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公募基金業務佔據著我國財富管理市場的"半壁江山",但隨著人群的擴大及資產類型的豐富,居民財富管理需求也開始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推動證券公司的財富管理轉型步入"快車道"。
據建設銀行《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預測,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規模到2023年將達到243萬億元,2018-2023年年複合增速將達10.58%。
在此大背景下,疊加資管新規對產品淨值化的剛性要求,今年以來業績突出、流動性充裕的私募證券基金越來越深得高淨值客戶的青睞,成為眾多券商重點發力的新戰場。
朝陽永續依據14年在私募行業的影響力,通過提供一系列服務,與國泰君安、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中國銀河證券、興業證券、中銀國際證券等諸多知名券商達成戰略合作,為券商的財富管理轉型提供重要推動力。
解決"選什麼",券商超百億資金就位
如何快速觸達到眾多私募?舉辦私募大賽成為許多券商開展私募業務的首選。通過私募大賽,券商能夠快速連接私募,衡量"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能力"、解決"選什麼",進行輔助資金跟投或產品代銷,此外還能有更多業務和合作的展開。
粗略統計,目前十餘家券商正在舉辦私募大賽,背後的數百億跟投資金、代銷資金正在求"賢"若渴。這些資金也吸引了大批的私募參加,也讓券商的私募資管業務迅速打開局面。
據中基協數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券商及資管子公司私募業務規模約為8.36萬億元,其中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相比二季度增長了1985億元,至3.37萬億元。
在當前如火如荼進行的私募大賽中,有近十家券商選擇與朝陽永續合作。在國內私募評選活動的歷史上,朝陽永續在2006年打響了第一槍——推出首屆"中國私募基金風雲榜",而且經過15年的發展與沉澱,擁有技術紮實的評選系統、數據審核及清理團隊。
目前,朝陽永續已為私募大賽研製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業務體系,提供涵蓋大賽品宣、私募畫像、榜單評選、私募路演、輔助盡調等一系列服務,深入到券商私募篩選的整個業務流,強有力推動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
深挖"特色好私募",行業首推細分策略
隨著私募數量和類型的增多,以往多是針對股票、債券、CTA(期貨管理)等大類策略進行評選,容易忽視一些有特色私募。而且隨著財富管理理念的日漸普及和深化,居民也對細分領域的特色私募有了關注與需求。
為了彌補傳統私募大賽在評選維度上不夠精細的缺陷,朝陽永續歷經2個多月的市場調研和反覆探討,建立了全市場首套《私募證券基金分類標準》。
《私募證券基金分類標準》通過近30個二級策略分類、50多個特色標籤,提供更豐富的的私募評選維度。
這套標準獲得了興業證券等多家知名頭部券商的認可,將基於該標準為參賽私募構建更細緻的產品畫像。
未來,朝陽永續將立足私募大賽及中國私募基金風雲榜發布細分策略榜單;券商也可以根據私募產品和機構的特色標籤來深度挖掘有亮點、有特色的私募,滿足高淨值客戶財富管理的多元化需求。
加強業務匹配,"業務白名單"威力可期
私募大賽幫助券商吸引了大量的私募資源,而券商和私募雖屬不同的機構,兩者之間在業務層面卻天然有許多緊密聯繫。而這就為以私募大賽為依託,加強業務匹配、謀求互利共贏奠定了無限可能。
· 券商:需要為自己的客戶尋找優質的私募、券商本也有跟投、直投優質私募的需求;
· 私募:在運作過程中又必須依賴於券商等金融機構平臺進行資金託管及交易。
為了充分發揮私募大賽積聚的資源優勢,推動券商與私募在業務層面上的需求匹配,朝陽永續與銀河證券、廣發證券等近20家知名券商達成"業務白名單"合作,從私募的業績表現、業務需求層面雙向發力,為券商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助力。
一方面,依託參賽私募的業績表現,將私募與券商的代銷/直投白名單規則進行匹配,豐富券商的代銷/直投白名單池;
另一方面,發揮朝陽永續的平臺優勢,通過對私募進行業務盡調,將私募的業務需求與券商的服務進行匹配,推進私募與券商之間的業務合作落地。
在"業務白名單"的助力下,私募大賽不僅是券商篩選好私募、推動業務流的重要渠道,更是券商促進私募業務落地重要推手。券商有望藉助於"業務白名單",大力拓展與私募機構之間的合作往來,將券商大賽的價值最大化。
2020年是券商財富管理業務轉型進入快車道的重要時點,也是私募機構大展拳腳的一年。藉助於朝陽永續成熟完善的大賽服務體系,以及朝陽永續根據市場需求推出的細分策略、業務白名單,券商與私募之間有望通過私募大賽互相賦能、實現共贏。
展望未來,通過與朝陽永續強強聯合構建的深度合作,券商有望打造完整的私募生態體系,私募行業"百家爭鳴"的大時代一觸即發!哪些私募機構將率先突出重圍?我們拭目以待。
目前,由朝陽永續與興業銀行、興業證券合作的私募大賽"雙興金象杯"已於11月18日開啟報名,報名機構數首日即突破1000家!無獨有偶,第二屆中國銀河專業交易策略公開賽機構報名數也已近1700家!當前,還更多大賽正在火熱招募中。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