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書寫中布白的幾點技法

2021-01-09 尹齋自媒

「寫字有順逆,有向背,有起伏,有輕重,有聚散,有

剛柔,有燥溼,有疾徐,有疏密,有肥瘦,有濃淡,有連有斷,有脫卻、有承接,具此數者,方能成書」。

這是前人對從寫字到作書的要求,已具有樸素的辯證因素了。「習字中已有參差要求,不過沒有這麼多而高。可是這裡還可加上:「有大小,有方圓,有長短,有開攏,有正奇,有巧拙,有收縱,有鈍銳,有緩急,有抑揚,有屈伸」等等,再加上:「有了矛盾(並不是一次把所有的矛盾統統用上),

還得統一、貫氣而自然」才能達到分布的對立而又統一。

在美術上有:「參差而均衡」、「變化而統一」、「對比而調和」等原理,「參差」、「變化」、「對比」可以說都是製造矛盾,而「均衡」、「統一」、「調和」又都把矛盾加以聯繫和約束,這樣相反相成,從而產生了美感。在音樂上利用了音階的高低、音量的強弱及音程的長短和休止來面製造變化,一面又賦予一個基調加以約束,這變化與約束,就構成了動聽的節奏。寫文章講究有開有合而成章。

…可見各種藝術都在應用對立而統一的辯證規律來達到它的藝術效果。如果我們作書也象寫一般應用字一樣,平鋪直敘,千篇一律,不講究分布,就沒有了起伏節奏,就缺乏了動人的藝術性。

「分布法」是「分行布白」的簡稱,也有單稱「布白」的,是寫整篇書法的安排方法,故又叫「大章法」,是學書作書中的重要課題。「分行」較易理解,字數的多少與幅式的面積,先籌劃一下,分幾行寫,才安排得舒適,生動好看。

「白」呢!下面要多談些了:在結體上講(指一個字),是處理點畫間的空隙:在整篇上講,為留些不寫的餘地。再可以說:黑的點畫與字是從白紙上沒有點畫與字的地方襯託出來的。如果沒有了白,黑的點畫與字就無從存在。因之又可說黑墨寫了字,黑以外白的地方也是字,「布白」就是要把白的地方處理得好,也是一種藝術的經營。

「黑與白」的處理也可包括在「對立統一」中的,有人提出了「計白當黑」一句話。如果一張白紙上塞滿了字,大家都會感到難看,就自然而然要求留些餘地,即要求「布白」了。白的處理就是要搞好和黑的關係,到底怎樣才適當?!先得計劃一下,我對「計白當黑」的理解是這樣的。

這句話對我們怎樣來搞好對立統一,有幫助的。還可以聯想到作一幅畫,要講究構圖(也就是章法)。也需要有虛處、空白處,有了虛可以襯實、有了虛與空白還有可以透氣說法。上面的「字塞滿了紙」,就是沒有了透氣處。有人用「雨夾雪」一詞來形容行、草書的參差布局的,比較確切而對人尋味的。本篇裡說了不少對立字眼,並不是各佔一半,前人曾提出用筆上的幾種對立關係:

十遲五急(緩多些快少些)

十曲五直(屈多些伸少些)

十藏五出(鈍多些銳少些)

十起五伏(揚多些抑少些)

所以要這樣分些多少,是要寫來到家些,豐富些,厚重些、有精神些。多少之間,還是要矛盾而統一,這對分布同樣有啟發的。

還有對立的多少和空白的多少,要看寫的幅式、體裁、內容以及用處等情況而定。有些用場盡有不必參差的或須大空的或盡可大直的。總之,分布既要有法則,也可靈活變化的。(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書法創作的書寫階段應注意什麼問題?
    在書法創作中,具體的執筆書寫無疑是最關鍵的環節,書寫一般包括正文書寫,上、下款識書寫,以及鈐印過程,應注意以下幾點。 直線式的行氣線常常呈垂線狀態,是書法作品中主要的表現形式,能給人以整齊、肅穆之感。曲線式的行氣線常常呈曲線狀,左右搖曳,多用於行書藥監局創作中,能給人極富節奏的動態感。
  • 楊再春10幅書法解析,對聯書寫的10種格式與技法,終於說明白了!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書法名家楊再春10幅對聯書法欣賞與章法解析:對聯可以少至3個字,多則幾十字或,上百字。12個字之內為對聯,12個字以上稱長聯,或稱龍門對。行草書或行楷書都可以書寫對聯,書寫時左右照看,風格筆法統一。
  • 別把毛筆字都稱為書法
    從女明星談書法養生、趙本山書法拍出百萬元,到馬雲書法「話禪」二字拍出468萬元,諸如此類的事情,無不備受媒體追捧和大眾圍觀,我就知道,大家在圍觀女明星、豔羨大腕褲兜裡的孔方兄的同時,把凡是用毛筆寫的字都認做書法了。 書法是中國的國粹,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章法等內容。
  • 書寫技法論:如何使文字的變得好看?有哪幾種技巧?
    大家好,平常中你們寫字會不會覺得自己寫的不好看,而別人寫的就很瀟灑,其實這有是技巧的,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國的書寫技法論。人們寫字,從實用角度看,為了表現文字的正確形狀,講究技法是很必要的;進一步說,不只為了實用,並且也為了把字寫得更漂亮些,則尤其需要講求技法.這種技法,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被人們推敲、琢磨,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法則.但是,在書法發展的初期階段,這種技法遼只是作為經驗性的東西,由師但傳給徒弟,先輩傳給後輩·熟練者傳氣不熟練者,……這樣相傳承襲下來。
  • 寫好字要有好的技法 好的技法讓人事半功倍、行穩致遠、收穫多多
    遵循書法創作規律,服從書法創作的根本目的,充分利用筆墨紙張等物質條件,並把它們的效應充分發揮出來的,就是好技術。離開了書寫的目的要求,離開了進行書寫的物質條件的充分運用,便無所謂技法。好的技祛,就是寫出好字的技法。好技法的特點,就在於將書寫所用的物質條件的特性充分發揮。一筆在握,得心應手,點畫縱橫,無不自如,處處使人感到書者用器之妙,而不是處處使人感到書者為物質條件所拘。
  • 硬筆楷書筆畫,「橫」的4種書寫實用技法
    中國漢字構成是由基本筆畫或偏旁部首組合而成的一種特殊字體,由此每一位書法愛好者及書法家都曾練習過楷書,楷書是基礎,是進階行書、草書的一個必然過程。在楷書的練習中,首先就要對基本筆畫有所認識,其次結構掌握,用筆方法……章法等等。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二:米字旁
    含有米字旁的字較多,米字旁在漢字中出現的位置也多種多樣,如出現在左邊、上面、正面、中間等,構字能力較強  大家在用毛筆寫"米"字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米字旁整體修長,不要寫得精短。右側基本豎直齊平。◆ 豎畫要直,從橫畫的中間偏右處穿過。碑帖中,豎畫① 在收筆處常會出鉤。◆ 捺畫②變點畫。
  • 美術研究|原創|《靈飛六甲經》書法臨摹書寫輯要
    據了解靈飛經沒有詳細的作者介紹和落款,該作品書寫筆畫靈動嫵媚,字跡頓挫優雅秀麗,可以說是是代表唐代小楷的巔峰之作,其技法的運用精彩絕倫。初學者,在臨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方面的問題。——王慕石臨摹示範(二)第一要領 入地書法中的入地一說,個人理解為入地,那什麼叫入地,就是單個字的最底部的部首筆畫「一」橫,在靈飛經中這一橫,堪稱經典筆劃,整幅作品貫穿始終,就像一幅畫的點睛之筆,讓整幅畫整幅作品靈動飄逸氣質十足
  • 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
    從廣義上說,中國書法是指書寫的方法是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除了漢字,廣義上的書法也涵蓋了許多非漢字為文字書寫藝術,如阿拉伯書法梵文字母書法、越南書法等。
  • 學習書法除了要懂得筆畫、筆順和用筆方法外,還必須了解以下幾點
    因為漢字是由各種筆畫分別構成的,所以每個字在書寫的時侯,那一筆該先寫,哪一筆該後寫,都有一定的"規則"掌握了漢字筆順這個規則,就能幫助我們提高筆畫安排的準確性和寫字的速度。當然,有的字的筆順有一定的靈活性,不過已規範了的筆順還是用得最普遍。
  • 毛筆書法中「人」字旁的書寫方法及結構特點
    以比較常見的三個字「金」、「含」、「食」為例具體分析「人」字頭的寫法及在漢字中的位置安排。「金」字上部的人字頭較寬大,撇捺舒展,撇細捺粗,撇尾略低於捺。下部上兩橫稍短,左右兩點呼應,末橫略 長。豎畫與撇的起筆對正。 含:和「金」字寫法類似,撇捺舒展,撇細捺粗,撇尾略低於捺。上部覆蓋下部,上部「今」寫法有變化,側點改左尖橫,橫撇拆成兩筆。
  • 楷書字根技法8|特例「卩」偏旁字田英章工筆楷書技巧分析
    「卩」字根同樣位於最右側偏旁時,在「柳」「仰」的左中右結構中,「卩」偏旁就得重新回道「左部字根中位線」與「右部字根中線」貫穿一線的規則,否則一定產生參差不齊的觀感。從這樣的事例中,我們可理解到,絕對「橫平豎直」的楷書規則是對印刷體而言的,手寫書法必須在有限範圍內變通處理。
  • 硬筆字與毛筆字的書寫要領
    硬筆字與毛筆字的書寫要領當前中小學校都有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的教育課,對於幫助孩子寫好字起到了一定的約束作用,有的學校老師對此抓得緊,學生寫字的整體水平也就提升上來了,但是,同時開設了硬筆和毛筆書法,有些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對此理解不深入,使得學習起來就有了一定的困難,那麼,如何正確地把握好硬筆和毛筆書法之間的關係
  • 硬筆書法-基本筆畫之「平撇」、「斜撇」、「豎撇」書寫方法
    中國書法文化博大精深又具有多樣性,同一個筆畫位於字的不同位置,其寫法有所不同。例如書法中的基本筆畫-撇,「撇」有很多種,有「平撇」、「斜撇」和「豎撇」之分。本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一下以上三種「撇」應該如何書寫。一.
  • 罕見柳體楷偏旁部首書寫技法演示,學柳楷的黃金字帖,請收藏先
    柳公權的楷書被稱為四大楷書之一,雖然在現代書法的發展及審美中有些黯然失色,但是其書法的造詣和柳體楷書的結構絕對是完美級別的。在前面的一些文章當中我們依照書法市場的審美要求,分享了很多歐體楷書的教程,也得到了廣大書友的好評和喜愛。為了傳遞更多的書法精粹,我們今天將柳公權的楷書教學字帖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 硬筆書法|學生實用硬筆書法常用偏旁部首書寫結構方法分析
    隨著國家中高考考試改革常深入,語文知道上份量的越來越大。一則題量加大,二則機器閱卷使用面越來越廣。現代考試答題明確要求用籤字筆或鋼筆書寫,自然硬筆書寫的規範性與快捷性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學生實用硬筆書法練習並不是要求學生一頭扎進藝術書法的練習。
  • 書法中的各種矛盾關係就像太極圖和八卦圖
    書法中的各種關係可以說都是陰陽關係,如大小、剛柔、曲直等等。墨汁的黑與宣紙的白構成書法的一陰一陽。漢揚雄《太玄經玄圖》:「一陰一陽,然後生萬物。」黑與白構成了千變萬化的書法黑白世界,這一特點和古代的太極圖及八卦圖很類似。書法中的矛盾關係就是太極的陰陽關係,矛盾的雙方誰也離不開誰。
  • 書法有法,瞧王羲之寫法30條
    寫好了偏旁,書法也就成了一半,偏旁沒有固定的寫法,不同的字組合方式就不一樣。以下僅列「二王」書法中的部分典型部首,以供讀者參考。 1.「十」部 這一部首書寫時要注意不同的起筆方式、連帶方式,以及橫與豎的不同組合方式。
  • 楷書偏旁技法|「冫」兩點水偏旁漢字田英章工筆楷書技巧分析
    筆者結合個人日常教學臨筆學習,前面交流了「亻」與「八字底」兩種偏旁(字根)楷書漢字書寫技法理解。其實筆者認為,在臨寫基本筆畫筆法基本熟練後,我們可以開始對漢字進行分類(比如按偏旁部首分類)臨寫了。此中的好處也很多,除可以提高效率之外,有時還可以因為處理不同漢字布局與書寫筆法,自然與不自然地會將不同字況進行對比,反而更深刻地領會這些偏旁部首字根的筆法技巧與結構布局思想。偏旁部首「字根」概念有時會幫助我們全面認識書法結構的布局思想。不妨我們還先來看一看田英章先生關於「冫」這個偏旁的書寫經驗。他在書中這樣寫道:「『冫』下點應略微偏左,以便穩定重點。
  • 楷書偏旁21|女字旁字的書寫技巧與布局分析方法
    楷書書法是一門手藝,也是一門學問。手藝需要勤奮的練習來形成自己的技巧技能,此時的書法功夫是一門拳腳功夫。學問那就需要有一種理論化的邏輯體系去支撐我們書法中的因果邏輯關係。楷書書法有其實用書法的一面,也有其藝術性的一面。本文則以女字旁字的書寫技巧與理論分析方法來探討書法的技巧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