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志願軍奇襲後,美國人說了一句話讓韓國人蒙羞70年,什麼話?

2021-01-08 騰訊網

戰爭中通常是勝敗乃兵家常事,打了敗仗也沒什麼丟臉的,畢竟誰能保證永久無敵,永久立於不敗之地呢?但是大家也會發現這麼一個情況:有一些戰爭是雖敗猶榮的,將士們在明知可能不敵的情況下,還是會一次次向敵方發起進攻,用自己的身軀抵擋敵軍的炮火,這樣的戰爭充滿了悲壯情懷,最終也是雖敗猶榮,但還有一些戰爭,似乎就不是那麼的可歌可泣,從落敗的那一方身上,我們看不到任何的奮鬥精神、戰鬥實力,只會看到他們在作戰之中的消極,更反襯著另一方的神勇,反而是以一方慘澹的失敗,作為最後的終結,這無疑是反應了失敗那一方軍事素質、軍事防備能力極差,也是說明獲勝那一方自身的驍勇善戰,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是用自己的力量,可以所向披靡。

中國軍隊曾經就和韓國偽軍,在朝鮮戰場上有過這樣一次作戰,這次作戰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作用是廣大的,它更是無疑讓人感受到,在戰爭中基本的軍魂是有多麼重要,如果沒有軍魂,必然無法獲得這樣的勝利,如果沒有軍魂,在滔天的炮火面前,最終會走向一個可怖的結局。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38軍的113師為我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它的幫助之下,我方最終才贏取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作為我軍派出的一支先遣部隊,該軍隊從一開始就起到了極強的掩護作用,並且在戰爭開始之後,它一共歷經14小時,在敵後穿插70公裡,打亂了敵人陣營的規劃,極大的阻擊了韓國軍隊的有生力量,促進了我方軍隊的巨大勝利,並且同樣也保持了令人驚訝的勝率,多次作戰中均未嘗敗績,因此,它也為38軍贏得了「萬歲軍」的美譽。

其實113師之所以能在敵縱深長驅直入,是因為之前113師跟偽7師狹路相逢的時候,狹路相逢勇者勝體現的淋漓盡致,他們磨刀霍霍,奮勇降敵,以血淚交織、戰火紛飛的狀態,打得敵人血肉橫飛、屁滾尿流,在他們的英勇作戰下,偽7師在一天之內幾乎被全殲,這場戰爭是廣受肯定、廣受讚譽的,雖然它在普通人眼裡,就是一次極其普通的穿插戰,帶來的直接影響也並不是很顯著,並不是整個戰爭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完全推動戰爭勝利的一戰,但事實上如果從軍事歷史的角度來看,它的地位卻著實不低。後來的軍教片《奇襲武陵橋》和故事片《奇襲》都拍了這個激烈的戰鬥場面,這已經足以見得,大家對這場戰爭都是非常重視的,那麼下面我們來詳細說一說這次奇襲的情況。

當時113師的軍長梁興初,在一番統兵布陣之後,得到了這麼一個不錯的戰略部署,大家都知道,好的戰略設計是整場戰爭勝利的開端,這一點在這場奇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先派遣113師偵察連,11月24日夜插入敵縱深,於26日晨8時炸毀武陵橋,切斷偽7師退路,配合38軍殲敵。

而除了戰略規劃外,他對這次戰爭的人員也有了極其詳盡的任命和規劃,首先是隊長是38軍偵察科副科長張魁印,他的副手是113師偵察科長周文禮,此外還有上上下下好幾個負責人共13人,配合這一次戰役,並且成為這次戰役中的中堅力量,繼續指揮作戰,制服敵人們。很快,時間就來到了作戰的那一天,在當日的24日14時許,張魁印先是給大家做了一番戰前熱身,極大地激發了戰士們的積極性,對這場戰爭有了必勝的信念,此後,他們便隨著戰爭的號角打響,從容的踏上了敵軍的地盤,邁入了這充滿硝煙的戰場。

很快,時間就來到了作戰的那一天,在當日的24日14時許,張魁印先是給大家做了一番戰前熱身,極大地激發了戰士們的積極性,對這場戰爭有了必勝的信念,此後,他們便隨著戰爭的號角打響,從容的踏上了敵軍的地盤,邁入了這充滿硝煙的戰場。

當時他們所在的防守陣地叫做恆古山,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地勢極其偏狹,而113師就帶著自己的團隊在這狹長的地形條件下不斷穿梭,直到來到339團防守陣地亨谷山發起佯攻,掩護他們,但是在這場襲擊的過程中,大家發現一個很棘手的地方,就是在這個防守地點唯一的主幹道路線上,樹立起了非常密集的鐵絲網,看著這鐵絲網大家就知道了,這敵人早就有了一些防範了,不會讓大家那麼順利的通過此地,到達敵方陣營,大家就冥思苦想,集思廣益,想在這個地方找到更適合的路,後來他們發現,雖然敵人幾乎把所有能走的山路都封死了,但在這山上的3營陣地往前伸出一條山腿,這個山腿,連敵人都沒有想到要對它進行防守,因為它看上去太難爬上來了,如果想從這裡經過,是非常困難、難於登天的,在這山腿前沿是個陡坎,50度的傾斜度。

但是經過偵查後,大家也得到這麼一個結論,他們認為這地方會是敵人不注意的死角。正好適合攻擊。此後一堆士兵用滑滑梯的方式滑到坎下,像極疊羅漢一樣,悄悄地接近敵人前沿,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又遇到鐵絲網的阻攔,但是這些士兵神機妙算,把鐵絲網頂得高高的,用這種方式破除敵人的屏障,接連通過了敵人三道戰壕。

此後,先遣支隊在松林裡穿行6、7裡路後,終於柳暗花明又一村,來到了一條200來戶人家的小街,而這條小街,應該就是敵人們藏身的地方,他們在小街上搜尋很久,果然找到偽軍出沒的痕跡,113師偵察連3班長一馬當先進了屋,乘亂斃傷敵數十人,俘虜6人。後來根據俘虜的供認,這些偵察連戰士們又一路摸索來到了江邊,他們在江邊看到了3、4個偽治安隊員,他們用偽軍的暗號跟這幾個治安隊員進行了接頭,因此順利地渡過了大同江。稍事休息後,先遣支隊繼續自己的偽裝、掩護任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差點被敵軍發現,不過最後在自己的努力偽裝、巧妙機智的應對和周旋下,最終還是快速通過了敵方的盤問。

後來,先遣支隊進至莫灘裡水電站的大堤東側時,跟偽軍進行激烈作戰,雖然有很多犧牲,比如有兩位營長犧牲,其餘還有很多戰士犧牲,但也看到了很多成績,勝利的曙光已然在望,讓人們都期待不已。此後在25日15時,先遣支隊根據指揮官蔣新初的計劃,開始磨刀霍霍,繼續向武陵裡前進。

在武陵的江上有一座大橋,這座大橋是敵軍撤退的法寶,為了防止敵軍撤退,阻斷敵軍後路,讓敵軍力量成為困獸,我軍所執行的第一個計劃就是去毀掉這座橋,當時作為6班副班長的王長萬負責拿起炸藥,跟著其他幾個士兵一起上了大橋,並且把炸藥全都放到了橋上,然後順利撤退之後,便引燃炸藥爆破了大橋,此後在阻斷了敵方的退路之後,我方更是乘勝追擊、士氣大漲,不但命令部隊猛烈開火,38軍2排開火,四野主力取道龍源裡直插新安州以南地區,繼續執行破襲任務……最終,戰鬥以我軍的大獲全勝而結束,在取得絕對的勝利、消滅所有偽軍之後,我軍凱旋而歸,喜氣洋洋,更令人覺得大快人心、普天同慶的是,在這次韓國偽軍大敗之後,美國廣播公司早已經得到韓軍失敗的消息,他們倒也是出於客觀、真實的傳遞新聞的目的,第一時間向全世界報導了這個消息,說大韓民國軍隊第2軍團被殲滅。

而且這個媒體還特別強調了一點「在不到24小時內業已完全被消滅,」聽到這句話,讓人不由捧腹,也更加感受到我軍的英勇善戰。而這一句話揚名整個新聞界,還直接被寫進了後面的戰爭歷史,讓韓國人為自己的軍事行動失敗而丟臉,至今抗美援朝戰爭七十年過去了,而韓國人也算是為此事蒙羞了70年。

雖然我方這一戰也有傷亡,但是因為布置得當,前期偵查準備很用心、很隱蔽,所以已經把傷亡降到最低水平了,而韓國偽軍則不同,完全是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其實看了這場戰爭之後,大家就會明白過來,為什麼我國會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因為韓國的軍隊忍受不了我方將士從天而降般的神武力量。

戰爭是殘酷的,如果可以,最好還是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不要輕易作戰,因為作戰最終是會導致兩方軍事實力不同程度的削減,國力也會受到一定的損害,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如果戰爭最終能夠帶來和平,用戰爭的方式可以捍衛和平,那麼這戰場對我們來說,同樣也是可行的,而且一個國家如果太過弱小,是可能被欺負、被其他國家劫掠的,唯獨只有自己強盛起來,在軍事力量等各方面都綜合提升,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相關焦點

  • 韓戰也有斬首行動,志願軍小分隊奇襲打垮韓軍主力「白虎團」
    但是,早在韓戰時期,中國志願軍就採取了多次以小分隊形式直插敵後的經典戰例,最為著名的就是在金城戰役中,志願軍第68軍203師607團藝高人膽大,派出13人的小分隊,一舉摧毀韓國主力首都師第一團團部,使得該團群龍無首,一擊即潰,這一戰例後來被改編為《奇襲白虎團》,成為當年的「八大樣板戲」之一。
  • 英雄不會被忘記,主席看京劇《奇襲白虎團》問:此人目前何在?
    1953年9月,方榮翔終於把這部奇襲白虎團搬上京劇舞臺,這部京劇的長度是70分鐘,講述了中國人民的抗美援朝戰士,為了不懈的信念,最終搗毀了「白虎團」團部的精彩故事,這個故事在京劇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多人看到這個故事之後,都不由的拍案叫絕、連番叫好,同時深深的為這故事中所透露出的一切精彩所感動,進一步深入了解了中國抗美援朝軍的智勇雙全,在戰爭中做出的傑出貢獻。
  • 楊育才:奇襲敵營 智勇雙全
    據新華社電  (記者李浩)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一面「白虎團」團旗見證著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事跡,其背後的故事被改編為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和電影《奇襲》,其中主人公「嚴偉才」的原型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楊育才。
  • 範弗利特:志願軍的老對手,獨子戰死朝鮮,本人更被志願軍打離職
    1951年8月,範弗利特進攻983高地,僅僅9天時間,就在983高地消耗了36萬發炮彈,平均每天四萬發,這個彈藥量超過了二戰時期的最高值,達到了當時駭人聽聞的地步,被稱為範弗利特彈藥量。當時,範弗利特的做法也遭到了美國的抗議,認為範弗利特是浪費納稅人的錢,但不得不承認,其做法給志願軍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是志願軍一個強大的對手。
  • 70年前韓戰的失敗,美國認真反思了嗎?我們得到啥啟迪?
    01 前言 謹以此文敬獻給:70年前,參加抗美援朝的我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體英雄將士! 70年前韓戰的失敗, 美國認真反思了嗎?我們得到啥啟迪?
  • 《金剛川》背後的水門橋戰役,志願軍戰士用生命譜寫抗美援朝的讚歌
    70周年,一時間,全國上下再次掀起了一股空前的愛國熱情。其實,《金剛川》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中志願軍東線的「長津湖戰役」中的一次戰鬥,稱為「水門橋戰鬥」或「水門橋阻擊戰」。 無獨有偶,在西線戰役中,志願軍38軍的一個由321人組成的偵查特遣隊成功穿插到德川,炸毀了聯合國軍撤退必須經過的武陵裡大橋,那次炸橋的戰鬥也被搬上了銀幕,電影的名字叫《奇襲》。
  • 1953年抗美援朝勝利後,最後一批志願軍,卻在41年後才回國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後,整個中國的國際地位迅速攀升,老百姓渴望已久的安穩日子,也如期到來。不過,之前浴血奮戰的志願軍戰士,卻沒有直接回到祖國。他們留在了朝鮮。
  • 抗美援朝1953年結束,最後一批44萬餘志願軍,1994年才奉命回國
    這也就說明了一個問題,說明了當年的中國非常具有國際大無畏主義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具有立足於國際,考慮全局的國際視野,具有不畏美國霸權主義帝國主義的反侵略精神,為了幫助別的友好國家,我國可以無私地抽調這麼多兵力,並且火力全開,不畏犧牲的跟帝國主義進行對戰,而且在戰爭結束後,我軍還留下了一批軍隊,一直駐紮在朝鮮,幫助朝鮮的戰後修復和城市發展,很多志願軍在朝鮮這片土地上,度過了十幾年的生活,
  •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志願軍在朝鮮又待了5年?這五年都做了啥?
    持續了兩年零九個月,1953年7月27日是籤訂朝鮮停戰協定的日子。按照條約規定,第二條便是敵對雙方命令並保證其控制下的一切武裝力量,在籤訂後十二小時起停下一切敵對活動。 生效後七十二小時,保證撤出一切軍事力量、供應和裝備。生效後十天內,在朝鮮後方以及沿海島嶼及海面撤出一切軍事力量、供應和裝備。事實上,我方籤字後,確實下達了全線停火的命令,從7月27日22時起。
  • 韓戰結束後,為何最後一批志願軍5年後才離開,發生了什麼?
    但在之後,以美國為主的聯合國軍也參與到了戰爭之中。美軍在當時越過三八線,並不斷逼向鴨綠江,這種行為嚴重的威脅到了我國人民的安全。於是在同年10年,我國為了保衛領土安全,再加上應朝鮮的請求,決定派兵同朝鮮一起作戰。就這樣一支名為志願軍的部隊由此誕生。從1950年10月,進入朝鮮作戰開始算起,有將近240萬人先後加入到這支部隊之中。在這場世界矚目的戰鬥中,我國志願軍打出了國威軍威。
  • 100年了,韓國人和日本人還在吵
    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的 1936 年,24歲的孫基禎戴著太陽旗標誌參加奧運會,通過馬拉松發洩了失去祖國的同胞之恨……」1945年後,韓國得以獨立,但孫基禎在國際奧委會登記的國籍一直得不到更改,韓國人數十年來為此忿忿不平。
  • 1958年,美軍發現駐朝志願軍20兵團神秘消失,6年後才知道答案
    1953年7月,歷時三年的韓戰宣告結束,中美雙方籤訂了停戰協議。這場戰爭志願軍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讓美軍至今回憶起都心有餘悸。雖然戰爭結束了,但是美軍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存在感,時刻監視著我軍的一舉一動。
  •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唯一被俘女兵楊玉華,回國後過得怎樣?
    1950年10月,經過上級決議,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入朝。雄赳赳,氣昂昂,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在經歷了數次交戰之後,美國人被我們逼退了。可入朝之後,在敵人的猛攻之下,許多戰士不幸負傷,戰場上一片狼藉,我軍急缺醫務人員和物資,就這樣,在上級的號召下,各地紛紛開始招募醫務志願者。
  • 抗美援朝戰爭對美國造成的影響,來看看10多年後,美國總統說了什麼
    抗美援朝戰爭對美國造成的影響,來看看10多年後,美國總統說了什麼文/晴姐說人文從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14日,日本帝國主義便投降了。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美國軍隊更是很快的就參與進去。在韓國的敗退之下,美軍的指揮官登陸朝鮮半島,對韓國進行了軍事援助,朝鮮人民開始往北方撤離。這場戰役的進行逐漸的威脅到了我國的邊境安全,這時候我國便警告美國,當時的中國說: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帝國主義者對自己鄰人的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 25萬志願軍駐紮朝鮮五年,1958年,毛主席為何提出撤軍
    停戰協議籤署以後,中國就開始陸續撤出了大量志願軍部隊,但是到了1956年的時候,在朝鮮駐紮的志願軍部隊還有二十多萬人,直到1958年才全部撤出了朝鮮。那麼,這麼多志願軍部隊在朝鮮駐紮了五年之久,這期間他們都做了些什麼呢,又為何會在1958年全部撤出了朝鮮?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
  • 彭德懷紀念館獲批收藏「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紅網湘潭縣分站訊(記者 李思源) 1月7日,湘潭縣人社局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一行到彭德懷紀念館,送去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金剛川》戰役結局是什麼 是一場怎樣的戰役
    《金剛川》戰役結局是什麼這種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的電影,故事主要以「橋」為主線,展現出當時中國志願軍不怕死、不服輸的英勇精神。電影的名字---金剛川,實際上是一條河流,以金城戰役為背景,講述了志願者工兵冒著性命之憂,無論敵人如何轟炸,金剛川上那座橋總能修好!
  • 01年奧運會申請成功,有美國人知道這是中國第二次舉辦奧運會
    面對俘虜的聯合國軍方面人員12773人,中國有些為難,在與美國溝通後,確定了以下規則: 「自願遣返」:主張選擇遣返的戰俘一對一交換,交換後一方尚餘戰俘與他方所拘留的外籍平民和選擇遣返的平民進行交換,不選擇遣返的戰俘一律釋放為平民。如戰俘不想回自己的國家,可選擇去參戰的國家,只要對方國家接收即可。
  • 70年前,中國人靠什麼贏得勝利?
    原創 粵團×瞭望智庫 廣東共青團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70年前的今天,志願軍抗美援朝首戰打響,10月25日,被確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
  • 歐巴馬發聲明譴責:今天是美國「巨大恥辱和蒙羞時刻」
    歐巴馬發聲明譴責:今天是美國「巨大恥辱和蒙羞時刻」 【環球網快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剛剛報導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譴責稱,今天發生的事件是「由現任總統煽動的」,是美國「巨大的恥辱和蒙羞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