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蘇聯最後一艘探測器「月球24號」在危海成功著陸

2021-01-09 前瞻網
科技日曆|蘇聯最後一艘探測器「月球24號」在危海成功著陸
 Winnie Lee • 2019-08-18 14:02:13 來源:前瞻網 E3057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1974年8月18日,蘇聯探月探測器「月球24號」成功在月球表面軟著陸。

「月球24號」是蘇聯「月球計劃」的一個航天探測器。

月球24號探測器是「月球」系列太空飛行器的最後一個,也是蘇聯第三個從月球帶回了土壤樣本的任務(前兩個帶回樣本的任務是「月球16」和「月球20」)。

探測器降落在「危海」(Mare Crisium)。危海是位於月球東北半球的月海,直徑605千米(376英裡) ,面積約17.6萬平方公裡。

1969年7月21日,月球24號再次抵達這裡的7年前,蘇聯發射的無人探測器月球15號在此墜毀。

月球24號是第三次意在危海的嘗試。1975年10月,還發生了一次發射失敗。

1976年8月22日,月球24號任務向地球帶回了170.1克(6.00盎司)的月球樣本,該任務至今仍然是從月球帶回樣本的任務中的最近一次。

經過1976年8月11日的軌道修正,「月球24號」於三天後進入月球軌道。

初始軌道參數為120°傾角下115×115公裡(71×71英裡)。

1976年8月18日美國東部時間06時36分,「月球24號」在北緯12度45分、東經62度12分安全降落在月球表面,離「月球23號」著陸的地方不遠。

月球23號是蘇聯的第一個月球探測計劃"月球計劃"的第38顆無人月球探測器,由於月球16號和月球20號只採集到月面下0.3米處的樣本,該探測器被設計來採集月球表面深處的樣本,但在著陸時出現了故障。

準確的著陸位置(12.7145°N, 62.2097°E)是2012年由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軌道相機確定的。

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揮下,著陸器展開了它的取樣臂,並把它的鑽孔頭推進了大約兩米深的土壤中。樣品被安全地裝在小返回艙裡,在月球上待了將近一天之後,1976年8月19日凌晨5點25分,月球24號成功發射。

1976年8月22日美國東部時間17時55分,在西伯利亞西部,「月球24號」太空艙順利返回地球大氣層,安全降落。

對回收的170.1克土壤的研究表明,土壤呈層狀結構,就像在連續的沉積物中沉積一樣。

1976年12月,蘇聯用1克的任務樣本替換了美國宇航局的月球樣本。

月球24號是蘇聯發射的最後一艘月球探測器。此後因經費、失去美國對手等諸多原因,蘇聯終於決定終止探月計劃。

它也是最後一個在月球上進行軟著陸的太空飛行器,直到37年後的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拜訪了月球。

1978年2月,沃爾納德斯基地球化學和分析化學研究所的蘇聯科學家M. Akhmanova、B. Dement』ev和M. Markov發表了一篇論文,聲稱相當肯定地發現了水。

他們的研究表明,探測器帶回地球的月面土壤樣本中包含大約0.1%的水質量。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圖說: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來源/國家航天局(下同)穩穩地,「仙女」降臨月宮。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2020年11月24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採到樣品、返回地球,就是成功。」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
    我們知道,到目前為止,成功從月球帶回樣品的國家只有兩個:美國和前蘇聯。其中,美國上世紀60、70年代通過阿波羅計劃中的6次載人登月,從月球總共取回381千克月壤和月巖樣品。而前蘇聯上世紀70年代通過月球16號、月球20號和月球24號三個無人探測器取回月壤樣品總共330克。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嫦娥...
    我們知道,到目前為止,成功從月球帶回樣品的國家只有兩個:美國和前蘇聯。其中,美國上世紀60、70年代通過阿波羅計劃中的6次載人登月,從月球總共取回381千克月壤和月巖樣品。而前蘇聯上世紀70年代通過月球16號、月球20號和月球24號三個無人探測器取回月壤樣品總共330克。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這八大知識點你應該知道
    此前,長徵三號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以及長徵三號乙火箭承擔了發射我國月球探測器的任務,相繼發射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 但是,執行本次嫦娥五號的發射任務,非長徵五號莫屬。這是為什麼呢?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月壤即月球的土壤,雖然在月球上唾手可得,但是對地球人來說卻蘊藏...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本次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屆時將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太空採樣大盤點·阿波羅和月球號
    先驅者阿波羅號1969年7月20日,NASA阿波羅11號登月艙帶著兩名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功踏上月球正面的靜海基地。這不僅是人類首次載人登陸月球,也讓月球成為了人類目前為止唯一親身探測過的地外天體。
  • 詳解2021年重大太空任務:中美探測器相隔兩月著陸火星
    2月18日:NASA毅力號探測器著陸火星 它將不得不通過著名的「恐怖七分鐘」,從大約每小時19300公裡的極端速度減速到著陸只有420秒時間。 對於火星探測器來說,這將是意義重大的一年,特別是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尋找遠古生命跡象的任務。除了毅力號,中國發射的探測器也將在隨後兩個月著陸火星。大約在毅力號抵達的同時,阿聯的火星探測器應該會送入軌道,並將開始研究火星大氣。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美國和蘇聯分別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通過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為人類帶回了月球上的土壤樣本,但從1976年8月18日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已經有44年沒有再更新月壤樣本,而今天中國終於也要採集月壤了!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30分21秒806,我國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嫦娥五號」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第一步! 美國和蘇聯分別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通過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為人類帶回了月球上的土壤樣本,但從1976年8月18日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已經有44年沒有再更新月壤樣本,而今天中國終於也要採集月壤了!
  • 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 解讀
    在無人月球採樣返回探測方面,蘇聯可以說是開路先鋒,這也許與蘇聯載人登月半途而廢有關,所以轉向用無人空間探測器採集月球樣品。 1970年9月12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個無人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月球16號」。
  • 【歷史上的今天】嫦娥四號:人類第一顆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
    嫦娥四號是中國首次登陸月球的嫦娥三號的後續任務。 該太空飛行器最初是嫦娥三號的後備,在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著陸後,它便一直處於空閒狀態。嫦娥四號的配置重新進行了調整,以滿足新的科學和性能目標。和前序任務一樣,該任務以中國月亮女神嫦娥的名字命名。
  • 月球地下是什麼?嫦娥四號最新發現,幫助揭示月球數十億年的演化史
    2019年1月,中國發射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坑著陸,成為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著陸數小時後,「玉兔二號」月球車從嫦娥四號釋放。利用玉兔二號月球車搭載的測月雷達,中國科學家首次揭露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層結構。這一研究對於了解月球上火山活動與隕石撞擊的歷史,以及月球的地質演化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 毛毛說時政: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的相關考點梳理
    時政再現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央視網消息:今天(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在月球背面著陸」用英文如何表達?
    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一起來看幾段外刊的相關報導,學學「在月球背面著陸」用英文怎麼說。
  • 嫦娥四號將落在月球背面哪個點?
    這既是對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的巨大考驗,也是未來太空觀測所需要的獨特觀測環境。著陸月球背面將面臨哪些挑戰由於月球背面的獨特性,著陸月球背面並非易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人類向月球發射了100多次探測器,但還從沒有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開展就位探測。1962年4月26日 ,美國「徘徊者4號」探測器撞擊月球背面。
  • 火星——蘇聯太空探索的噩夢
    蘇聯是人類探索太空的先驅。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蘇聯的太空飛行器第一個降落月球,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蘇聯雖然是第一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但其發射的所有火星探測器都失敗了。火星簡直成了蘇聯在太空探索領域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