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山後,林衝做了三件錯事,註定他一輩子都被人踩在腳下

2020-11-15 騰訊網

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啟程和小編一起了解歷史吧!

金聖歎評《水滸》時,說林衝是個上上人物,只是寫得太狠、太毒,是個「極丈夫」!至於林衝「極」在何處,金聖歎說主要分為四個方面:「慈即真慈,怒即真怒,麗即真麗,醜即真醜!」

不忍看人落難,義救誤入歧途的酒生兒李小二,是為「慈」;拍案而起,山神廟手刃陸虞侯等三條性命,是為「怒」;身為禁軍教頭,一桿花槍有萬夫不當之勇,是為「麗」;那麼這林衝到底「醜」在何處呢?

這一點金聖歎沒有解釋,讀者心中卻都有公論,且不說娘子被人欺辱、自己被人構陷之後的一味隱忍,單是上梁山之後,他就至少做了三件錯事,不僅讓自己落上了「醜」的汙點,而且註定了他一輩子都被人踩在腳下!

1、火併王倫,林衝做的第一件錯事

林衝拿著柴進的介紹信,來到朱貴的酒店後,作為梁山的邀接來賓頭領,朱貴十分欣喜,殷勤款待!朱貴滿以為林衝這樣本領名聲之人相投,定能壯大山寨聲勢,況且又是恩人柴大官人推薦,王倫肯定會留下重用,卻不成想王倫作為一寨之主,心胸和見識,竟還不如他一個開黑店的!在斷金亭接待林衝時,王倫也不行禮,也不問好,冷淡敷衍幾句後,便開始打自己的小算盤!

王倫私想,自己是個不及地的酸秀才,要文文不行,要武武不中,自己倆兄弟杜遷、宋萬,一個號稱「摸著天」,一個號稱「雲裡金剛」,其實是兩個武功稀鬆的酒囊飯袋,倘若林衝這有真本領的人入我山寨,過幾天試出我三人水平,豈不是會養虎為患、取而代之?於是讓嘍囉拿幾錠銀子,便想把林衝打發出去!杜遷、宋萬、朱貴三人卻是心懷恩義的,苦苦相勸,王倫這才勉強答應,如果林衝三日之內,能納了投名狀,便讓他在山寨安身!

三日之後,林衝並未依言納下投名狀,王倫也沒狠心攆人,只是想把楊志留下制衡林衝,楊志不肯留下,王倫也就此作罷,讓林衝坐了這山寨的第四把交椅!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恰好證明了王倫當時的擔心並不是毫無道理,留下林衝,於他王倫個人來說,的確是「養虎為患「!

生辰綱事發後,晁蓋一行七人帶著嘍囉家私,來投王倫,出於同樣的心理,王倫客氣一番後,便想趕緊把這幫好漢送走,可旁邊坐第四把交椅的林衝,見王倫又是這幅嘴臉,心裡便泛起了新仇舊恨!不等吳用挑撥,林衝便主動找到晁蓋,說如果王倫這廝如果敢不收容眾位,我林衝便親自解決了這廝!

王倫才與德皆不配位,如果不能謙恭讓賢,遲早會遭災殃,然而下手的,卻不該是最終被王倫收容的林衝!儒家社會最講究的,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王倫作為山寨之主,跟林衝之間,其實是一種主與僕的關係,林衝下手殺他,便是「弒主」,要被罵無父無君,有失倫常的!被殺之前,王倫也在嚷嚷叫罵林衝:「畜生……把言語來傷觸我!卻不是反失上下!」現在咱們看王倫的叫罵是很可笑,但在那時候的倫理範疇來說,王倫罵的的確沒毛病!

看過大劇《權遊》的都知道,裡面有個很重要的角色,叫詹姆·蘭尼斯特,而他之所以名聲大噪,或者說臭名遠揚,就是因為他作為御林鐵衛,竟然殺了瘋王坦格利安二世!沒人在乎瘋王是不是濫殺無辜,還要拖著一城的百姓陪葬,他有那個名分,你們之間是那種關係,你殺了他就是你的汙點,一輩子也摘不乾淨、甩不脫,而詹姆就是因此被烙下了「弒主者」的烙印,時常被人戳脊梁骨!

且不說王倫罪不至死,即便該死,下手的也不該是林衝,即便下手,也不能這樣明火執仗的來,因為大家即使不說,也在心裡替你寫了一個「醜」字!可惜耿直如林衝,哪裡懂這些彎彎繞?為啥晁蓋和宋江,都不重用林衝,就連後來的關勝都能壓他一頭?尤其是提倡「忠義」的宋江上位之後,尤其打壓林衝?就是因為火併王倫,給他烙下了「弒主」的金印!

2、晁蓋中箭後丟盔棄甲而逃,林衝做的第二件錯事

上梁山後,林衝做的第二件錯事,便是曾頭市晁蓋中箭之後,作為出徵的二把手,他的所作所為!中箭之後,晁蓋意識不清,林衝便趕緊讓劉唐、三阮等送晁蓋返回山寨。若無號令,出徵將士不得擅自返程,而此時留在曾頭市的十四個頭領裡,便是以林衝為尊,那麼接下來林衝是怎麼做的呢?原文寫的清楚,林衝帶著那十三人,在寨裡是「嗟諮不安,進退無措」!

等夜裡小校來報,有軍馬殺來,就要到寨門口之後,林衝趕緊上馬,不是去迎敵殺賊、替老大報仇,而是回馬拔寨,丟盔棄甲而逃!一路上林衝眾人被殺的是尋子覓兒、人亡馬倒、只恨爺娘少生兩隻腳,逃了百十裡地後,一盤點人馬,又折進去了五七百人!宋江雖然不堪,但江州劫法場被救出去之後,卻還能讓眾人重整旗鼓,一個回馬槍殺得無為軍措手不及,林衝卻連這點膽氣魄力都沒有,即便就是他殺了史文恭,他也註定了被宋江踩在腳下!

3、力挺宋江上位,林衝做的第三件錯事

林衝做的第三件錯事,便是晁蓋死後,力挺宋江上位!吳用上梁山後,只一觀察,便知林衝是一把能利用的好刀,上來便煽風點、撥火架橋,讓林衝幹掉王倫,王倫死後,林衝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如吳用所願,拿尖刀指著眾人,扶持晁蓋上位!晁蓋死後,吳用便又拿起了林衝這把刀,慫恿林衝,再扶他的新主宋江上位!

晁蓋屍骨未寒,他說的「捉住史文恭者,為梁山泊主」的話音未落,在吳用慫恿之下,林衝便二乎乎的挑頭說話,第一個無視晁蓋遺言,要擁立宋江!宋江做作推辭,林衝便親手把他扶到主位!林衝不知道的是,宋江是個鐵桿招安派,最不願得罪的就是高俅,他現在此舉,於公,是毀了梁山數十年的基業,於私,是毀了他這一生,報仇雪恨的可能!

功夫再好,心地再善,林衝也只是一把刀,他的命運就是在需要時,被人利用,不需要時,就被人踩在腳下!當然,雖一生被人踩在腳下,對林衝本人來說,卻不存在什麼鬱郁不得志,他酒後所作的詠懷詩說的好啊:「仗義是林衝,為人最樸忠」,扶晁蓋上位時,他也說據他的胸襟膽氣,不足以拒敵殺賊,剪除首惡——他對自己的定位就是一把刀!王倫「才不配位,畢生災殃」的案例在前,他這樣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隨風來,隨風去。回憶往事,歷史的記憶揮之不去。今天的歷史之旅到此結束了,期待與大家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宋江不敢招惹的三位梁山好漢:不是盧俊義魯智深,也不是林衝李逵
    梁山就是一個小社會,在派系林立的梁山,要是沒有一個靠得住小團隊,那就只有受欺負的份兒:登州派的領軍人物說不上是顧大嫂還是孫立,所以武功不弱於馬軍五虎將的孫立只能當三號地煞;元老派的領軍人物豹子頭林衝,被關勝搶去了馬軍五虎將之首的位置,也是大氣都不敢出;青眼虎李雲的上山前的地位和武功,都跟朱仝雷橫差不多,卻只能排行九十七,還在徒弟笑面虎朱富之下。
  • 梁山上最悲涼的好漢:世人只知他財大氣粗,卻不知他輸了一輩子
    柴進,後周皇族後裔,身份顯赫,不缺金銀,家中藏有太祖皇帝御賜的丹書鐵券,地位超然。上山之前,柴進的社會地位是最高的,若他一輩子老實本分,衣食無憂還是能夠保證的。
  • 《水滸傳》中王倫對林衝有收留之恩,林衝為何一定要殺他?
    而林衝的妻子為全貞節,亦死於非命。從此林衝就和高俅結下了不可化解的仇恨,後來林衝所做的基本前提就是為了殺高俅報仇。不過後來雖然林衝有幾次可以殺了高俅,卻都被宋江所攔,這是後話了。 後來晁蓋等兄弟劫取生辰綱事發,他們一夥亦投上梁山,不料這時的王倫又嫉晁蓋等人英勇了得、嫉他們人多勢眾,當時王倫雖然表面上一團和氣,但心裡卻不願收留晁蓋,甚至還讓他們下山。 結果王倫之舉徹底觸怒了林衝,在加上一個專門挑事的吳用,結果林衝就火併了王倫。晁蓋義薄雲天,後林衝推晁蓋為梁山之主,這樣是有利於梁山的發展。
  • 王進為何能讓林衝知難而退?除昔日情義外,還有三個重要原因
    得知官軍物資即將通過梁山腳下,吳用隨即開始進行部署,準備劫取這批物資。原本是一件非常普通的搶劫案,吳用為何會在調兵遣將時就遭到了魯智深、關勝、呼延灼的公開反對?原因其實很簡單,在梁山好漢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心存招安之意,不願與朝廷決裂。
  • 宋江兩排座次,布置梁山五虎將,都是為了提防他最怕的人
    自晁蓋為泊主,梁山排位第二、三、四位的即是吳用、公孫勝、林衝,故而扶立宋江,也是林衝的主場。原著道「林衝把枝誓箭,就供養在靈前。與吳用,公孫勝並眾頭領商議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主,諸人拱聽號令。次日聚義廳上,林衝為首,與眾等請出宋公明坐定,林衝開話···」。
  • 《水滸傳》:林衝上梁山前的兩件小事,就能看出他的性格!
    然天可憐見,他還是有貴人相助的,東京府尹法外開恩便是其一;魯智深重情野豬林其二;草料場內住處意外被雪壓塌而至他落腳山神廟這是其三,似乎每一步都有結果了他的可能,但他就是這樣,要死不死,要活不活的。實在讓人憐憫。 但今天,我想通過兩件林衝上梁山的小事來說說林衝,這個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性格。第一件:購買寶刀,欲同高太尉那把寶刀比試比試。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排座次給我們透露了什麼?
    作者:陳二虎 一、第一代領導人王倫的座次 《水滸傳》達到鼎盛,眾英雄好漢有一次盛大的「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每一位都呼應一個「星座」,強調一百單八將是「天罡」與「地煞」星下凡,給梁山抹上「神助」的色彩,借用宗教來達到目的,渲染梁山好漢都是非常之人,
  • 林衝一生那麼失敗都是嘴惹的禍,再要好的朋友,有的話也不能說!
    在職場上也是一樣的,明裡暗裡都不能說貶低上司的話,後果只有一種:就是滾蛋。就算再好的朋友,也不要去抱怨說上司的壞話,有句話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真正為我們好的人,世界上沒有幾個,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圖片:高俅惱怒劇照第二種:超越自己身份地位的話,不能說晁蓋在臨死前說了一句遺言:「無論是誰,只要捉住史文恭,那他就是梁山下一任的一把手」。
  • 梁山上死得最不雅的人是誰?從他的結局能看出作者的愛憎傾向
    梁山大部分好漢都是戰死的。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這戰士死在戰場上,馬革裹屍,那都是很壯烈、很光彩的事情。反過來看宋江,他一心一意想招安,效忠朝迋,結果御賜毒酒,要了他的命。這就是兔死狗烹,把他當狗一樣宰了,這種死法是很屈辱的。宋江為什麼要「安排」宋江這麼難堪地死去?
  • 水滸傳之梁山好漢林衝,完美詮釋愛拼才會贏的一位英雄豪傑
    本文由作者不忘終生恩創作,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林衝,愛拼才會贏的一位英雄豪傑林衝,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聽起來就是威風八面,值得人尊敬的職務,他本人的確是武藝高強,有一腔的報國志向,對官場生活充滿著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可其實,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的名號雖然叫的響亮,說到底只不過是個教練,
  • 用這兩招對付小人,爛肚裡也別告訴同事,否則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
    今天就教大家如何辨別職場中的小人,用這兩招對付小人,爛肚裡也別告訴同事,否則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希望朋友們能看穿小人,安心工作。1、表裡不一的人在工作場所,我覺得表裡不一的小人是最可怕的。這種小人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因為他們的行為與他們的內心不一致,表面上他們可能對你很友好,很有耐心,這讓你感覺很溫暖。你甚至會發自內心地感謝他的鼓勵。但卻不知道他會不會在背後傷害你。
  • 輕視宋江厚黑,被林衝殺了!
    書中講述了108位好漢在梁山的故事。梁山有三位首領,第一位是王倫,王倫也是梁山的開創者。大多數讀者對王倫評價不高,王倫性格為什麼王倫不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看他如何款待林衝和晁蓋,林衝想投靠王倫林衝上山後,古典設計淘汰王倫晁蓋等人知道了,準備除掉王倫,於是吳用在林衝身邊說了一些挑釁性的話,並表示要把林衝帶到自己的營地。
  • 晁蓋臨死時,為何不把梁山泊主傳給宋江?原來他鍾意另外一個人
    當年宋江被押上法場的時候,晁蓋率領梁山好漢冒著生命危險,在江州劫法場救出了宋江,這時候的晁蓋是真心實意的想把梁山泊主之位讓給宋江的,無奈宋江當時只是被救出法場的一個罪犯,在梁山上還沒有勢力,沒法接受。但是宋江上梁山後的所作所為,讓晁蓋可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宋江上了梁山,屢屢發展自己的勢力,架空晁蓋。
  • 水滸中,林衝的禁軍教頭,呼延灼的都統制,你知道是什麼官嗎?
    看過水滸的都知道,這些梁山好漢並非全是平民,他們有很多人在上梁山之前是在朝廷做過官的,比如宋江就做過押司,晁蓋做過保正,林衝做過禁軍教頭,而在這梁山108好漢中之前官職最高的要數呼延灼了,他做到了都統制,那麼這些官職究竟是什麼官呢?有多大呢?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 《水滸傳》裡林衝的性格變化,啟示我們了什麼
    林衝被發配滄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場時,又遭高俅心腹陸謙放火暗算。林衝殺了陸謙,冒著風雪連夜投奔梁山泊,為白衣秀士王倫不容。晁蓋、吳用劫了生辰綱上山後,王倫不容這些英雄,林衝一氣之下殺了王倫,把晁蓋推上了梁山泊首領之位,從而解開了水泊梁山大發展的序幕。
  • 他是林衝的上司,八十萬禁軍總教頭,說大話,被張清打落四顆門牙
    「有才之人屈居鄉野,無能之輩登上廟堂」,豹子頭林衝槍法精妙,其父也是管軍提轄,但林衝鬱郁不得志,在禁軍中只擔任一名普通的槍棒教頭,雖然名頭壓人,但實際上不過是操練禁軍的槍棒器械的武術教官而已。任人唯親,大肆提拔跟他沆瀣一氣的狐朋狗黨,迫害朝中忠義之士,林教頭也是被其所害,丟了體制的飯碗,被逼無奈,上了梁山。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高俅蔡京的狐朋狗黨,此人本身不及林衝,卻位居高位,擔任八十萬禁軍都教頭,官拜官帶左義衛親軍指揮使,護駕將軍的丘嶽。
  • 《水滸》林衝的遭遇讓人同情,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性格決定命運
    可憐林衝,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降,堂堂一個高級武官居然被一個紈絝子弟如此欺辱還不敢發作!英雄氣短從古到今,老婆被人調戲這種事,是個男人都不能忍吧。何況林衝還是個習武之人,京師八十萬禁軍教頭。看到林衝被欺負而又一再忍讓,覺得他真的太慫了。男子漢大丈夫,怎麼能忍這口鳥氣。像魯智深那樣,大刀闊斧的快意恩仇不好嗎?
  • 林衝出賣兄弟魯智深?本是英雄惜英雄,卻被陰謀論者利用
    後來,有很多人曲解林衝,甚至全盤對林衝進行否定,完全忽略了古人對俠義之道的闡述。 對啊,林衝的性格太能忍,會讓人大傷元氣,但這種人,註定會做出一番事業出來。 作為梁山五虎將之一,林衝智勇兼備,喜怒不形於色,有大將之風。
  • 他是梁山最聰明的人,事先逃離宋江,後在海外風生水起,成為國主
    而且《水滸傳》還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通過對梁山好漢的建立和衰亡,寫出了當時現實的本質和社會的黑暗。在一百零八位好漢當中,有很多其實就是以前的朝廷官員,只不過後來為了偉大志向加入了梁山,其中有被稱為「玉麒麟」的盧俊義,和「八十萬禁軍教頭」的「豹子頭」林衝。
  • 水滸傳梁山上威力最強的十種兵器,第一名碾壓青龍偃月刀
    10、花榮的弓箭小李廣花榮的箭術可謂是水滸傳中梁山上的第一,百步穿楊。花榮最開始顯露箭術是碰見郭盛和呂方比武,他們倆手中方天畫戟上的彩絛纏在一起了,花榮一箭射去就分開了兩戟;花榮上梁山後,晁蓋想看看花榮的箭術,正好天上飛過一群大雁,花榮說要射第三隻雁的頭,於是他張臂開弓,大雁應聲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