,大天文學家-哥白尼、電報之父-莫爾斯、火箭之父-範伯郎、偉大的女性物理學家-居裡夫人和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倫琴等。
  • 一個「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信仰與現實衝突下的「性壓迫」
    多年之後他又親自執導,拍攝了這部《氣球》。氣球在這裡是一個道具,一種意象,更是對「性」的隱喻。電影劇情並不複雜:因為保險套被孩子偷去當氣球,已經是三個男孩母親的卓嘎意外懷孕。她本不想要這個孩子,覺得經濟壓力太大,然而達傑由於特殊的宗教信仰,堅持認為這個孩子是自己剛剛去世的父親的轉世,無論如何也不同意把孩子打掉。
  • 《基督聖體》影評:良善才是最重要的信仰
    良善才是最重要的信仰宗教在我們心中有怎樣的代表意義?信仰又是為了什麼而存在?我們相信神、遵守戒律和規則、固定時間到教堂參加禮拜或告解,是因為它能夠撫慰人心讓我們朝著正確方向前進?或者只為了合理化自身日常行為,找到辦法去掩飾曾經犯下的罪過?
  • 從射手座談自由與信仰
    【信仰與宇宙星辰】 射手座的這種特質很像我們每個人生命力的一個重要元素~信仰。我們活著總要信一點什麼,好讓生活有處安放。太陽系裡的木星就是管人間信仰的一顆星,它是太陽系裡第二個太陽,因為體積大,據說曾經差一點變成了太陽。木星代表了成長和發展呢,充滿自由與無限的可能,關係到我們心靈中較崇高的部分,例如道德、宗教信仰、哲學及世界性的人性關懷。木星還代表了仁慈善良的動機與保護性趨力。 木星經過十二星座帶來不同的能量,走完十二個星座大約需要十二年,木星有點像我們中國的屬相的感覺。
  • 時隔16年後,為什麼粵語歌《處處吻》還能再度爆紅?
    對於《處處吻》這首歌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時隔16年後它又再度出現在了各大音樂平臺前十的排名中。這首歌是中國香港女歌手楊千嬅在2004年12月發行的一首單曲,也算得上是一首老歌了,縱觀整首歌節奏是屬於輕快型的,詞曲流暢易上口。
  • 吳耀宗的信仰和思想淺探
    只有吳耀宗這樣既信仰基督教又認同社會主義制度,且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才是新中國建國後共產黨在基督教內真正要尋找的同路人。江文漢把吳耀宗的宗教信仰歸結為「求真」和「唯愛」兩個方面,可為是極好的總結。在認識耶穌之前,吳耀宗常常在思考兩個問題,一個是宇宙問題,一個是人生問題。6信仰沒有解決他的問題,但給了他追求的勇氣。
  • 民間信仰中的火神祝融,還有幾位是誰,火德星君也是什麼神仙
    中國民間信仰中的祝融火神 火神是民間俗神信仰中的神祇之一,中國民間信仰和傳說中 最著名的火神為祝融。此外,還有遠古時的燧人氏、炎帝等等為火神的說法。世界各國各民族根據其各國各民族的發展和民俗不一樣,供奉的火神也不一樣。在我們中國最早供奉的火神為祝融、炎帝。
  • 臨汾襄汾縣汾城鎮宗教信仰,城隍、關帝、社稷神、文昌星信仰為主
    汾城鎮現存的城隍廟、關帝廟、社稷廟都植根于于中國鄉土社會,其宗教信仰與中國歷史文化有很深的淵源,屬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範疇,而文廟反應了儒教信仰。 儒教信仰 儒教信仰主要指對孔子以及儒家思想的信奉。
  • 《密宗》:藏密特異的信仰
    藏密特異信仰信仰,不僅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把日常生活置於永恆實體的籠罩之中。對於信仰者來說,這種信仰的行為不僅使人精力充沛,而且使人獲得一種信念。這從藏傳佛教的角度講,就是信徒從一種至善的無限力量中獲得最深厚的充實感。因為信仰實質上是確信這種力量能更新信徒自己的現實生活及其未來的生活環境。宗教現象,就是以「信仰」這一人間理情或超越倫理的情緒為中心,所開展出來的東西。基於此。
  • 當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淺析
    內容摘要: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一種科學信仰,是引領黨和民族前進的旗幟。在大學生群體中,存在著不少馬克思主義信仰方面的問題,本文總結了在高校教育中、社會環境中、大學生群體自身中存在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並分別從這三個方面探討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 健身信仰 十戒必看
    宗教是對神明的信仰與崇敬,或者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套信仰,是對宇宙存在的解釋,通常包括信仰與儀式的遵從。宗教常常有一部道德準則,以調整人類自身行為。它在我們生活中引導我們的生活,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 「分屍」式信仰並不罕見 舜王神像內臟被搶造廟
    在歷經100多年的動蕩滄桑尤其是「文革」的劫難之後,至今依然大致完好,也顯得頗為神奇,我對它確乎是心儀已久的了。  可是我們一行沒有被帶到鎮上這個著名的舜王廟,卻到了該鎮下面的一個比較偏遠的村子——湖墩,這裡的廟宇顯然是最近幾年新修的,規模小而形制簡陋,讓我感到有點失落。
  • 信仰究竟是什麼?求神拜佛為什麼不能讓你有求必應?
    一、 人們對神靈的供奉和信仰往往帶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性。當自己的目的無法達到的時候,人們就會背棄神靈,甚至做出一些超越底線的事情。也許關於信仰,大部分人的目的都不純粹,他們都懷著逐利的目的去供奉。他們有的人為了求得錢財,有的人為了求取功名。如果單單為了獲得某種好處而去信仰或者供奉神靈,那麼這跟給貪官送禮送錢沒什麼兩樣。
  • 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信仰的香火觀念與進香儀式
    讓老廟與新廟得以建立尊卑關係,讓民間信仰中的人情倫理與知識技術得以永續傳承。  關 鍵 詞:香火/香灰/香爐/進香   香的使用與香火在民俗信仰上的重要性,雖人人皆知,但卻不易研究。③  呂理政也指出分家時有「分香」儀式,移動香爐時稱「出火」,安置祖先神主牌與香爐時稱「安香」,凡分香、出火、安香都要擇吉日行之。家宅遷移時,擇吉時是以安香的時刻為準,可見祖先的香火為家族的中心。
  • 從成長背景看信仰經歷
    侯士庭(James M.Houston)當代著名靈修神學家、神學教育家,加拿大維真學院創辦人,  任該學院的校長和靈修神學教授多年著有《轉化生命的友誼》、《幸福真諦》、《心靈渴望》、《師徒之道》、《喜樂放逐者》等,編輯有「信仰與靈修經典」系列。今天,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正面臨極端的個人主義。我們需要從實際的環境裡看個人的信仰歷程,認識到神對我們的呼召乃是一生之久的呼召,這包括了一生一世的侍奉,因此是需要有異象及忍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