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今年國際知名酒店頻頻被「摘牌」?王婉飛:疫情並非根本原因

2020-11-24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酒店評論 ,作者王婉飛 王雲靜

酒店評論

分享酒店行業發展動態,傳播先進經營管理理念,為酒店業相關人士打造各抒高見、互動交流的平臺。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

很多酒店自停業後至今未恢復營業,

有的甚至直接閉店被「摘牌」。

即便是一些國際知名酒店品牌

也同樣沒有逃脫「摘牌」命運。

在過去幾個月,

希爾頓、萬豪、四季等旗下不少酒店,

就紛紛遭遇了「摘牌」或暫停營業,

比如浦東四季、

海南七仙嶺希爾頓逸林溫泉度假酒店等。

為何連國際知名酒店名牌

也挺不過這一難關?

頻頻被摘牌背後的根本原因

真的在於疫情暴發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嗎?

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旅遊與酒店管理學系教授、

休閒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婉飛看來,

疫情並非國際知名酒店

在中國市場失意的根本原因,

它僅僅是加速這些酒店被摘牌的導火索。

學者簡介:王婉飛,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系教授,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休閒管理學科方向創始人,現任浙江省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旅遊與文化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浙江省服務業聯合會文化與旅遊專委會主任、浙江省服務業聯合會副會長、浙江大學飯店管理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文旅房地產研究所所長,中國優農協會理事與休閒旅遊分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旅遊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酒店學科專業組特聘委員。曾獲「中國分時度假人物」榮譽獎、「共和國旅遊文化傑出人物獎」「中國年度休閒貢獻人物獎」。研究方向:文旅與休閒度假消費者行為、飯店與民宿管理、鄉村文旅與特色小鎮規劃設計、文旅房地產投資與管理、休閒管理

王婉飛教授在近日接受採訪時,

指出了國際酒店品牌頻頻被摘牌

背後的真正原因——供求失衡。

她認為,

國際酒店品牌已經到了

需要進行自我反思甚至革新的時候了,

並為此提出了5大建議。

國際酒店品牌要繼續引領行業

需自我革新

作者:王婉飛 、王雲靜

近年來國際酒店集團的新品牌入華方興未艾,然而行業中不時爆出國際酒店品牌被摘牌的消息,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勢,傳統的國際酒店品牌怎麼了?

這一話題一時引起行業廣泛關注。必須承認的是,時代已經改變,尤其是經歷這次疫情,新環境、新市場、新渠道、新技術倒逼酒店的經營、管理、服務必須與時俱進。當下民族品牌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國際酒店品牌面對的競爭對手逐漸成熟,業主擁有了更廣泛的選擇空間。

對於國際品牌來說,如何在當下繼續發揮引領行業的作用,需要進行自我反思甚至革新。

圖片來源:Unsplash

1

頻頻摘牌的背後是供求失衡

國際酒店品牌頻頻被摘牌,從宏觀角度看,是由於近年來國際品牌大舉進入,民族品牌也在迅速增長,品牌供給量大於市場需求,導致品牌供求失衡。

根據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飯店管理公司(集團)2019年度發展報告》顯示,僅參與統計的70家飯店集團擁有的品牌總量達到了492個,其中經濟型品牌85個,中端品牌162個,高端型126個,奢華83個,而且各個檔次的品牌數量還在持續增長。

品牌方與消費者在供需品牌的匹配度方面仍然存在錯位,即品牌結構失衡。隨著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需求總量相應增加,與此同時需求結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一方面,客源市場結構發生了改變。旅遊住宿群體的年齡跨度更大,代際差異明顯,一些傳統國際酒店品牌在創立之初瞄準的多是40歲左右的商務人士,而現在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甚至00後加入到消費大軍,他們的消費偏好已經發生了改變。

另一方面,去酒店消費的目的也越來越豐富和日常化。有時消費者僅僅是希望轉變一下生活的場景,在酒店辦公、聚會、喝下午茶、看電影等等。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集團推出「新生活方式」品牌的原因。

以奢華市場為例,國際酒店品牌對國內處於金字塔尖的消費者了解的不夠清晰和充分,目標市場還可以進一步細分,比如高端親子度假、高端康養、高端婚慶、高端遊學等。經歷了這次疫情,大家更加重視健康養生之道,筆者認為,鄉村高端康養旅居市場將是未來新的發展趨勢。

圖片來源:Unsplash

國際酒店品牌入駐和布局國內市場的時候,不僅要思考當前各個檔次的品牌數量和供求關係,還必須有更準確的市場定位。對於奢華和高端酒店來說,投資成本巨大,如果市場定位不準確,那麼產品在開發、設計、規劃等多方面都會出問題,難免摘牌命運。

此外,從微觀角度看,運營層面存在較嚴重的品牌功能失衡,餐飲的本地化、營養化,客房的差異化、服務的個性化等需求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住店客人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更傾向於前往具有當地特色的社會餐飲。酒店餐飲一成不變,連住店客人都留不住,更何談吸引當地周邊消費者。

客房類型目前基本上都是大床房、標準間(雙床)、行政套房等標準化產品,設計和格局同質化嚴重。未來能否根據不同人群的出行場景、消費偏好等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值得研究。

2

品牌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實現供需平衡,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品牌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對此,筆者有如下建議:

01

提升資源整合能力

對於需求方來說,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已經厭倦了走馬觀花的旅遊方式,希望能慢下來深度體驗當地的人文資源、自然資源……所以僅僅依靠酒店內部資源是不夠的,需要積極拓展「1+N」戰略,比如「住宿+農業」「住宿+高端康養」「住宿+綠色生態」等。

圖片來源:Unsplash

當然如果沒有能力自行開發,也可以通過整合外部優質資源,進行管理模式上的創新。以高端醫養市場為例,目前國內品牌尚處於發展初期,對於具有成熟經驗的國際酒店品牌來說是一個機遇,然而這類品牌要想在國內取得長遠發展,需要整合當地的醫療和健康方面的資源。

現實情況是,國際酒店集團與當地的資源供應商合作有限。國際酒店品牌要抓住體驗經濟的紅利,進行跨界和產業融合。

02

創新數位化營銷方式和渠道

酒店是最早實現網絡化的行業,目前相關應用卻比較落後,在管理上仍然是傳統思維,主要應用在酒店內部的管控。

如何通過「酒店+網際網路」方便快捷地和本地消費者實現連接,對於僅僅依託集團中央預訂系統的國際酒店品牌來說,需要探索。尤其是80、90、00後這代年輕人是在網際網路消費的環境下長大的,如何進行數位化營銷,充分運用大數據、5G等新科技,都是新課題。

03

人才培養

儘管國際酒店品牌本身具有很多優勢,但是如果沒有專業的人力資源來支撐,品牌的理念就沒辦法落地。

高校是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國際酒店集團和高校之間要加強合作,聯合培養未來的酒店人才。

圖片來源:Unsplash

04

做好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

市場需求可以分為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供給可分為現實供給和潛在供給。對於酒店這種業態,從開業到退出市場,將經歷長達十幾年甚至百年的時間,然而新的消費者和新的需求不斷湧現,5年、10年、15年甚至20年後,消費者的需求會發生巨大變化。

所以酒店需要綜合考慮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進行短期和長期規劃。對於潛在需求,要早做籌劃,就像下棋一樣,要有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不僅要想好當下怎麼落子,更要謀劃全盤布局。

05

做學習型企業

國際酒店品牌必須不斷學習,做學習型企業。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就要學習中國的文化和禮儀,包括建築文化、餐飲文化、社會交往文化等等,進行本地化運營。

在這次疫情中,國內酒店集團的應對舉措可圈可點,疫情常態化下的創新營銷舉措層出不窮,安心住、隨心住、直播、預售、外賣等多種變革方式值得借鑑。

信息來源:「酒店評論」公眾號

本文作者: 王婉飛、王雲靜

編輯整理/排版:段婷

歡迎關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官方微信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為何今年國際知名酒店頻頻被「摘牌」?王婉飛:疫情並非根本原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澳酒店為吸引中國客電話號含多個8,專家:針對性服務是根本
    但是還不能說是改善服務的根本。要真正吸引中國遊客的話,還需要針對中國遊客的一些習慣下工夫,把當地的產品和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結合起來提供一些服務,這才是根本。引發關注 酒店老闆親自開通號碼 確保儘可能地多含「8」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澳大利亞最大的地產大亨傑裡•施瓦茨於雪梨達令港投資建設的索菲特酒店即將在今年10月3日開業。這樣一家酒店乍一聽並不稀奇,但要知道這是雪梨城近20年來首家五星級國際酒店。
  • 趙麗穎為何缺少國際代言,最新公開的時尚數據,解釋了關鍵原因
    縱觀這幾大刊物今年的封面人物,他們不僅是娛樂圈響噹噹的人物,而且被多個國際大品牌青睞,身負的國際代言也不少。而回顧五大女刊歷年的金九人物,可以發現許多娛樂圈當紅的小花旦都不在其中,甚至一直以來以流量著稱的趙麗穎、楊冪、劉亦菲也不見芳蹤。最多的是章子怡,足足有10次。
  • 馬上評|五星級酒店被摘星,不能酒店無感、消費者無奈
    旅遊景點「摘牌」熱度未減,星級酒店「摘星」又來。這幾年,五星級酒店是個容易出新聞的地方。一邊是用擦馬桶的毛巾擦口杯、床單混洗等現象頻繁被曝光,一邊是不少酒店在質量抽查中不合格而被摘牌。今年1月至7月,已有20家五星級酒店被文化和旅遊部取消星級。這些名不副實的五星級酒店,讓消費者鬧心,也不利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 取消星級,按說是對其酒店市場信譽的一次嚴厲懲罰。
  • 疫情致美國10萬家餐廳倒閉或長期關閉;溫德姆酒店集團上半年大中華...
    作為全球大型酒店品牌特許經營商,溫德姆酒店集團合併了市場增長速度最快的兩大區域,並於今年上半年在新的亞太區籤署了59家全新酒店項目,肯定了該地區的增長潛力。2020年上半年,溫德姆在大中華區 (Greater China) 籤署了38個項目,同比增長逾30%。重點籤約酒店包括麗水溫德姆至尊酒店及武漢漢口溫德姆花園酒店等。
  • 不只是酒店!華天國際品牌進駐武陵新天地!
    10月中旬,緊鄰張家界核心景區武陵源吳家峪遊客中心的張家界武陵華天精選酒店經過十一黃金周期間的試運行後正式向中外遊客開放據悉,這是武陵源建區以來引進的首家華天國際品牌酒店。 張家界武陵華天精選酒店是張家界重點旅遊建設項目——武陵源首個生態文化旅遊綜合體武陵新天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6月份,由張家界惠天然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斥資1.8億元開工建設。酒店擁有豪華套房256間(套),併集餐飲、旅遊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酒店落成後,委託湖南華天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全程統一運營管理。
  • 今年昆明年夜飯預訂火熱 餐廳、酒店包房基本已訂完
    「還好提前預訂,不然根本沒有包房。」美食愛好者陳先生介紹說,自己今年選擇提前預訂包房,由於家中人數較多,年夜飯準備過於麻煩,就提前預訂了家附近的餐廳。 疫情防控:各大酒店餐廳提前準備 積極應對疫情變化 年夜飯火熱預訂的同時,各酒店和餐廳疫情防控也在有序進行。目前接受採訪的酒店和餐廳無退訂年夜飯情況。 宗德志表示,餐廳一直堅持消毒,員工每天都會進行體溫檢測。進店顧客需要持健康碼,佩戴口罩,測量體溫。
  • 豐潤達|解碼酒店數位化營銷,助力酒店數位化轉型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穩定,商旅出行逐漸恢復,疊加暑期效應影響,酒店業經營情況得以復甦,根據OTA相關數據統計,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酒店從2月份最低6%的平均出租率,到8月前三周全市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均達到60%以上,面對國際越來越不明朗的疫情形勢,中國酒店正迎來「內循環」超級機遇。
  • 澳洲首席醫療官:國際邊境限制或於今年下半年放寬
    據澳洲新聞集團報導,澳洲首席醫療官發出警告稱,新冠疫苗的推廣不意味著疫情限制的結束,澳洲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能看到新常態是什麼樣子。
  • 七天酒店為何最近「消失不見」了?遊客紛紛吐槽:自作孽不可活!
    現在住酒店已經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了,旅遊也好,出差也好。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節假日出門旅遊。一些人因為工作出差,也不得不經常往返於各個城市。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嘗嘗當地的特色美食,了解一下當地特色的風土人情,可以說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了。
  • 新冠疫情國際日報(0204):新冠肺炎目前並非「全球性流行病」
    在國際社會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WHO2月4日每日疫情報告顯示,過去24小時為連續第3日未收到新增國家或地區報告發現確診感染病例;自日內瓦當地時間1月26日以來,中國境外每日新增確診病例連續第2日少於10例。
  • 1月27日開盤必讀:分層標準或生變 摘牌制度將明確
    金象賽瑞834994招商證券化肥與農用藥劑新豪軸承835593東吳證券工業機械億友電器835606招商證券資本品同益股份835648中銀國際證券  停復牌  星立方恢復轉讓  市場要聞  27家新三板公司主動摘牌 今年將明確強制摘牌標準  自全國股轉系統2013年1月16日揭牌開始運營以來,共有27家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且皆為主動摘牌。
  • 近八成大眾評審易混淆 天貓主動摘牌「中國版紅繩」
    近日,天貓啟動大眾評審模式,發現當消費者要選擇購買法國的redline品牌時,將中國的redline品牌誤認為法國redline品牌的概率接近80%,因此雖然中國版redline已經在國內成功註冊商標,但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天貓決定對中國版的redline進行摘牌並下架全部商品,不允許其繼續銷售。
  • 川普再次「摘牌」多家中企,美媒:已不顧吃相
    儘管川普的任期已經走到了盡頭,但是白宮仍然不忘打壓中企,之前在政府的授意下紐約交易所已經將三大中國通訊網絡運營商強行摘牌,最近又有一些美國金融市場機構收到了打壓命令。據路透社1月8日報導,美國場外交易市場(OTC Markets)已經決定停止中國鐵建和中芯國際等9隻證券的報價和交易,理由是服從美國財政部的指導意見,並且表示未來還會移除更多的中國公司。
  • 金璐翊:後疫情時代 酒店業的好日子即將來臨
    擴張新邏輯疫情之前,國內酒店業已經度過「黃金十年」和經濟型酒店七年發展紅利期,早已是一片紅海。通過併購方式進行品牌轉型不是一件新鮮事,比如萬豪國際與東呈酒店聯手推出「萬楓」、凱悅攜手如家酒店等。某酒店品牌董事長感嘆,酒店市場發展到這個階段,非常需要併購重組來梳理未來的方向,有利於緩解惡性競爭和降低內耗。
  • 金璐翊與觀點對話:後疫情時代,酒店業的好日子即將來臨
    「我們確實看到,近期國內酒店市場非常熱鬧,一些國際知名酒店嫁接了本土資源,它們有品牌、有知名度,合併或合資後的酒店品牌,對行業是一種非常正向的作用,因為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的機會。」 觀點地產新媒體對比發現,在這種併購、合資熱潮下,包括經濟型酒店藉機轉型、成立新品牌等,基本有著同一個趨勢:向中高端品牌發展。
  • 金璐翊與觀點對話:後疫情時代 酒店業的好日子即將來臨
    「我們確實看到,近期國內酒店市場非常熱鬧,一些國際知名酒店嫁接了本土資源,它們有品牌、有知名度,合併或合資後的酒店品牌,對行業是一種非常正向的作用,因為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的機會。」  觀點地產新媒體對比發現,在這種併購、合資熱潮下,包括經濟型酒店藉機轉型、成立新品牌等,基本有著同一個趨勢:向中高端品牌發展。
  • 美國為何不敢直面疫情?到底在怕什麼呢?原因主要是三點
    最典型就是這次的疫情,為何美國至今不敢面對呢?總統到底在怕什麼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我們知道現在疫情已經開始全世界蔓延了,多達80多個國家都影響到了。而且其中很多國家還非常嚴重,最典型就是韓國、伊朗、義大利、日本等,現在德國、英國等也開始嚴重了。這些國家都是直面疫情,大膽地去直面災難,不斷推動疫情的解決,為此很多國家開始好轉。
  • 後疫情時代的月餅市場 國潮元素成新賣點 銷售額在慢慢「回血」
    每日商報訊 上半年的疫情對中國的實體經濟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後疫情時代我們的經濟恢復得怎樣?月餅市場也許是一個很好的縮影:銷售額在慢慢「回血」,企業信心滿滿;中國抗擊疫情的傲人成績單帶來國人對傳統文化空前的自豪感,進而讓國潮月餅成為今年追捧的熱點;在等待消費者錢袋子再次鼓起來的同時,天眼查專業數據顯示今年全國新註冊的月餅企業又增加了900家。
  • 「一根筋」的萬科,為什麼做酒店?
    相反,今年由於新冠疫情對和一產業影響巨大,各大冰雪賽事活動全面調整,滑雪場、滑冰館暫停運營,冰雪企業經營面臨很大壓力。種種資料顯示,冰雪行業有投入大、周期長及長尾效應三大特點。單靠門票,很難促成長期的盈利。——萬科的冰雪事業不能再「一根筋「的經營下去了,怎麼樣不傷筋動骨,最好的方式就是做酒店。
  • 美紐交所聲稱:不再計劃將中國三大運營商摘牌
    又有新消息說,紐交所剛剛聲稱:不再計劃將三大運營商摘牌。也就是說不退市了!鬧了半天,三大運營商要被美國股市強制摘牌是虛驚一場。1、就在中國三大運營商緊急應對美國股市可能要求他們強制退市之際,美國紐交所又於1月5日發布通知,稱「紐交所不再打算對三家中國電信企業採取退市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