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那麼為什麼叫五味子呢?是因為《新修草本》中記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因此而得名五味子。五味子的別名很多,常見的有:華中五味子,面藤子,山花椒,壯味,五味,北五味子,北五味,南五味子,南五味,玄及,會及,五梅子,血藤子。
五味子,顧名思義是一種具有辛、甘、酸、苦、鹹五種藥性的果實,在一般只帶有一、兩種藥味的中藥材當中,實屬獨特。這種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實,能對人體五臟–心、肝、脾、肺及腎發揮平衡作用。五味子泡水喝具有降血,生津,安神,補腎,養陰,固澀,脂等保健作用,而且中醫認為五味子五味俱全所以對五臟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五味子泡水喝口感不是很好,建議每次使用五克五味子即可。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保護及增強心臟機能、養陰固精,男女皆宜、增進智能健全、增強體能耐力、抗防自由基侵害、延緩老化過程、滋補和增強腎臟機能、強效適應劑,能對抗壓力及突發狀況、增進視力(包括夜間視力)、增進聽覺能力、強肺,紓解呼吸系統感染問題(例如慢性咳嗽、呼吸淺短及呼吸時會發出氣喘聲)、增強人體免疫力及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加速病後復原、恢復因長時間勞累而耗損的精力、增強運動時的肌肉活動力、解決皮膚問題(包括蕁麻疹和溼疹)等作用。
五味子是一種功效與作用很強大的中藥材,五味子可以保護人體五臟:肺、肝、心、脾、腎。
中醫記載五味子具有收汗,滋腎,斂肺,生津,澀精等功效。可以治勞傷羸瘦,口乾作渴,肺虛喘咳,自汗,夢遺滑精,盜汗,久瀉久痢。
1、凡一切氣血耗散之休克、虛脫,皆可配補藥用之。
2、五味子能夠澀精止瀉:用於遺精、久瀉。治遺精常配桑螵蛸、煅龍骨;治久瀉常配肉豆蔻、芡實。
3、五味子能夠斂肺止咳:用於肺腎兩虛之虛咳、氣喘,常與補腎藥合用。
4、五味子能夠生津斂汗:用於陰液不足之口乾渴、盜汗,常配麥冬、生牡蠣。
五味子泡水喝的害處:
中醫告訴我們,五味子本身就是帶有一點小毒,服用之後能夠起到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令呼吸的頻率還有幅度加大,除此之外還具有增加胃酸以及降壓的作用。所以說服用五味子能夠起到降壓還有興奮等效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沒有科學的服用五味子,過量服用可能威脅生命健康。
如果出現了服用五味子中毒的情況,那麼身體就會出現胃部灼燒感、同時還有睏倦以及腸鳴以及打嗝的情況,還伴隨有反酸的狀況。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應該立即停止服用五味子,同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確保身體健康。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如果口服五味子超過了13~18克以上,那麼就容易出現五味子泡水喝的副作用了。
老話說的好,是藥三分毒。日常在服用五味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量,最好不要長期服用,避免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危害。
五味子的服用禁忌:
除了在日常服用的時候不能夠大量的長期服用之外,也不是所有體質的人群都是適合服用的。例如感染風寒以及痧疹的患者不適合服用。具體的要求如下:
1、如果是咳嗽初期還有痧疹初期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五味子,避免病情加重。中醫方面認為內裡溼熱,外部表邪的患者最好也不要服用五味子。
2、在本草正中具有記載,在感染有風寒的初期最好不要服用五味子,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風寒在身體中束縛能不到驅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