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讀《曾國藩評傳》,讀到曾國藩同治十年金陵節署中日記中所做的《日課四條》:「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這些話曾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第二條讓我感觸尤深。
第二條說「主敬則身強」。「敬」這個字,是孔子、孟子用來教育人的,春秋時的士大夫,也常常說到它。到二程與朱子的千言萬語,都離不開「敬」這個主旨。「內心靜定純一,外而整齊嚴肅」,敬之功夫也。「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氣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驗也。
其中「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語出《論語》,《論語》中有一章是: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大致的意思應該是仲弓問孔子關於仁的事情。孔子說:「出門辦事如同會見貴賓,態度要認真;治理百姓如同承辦重大的祭祀活動,要謹慎、嚴肅地對待。自己不願意做的,不願意接受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在國家工作中沒有招人怨恨,在家族生活中沒有招人怨恨。」仲弓說:「我雖然不聰敏,但一定照這話去做。」
孔子的話被曾國藩發展成了「敬之氣象」,此種氣象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確實需要很高的修為才能做到這些。今日之人身處順境,便視他人之所請為惘聞,斷不想他日也有身處逆境之時,今日以盛氣凌人,他日人亦以盛氣凌己之身,或凌其子孫,今日之人多不知常留餘地處人以減他日之荊棘。
看今日之人處事愈覺曾國藩之高明,感慨曾國藩真不愧是梁啓超所說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並不朽,為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之人啊。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