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274課:「邋」與「迫」

2021-01-09 談藝錄

先奉上標題中問題的答案:成語迫在眉睫中,迫字的意思是「靠近,接近」。具體解釋請見「迫」字詞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講「辵」部的兩個漢字:「邋」和「迫」,兩個字中,迫字為常用漢字,是今天的重點漢字,要加強記憶,兩個字的詳情如下:

1、邋。讀音有兩個:

(一)liè。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邋,搚也。從辵,鼠聲。」鈕樹玉的《說文解字校錄》稱:「搚,當作拹。」鈕樹玉的強調很有價值,因為搚同拉,雖也有「折斷」的意思,但不純粹,而「拹」就純粹多了,拹就是「摧折」的意思,因此,他說,應當是拹。

邋是形聲字,本義有爭議。第一種說法,就是許慎的「拹也」,就是折斷。錢坫在《說文斠詮》裡贊同,稱:「邋,搚也,搚之言折也。」第二種說法是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的看法,他認為:「邋,即躐字,踰越也。」意思就是踰越、踐踏。第三種說法是商承祚《殷墟文字類編》:「(石鼓文)以為田獵字,眾止所踐,殆獵也。訓拹意,後說。」他認為邋就是獵,就是打獵的獵,具體可見《石鼓文·車工》:「君子員員,邋邋員斿。」在石鼓文裡,它的字形如下圖:

(「邋」字的石鼓文)

不包括右下角的兩個點,那是重文符號。邋的意思是「眾止所踐」,是眾人或眾獵物踩踏出來的腳印,田獵時,腳印肯定是凌亂的。

(古人打獵圖)

關於以上三種說法,我們認為第三種比較靠譜,許慎沒有見過石鼓文,更不要說甲骨文,這是他所處時代的局限性。不過,這個字義大家了解即可,因為畢竟「邋」字在這個讀音之下,並不常用。

(二)lā。這個讀音,現代漢語常用。組成詞組「邋遢」。邋遢一詞,意義有三:(1)行走的樣子。《廣韻·盍韻》:「邋,邋遢,行貌。」比如元代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眼見得迢遙,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風鞭瘦馬。」這種行走,應當是落魄狀態的行走。或者指行不正貌。《字彙·辵部》:「邋,邋遢,行歪貌。」(2)不謹事。也指鄙猥糊塗。《廣韻·盍韻》:「遢,邋遢,不謹事。」明代郎瑛《七修類稿·辯證類·諺語解》:「邋遢,借為人鄙猥糊塗意也。」(3)不整潔。這個意義,現代漢語最常用,比如,電視節目裡有個動畫片叫《邋遢大五奇遇記》,講一個邋遢的小孩子的奇遇。

(邋遢大王奇遇記)

「邋」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邋」字的小篆寫法)

2、迫。這是個多音字,讀音有兩個:

(一)pò。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迫,近也。從辵,白聲。」形聲字。本義是靠近,接近。比如屈原《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稱:「迫,附也。言我恐日暮年老,道德不施,欲令日御按節徐行,望日所入之山,且勿附近。」我叫那羲和把鞭兒暫停,不要急著向崦嵫靠近,其實就是太陽啊,你慢點落山!

(太陽神的車)

又比如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 遠而望之,(洛神)明潔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視之,(洛神)鮮麗如綠波間綻開的新荷。

(洛神之像)

又比如成語「迫在眉睫」,其中的迫,用的也是迫的本義:靠近。典出《莊子·庚桑楚》:「曰:向吾見若眉睫之間。」又見《列子·仲尼》:「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

本義之外,迫還有很多用法,舉常用的說說:

(1)逼迫,強迫。《玉篇·辵部》:「迫,逼也。」《左傳·哀公十五年》:「孔伯姬杖戈而先,大子與五人介,輿豭從之。迫孔悝於廁,強盟之。」孔姬手拿著戈走在前面,太子和五個人身披皮甲,用車裝上公豬跟著,把孔悝逼到牆邊,強迫他盟誓。現代漢語也這樣用,比如彭湃《海豐農民運動》:「海豐縣召衝鄉有一個地主黎某,對農民異常苛刻,迫農民租,農民乃賣子以還租。」

(2)催促。比如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指王宰作畫不願受時間的催促而貿然從事。

(3)急迫;緊急。《廣雅·釋詁一》:「迫,急也。」比如《莊子·山木》:「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由於財利所撮合的,遇到了貧窮、災禍、憂患、傷害的逼迫,就互相遺棄了; 由於天性所牽連的,遇到了貧窮、災禍、憂患、傷害的逼迫,就互相結合。

(4)狹窄。《廣雅·釋詁一》:「迫,狹也。」唐代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六引《考聲》:「迫,隘也。」比如《華陽國志·蜀志》:「(漢安縣)土地雖迫,山水特美好。」峽谷風光總是不錯的。比如三峽,它並不因為峽谷狹窄而風光變壞:

(三峽風光)

(5)閉,籠罩。《改併四聲篇海·辵部》引《玉篇》:「迫,閉也。」比如《史記·周本紀》:「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裴駰《史記集解》引韋昭曰:「陽氣在下,陰氣迫之,使不能升也。」古人對地震原理並不清楚,只從陽氣、陰氣上去理解,因為土地的籠罩,使陰氣不能蒸騰,所以發生地震。

(二)pǎi。讀這個音時,只用於專用詞「迫擊炮」。迫擊炮是用底板承受後座力,發射尾翼彈的一種滑膛曲射炮。一般從炮口裝彈。構造簡單,炮身短,射程較近,但輕便靈活,能在各種地形上配合步兵作戰。

(迫擊炮)

迫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迫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274,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第86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蓁蓁」什麼意思
    (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1、薋。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註了一個讀音cí。給的解釋是「艸多貌」。徐鍇的《說文系傳》裡說:「薋,猶積也」這是薋的本義。就是(草)多;聚集的意思。如圖:
  • 《說文解字》第93課:「桃之夭夭,有蕡其實」,「蕡」是什麼意思
    (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1、蔎。讀作shè。《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香艸也。」《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香艸也。」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說:「香艸當作艸草。」《廣雅.釋器》裡有:「芳,香也。」依照現代漢語對芳的用法,應當沿用的就是段注的字義和《廣雅》的字義,即花草的香氣。比如屈原的《離騷》「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芧。」這是芳的本義。
  • 《說文解字》第87課:「參差荇菜,左右芼之」,「芼」是什麼意思
    (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1、。讀mào。《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細草叢生也。」(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了一個讀音cāng。給的解釋是「艸色也。」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說「引申為凡青黑色之稱。」這是蒼的本義。即草色,引申為青黑色。《廣雅.釋器》裡有:「蒼,青也。」《詩經.王風.黍離》裡有:「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毛傳》給解釋:「據遠視之蒼蒼然,則稱蒼天。」人們為什麼稱蒼天呢,就是這個原因。
  • 《說文解字》第119課:豬為何是「六畜」之一,看這個漢字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19課,講兩個漢字,分別是和詹。這兩個字在《說文解字》中都屬於「八」部漢字。1、。現代漢語基本已經不用此字,讀suì。《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從意也。」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給了解釋說:「從八。有所從則有所背。」豬既然順從了人的馴化,就代表著它背離了原來的種族,所以有「八」的字符。段玉裁還說:「從,相聽也,聽從之意。……隨從字當作,後世皆以遂為也。」也就是說隨從的隨,它的本字應當就是,只是後來人們多寫作遂字。另外,字還同「歲」。《字彙補.八部》有:「,又古文歲字。
  • 《說文解字》第126課:「解釋」的「釋」,它的本義是怎麼來的?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26課,講兩個漢字,分別是悉和釋。這兩個字在《說文解字》中是「釆」部漢字,詳解如下:1、悉。讀xī。現代漢語常用字。《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詳盡也。」《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解也,從釆,釆,取其他別物也。」徐鍇的《說文解字系傳》稱:「從睪,睪聲」苗夔的《系傳校勘記》稱:「睪聲當作亦聲。……睪,目視也,目視所以分別物也。」
  • 《說文解字》第123課:《詩經》「伊餘來暨」,究竟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23課。講一個漢字「餘」。這個字在《說文》540部裡歸「八」部,在現代漢語201部部首檢字歸法歸「人」部,檢字時要注意。餘。現代漢語常用字。這個字有四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註了一個讀音yú。
  • 《說文解字》第158課:漢代有官「執金吾」,「吾」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58課,我們講《說文解字》「口」部漢字的兩個漢字:吾和哲。詳情如下:1、吾。這個字有三個讀音:(一)wú。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示的讀音。《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吾,我自稱也。從口,五聲。」形聲字。
  • 《說文解字》第176課:「風雨瀟瀟,雞鳴膠膠」,膠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76課,講《說文解字》「口」部漢字中的四個漢字,分別是嗜、啖、哽、嘐。詳情如下:1、嗜。讀shì。《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嗜,嗜欲,喜之也。從口,耆聲。」形聲字,本義是嗜好,即口欲。比如《詩經.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飲食。」意思是祭祀的酒菜香噴噴,神靈愛吃心高興。
  • 《說文解字》第148課:成語「萬馬齊喑」,「喑」究竟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48課,講四個漢字,分別是「喑、<口+疑>、咳、嗛」,四個字全部是《說文解字》「口」部漢字,詳情如下:1、喑。讀yī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喑,宋齊謂兒泣不止曰喑。從口,音聲。」形聲字。顯然,許慎說,這又是一個方言用字。是宋齊兩地對小兒哭泣不止的稱謂。喑的本義就是小兒哭泣不止。
  • 《說文解字》第338課:「躔」和「踵」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講「足」部的兩個漢字「躔」和「踵」。這兩個字都不是高頻常用字,相對來說,「踵」字較為常用。兩個字的詳情如下: 1、躔。讀音有兩個: (一)chán。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躔,踐也。
  • 《說文解字》第341課:細說「蹶」字,一蹶不振的「蹶」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足」部的三個漢字:「躅」、「踤」、「蹶」。這三個字中,只有「蹶」是高頻漢字(但不屬於常用漢字),因此今天的重點漢字是「蹶」,蹶字要加強記憶。三個字的詳情如下:1、躅。讀音有兩個:(一)zhú。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躅,蹢躅也。從足,蜀聲。」形聲字。本義即「蹢躅」。
  • 《說文解字》第140課:「天地之數,起於牽牛」究竟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40課,講兩個漢字,分別是「物」和「犠」。這兩個字是《說文解字》「牛」部漢字的最後兩個字,詳情如下:1、物。讀wù。現代漢語常用字。《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勿聲。」
  • 《說文解字》第32課:玫瑰是表達愛意的花,中文「玫瑰」代表什麼
    《說文解字》釋作:「蜃甲也。所以飾物也。從玉兆聲。《禮》云:「佩刀,天子玉琫而珧珌。」蜃的甲殼,古時候用作刀、弓等器物上的裝飾。其實「珧」本身是一種海蚌,通稱江珧,殼略呈三角形,表面蒼黑色。生活在海岸的泥沙裡,可做菜,它的甲殼可以做物品裝飾。
  • 邋邋遢遢的意思、解釋及成語接龍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5-28 12:07:25 瀏覽:1次 邋邋遢遢 邋邋遢遢的意思 邋邋遢遢是什麼意思 邋邋遢遢什麼意思 邋邋遢遢的近義詞 邋邋遢遢的反義詞 邋邋遢遢的拼音邋邋遢遢lā lā tā
  • 《說文解字》第369課:「只」字的繁體,你很可能寫錯了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五個漢字,分別是「幹」部的兩個生僻字和「(仌上口下)」部的兩個生僻字以及「只」部的部首漢字「只」,因為我們課程中的文字字序,是依照《說文解字》字序安排的,所以,標題中問題的答案,在本文最後,若只關心標題中問題的答案,可以直接拉到文末閱讀。
  • 《說文解字》第375課:「古」字,到底是會意字,還是指事字?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說文解字》「古」部漢字的兩個漢字,包括其部首漢字書「古」,「古」是現代漢語常用漢字,也是本課的重點漢字,兩個字的詳情如下:1、古。現代漢語部首檢字法已沒有「古」部,「古」字歸「口」部,檢字時要注意。讀音有三個:(一)gǔ。《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古,故也。從十口,識前言者也。」
  • 《說文解字》第252課:成語「出言不遜」的「遜」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講《說文解字》「辵」部的兩個漢字:遜和返。這兩個字均始郵見於戰國時期。「遜」字1986年《簡化字總表》簡化為「遜」(因「孫」簡化為「孫」),遜與返都是現代漢語高頻字,兩個字的詳情如下:1、遜(遜)。讀xù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遜,遁也。
  • 《說文解字》第349課:成語「虎踞龍盤」中,「踞」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我們講「足」部的三個漢字:「踞、(足+荂)、躩」。這三個字都不是常用漢字,所以本課內容,重在了解。三個字的詳情如下:1、踞。讀jù。《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踞,蹲也。從足,居聲。」《說文解字》「屍」部下居字下此字重出,稱「踞,俗居從足。」也就是說,踞,是居的俗字。居是踞的本字。
  • 《說文解字》第228課:「今我不樂,日月其邁」,「邁」是啥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依從朋友們的要求,我們縮短每一課的內容,爭取大家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讀完一課的內容,因此,今天只講一個字,就是「邁」。今天的文章並不長,標題中的問題,文中都有答案。詳情如下:邁,1986年《簡化字方案》,萬代替了「萬」,於是「邁」簡化為「邁」。
  • 《說文解字》第240課:成語「不速之客」中,「速」是什麼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我們講《說文解字》「辵」部的五個漢字:逪、遄、速、迅、(字形為<辵+氏+口>,GBK字庫無此字,大部分設備不能正常顯示),五個字的詳情如下:1、逪。讀cuò。《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逪,跡逪也。從辵,昔聲。」形聲字。本義同「錯」,交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